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802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2、台湾流行歌手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D明代景德镇的官窑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BCD4、xx年央视开篇大剧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w.w.w.k.s.5.u.c.o.mA.在市中心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休闲消费 B. 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C. 在东市或西市购物时发现由市令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D.人们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5、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6、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卢米埃尔兄弟与电影”、“美孚石油公司的兴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素材。综合上述素材分析,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7、全球通史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B发明多出自实践经验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8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A BC D9、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10、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曾著文称:“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这段材料反映出( )A.一战为中国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均衡发展 C.当时中国重工业生产技术先进利润高 D.一战之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11、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 )A.19世纪晚期的上海 B.20世纪初期的上海 C.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D.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12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1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没有出现过的假报纸 B是重要的原始资料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14 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下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5.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6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18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得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社会风俗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9.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20.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21.“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22.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23.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被海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生活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24、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增加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新经济”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A B C D25.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26、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27.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28、“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业了,有了产品的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29.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30、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1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事实是 A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 C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2、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有(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33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关贸总协定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34xx2011年,东欧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对汇率的担忧使他们有强烈的意愿扩大货币互换规模。2010年12月31日,白俄罗斯因金融危机向某国际组织寻求援助,达成25亿美元紧急贷款的协议;此外,白俄罗斯还接受了俄罗斯20亿美元的贷款。请判断某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世界银行(WB)C世界贸易组织(WTO) D亚太经合组织(APEC)35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模式特点 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36.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表明欧共体当时( )A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B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37.下图是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的流程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Y2435A B C D38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 A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C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39.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40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主要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A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B主要发达国家是最大经济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第41题11分,42题10分,第43题11分,44题8分,共40分)41、(11分)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古今中外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材料二 明朝末年设置税关,造成“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和“商贾断绝,城邑罢市”的局面。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甚至巧立名目,没收财货,关税害商,致使“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1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试从世界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的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2 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联)是怎样对本国的农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的? (3分)3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又有哪些主要措施?(2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苏联和中国都对农业进行大规模改革,结果迥然不同。你认为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材料二 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2)材料二中的两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新中国的哪一政策造成了这一变化?(2分)材料三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请指出其原因。(2分)43(11分)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1分)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材料二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2)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分)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2分)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2分)44. (8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航海大发现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影响。只有到了十九世纪,在工业革命释放出来的能量得以发挥时,才充分地表现出来。 高乐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从二战结束美国就力图从经济上控制全球,事实上一度它也基本实现了但世界经济也开始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材料四 阅读下面两幅图 透视经济全球化现象 反全球化示威游行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航海大发现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影响”?(2分)(2) 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经济是如何“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3分)(3) 面对经济全球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依据材料三、四和结合所学知识,请问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3分)高一下学期6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DDCB 610DCDAA 1115DABDD1620CBCAD 2125BACAC 2630DBABD3135BBDAC 3640BCACD二、非选择题41.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政策(2分)影响:明清推行抑商政策严重压抑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阻碍了与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交流,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阻碍了社会转型。(1分)(2)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粮收集制,(2分)20年代末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1分)(3)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分)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4)农业政策的调整是否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2分)42.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2)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消失(若不答“消失”不得分)。(2分)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3)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若只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只得1分)(2分)43.答案:(1)崩溃: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1分)成效: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2分)(2)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2分)胡佛:自由放任政策(2分)(3)做法:直接救济;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2分) 意义: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2分)44.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或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经济支柱,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3分)(3)支持。(1分)理由: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2分) 反对。(1分)理由: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恐怖活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分) (注意:本问只能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若考生答出了两种观点则判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