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63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光纤(xin) 倾向(qn) 称心如意(chn) 戛然而止(ji)B星宿(s) 粗犷(gun) 刚愎自用(b) 屏气凝神(bng)C校对(jio) 否认(fo) 溯流而上(s) 长吁短叹(x)D怆然(chun) 隽永(jun ) 拈花惹草(zhn) 提纲挈领(qi)1A (B项,星宿xi;C项,否认fu;D项,拈花惹草n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宣泄 度假村 怨天忧人 事实胜于雄辩B惩戒 侦查兵 毋庸置疑 出淤泥而不染C震撼 化妆品 崭露头角 有志者事竟成D家具 下马威 礼尚往来 不废吹灰之力2C( A项,忧尤; B项,查察; D项,废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冬季严打 ,严厉打击货盗、割盗、拆盗等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犯罪活动。(2)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华人春节海外奢侈品消费数据监控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 达7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3)食品是人们生活 的产品,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A整治 累积 必须 B整顿 累计 必须C整顿 累积 必需 D整治 累计 必需 3D(整顿: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整治:整理,修理;惩罚,打击,使吃苦头。累积:层层增加,积聚。累计:加起来计算,总计。必须:副词,表示“一定要”,多作状语。必需:动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作定语或作谓语。)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B记者在售楼部看到,该楼盘优惠均价为5200元/平方米,但前来售楼部看房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在索取资料后便匆忙离开了。C飞行表演时拉烟的感觉,就像以蓝天为画板,在广袤的天宇天马行空般地大写意,那一道道彩烟,立体、壮观。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4C(A项,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句中误用为单方面背离。B 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句意应该用“寥寥无几”。D项,殚精竭虑: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语境应该用“处心积虑”。)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沸沸扬扬,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前景普遍面临困难的背景下,更是引起广泛质疑。B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C非洲鼓乐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之一,它能协调大自然韵律的乐章,抒发打鼓者的情感,使人的心灵活跃起来,滋养人的内在活力。D春节期间,由于车流量减少,上海交通出现难得的通畅,高架道路不仅畅通无阻,而且一些平常拥堵不堪的路口也可快速通行。5B(A项,成分残缺,“引起”缺少主语。C项,搭配不当,“鼓乐”和“乐器”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不仅”应该在“高架道路”前。)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重审“有文化”张振涛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面对历史上出现的这类标准,人们常常思索,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似乎不易回答,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定,让人跳出了科举式认定模式,看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越性。“文化人”终于开始注重“活态”传承,知道了一个民间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文本”,如同印度格言所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既然尊重人的价值,为什么只相信书本而不相信人呢?6.下列对传统观念中“有文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饱读诗书”是“有文化”的判断标准。B.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成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就是“有文化”。C.按照传统观念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技艺传承者,都不在“有文化”之列。D.按照传统观念的确认方式,在音乐界,“认谱”就是“通晓音律”,就是“有文化”。6.C(C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大部分技艺传承者)7.下列对“有文化”的“认定模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以“识文断字”来认定一个人“有文化”,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定下来的。B.技艺传承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认定模式。C.“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告诉我们,活态的传承,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D.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既要相信书本知识,又要尊重人的价值。7.D(A项皇帝没有制订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B项原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技艺传承,是区别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的标准;C项没有人说“活态的传承”就比书本知识更符合技术规律。)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文字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在音乐上就能“通晓音律”。B. 行文走笔、吟诗作赋是高贵的,弹琴舞蹈、唱歌表演是低贱的。C. 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活态传承更为重要。D. 一个民间艺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8.C(A项原文没有这种说法;B项这是传统观念;D项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民间艺人与“图书馆”不完全对应)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注】帑:t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 倨:傲慢B当为我具大车一乘具:准备C坐草场火系狱 系:牵累D九人,素善捕盗者 素:向来9C(系:拘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尝终日而思矣C吾令汝为贷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D公乃持砝码语章曰今君乃亡赵走燕10C(A项,连词,而;介词,把。B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项,都是介词,替。D项,副词,于是,就;副词,却。)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 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A B C D11B(劫持尚未真正发生。向对手示弱,防止强盗骤然加害。欲擒故纵,获得强盗更加信任。表现刘相不明真相。设计摆脱高章的控制。一般处理程序,危险已经解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时,两个自称锦衣使的强盗突然直入公堂,张佳胤虽然心生疑问,但一时难辨真假,于是判案如故。B正当张佳胤疑心渐重时,两个强盗凶相毕露,此时张佳胤对面危难所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成为他智擒强盗的重要前提。C张佳胤的计谋主要分两步完成:一是设计叫来了刘相这个关键人物,并暗示刘相成功找来了帮手,二是创造条件使自己的身体摆脱控制。D为了增加话语合理性,使强盗更加相信自己,张佳胤不忘“人总会考虑自己利益”这一常识,时时处处只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12D(张佳胤不仅仅靠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同时也靠站在自己表面的利益上来打动对方,因为对利益的考虑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常识,这样对手才会觉得他说的话合理,从而更加相信他。)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3分)(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4分)13(1)你们谋取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的缘故而看轻我自己的生命呢?(3分,“所图”“奈何”“轻”各1分)(2)等我们这些人骑上马离开,就把您释放了。(3分,“俟” “党”“释”各1分)(3)高章稍微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争相冲上前去,张佳胤趁机逃跑脱身。(“就”“竞”“间”“走”各1分)答题情况分析: 本题抽样统计平均得分6.28,最高得分10,最低得分0,整体得分分布呈比较理想的“纺锤型”结构,试题难度、区分度合理。从学生做题情况看,最主要的失分原因是重点词语漏译、错译或应该用直译却用了意译,导致采分点翻译不准。如“轻”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应译为“轻视”、“不注重”等,不少学生译成了“丢掉”“放弃”,“竟”漏译的情况较突出,另外,个别学生因句意理解不准确,影响了翻译的质量,如:“就释放了你的身体”不知“几”为何物等。建议:1、文言文的阅读训练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读、悟,2、强化文言语句的直译训练。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 谩:徒然、空自。(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4分)14(1)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4分,三种情感3分,结合诗句1分。)(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1分),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1分),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1分)。答题情况分析:(1)平均分:4.6分。随机抽取本小组所有人所批改的试卷中的40份,作为样品卷,取其平均值,得分为4.6分。(2)分析:从学生答题来看,分数差别加大,第一问中“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结合诗句说明”。此题的回答中,有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结合诗句中“忽”所体现出的悲凉、无奈、迷茫到惊喜的情感变化,但有一小部分没有回答出思乡之情,导致失分,同时,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回答出“温暖与慰藉”,这一要点较有难度。第二问是一作用题,最规范的答题步骤应是分别指出此句诗在结构与内容上的作用,可惜很多同学没有做到导致失分。只要明晰了答题步骤,此题还是较为简单的。(3)教学建议:第一,通过对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理解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第二,加强答题步骤的训练与规范,应训练学生分条作答,体现出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严谨性。第三,打通诗歌知识积累与试题情景的联系通道。如“起承转合”结构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策略性知识:如何做得更好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4)善万物之得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见贤思齐焉, 。(论语)15.(1)艰难苦恨繁霜鬓 只是当时已惘然(2)嬉嬉钓叟莲娃 莫道不销魂(3)渺沧海之一粟 无以至千里(4)感吾生之行休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答题情况分析:名句默写平均分为5分,考生整体上默写的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音出于口,但意不能熟于心。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是为了背诵而背诵,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比如:“繁霜鬓”的“霜”不少考生写为“双”,“行休”的“休”写为“修”,“无以至千里”写为“致”等。2、识记错误。“惘”“粟”“叟”“省”等。3、极少部分考生不按要求答题,题号与答案不对应,四小题全做。【审题意识】五、(12分)1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微笑”“奋斗”“淡泊”中任选一个词语,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16微笑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它吹去人们心底的严寒;微笑是一座不朽的桥梁,它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通道。奋斗是一块牢固的柱石,它支撑起你理想的大厦;奋斗是一张鼓起的风帆,它帮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淡泊是一泓清澈的秋水,它体现着你生命的颜色;淡泊是一座沉着的山峰,它昭示着你人生的态度。(比喻恰当,句式相同各2分)答题情况分析:绝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相应的回答,选择“微笑”作为本体的较多,以“微笑”为本体也比较容易寻找到喻体,试卷中常见的喻体有“春风”“阳光”“海洋”“草原”“火把”“高山”等,进一步释喻也能够结合喻体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阐释。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奋斗”“淡泊”进行回答。这道题很多同学可以得到满分,有部分同学释喻时出现错误,但基本情况良好。优秀学生答案:1.微笑是一抹冬日的阳光,它温暖着冰冷的心怀;微笑是一朵盛开的水莲,它散发出温情的香气。2.微笑是一缕清凉的春风,它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微笑是一场淅沥的小雨,它滋润了干渴的花草。17.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0字左右)(4分)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类型,国产穿越剧在近几年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魔幻手机、神话、寻秦记步步惊心等。xx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基本以“穿越”为话题,对穿越剧进行了讽刺和批评。穿越剧的最大噱头,无非是利用现代人对过往历史的熟悉和掌握现代文明的优越,用一只现代打火机让成吉思汗敬若神明的“古今反差”来制造娱乐,让部分感觉生活“太枯燥”的观众开心解颐。“穿越剧走红”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热点,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请你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17.答案示例:(1)穿越要有度。对历史应怀有敬畏之心,“戏说”和“重写”历史都要尊重历史,如果一味“篡改历史”,丧失了最基本的历史底线,最终穿越剧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被人们抛弃。答案示例:(2)穿越剧要接受公众的检验。既要规范创作,不随意篡改历史,不断进行文化反思;也要听公众的议论,在不出大格没有硬伤的情况下,不妨视作一种娱乐现象,不必有过多的忧思。(共4分,观点鲜明、准确,2分。能针对观点进行合理阐释,2分)答题情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探究、审美能力及对社会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的态度。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越剧走红”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大多数同学都能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这说明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已经成熟。在答题形式方面,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把观点融入整个答句当中,而缺少了一个简短的观点陈述,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在复习训练中需要规范的地方。【观点句+阐释句】18下面是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栏目征稿启事的一部分,在标点、语法和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修改。(4分)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事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尤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xx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18将书名号改为引号;将“提高”改为“普及”;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将“务必”删掉。(每点1分)答题情况分析本题是一个多元角度考查学生在病句和标点上正确运用的题目。因为综合到一段话里所以难度加大,学生找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错误点会有偏差。第一处错误,天气新闻把书名号改为引号。此题做得不错,大部分同学能发现此处错误。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注意到标题和第三句中都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所以直接把书名号删除了,这样也是正确的。但是一部分同学把天气新闻全加上了书名号,这是错误的。第二处错误,考查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提高常识”搭配不当,应改为“普及常识”。但是有部分同学改为“提高意识”,也是不正确的,应改为“增强(增加)意识”。此题出错率最高,70左右的同学找不到或改不对。【病句还是个难点】第三处错误,考查病句中语序不当,“自本网”一句多数同学能发现其错误所在,但是大多数改为“本网自”,而不是把“本网”移到“每天”前,这样句子也通顺,所以也是正确的改法。第四处错误,最后一句“请务必踊跃”,为病句中语言得体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此处错误“务必”的用法不对,但是改法却是千奇百怪。大部分同学把“务必”改为“积极”,而没有注意“积极”和后面的“踊跃”是重复的,但是考生将“务必踊跃”改为“积极”是正确的,也有有一部分考生把“请务必”改为“欢迎”也是可行的。还有一部分考生把“请务必”改成“敬请”也是正确的,但是改成“敬请赐教”是不正确的。在改卷中还发现第二句中“尤为受到”一句“为”和“受”都表示被动,所以有些同学把“尤为”改为“尤其”也是正确的,所以也得了分。整体上看,本题平均分2分,做题情况较16、17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出现在“提高”和“务必”两个点上。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选答情况分析:抽查300份试卷(E59 Z20 T46 Y46 V43 A89 A10 A93 O27 A97),选(一)的179份,约占59.7,平均分9.8分。选(二)的118分,约占39.7,平均分11.3分。缺考3份,约占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守水丘脊梁一进七月,芦溪河便瘦得筋骨突现了,粗粗的河石,裸露在炎炎的烈日下,发出刺眼的亮光,石头上,还隐约升腾起一股袅娜的热烟。石隙间,有一脉细细的流水,被太阳烧得温热温热,艰涩地向前爬着。父亲站在河畔的田塍上,抬眼望望吐火的天,又低头看看恹恹的禾苗,长叹一声说,这狗日的天气又要守水了!村庄里有百十亩水田,全靠了芦溪河的那脉细流浇灌;村庄里有百十口人齿,全指望着这百十亩水田度日。在这干旱的季节,水,自然便成了村人无可相让的财富,尽管,他们平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父亲费尽了周折,终于将河水导引到了自家的田里。那脉细细的宝物,缓缓地,走走停停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田地。父亲蹲在进水闸前,静静地看,看河水一步一步地往前爬。看着看着,他一派肃穆的脸庞,终于像河水滋润过的禾苗一样,慢慢就浮起了一丝淡淡的生气。水真是个好东西哦。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我赤着双脚,在滚烫的芦溪河中找龙虾,找到太阳落山了,还是没逮着几个。烦躁起来。我央父亲,回去吧,娘在等我们吃晚饭呢。父亲看都没看我,望着他的禾苗说,你去吃吧。吃了给我送点来。告诉你娘,今夜我要守水。当我提着一竹篮粗茶淡饭赶到田头时,满天的星子已开始朝我挤眉弄眼了。父亲接过碗筷,三五下就剿灭个精光。借着星子的微光,我发现父亲的手上还有黝黑的泥巴。我自告奋勇要留下来守水。父亲起初不允,后来就同意了,他说,也罢,你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记住,任何人要水都不要肯,你想睡了就叫醒我。说着他就在田埂边的草地里躺了下来,惊得几只青蛙呱呱死叫。我端坐到父亲坐过的水闸前,心里竟有了一丝神圣的感觉。我长大啦,我能替父亲担当如此重大的使命啦。夜风热热的,我心里也热热的。田野上一片寂静,青蛙也懒得叫,远处有几只萤火虫,在高高低低地飞,像鬼火在跳舞。慢慢地,我的眼皮就涩了起来,不知不觉地便倒在水闸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吵架。睁开眼,原来是父亲和六叔,还有一个人,是房家屯的,面熟,不知叫什么。六叔说,再怎么样,你也得分一半给我,好歹我们是堂兄弟。房家屯的说,你都灌大半夜了,轮都轮到我们下面的了。父亲坚决地说:不成,水这么小,你看我才灌了多少?再说,先上后下是自古的道理,你都不懂?房家屯的说,等你灌满,我们下游的只怕都干死了,你想叫我明年呷西北风?看到他们愈吵愈凶,我担心打起来父亲会吃亏,忙跳进水渠坐到闸栏上。六叔他们于是没办法了,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去。父亲叫我继续睡,并把他的衬衣盖到我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动作很温存。太阳辣辣地晒到我的屁股上时,我终于醒了。一骨碌爬起,只见父亲蹲在田埂上,神情沮丧,再看看我们的田地,只剩一片干干的湿泥,没有一滴水。水呢?父亲说,八成是房家屯那狗日的昨晚趁我睡着时偷去了。我的血脉便贲张起来,因为那水里不单含有父亲的心血,也有我一夜的苦守。我决定去报复他。父亲喝住我,说,算了,大家都是为了弄口饭吃。我说,那我们的禾田怎么办?今晚继续守。父亲淡淡地说。(选自散文月刊,有删改)19.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9.这段景物描写将“热”这种人的感觉视觉化,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了天气的炎热,(2分)为父亲的出场设置了一种背景(1分),为下文“守水”做铺垫(1分)。答题情况分析:少部分得满分,大部分得3分。能答出景物的特点、运用的手法和为下文“守水”做铺垫;没有答出“为父亲的出场设置了一种背景”。20.文章第4段写“我”捉龙虾,好像与“守水”没有关系,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20.不能删掉。(1分)本段主要通过写天气的炎热和“我”的无聊,(1分)衬托父亲对旱情的忧虑,从而更好地为下文写父亲的执著造势(2分)。答题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得2分,能答出“不能删掉”,但对原因的分析不够准确。有不少同学理解成“侧面写天气炎热,水资源稀少,突出农人的艰辛”。有不少同学理解成“为下文守水做铺垫”。很少有同学能答出“通过我的无聊,衬托出父亲对旱情的忧虑”。21.文章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进行简要赏析。(4分)21通过父亲温存地给我盖衬衣这个细节描写(1分),既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爱护,也和上文与人吵架时的“凶”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父亲维护自家利益的坚决与固执(1分)。答题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得2分。能答出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答不出“与上文父亲与人吵架的凶形成对比,及维护自家利益的坚决与固执”。22.文章结尾处写父亲喝斥“我”不让“我”去报复,为什么?请探究其深层原因。(6分)22.父亲之所以喝斥“我”不让“我”去报复,并非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父亲能够容忍、接受、理解和体谅偷水者“是为了弄口饭吃”,这是同情基础上的理解。(1分)这样写是其性格、禀赋的自然流露,更为真切和真实地表现了农民的质朴和善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类和人性的善良。(1分)与上文父亲的“凶”、固执形成呼应,使人觉得父亲这个形象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升华人物形象,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答题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得34分。能答出父亲是宽容善良的,对偷水的人能够理解、体谅。答不出“与上文的呼应及升华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吴良镛:匠人营国吴昊他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曾手书 “匠人营国”。他一生努力实践自己“谋万人居”的理想,中风之后仍不离讲台。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居得其所北京著名的南锣鼓巷东边,有一条名叫“菊儿”的胡同。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轰动一时的旧城改造工程,然而方案曾屡次被否,部分原因是这些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最终,这项工作交给了当时戏称为“牛刀”级别的设计师吴良镛。在和学生们前后出了近百张施工图后,一片青砖黛瓦的新四合院群在菊儿胡同中诞生,它没有传统“平地高楼”式改造的突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如此,这些有着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上下水系统的低价小户型单元房,并没有阻隔搬迁之前大杂院的邻里关系。其实,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良镛就对保存完好的崇文门外花市地区胡同与四合院进行了详细调查,在之后不断的研究和思考当中,“有机更新”的理念在他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吴良镛看来,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改造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他把“有机更新”比作在旧衣服上打补丁。补丁打得好,也不失为一种美丽。这种理念在国内外建筑规划界引起广泛关注,“菊儿胡同危改工程”也屡获国际大奖。“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吴良镛这样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情怀。践行理想今日的成就,与吴良镛青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有关。少时,他曾目睹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日寇入侵,更是让他体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入大学前夕,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大火毁灭了一个家庭,连狗的叫声都是呜咽的。”吴良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1945年,吴良镛受梁思成先生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1950年,吴良镛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回国时正值钱学森被美方扣押,局势比较紧张。我经香港进步人士的帮助,从九龙辗转深圳回来。”吴良镛向科学时报记者回忆。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镛笃信,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吴良镛至老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不过,在退休之前,他开始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学者。1984年,他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他提出“广义建筑学”理论。“我常在各地看到一些建筑,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根本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作为学者,吴良镛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老而弥坚“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病魔抗争中表现出少有的坚强。”老师林徽因曾由衷地称赞他。虽已过了90岁生日(虚龄),但吴良镛没有任何停下工作的迹象。吴良镛的助手、年近古稀的清华大学教授左川感叹说,吴先生一辈子闲不下来。他中风之后仍坚持讲课,还带了七个博士生,每篇博士论文从开题、写作到修改他都亲自指导。“他们给我拟了八大注意,我总是遵守不了。”吴良镛嘿嘿一笑。原来,自xx年中风后,吴老的团队有意识地减少他的工作量,但总是事与愿违。“现在身体恢复得还好,可以工作了,感到非常荣幸、非常幸福。”他说。对吴良镛来说,业务学习、读书看报仍是必修功课:“我是科学时报的忠实读者。”最近,吴良镛在读热销的乔布斯传。“我对他很感兴趣。他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我想从他的方法论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精髓,看能否运用到建筑规划的方法论中。”(选自科学时报)19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4分)19.刻苦勤奋、谦虚好学、坚强敬业、爱国爱民、富有理想、责任感强(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得满分。)20吴良镛的重要建筑理念有哪些,请分条概括。(4分)20.城市改造要坚持“有机更新”的理念。民惟邦本,建筑要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题。建筑应该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4分,每点1分。)答题情况分析:19、20题考查的是信息筛选与归纳。此类题可以注重两个方面。第一明确信息考查指向,如19题考查人物信息,20题考查建筑理念信息。第二依据考查对象,确定答题思路。19题考查“传主”形象特点,那么“传主”的言行理应成为归纳其形象特点的依据。20题考查传主的重要建筑理念,那么他所参与的相关建筑活动,便成为体现其建筑理念的证明。21本文在选材方面富有特点,在吴良镛的建筑成就方面,只选取了“菊儿胡同危改工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21. 以小见大,(1分)用“牛刀”级的建筑大师改造菊儿胡同这个小工程却屡获大奖一事,更能表现传主的建筑水平(1分)。以点带面,惜墨如金,使文章内容更为集中,重点更为突出,(1分)更好地表现传主民惟邦本,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题的建筑理念(1分)。答题情况分析:21题考查写作技巧中的选材技巧。技巧是外衣,内容、主旨是血脉灵魂。外衣为更好地显现灵魂而存在。此类题可以注重两个方面:一、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传主的思想、理念、水平是本文的中心点。选材技巧的应用为更好地体现传主的思想、理念、水平服务。二、明确技巧类型。22文章标题和开头都提到了“匠人营国”,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匠人营国”的看法和启示?(6分)22.以“匠人营国”为题,反映的是作者对传主的无限的赞美和敬仰。传主年近九十,自比为“匠人”,体现的是吴良镛谦虚的优良品质。“匠人营国”反映的是一种理念,建筑要关注民生,民惟邦本。“匠人”亦可“营国”,小人物,也可以做大事情。“匠人营国”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营国”的远大抱负。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像吴良镛一样终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共6分,“看法”和“启示”各3分。前4条为看法,答出任意3点即可;后两条为启示,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答题情况分析:22题分“看法”和“启示”两部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传情、化神。本文的情和神便自然成为解答此题的钥匙之一。“匠人”之微与“营国”之大,反差之大,却和谐共存,令人深思。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把钥匙。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时,大盗任敬、高章假装锦衣使前来见他。二人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朝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 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张佳胤连忙命人退下迎见二人。任敬说:“有圣旨在身,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是圣上下旨要拘捕我吗?”一面命人摆设香案恭迎圣旨。任敬在张佳胤耳边说:“不是拘捕你,是要抄没耿主事的家。”当时滑县有个耿随朝任户曹,因草场失火案而囚禁在监牢。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扣住张佳胤的左手,高章推着张佳胤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着说:“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府库里有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用。” 于是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张佳胤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地说:“你们图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而看轻我的生命? 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一个孱弱书生又能把你们怎么样呢? 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轻易暴露自己的本来面目呢? 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就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张佳胤说:“滑县是个小地方,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官位。张佳胤又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同伙一共五人,你应该给我们五千两银子。”张佳胤感谢说:“太好了,只是你们两人的钱袋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走出我这衙门呢?” 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仍旧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骑上马离开后,就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对视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的银子容易辨认,这对你们也没好处。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五千两银子,这样,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张佳胤吩咐高章传话,召小吏刘相前来。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想准备五千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吐了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中户又应当出多少,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五千两的数目。这九个人向来都是捕盗的能手。张佳胤又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编瞎话说:“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我们贫困,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张佳胤命人取秤来,又嫌桌子小,命人取库房中长几横放在后堂,二名役卒也跟着进来,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几,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而高章却紧挨在张佳胤身旁,张佳胤于是拿着砝码,对高章说:“你难道不肯为你的官长看看够不够分量吗?”高章稍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冲上前去,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叫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立即下令逮捕,三人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上呈公文,陈述此事,指挥使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文言文翻译题本题抽样统计平均得分6.28,最高得分10,最低得分0,整体得分分布呈比较理想的“纺锤型”结构,试题难度、区分度合理。从学生做题情况看,最主要的失分原因是重点词语漏译、错译或应该用直译却用了意译,导致采分点翻译不准。如“轻”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应译为“轻视”、“不注重”等,不少学生译成了“丢掉”“放弃”,“竟”漏译的情况较突出,另外,个别学生因句意理解不准确,影响了翻译的质量,如:“就释放了你的身体”不知“几”为何物等。建议:1、文言文的阅读训练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读、悟,2、强化文言语句的直译训练。诗歌鉴赏题(1)平均分:4.6分随机抽取本小组所有人所批改的试卷中的40份,作为样品卷,取其平均值,得分为4.6分。(2)分析:从学生答题来看,分数差别加大,第一问中“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结合诗句说明”。此题的回答中,有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结合诗句中“忽”所体现出的悲凉、无奈、迷茫到惊喜的情感变化,但有一小部分没有回答出思乡之情,导致失分,同时,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回答出“温暖与慰藉”,这一要点较有难度。第二问是一作用题,最规范的答题步骤应是分别指出此句诗在结构与内容上的作用,可惜很多同学没有做到导致失分。只要明晰了答题步骤,此题还是较为简单的。(3)教学建议:第一,通过对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理解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第二,加强答题步骤的训练与规范,应训练学生分条作答,体现出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名句默写名句默写平均分为5分,考生整体上默写的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音出于口,但意不能熟于心。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是为了背诵而背诵,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比如:“繁霜鬓”的“霜”不少考生写为“双”,“行休”的“休”写为“修”,“无以至千里”写为“致”等。2、识记错误。“惘”“粟”“叟”“省”等。3、极少部分考生不按要求答题,题号与答案不对应,四小题全做。第五题分析第16题绝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相应的回答,选择“微笑”作为本体的较多,以“微笑”为本体也比较容易寻找到喻体,试卷中常见的喻体有“春风”“阳光”“海洋”“草原”“火把”“高山”等,进一步释喻也能够结合喻体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阐释。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奋斗”“淡泊”进行回答。这道题很多同学可以得到满分,有部分同学释喻时出现错误,但基本情况良好。优秀学生答案:1.微笑是一抹冬日的阳光,它温暖着冰冷的心怀;微笑是一朵盛开的水莲,它散发出温情的香气。2.微笑是一缕清凉的春风,它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微笑是一场淅沥的小雨,它滋润了干渴的花草。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探究、审美能力及对社会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的态度。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越剧走红”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大多数同学都能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这说明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已经成熟。在答题形式方面,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把观点融入整个答句当中,而缺少了一个简短的观点陈述,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在复习训练中需要规范的地方。第18题本题是一个多元角度考查学生在病句和标点上正确运用的题目。因为综合到一段话里所以难度加大,学生找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错误点会有偏差。第一处错误,天气新闻把书名号改为引号。此题做得不错,大部分同学能发现此处错误。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注意到标题和第三句中都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所以直接把书名号删除了,这样也是正确的。但是一部分同学把天气新闻全加上了书名号,这是错误的。第二处错误,考查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提高常识”搭配不当,应改为“普及常识”。但是有部分同学改为“提高意识”,也是不正确的,应改为“增强(增加)意识”。此题出错率最高,70左右的同学找不到或改不对。第三处错误,考查病句中语序不当,“自本网”一句多数同学能发现其错误所在,但是大多数改为“本网自”,而不是把“本网”移到“每天”前,这样句子也通顺,所以也是正确的改法。第四处错误,最后一句“请务必踊跃”,为病句中语言得体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此处错误“务必”的用法不对,但是改法却是千奇百怪。大部分同学把“务必”改为“积极”,而没有注意“积极”和后面的“踊跃”是重复的,但是考生将“务必踊跃”改为“积极”是正确的,也有有一部分考生把“请务必”改为“欢迎”也是可行的。还有一部分考生把“请务必”改成“敬请”也是正确的,但是改成“敬请赐教”是不正确的。在改卷中还发现第二句中“尤为受到”一句“为”和“受”都表示被动,所以有些同学把“尤为”改为“尤其”也是正确的,所以也得了分。整体上看,本题平均分2分,做题情况较16、17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出现在“提高”和“务必”两个点上。第六大题抽查300份试卷(E59 Z20 T46 Y46 V43 A89 A10 A93 O27 A97),选(一)的179份,约占59.7,平均分9.8分。选(二)的118分,约占39.7,平均分11.3分。缺考3份,约占1。第19题:少部分得满分,大部分得3分。能答出景物的特点、运用的手法和为下文“守水”做铺垫;没有答出“为父亲的出场设置了一种背景”。第20题:大部分同学得2分,能答出“不能删掉”,但对原因的分析不够准确。有不少同学理解成“侧面写天气炎热,水资源稀少,突出农人的艰辛”。有不少同学理解成“为下文守水做铺垫”。很少有同学能答出“通过我的无聊,衬托出父亲对旱情的忧虑”。第21题:大部分同学得2分。能答出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答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