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018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答案】A【解析】考点:宗法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还缺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的中心意思是:王国维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出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实行分封制。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BCD。2.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考点:宗法制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根据所学学知识,尊祖敬宗就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是宗法制的重要影响。所以答案选B。3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考点: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汉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举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本题考查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察举制。故,正确答案选C。其余ACD的表述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和题意,不正确,排除ABD。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C D【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等;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篆字。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5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考点:三省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的关键信息可知,违制主要指皇帝背离了“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考点:明代内阁地位的提高。材料表明明英宗登基后,内阁大臣取得了票拟之权,即可以对军国大事草拟意见,故参与了军政大事的裁决,这意味着内阁的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内阁始终不是一级法定的中央机构,故排除D;B与史实不符,C不是题干的原意,故排除BC。 7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定,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王名号不再避讳【答案】B【解析】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定,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级别最高,文内遇有“皇帝”等定,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从本质上看是为了避讳皇帝,体现皇权的独尊。 分析选项,可知,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符合题意。其余ACD三项表述均不准确,排除A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8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A【解析】考点:鸦片战争。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诗中“三元里前声若雷”指的是三元里抗英,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故选A。9.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答案】D【解析】考点:资政新篇。根据所学,在1859年洪仁干的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10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答案】D【解析】考点:辛亥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甲同学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但是并未推翻中国的专制制度因此乙同学错误;辛亥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最全面的;丁同学的说法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甲乙丙同学都是在这个范畴当中。11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右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考点:马关条约。图片反映的是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马关条约中开放的。该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势力进入到中国的腹地。故选C。A项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B项开放的是天津;D项未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因为中国已经实现了门户开放的政策。12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挺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考点:辛亥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可知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分拣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制度,应该是B辛亥革命。13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答案】A【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故按时间先后排应该是A项正确,BCD三项时间排序错误,故答案为A项。14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答案】D【解析】考点:依据图片内容,日本把山东玩弄于股掌之中,可知是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 本,而中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绝,所以选D 15右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A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考点:抗日战争。国民革命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的产物,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起点,国民革命运动逐步兴起。16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激战三个月的战役是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答案】C【解析】考点:从题目“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激战三个月的战役”结合地图上海、浙 江地区得出为淞沪会战。17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C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答案】A【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个独特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是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既包括革命战争也包括经济建设,开展土地革命,所以本退答案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8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答案】B【解析】考点:左倾错误。材料中的叙述是长征,引发长征的原因是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所以B正确,C是1931年D1937年A不是主要原因。19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总 统 府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只适合左边的图片,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只适合右边的图片,而A则完全适合两幅图片。因为两幅图片都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20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右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根据“南京解放”判断新闻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选B项。21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答案】A【解析】考点: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A。22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南京条约 天朝田亩制度 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南京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法错误,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表述错误,C项说法正确,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政府的统治,D说法错误。23“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xx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答案】A【解析】考点:祖国统一大业。注意题干提及的时间”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因此可判断出材料信息应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CD都与时间不符,因此选A。24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 A1997年 Bxx年 C1982年 D1954年【答案】B【解析】考点:依法治国。CD两项的时间是新中国两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并不是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时间。1997年是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策的时间,故答案选择B项。25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B【解析】考点:两岸关系。AD不对,“和平统一”的方针和“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两个问题上两岸并没与有达成共识;B不对,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是在xx年。1990年,台湾成立 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 九二共识 ”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选B.26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中美建交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D实现了三通,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C【解析】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事实的掌握。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A不符合史实;“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80年代初,B不符合时间限定;目前为止两岸没有实现三通,D说法不对,故正确答案为C。27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答案】D【解析】考点:“一国两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在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是改革开放的总方针,A错误,B C两项都是强调以和平方式收回台湾,没有涉及到一国两制,故答案选D项。28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图表可以看出,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依据所学知识,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故排除,选C。29“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故A项正确;B指的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外交关系,C是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项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30右图是我国于198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答案】D【解析】考点: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会址在印尼的万隆,故排除A项;B项提出于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C项应为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均与题目中的信息“万隆会议”不符,故排除;万隆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与团结,故本题应选D项。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官的标准主要经历了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官吏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 ) 【答案】A【解析】考点:选官制度。我国选官制度发展经历了一个战国以前依据的是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后来发展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32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 ( )【答案】B【解析】考点: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33洛川会议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 )【答案】B【解析】考点: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指出了到敌后去,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敌人。而不是转移到城市。3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 ) 【答案】A【解析】考点:1947年,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5右图所示的这枚珍贵邮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辉煌的时刻,成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见证。 ( ) 【答案】A【解析】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邮票中的“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即1945年9月9日。该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2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3分)【答案】(1)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2分)(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2分)(3)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3分,任答三点)【解析】考点:古代和近代的监察制度。(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央百官。监察制度的设置,根本目的是维护皇帝的统治。(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保障了皇权,分割了相权。(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习了西方美国和英国的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从而限制了总统的权力。(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只要围绕着限制权力,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在下列表格A、B、C、D的空白处填写适当内容。(4分)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太平天国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孙中山等CD陈独秀、李大钊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分)提出这两大主题的依据是什么?(1分)(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的道路?(2分)其结果如何?(1分)【答案】(1)A.洪秀全 B.孙中山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4分)(2)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 (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或农村保卫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分) 【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探索及重大历史功绩,此题比较简单。(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填空内容,根据教材很容易作答。 (2)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独立与民主,根据材料可概括出 来。(3)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渐的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38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3分)(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3分)(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答案】(1)挺进大别山;(1分)刘伯承、邓小平。(2分)(2)五四运动;(1分)标志新民主革命的开端。(1分)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分)(3)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1分)辛亥革命。(1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分)武装夺取政权。(1分)【解析】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解放战争的序幕及其指挥者即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2)1949年以前30年是1919年由此可知问题所指应该是五四运动,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回答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总结;(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