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96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220时,将10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同样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A40 s B15 s C48 s D20 s3把 a mol X和 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 Y(g)2 Z(g),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 n(Z),则Y的转化率为 A C D4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 ,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 mol/L和1.00 mol/L,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A5% B80% C83% D91%5反应 PCl5(g) PCl 3(g)Cl2(g) 2HI(g) H2(g)I2(g) 2NO2(g) N2O4(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C增大,不变,减少 D减少,不变,增大6某温度下,N2O4(g)2 NO2(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压时(减小体积),将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动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7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8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FeCl3+3KSCNFe(SCN)3+3KCl。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10在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和6. 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已知平衡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c molL1的是A1.0体积的N2和3.0体积的H2 B2.0体积的N2、6.0体积的H2和4.0体积的NH3C2.0体积的NH3 D4.0体积的NH3和1.0体积的H2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 +3 H22 NH3 H92.4 kJ/mol,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2 = 2 Q1 BQ1 0.5 Q2 CQ1 Q2 184.8 kJ DQ1 = Q2 92.4 kJA B C D100500时间C%v逆v正v温度V正V逆压强v100500压强A的转化率12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 B(g)2C(g) ;H0的正确图像为 13可逆反应:3 A(g)3 B(?)+C(?);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14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H”或“”) (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反应热不变 c. v正(H2) =v逆(CO) d. CO2的质量分数不变 (3)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850时物质的浓度(mol/L)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O.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 2c 3c 34c 1c 2c 3c 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计算:3 min时CO的浓度 c 1 = mol/L,H2O (g)的转化率= 。反应在min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 可能的原因是 。a . 增加水蒸气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加氢气浓度19(14分)在一定条件下的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试填出:x Ay Bz C(1)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关系是_;(2)若C是气体,并且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可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是向_方向移动;(3)已知B、C是气体,现增加A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_(填状态);(4)如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_热反应。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 mol X 、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起始时,V(A)=V(B)= 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2Z(g)+W(g);H0。达到平衡时,V(A)= 1.2a L。试回答:(1)A中X的转化率(A)_。(2)A、B中X的转化率的关系:(A) _(B)。(填“”“”或“=”)(3)打开K,一段时间又达到平衡,A的体积为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20(12分)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原理: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0 kPa下,H113 kJ/mol,S145 J/(molK)。(1)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为_。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若升高温度,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如图中画出在某时刻条件改变后的图象(其他条件不变),在_时间段CO的转化率最大。t1:增大NO的浓度 t2:降低温度(4)通过计算判断该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21.(12分)在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1)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 t(N2)=13 mol,n t(NH3)=6 mol,计算a的值_。(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_。(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比,下同)n(始)n(平)= _。(4)原混合气体中ab=_。(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N2)(H2)= _。(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_。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BCDBBCCD题号1112131415答案ACACDABD非选择题(共80分)16.(1)ahibcfgde(2)使烧瓶与分液漏斗保持压强一致,有利于液体流下(3)应先加热后滴加浓H2SO4(4)有无色晶体出现(5)减小(6)100%17.(1) 2 2.25 0.5 x+z/2=1 y+3z/2=3 (2) 任意数值 x /y=1/3 z0.(1)H2O、H2,CO、CO2 (2)(22ab) mol18(1) (2) c d (3) 0.08 40% (4) d a19.(1)x+yz(2)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3)固或液(4)放热 (1)40% (2) (3)2.6a20.答案:(1)B(2)增大减小(3) ,t2以后(4)GHTS113 kJ/mol298 K145103 kJ/(molK)69.79 kJ/mol0故反应能自发进行21.(1)16 (2)8 mol(3)54 (4)23(5)12 (6)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