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8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建国初,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扭转这一局面,我国政府( )A提倡“实业救国” B开展农业经济建设运动C实施“一五计划” D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为“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为“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的推行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6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服装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勒出”的转变。这种变化后的服饰是指( ) A B C D7. 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知识女性普遍追求婚姻自由 B. 城乡婚姻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C. 广大妇女全盘接受新式婚姻 D. 旧习俗难于在短期内完全改变8. 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该诗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哪一领域的近代化( )A邮电通信 B交通工具 C习俗风尚 D大众传媒9. 观察右图,这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草本植物,在全球有着很大的消费市场。此植物最早培植于(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亚洲10.“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交流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1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 C电动机D计算机12.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在这届博览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西门子的发电机 本茨的四轮汽车 贝尔的电话机 莱特兄弟的飞机A B C D13某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展开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是()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市场形成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亚非拉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A B C D14.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是因为它()A.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B.论述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C.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克服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D.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受到巨大威胁15.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28%的人认为新政的 “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 B. C. D.1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材料中省略的部分应该是()A日本,统制经济体制 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C联邦德国,中央统制经济 D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17“二战”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二战后初期,体现这一建议的是() 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B“乌拉圭回合”的启动 C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D世界银行的建立18“联盟”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材料中的“联盟”是指哪一国际组织? ()A欧共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9中国以23%稀土资源承担世界90%以上市场供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稀土等产品的出口配额管理,却引发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不满和上诉。裁决“稀土贸易争端”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标识是()A B C D.20有学者认为,“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了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中国被吸纳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1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带给发展中国家的警示是 ()A须努力避免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B须积极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要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D应主动接纳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领导22. “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2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24.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25陆九渊主张化繁为简,他认为掌握天地万物本源的基本方法是 ()A小学和大学 B三纲五常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26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下列主张或成就与他相关的是 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 提出“众治”的主张 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其思想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 B. C. D. 27.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关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科技的相关记载。这项科技成就为 () A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奠定了基础 B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C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D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8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宋朝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期。”下列史实出现在宋代的() 毕升创造泥活字印刷术 武经总要记录三种火药配方梦溪笔谈记载指南针制作技术 王桢创制木活字A B C D29.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产生的先后应是 A. B. C. D.墨梅图局部30. 读右图,“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的墨梅图清新秀丽,诗画相配,充分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精神情操。此画的风格属于 ()A.宫廷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民俗画31从春秋到明清,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风格各异,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以下相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A. 诗经 宋词 楚辞 唐诗 B. 唐诗 宋词 楚辞 诗经 C. 诗经 唐诗 楚辞 宋词 D. 楚辞 诗经 唐诗 宋词3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一段真实历史为背景,演绎一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从而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了楷模的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隋唐演义3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完了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后,对“魏源”这一历史人物的知识点整理。其中出现的错误之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34右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其政治生涯高峰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要特征是 () A从器物转向政治制度 B从政治制度转向思想文化 C从器物转向思想文化 D从思想文化转向政治制度35陈独秀在1916年曾撰文道:“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将批判矛头指向 ()A君主专制制度 B北洋军阀统治 C传统伦理道德 D旧文学36胡适曾说:“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陈独秀也曾说:“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胡、陈的这些言论表达的共同主张是 ()A.进行文学革命 B.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思想 D.宣传旧文学37新青年曾评论一篇文章:“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该文章应当是指 () A文学改良刍议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38.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39.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4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 () A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不同的理解 B都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C都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 D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班级 姓名 考号 0 0 0 0 密 封 线平桥中学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答题卷高一历史第卷(非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共80分,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共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这一政治派别的主要观点有哪些,除康有为外请该派再写出两位代表?(4分)(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42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10分)材料一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材料二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材料三 xx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阅读材料,请回答:(1)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2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小平,您好”表达了群众怎样的心声?(1分)结合史实分析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使人民“富起来”所做的贡献。(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分) 平桥中学xx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高一历史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10 CBDBD BCABB1120 ACDAA BACBC2130 BBDBD BDADC3140 CABAC ABABD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10分,42题10分,共20分)41、(1)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与时俱进,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态度:否定中国已有的文化;全盘西化。 核心:民主、科学42、(1)“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原因: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建立经济特区;1992年南方谈话;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