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考(物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32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考(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考(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考(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统考(物理) (直线运动) xx.9.2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铅笔将考试科目(物理)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相应的准考证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B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越来越大C速度不变,加速度和位移都变化D速率不变,加速度和位移都变化tt0S甲乙丙O2甲、乙、丙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B. 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率3如图所示为某郊区部分道路图,歹徒在A地作案后乘车沿AD道路逃窜,警方同时接到报警信息,并立即由B地乘警车沿道路BE拦截歹徒到达D点后沿DE道路逃窜,警车恰好在E追上了歹徒已知警方与歹徒车行驶的速度均为60km/h,AC=4km,BC=6km,DE=5km.则歹徒从A地逃窜至E点被抓住时共用时 ( ) A12min B10 min C8min D6min BE CAD 4沿直线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m/s2 B、2.5m/s2C、+4.90m/s2 D、4.90m/s2甲乙Ot1t2t3t(s)V(ms1)5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取开始运动的时刻t0,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在t2时刻,甲乙相距最远C在t3时刻,甲乙位移相同D在t3时刻,甲乙相距最远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 )A 1.6m B 2.4m C3.2m D4.0mt1t2t3t4t5t6t7t1t2t3t4t5t6t77两木块从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C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以及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以及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8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米处有一小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则下述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A、石子能追上气球B、石子追不上气球C、若气球上升速度为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秒末追上气球D、若气球上升速度为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9质点从A到B沿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零。从A到中间某点C的加速度为a1,方向与运动相同;从C到B加速度为a2 , 方向与运动相反,到达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 AB=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A到B的平均速度B. 从A到B的平均速度C. 通过C点时的速度 vc=D. 位移之比AC : CB = a2 : a110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D是圆环上与M靠得很近的一点(DM远小于CM)。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d球从D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点。则:( )BCAMD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C、c球最先到达M点 D、d球最先到达M11滴水法的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子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秒,声速为340m/s,则(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米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米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12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经过时间t速度为Vt,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的情况是 ()VttvV0A. B. C.a是恒定的 D.a是随时间t变化的1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 ,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 ) A1:1 B1:2 C1:3 D1:41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30m/s,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 )B、质点的加速度C、质点在AC段平均速度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 卷本题共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二 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题4分)15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S1 S2 S3 S4 S5 S6A图716一座高16m的建筑物屋檐处,因渗水而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第5个水滴刚离屋檐时,第1个水滴正好落到地面,此时第三个水滴离地面的高度是 米?17 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进站先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车站又停了2min,接着以0.3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正常行驶,这列车通过这个车站所延误的时间是 Av0B18如图所示,平直路面上有A、B两块挡板,相距7米,一物块以6m/s的初速度从紧靠A板处出发,在A、B两板间作往复匀减速运动。物块每次与A、B板碰撞军以原速被反弹回去,现要求物块最终停在距B板2m处,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应为_。19电梯以加速度a2g从静止由地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内有用细线吊着的小球距电梯的地板2米,电梯向上运动了2秒时绳突然断了,小球落到地板上时,小球相对地面上升了_米,小球落到地板上需要的时间_秒。三计算题20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7,物体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14m/s的速度向右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10/,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求,物体A追上B所用的时间。21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 , “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 , “竖直高度”h2=0.10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22如图所是,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援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t,。(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景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的关系式。绝密启用前 南开中学xx届高三物理第二次统练参考答案 (直线运动) xx.9.21第卷题号12345678910选项ABDCDBDDCCBCBCDC题号11121314选项DADCCD第卷15 0.86,0.6416 12米17 160秒18 19 . 米 秒20 .8秒 B物体停止运动时间 21用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 = 2ad2 v2 = 2gh2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 = 2ad1 V2 = 2gH由以上各式可得H = 代人数值,得 H = 63m22(1)设t1 ,t2 为声源S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t1 、t2 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的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下图所示。可得SALvp t1t1t1vA vs xSALt1t2t2t1x由以上各式,得 (2)设各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为 ,由此可得,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