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95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上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发酵/窖藏角色/诀别 挟持/提携 狙击/笑容可掬B.劣质/趔趄日蚀/谥号 着想/着急 弦律/垂涎三尺C 龟裂/瑰丽 给予/济世 骁勇/枭雄 纨绔/绾起长发 D.伉俪/亢奋 联络/奶酪 商铺/曝光 刹那/名山古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搁置妥帖修葺满堂彩挤兑插科打浑B.寒掺插坐动辄煞风景须臾一筹莫展C.矫情装演蝉连家俱城谕告家喻户晓D.奚落融资艺苑珊瑚礁熨帖计日成功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 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 他多么正确, 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A充盈 见怪不惊 尽管 只要 B充盈 漠不关心 尽管 如果C充斥 漠不关心 无论 如果 D充斥 见怪不惊 无论 只要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加大对医疗垃圾回收的监管力度,完善医疗垃圾处理机制,一旦发现有人私自收购或兜售医疗垃圾的立即停职接受处理,从源头上遏止医疗垃圾的流出。B.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合肥将成为产业和资本重要的承接地。目前包括五大商业银行在内的14家大型金融机构,如过江之鲫,纷纷抢滩合肥。C.张宝顺说,这么多院士专家今天专程来到安徽调研,我们感到十分高兴,使我们安徽蓬荜生辉,安徽同全国一样,正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阶段。D.在16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上,李昌镐只知道截杀对方,想快速取胜,哪里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倒入了中国90后小将江维杰的圈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期,合肥市场的猪肉价格一路下滑,一跌再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供过于求,养殖户盲目大幅增加养殖数量,最终导致市场上猪肉严重过剩。B.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是安徽理工大学一项极具时尚特色和青春气息的校园品牌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广大青年学子的欢迎,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C据一家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我国18岁一70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少得多。D.合蚌高铁开通运营,合肥人乘坐高铁4小时进京的梦想得以实现,带着“千里合京一日还”的感叹,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莫言得奖,可以说既必然又偶然,我们对此应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毕竟在中国,和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这是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家,莫言获奖只是一个开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莫言获奖代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有所提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真实,对莫言作品的认可就显现了这种趋势,这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拥有无数经典作品的文化大国,之前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然而,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当代文学创作就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也不能说明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文学经典化的完成,或已经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尽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且很成功,但就作品境界的开创、世界观的拓展方面,离中国新文学的经典尚有不少的距离。莫言的获奖,反倒提示我们:作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我们离世界文学高塔还有多远?无论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高度,还是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当代文学的成就尚无法超越鲁迅等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莫言通过展示“吃”、“性”等本能欲望,张扬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激情,建构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和外国报刊上报道的中国不太一样,给人许多陌生的东西,会让人看到中国成长进程中的复杂性。莫言不是一味写中国美好的一面,他的作品会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莫言以其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已被世界所接受。当下文化自觉成为热门话题,但文化自觉是要自觉到民族文化上来,是说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于西方,而是与西方世界互看,相互激发,相互丰富。不能采取本质主义的立场理解当代中国的意义;不能从纯粹的僵化的“中国性”出发,而应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更真切地书写中国的文学内容。换言之,要从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正如莫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文学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有人性的亮色,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莫言的得奖,反倒愈加显现出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被遮蔽的一些闸题:境界的粗俗、奇观的渲染、内容的空洞、价值观的混乱、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文体缺乏魅力,文字缺乏美感,这些都导致了文学难以走入读者的内心。中国的文学、文化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要追求价值高尚、精神高贵,而不是低俗和自我人格矮化。(选自人民论坛xx年第31期,有删改)6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对“莫言得奖”“不必太在意”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A与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中国作家很多,对于这样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家而言,莫言获奖只是一个开端而已。B莫言获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的提振作用也有限。C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文学经典化的完成,也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D莫言的获奖,使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的境界粗俗、内容空洞、价值观混乱等等原来被遮蔽的问题更加显现出来。7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从莫言得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人手,指出和莫言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莫言获奖代表着中国文学已被世界接受,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去”。B第二段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尽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且很成功,但是他的作品在境界的开创和世界观的拓展方面,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尚有差距。C第三段从莫言作品内容的角度予以分析,其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中国形象”,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D全文从客观的角度予以冷静分析,指出只要中国文学和文化不将自我人格矮化,去追求高尚的价值和高贵的精神,中国文学和文化就一定能赢得世界的尊重。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高度以及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我们依旧没有超越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的成就,他们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B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要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即要从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C莫言获奖证明了文学作品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有人性的亮色,有温暖人心的力量。D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那么文学必将不会走入读者的内心世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容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璋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 “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先主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日翼侯。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诛,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节选自三国志法正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 善:交好 B.冯天府之险阻 冯:凭借 C.此非其智不逮 逮:及,达到 D.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 克:克制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先主乃厚待靖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不因此势以图巴、蜀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法正智术的一组是()(3分) 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 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一餐之德,睚毗之怨,无不报复 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一同入蜀投靠刘璋。他既未受刘璋重用, 又遭侨居蜀地的同乡人诽谤,说他品行不良,他郁郁不得志。 B.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兵进攻汉中的张鲁,产生了恐惧之心,他让法正受命出使荆州。 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意图后,又私下向刘备献上了夺取益州的计策,并被刘备 采纳。 C.法正擅自杀害了几个诽谤自己的人。有人建议诸葛亮启奏刘备压制法正,但诸葛 亮认为法正辅佐刘备,献计夺取了汉中,功勋卓著,又深受刘备喜爱,并没有参 劾他。 D.诸葛亮和法正喜好和崇尚都有所不同,但在国家大义上都能取长补短。诸葛亮感 叹刘备东征能够成行,并最终遭受惨败,皆因没有法正的缘故。第卷 (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5分)(2)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5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小题。(8分)闲 行邵 雍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4分)答:(2)请赏析诗歌五、六两句的精妙之处。(4分)答:15选做3个小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3)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身无彩风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4),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五、语言运用(12分)16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1)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30字。(2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2分)17请阅读以下材料,为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字。(5分) 新华社合肥12月15日电(记者鲍晓普)记者15日从安徽省医改办获悉,从今日起,安徽省74个县(市、区)的148家县级公立医院都将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4肖售,这就意味着, 从即日起,安徽全省农村地区的近6000万城乡居民可以在这些医院买到“平价药”。 据安徽省医改办介绍,从12月15日起,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全面铺开,除药品“零差率”销售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和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也将推行。11月1日,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在21个县提前试点,启动了药品“零差率”梢售,并且执行了普通诊察费政策,调整了护理费、手术费、大型设备检查费等3大类595个项目收费标准。答: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请将下面6个选句按衔接顺序排起来。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答:六、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题。江南蓑衣胡明刚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与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笛声传入了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翌,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浆,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农,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她潇洒地走过雨巷。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19、文章第段描写了江南的风景和人情,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分)20、请品味下面两句话的内涵,并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2)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21、从全文看,“江南蓑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分条列举。(4分)22、第中,“他”为什么等待“内心的救赎”?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种“救赎”? (6分)七、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杨澜的女儿初中上了国际学校。人文课第一讲:你的名字怎么来的?你的家在哪里?你想拥有什么样的品质?你喜欢的格言是什么?女儿问她:人文课不是历史、社会什么的吗?怎么让我讲自己?杨澜说:我猜,要认识世界需从自己开始。请以“从自己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高三4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四、(24分)13.(1)左将军出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举兵前来,旧情仍在,确实对您没什么轻视之意。我认为您可以考虑改变策略,以便保全您的家族。(本根本利益,1分。薄轻视、鄙薄,1分。变化改变策略,1分。大意2分)(2)许靖的虚名传遍天下,如果不礼遇他,天下的人因此会说主公轻视贤才。(礼:礼遇。以是:因此。贱:形作动,轻视。宾语前置句。语意通顺1分)14. (1)诗歌意象丰富,园圃、泽边、春风、落叶、衰草、斜阳、暮云等景物色调暗淡;(2分)意境萧条阔远,表达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哲思。(2分)(2)“衰草”与“斜阳”、“暮云”与“远天”对照明显,斜阳西下,衰草于风中颤抖不已,而远方的暮云就像扶起了天空一般。(2分)极远与极近的景致,融为一体,使得诗句意境丰满,富有立体感。(1分)而一个“衬”字和一个“抚”字的运用,则化静景为动景,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1分)(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5(1)间关莺语花底滑 樯橹灰飞烟灭(2)望帝春心托杜鹃 不赂者以赂者丧(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心有灵犀一点通(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阑干拍遍17.安徽(1分)12月15日起(1分)所有县级公立医院(1分)实行药品“零差率”。(2分)18(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接着由其画面简清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19、(1)用秀丽、清雅的江南风景,烘托作者平和宁静的心情。(2)将蓑衣置于如此环境中,寓意蓑衣艰辛而愉悦的劳作、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每一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20、(1)将蓑衣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蓑衣代表一种志趣高雅、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2)通过排比不仅增强语势,而且突出江南蓑衣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实用性被削弱,而被赋予被动的观赏的价值。(内涵2分,手法及表达效果各1分)21.(1)艰辛而愉悦的劳作,(2)清寒贫穷的生活。(3)自由狂放、悠然脱俗的志趣,( 4)逝去的宁静平和的生活和内心。(每一要点1分)22、(1)因为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的平和的生活。(3个“失落“各1分)(2)可完全肯定这种“救赎”,也可辩证地分析,摆脱清苦、艰辛的劳作,即便身处闹市,依然保持平和、冲淡与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23、【写作指导】“从自己开始”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从自己”包括要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了解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的需求等,即促使自己思考生命的本质。“开始”是时间、运动上的起点。提倡“从自己开始”,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注重“从自己开始”,而是苛求他人。如面对社会中的冷漠,人们总是在埋怨、指责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而不想想其间我能够做什么,我做了什么。再如,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们总是在寻找别人的过失,而忽视自己的问题。所以,该题需从“从自己”和“开始”两方面立意行文,最好化大为小,选取一个最佳切入口,避免泛泛而谈,使其有现实意义,切忌整体打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