2019-2020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188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2“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平?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洵同,即在下欲议之人,亦先有公举,可不谓周乎?”下列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B、肯定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C、宣传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D、主张了解和向西方学习3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4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都( )A、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B、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C、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D、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5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6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7俾斯麦用强权帮助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一时许多与他有关的现象出现:因俾斯麦曾拿香肠说法律,故早在统一过程中就有了“俾斯麦香肠”及以此为主题的漫画(如下图);就连统一后颁布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有人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俾斯麦牌香肠A德国具有明显专制主义传统 B俾斯麦获得肯定有其必然性C俾斯麦始终掌握着帝国实权 D德国统一提高了其国际地位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B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C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9“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10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 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A. B. C. D. 11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12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 )13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xx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理雅各的观点是A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B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C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D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14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15谢益显在完整掌握国家主权概念一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的战争与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一国之内,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等,这些违反人道、有悖人类文明通识的行为日益成为维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维和行动成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国际行为,国家主权概念在理解上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动,还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事务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国际贸易需要在一个多边协商的框架下实现共赢;互联网冲破了文化的边界;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往往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可以说,一国的决策或会引起全球的连锁反应,相应的,决策的出台就需要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思度与考量,“主权让渡”概念浮现出来。有关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主权让渡”是大国干预他国的借口B主权国家之间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组织并开展行动,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行为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也是成员国让渡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果D国家主权让渡有利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16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者所有的生产资料全部转归国家使用和管理,原来意义上的企业真正成为附着在行政体制中的“单位”。这反映了我国工商业( )A.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出现C.公有制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国家资本主义占优势地位17下图为1948xx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战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三次较长周期的经济繁荣时期,其中造成第三次超长经济增长周期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实行“新经济”发展模式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18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19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风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20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得到有关新航路开辟后的的影响最准确的信息是(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C世界市场的雏形初现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21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C 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22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说明当时我国(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市场经济逐步形成23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24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D.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25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日益消失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26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xx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日,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不能说明:( )A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B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建立起来27阅读下列表格,请判断一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极端全球主义者新在何处突出特征国家政府的权力历史轨迹总的观点全球时代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衰落或者削弱全球文明民族国家的终结A. “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B. “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C. “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D. “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28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A BC D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30据文献记续:“往者豪强大家,得甘山海之利,采铁石胜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落,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布场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第卷 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32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结合图1说明:贸易中心怎样的变化使得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该国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2)结合图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材料四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国别时间英国德国美国1870年32%13%23%1900年20%17%30%1913年14%19%36%材料五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3)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六 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1929年大崩盘(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进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创新?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贵族政治或血缘问题,“彻底瓦解”的说法也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C 【解析】试题分析:“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可知是指美国的共和制,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A理解正确,排除;“可不谓公平?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洵同,即在下欲议之人,亦先有公举,可不谓周乎”表明作者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对公平等优点,B理解正确,排除;该材料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特征,D理解正确,排除;材料没有明确提出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而且魏源本人仍然希望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故选C。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3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说法错误,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孤立主义;B项“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说法错误;C项迷惑性大,易错选,因二战后,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创立单极世界,但此题并没有体现;从这个矛盾的心态,可以看出美国理想上主观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完美了,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容许别国干预美国内政,又证明了现实的美国并不完美,就是这么种矛盾心态。故D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4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比较、准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对雅典的政治文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共同的错误在于都是站在当代的角度,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即过分美化和过分贬低。结合四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的就是 B;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5C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中国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虽然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但却没有“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即推动中国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影响。分析选项,故C正确;A项中白银的大量外流与题干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相矛盾,排除A ;B表述过于绝对化;D明显属于外在的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思想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及选项,解读题干信息,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秩序井然”,即体现西周的宗法制;“清新”,即体现战国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丰满华丽”,即体现唐代的国家富强;“理性美”,即体现宋代理学的兴起。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中的民主政治错误;B项中的政治腐败不符合唐朝的状况;C项中的“经世致用”思想是明清时期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和材料“俾斯麦用强权帮助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特色;C项错误;BD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8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涉外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渐推进的历程;涉外官员也从兼职到专职。这反映了清朝的政治越来越受制于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选D项;A、C项都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排除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涉外机构的设立 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后虽然掌权者发生了变化,但俄国社会性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英国的“光荣革命”是通过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赶跑了当时的国王,而俄国二月革命则是工人、士兵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由材料“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俄国沙皇专制体制将变为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由题干内容分析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想以自己的退位,换取沙皇制度的维持,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图中展现的是1947年三路大军挺近中原,是战略进攻的序幕,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战略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所以答案选D。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是三大决战战役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题眼是“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材料明显体现出是对王室财政进行干预而不是确保王室财政独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说明议会通过法律来监管王室的财政,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王室的财政监管,没有提及国王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国王的军事权在权利法案中已被议会剥夺,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英国的代议制特点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图表的能力。史迹空间分布的疏密与该地发生近现代历史大事的多少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某一地区在近现代发生的历史大事越多,其重要史迹遗存也往往越多。南京是南京条约的签约地,也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近代史迹留存很多;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与近代的许多政治活动相关;武汉是北伐的重镇,重庆是抗战时的陪都,这些沿江城市都是近代的重要城市,因此长江一带史迹留存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京津地区是近代多个重大政治、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其史迹留存也非常丰富。结合四个选项,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特征1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按照理雅各对秦革命性的界定,第一次鸦片战争显然也是一场革命,一场帮助中国改革旧制、摆脱落后愚昧、走向新生活的革命。这一理论是为英国的殖民侵略作辩护。B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名师点睛】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革命性质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4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而不知效忠于国。”反映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的消极影响,故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由于受血缘亲疏的影响,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由于被封的诸侯王在封地上有很大的独立性,所以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宗法制是权力继承制度,以血缘关系亲疏划分权力分配使其本质特征,是分封制的依据。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对中国的姓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考对宗法制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上。xx年高考浙江卷就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宗法制中世袭的特点等角度考查宗法制及其影响。预计在xx年高考命题中,仍有可能从宗法制的内容、对后世的影响、与分封制的关系等角度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15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信息:“近二十年来的战争与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一国之内,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等,这些违反人道、有悖人类文明通识的行为日益成为维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维和行动成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国际行为,国家主权概念在理解上发生了改变。”选B。A太过于绝对化,“主权让渡”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干预他国的借口,不是“大国干预他国的借口”,排除;C是对材料的误解,据材料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国际贸易需要在一个多边协商的框架下实现共赢”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成员国让渡贸易、关税等经济主权的结果,不是让渡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果,排除C;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适当的国家主权让渡有利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D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主权让渡”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由材料“1956年底全部转归国家使用和管理”可知,当时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体系,所以答案选C,排除D;材料并没有涉及国营经济,排除A;在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说法有误,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名师点睛】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第三次超长经济增长周期是1991年-xx年,其原因是美国采取“新经济”发展模式;A项是战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三次较长周期的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C项是1982年-1990年的原因;D项是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方国家调整政策18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反映出这种灌溉工具能把水引到高处,也可以把高田的水排出;“脚痛腰酸晓夜忙”说明这一工具使用人力。A项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排除;筒车使用的是水力;D项使用的是风力;B项翻车是一种使用人力的灌溉工具,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1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太祖虽出身农民,建立明朝后政权后转向封建政权,其统治基础基础仍为地主阶级,其经济基础仍为地主土地所有制。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加强对地主富户的控制,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个体农民土地,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封建统治,B符合题意。此种行为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能杜绝土地兼并,排除AC;材料没有反映将这些人的土地归为王室所有,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明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20C【解析】试题分析:世界历史很早就开始了,A项中“从此开始”说法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B;D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新航路的开辟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同时又是殖民掠夺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明清之际江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手工业发展迅速,妇女地位提高。A 项说法错误,古代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较少。C 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在传统的经济生活中依然是承担了“女织”的任务。D 项说法错误,没有史实体现。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棉花种植等相关知识。棉花宋末元初由边疆传入内地,元代得到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松江成了棉纺织业的中心;明代后期成为普遍的衣料。在这一过程中,妇女的家庭纺织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妇女地位也受到重视。22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可知,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在1997年大量出现,这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C项正确。工业结构与工业所有制结构不同,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企业管理体制,故B项排除。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不能说明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23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领土被瓜分”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强调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由“投资”“领土被瓜分”可知,图示的内容时间应该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并未实现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2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依据题干中“钞引”制度指的是“商人经营凭证”“暴利性的行业”,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据此分析额可知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阐述了“钞票”起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并没有说明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货币,也没有说明商业活动限制的打破,排除A、B;题干中只是说明了商人取得了暴利行业的经营凭证,并不是说明了控制重要产业,排除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 2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题干反映的现象主要是由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和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造成的,故答案为D。26D【解析】试题分析:在世界银行新的机制下,美国的表决权减小,表明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增加,说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B、C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化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极端全球主义者的总的观点是民族国家的终结,结合选项,符合这一主旨的是B项。A、C、D三项认识到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但并不主张终结国家的存在,不符合题意。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极端全球主义者2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判断,“山西人第一类经商”,正确;“第二类是务农的”,正确;“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应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29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陈旭麓认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中西方政策差异导致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方向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远远领先于西方,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西方比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记载该事业是“奸伪之业”,可知该事业是民营手工业,盐铁酒三业起初可私营,汉武帝始由朝廷垄断经营,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盐和铁都是由国家来经营的,这两项由国家垄断经营目的就是控制国家的税收。封建社会贩卖私盐,私自采矿是重罪,这两项关乎人民生活的器物是统治者赖以生存和统治的工具。因此涉及到盐和铁的问题一定是与统治阶级利益有关的。31(1)郡县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所沿用。(2)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形成责任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信息,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把握到答案,即秦朝在全国推广的郡县制。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所沿用等即可。(2)本问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相关史实,把握到“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维度。关于第二小问,明确题干“18世纪初”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责任内阁制”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本问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通过各州与,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相关史实展开,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等。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秦朝郡县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概况及特征32(1)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写出任意两点给4分)(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4)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后果:引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答经济遭严重破坏给1分)创新:实施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根据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2和材料“该国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可以得出英国称霸的原因。(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三得出英国与德美之间的差距,指出19是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材料四中得出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直接原因是股票投机过度。根据材料“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