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613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明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中国画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意。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26幅。在唐代,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五代时,荒寒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凝之境,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叶。”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菊之称。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大都喜欢画雪景,同时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一帜,对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味成了自觉的审美追求。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3分)()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讼:诉讼B没于石勒没:俘虏C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比:比较D俄而有诏原之原:原谅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混奇之,以女妻焉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乃劾攸以擅出谷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B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C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D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3分)(2)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3分)课内翻译:(4分,每小题2分)(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8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5分)答:9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锦瑟无端五十弦,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定乎内外之分,_,斯已矣。(庄周逍遥游)(3)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三联书店xx年4月版)(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B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延续的代表,他们经你而来但非为你而生,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你可以尽力去爱他们,却不能要求他们爱你。C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D“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E“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说明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可以看出父亲的虚荣心很重。(2)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3)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举例并作简要赏析。(6分)(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你同意这些这些说法吗?或者你有另外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作出领悟和评价。(8分)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爱中行走一天,德兰姆姆坐火车,看到车窗外一个流浪汉靠树坐着,看样子快死了。姆姆很想去安慰他,下一站一到,姆姆立即下车,气喘吁吁赶到,那个人已经死了。姆姆站了很久,她想,如果有人和他说几句话,握握他的手,他就不会死得这么孤单凄凉。姆姆决定建立一个临终关怀院。很多人不理解:把资源消耗在那些垂死者身上,而这些人,有的将几天后死去,有的几小时后死去,有的甚至即刻就死了。姆姆说:“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不论是贫穷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安慰,姆姆可以长时间抱着他,不说一句话,直到他安宁为止。有一回,一位身份显赫的牧师来探望她,她正坐在一个垂危的病人身边,握着他的手,为他唱歌,为了安慰这个即将死去的病人,姆姆让那个远道而来的牧师等了一个小时。姆姆说:“爱不是赞助,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身经百战的美国战地记者哈普来到加尔各答采访姆姆,姆姆正照料一个垂危病人。看到哈普,她行了一个礼,说:“我没有时间说话,先生。”哈普说:“你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的工作吗?”姆姆停下手里的活,对哈普说:“这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去报道那些穷人吧。你只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穷人有多可爱、多伟大。”说完,姆姆朝另一个病人走去。这人腰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经溃烂得生了蛆,病人突然呕吐起来,散发着强烈异味的呕吐物喷在哈普脚上。哈普本能地挪开脚,惊恐得快晕过去了。他见过很多可怕场面,今天比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似乎更可怕。哈普喊道:“修女,他会传染我的。”姆姆平静地说:“不会的,不要怕。”说着,蹲下来把那人脸上、身上的秽物擦干净,又抱起他的头,把他扶正,让他睡得舒适些。哈普惊魂未定,姆姆走过来按按他的肩膀,安慰说:“相信我,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帮他们洗澡,拿水给他们喝,喂东西给他们吃,你会做到的。”第二天,哈普再次来到临终关怀院,姆姆正在为一个病人清理溃烂发臭的伤口,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战栗。这个美国记者日后与姆姆成为好朋友,在姆姆的感召下,他对乞丐更慷慨,对穷人更友善了。但是有一点他一直没有做到,就是亲手照料那些垂死者。直到1979年,哈普又一次来到加尔各答,距第一次已经25年了。姆姆把哈普带到一个重病的老人跟前,请他给老人喂饭。哈普犹豫一下,在老人身边蹲了下来,舀了一勺饭送到老人嘴里,他很笨拙,不是喂得太多,就是喂的太少,很多饭粒落在老人脖子里,老人举起手,跟哈普说话,哈普很尴尬,以为老人责备他,赶紧说:“对不起。”但老人还是不停地说,姆姆蹲下来靠近老人嘴边,细心听了一会,转头对哈普说:“他在祝福你。”哈普很吃惊:“他在祝福我?我仅用口袋的零用钱,就可以帮他买很多很多的食物。”姆姆笑了:“但你买不到他的祝福。”对哈普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天,他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他想起姆姆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自我,便找到自我。哈普再次被姆姆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很多人对姆姆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姆姆说:“如果我不从街上救回第一个人,也就不会救回数亿万计的人,爱得从一个人开始。”姆姆选择为最卑微的穷人服务,拒绝使这种服务制度化、设施化。多年来,姆姆从不添置治疗方面的任何设备,姆姆认为:有了设施,就必然对病人作出选择,那些最有希望痊愈的病人,就会成为医院首选。在临终关怀院里,很多病人被多次收留,每一个再次被收留的人,修女们都以同样的热情、同情和耐心服侍他们。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姆姆的工作方式提出异议,甚至批评,但姆姆不为所动,她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很深了。德兰姆姆最可敬地方在于:始终坚信穷人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姆姆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抱大爱去做些小事。”举世公认她是穷人之母。(摘编自华姿德兰修女传)【注】德兰姆姆:德兰修女,又译为特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德兰修女是一位伟大的仁爱行动者,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在生命尽头不再那么孤单凄凉,感受到爱的温暖,德兰修女建立了临终关怀院。B很多人认为德兰修女救助垂死者,是资源浪费,没有什么意义,对此姆姆从不解释,依然无怨无悔的耐心服侍每一个需要救助的人。C德兰修女让远道而来探望她的牧师等待,把慕名采访的记者晾在一边,这说明她把服务穷人服侍病人放在首位。D哈普给一位重病的老人喂饭,尽管很笨拙,却受到老人的祝福,老人的祝福深深震撼了他,让他做到了25年来一直没有做到的事。E本文通过对德兰修女艰苦努力创建临终关怀院过程的记述,生动展现了她无私无我为穷人奉献的一生。(2)德兰修女被誉为“穷人之母”,她对爱穷人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6分)(3)文中详细写了战地记者哈普的感受和转变,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德兰修女拒绝仁爱服务的制度化、设施化,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表达题五、语言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D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地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B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月饼市场价格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过度包装搭售贵重物品的手段变相提高价格行为的发生。C舟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D随着“911”十周年纪念日临近,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表示,将逐步加强国内安保的级别,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所处的区域在纪念日将被纽约警方“冰封”。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_。_。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ABCD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4分)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17下面是一条表示祝福的手机短信,但却让人看了觉得不舒服,请你更换画线部分的内容,使短信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4分)祝你: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收入像艾滋病涨势如潮,幸福像苍蝇紧紧围绕。_18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答:七、(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处世之道尼采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这首诗表达的是尼采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你认为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宁夏银川一中xx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D(不对,“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五段说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2、C(A太绝对化,“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景的画家。”错,文中是“可以说”和“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B张冠李戴,寒松漱石图不是董源的画作。D无中生有,黄庭坚评价的不是吴桢的竹画。)3、B(B描写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ACD描写秋或春的萧瑟凄凉,均显寒意,吻合本文信息)4、C比,并列5、B(不属于受赏识)6、C(未被贬官)7、(1)(诣、讼事,决,句意)译文: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决断。(2)译文:然而石勒平素忌恨那些享受两千石俸禄的高级官吏,他听说邓攸在营中,便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宿,闻,驰,句意)(3)既然自己的心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被动句)(4)我如果没有祖母,没有办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顾,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无以,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着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作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8(1)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3分)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2分)9(2)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3分)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3分)【解析】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1)分析篇章结构之开头的作用。开头一般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点明题旨。答题思路:赏析诗句(可从关键词入手),表现手法,描绘画面,表达效果(结构上,情感主旨上)。“独有”与“偏惊”在表达情感上看似矛盾,“宦游人”写作者奔走于仕途,“物候新”呼应标题“早春”一词,点明时令特征。(2)赏析表现手法之情与景的关系。情与景是诗歌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一般的,诗歌先写景状物,后抒情言志。二者的关系是衬托(正衬、反衬)关系。这首诗前六句写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归思”与“沾襟”表明了作者的归思不得的伤感。【诗歌赏析】首联,只有在外做官的人才会对江南的物候感到新奇。“偏惊”“独有”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表面是表达对异地的物候的新奇,言外之意是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二、三两联就是写所惊之江南物候。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耀眼的曙光照射在云朵上如同道道霞光,壮美、眩目。春姑娘协梅带柳渡过了长江,顿时江南江北一片绿意。一个“渡”立刻就把江南的春天写活了。个人认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黄鸟在枝头婉转地鸣叫,“催”表现出鸟儿争相歌唱的热闹场景。明媚的阳光打在水面碧绿的浮萍上,使浮萍愈发鲜艳。第三联从听觉、视觉(颜色)角度描绘出江南早春的动人场景。但诗人写景不会只是为了写景,古人言:“诗不过情景二端。”写景实为写情。通过对江南的描写,运用寄情于景的手法,暗和家乡春色作对比,表达了对家乡春色的怀念之情。“忽闻歌古调”一句应是呼应标题,“古调”是对陆丞诗歌的尊重。“归思欲沾巾”应算是主旨句,承接了文章一贯的矛盾心理,又直抒胸臆表达10、(1)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2)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1)A3分,B1分,C2分(B他们“不能要求他们爱你”不对,应教会孩子学会爱你,学会感恩。D“孩子的无情”不对。E“虚荣心很重”不对)(2)答案: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或: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的鉴赏】(3)答案:(1)妙用叠词,如“慢慢地、慢慢地”“默默”,增加音乐美感,把伤感之情抒发得悠长舒缓,极富表现力。(2)反复手法,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一丝平静的哀痛。(3)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像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感人至深。(4)答案:是一个细腻温婉(感情细腻)、爱子心切、孝顺父亲、思考冷静的女教师形象。(3分)评价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并联系实际分析。(5分)13D(A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应该用“痛心疾首”。B“指日可待”:不久就可以实现。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D“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14C(A项成分残缺,应在“情况”后加上“的汇报”。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发生”。D项“加强”与“级别”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升”。)15(解答本题的思路是:顺川向南远望川尽头川道东西两边树木雨后艳阳川道中间水流河水两边。沿着这个思路,很容易选出项。)16、答案:结论应从作者(或作品)和读者两方面加以概括,答到“留白”和“参与”类的意思即可。如“留白”也可表述为“留给一定空间(想象空间)”“留下悬念”等,“参与”也可表述为“读者自己思考(思索、发散思维)”等。两者的顺序不论。如只用一句话表述,但包含了两方面意思也算对,如“文学作品要留给读者自我思考、抒发见解的空间”。17祝你:快乐如山涧的溪流源源不绝,苦恼如雨后的乌云无踪无影,收入如春天的竹笋节节拔高,幸福如清新的空气和你相伴到老。18、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的。19、这是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诗歌异曲同工,都是借写景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或世界观。尼采认为,站在半山腰看风景,看到的风景最美。作为考生,可以同意尼采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这样,考生的思路就有三个点:山巅、山腰或山脚。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比如,写山顶看世界,最美,可以联想到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