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6月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780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6月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一6月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6月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地 理 试 卷2016 .6.2考试内容:必修(二)、地球与地图、世界海陆与气候满分: 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文贵华 王娟娟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等高线分布图(图K27,单位:米),回答13题。图K271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A丘陵B山地 C平原D盆地2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拔_米至_米之间的高度修建( )A240250米 B250-260米C260-270米 D270-280米3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则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 )A200米B250米C300米D400米图K24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图K244一般来说,图中陡崖顶部与N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220米 B270米 C340米 D420米5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落差最大B河流流域面积最大C河流冰期最长D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 图K11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题。图K116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 D东南方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完成第78题。7图中此日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B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C各地夜长乙丙丁D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丁、乙8若甲地的经度为150E,则此时甲地地方时是( )A18时40分B17时20分C6时40分 D5时20分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海峡沿岸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特点的是 ()A B C D10图中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 B C 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位置及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1题。11据图中信息,该区域的半球位置和月份的正确说法是 ()A北半球 一月份 B北半球 七月份C南半球 一月份 D南半球 七月份图K265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回答1214题。12该大陆为()A欧洲大陆 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13甲地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4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图K265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1516题。15下列各地气候差异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与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B与气候不同纬度位置不同C与气候不同大气环流不同D与气候不同海拔高度不同1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以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B地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C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8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B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C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读世界某大陆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四地一月份盛行西北风,且降水较多的是( )AP地 BM地 CN地 DQ地20N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 A潘帕斯草原 B鄱阳湖平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珠江三角洲深圳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完成2122题。21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A人口的死亡率 B人口的出生率 C人口的自然增长 D人口的迁移 2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A人口年龄结构轻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C身体素质好D文化教育水平高图3为我国某沿海城市xx-xx年人口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2324题。图323图示时期内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人口迁入量逐年递减C人口迁出量不断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24该地人口数量变化产生的人口问题是( )A环境问题严重 B人口老龄化问题C劳动力短缺问题 D住房紧张问题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市场。海外许多经营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内地。读下表回答2526题。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1993年xx年原料供应地缅甸、云南缅甸、云南加工中心香港北京、云南、广东、上海等消费市场港台、东南亚、欧美中国、欧美25云南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和制成品的集散地,原因是()A加工技术高 B接近消费市场C靠近原料产地 D资金力量雄厚26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新的翡翠加工基地的原因是()A欧美产业转移 B玉石文化传统浓厚C消费需求巨大 D原料供应中心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图K235),回答2728题。图K23527对该工业地域的形成影响较小的是()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 C资源条件 D环境因素28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图K201为某农作物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分布图,据此完成2930题。29影响该农作物在a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B水源 C劳动力 D市场30图中四地,该农作物成熟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Aa、b、c、d Bb、d、c、ac、d、a、b 、c Dd、c、b、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图K20131.读下面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所示日期为_ _ 前后;(2分)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 _;(2分)(3)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 (东或西)侧;(2分)(4)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269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半球,主要气候特征是_。(4分)(2)爪哇岛及其附近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 33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农产品玉米蔬菜苹果乳、肉、蛋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301550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A西安近郊 B成都远郊 C广州近郊 D武汉郊区(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 A减轻大气污染 B促进生物多样性 C减轻“白色污染” D减轻酸雨危害(4)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4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18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19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18图19(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是 。(2分)(3)江苏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 、 。(6分)新余一中高一年级第三次段考地理答案一选择题:(302分=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ACDAABABDBB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DADDAABCCDBBC二、综合题(四大题,共40分)31(本小题共8分)(1)12月22日 (2分) (2)A D E (3)东(2分)(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32(本小题共10分)(1)南(2分) 全年高温多雨 (2分)(2)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2分)(3)原因: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4分,答对两点即可)33.(本小题共10分)(1)A(2分) (2)生产过程3(2分) (3)C(2分)(4) 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经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任答两点得4分)(4分)34.(本小题共12分)(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2分)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分)(2)由苏北、苏中向苏南流动(2分)(3)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治安压力增大)(任意答3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