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96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答题时请将第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20分。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2.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曲辕犁 B.耧车 C.二牛一人耕作法 D.铁犁冠 3.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4.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反映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5.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外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6.新中国初期建立的政治制度不包括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 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组织形式 城乡劳动力结构A. B. C. D.9.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改良后的旗袍 中山装 京剧 里弄住宅 A. B. C. D.10.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A.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C.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D.公民大会向全体居民开放11.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意在说明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12.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13.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是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议会拥有立法权C.军国主义浓厚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14.从目的和结果看,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的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15.“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开辟 D.蒙古人西征16.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成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开始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7. 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A.苏维埃政权 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18.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19.1974年,前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西欧国家A.在国际关系中决心与美国绝裂 B.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C.开始放弃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D.希望摆脱美国控制联合自强20.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而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第卷(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2分)(2)材料二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看法如何?(2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2分)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并对这一政策作简要评价。(4分)材料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率先行动的是美国,它通过国会立法,提高了对大部分进口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先后有76个国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袁明国际关系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及其给当时世界带来的影响。(4分)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访法时指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出席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涉及航空、核能、金融和环保等领域,其中包括向空中巴士公司购买102架客机,价值140亿美元。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晤中承诺要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同中国一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他说:“英国将继续在欧盟中坚持向中国贸易敞开怀抱的立场,不修建贸易壁垒。”英中两国在卡梅伦访华期间签订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的新商务合同。新浪网(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主张贸易自由、经济开放?(4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2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2)中共在革命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指什么?(2分)但在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探索?(2分)(3)结合材料二,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应走什么道路?(1分)这一道路是在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那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2分)(4)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1分)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2分)25.(12分)(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材料二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材料三 xx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为哪些?(4分)(3)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4分) 命题、校对:邓惠 审核:王雄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测试高二历史(选修)答题纸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上! 考场号 考试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二、非选择题:21.(1)(2)(3)(4)22.(1)(2)(3)23.(1)(2)(3)(4)24.(1)(2)(3)(4)25.(1)(2)(3)2011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测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BAACD 610 CADCD 1115 DABAC 1620 BCADB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21.(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2分)(2)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失败。(2分)(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4)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22.(1)政策:闭关锁国。(2分)评价:它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2分) (2)目的:转嫁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缓解经济危机)。(2分)影响: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2分)(3)原因: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4分)23.(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分)(2)驳斥的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4)原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2分)因素: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2分)24.(1)思想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2)指: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2分)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2分)(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分)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4)形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2分)标准:三个有利于。(1分)25.(1)总体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2分)(2)原因: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4分)(3)史实:对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帮助(如:帮助中共成立;促进国共合作);对新中国的支持(如: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2分)积极意义:有利于中俄友好往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