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74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5小题,共140分。)图1为我国某地形区。据此完成12题。图11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A高原、山地 B低山、丘陵 C喀斯特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2该地形区制约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为 A地形 B土壤 C科技 D水源图2为“某国家工业区发展变化图”,完成34题。 图33甲工业区的特点是 A大中型企业为主 B环境污染较小 C科技力量雄厚 D生产过程分散 4影响C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自然环境 D国家政策图4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图45图4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200米,350米 B400米,350米C、200米,450米 D400米,450米6根据图4中信息可以确定的是A、b处适合作滞洪区 B、以亚热带草原植被为主C、河流有凌汛现象 D、河漫滩多发育在河流西岸图5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完成79题。 图57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地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8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9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平整土地 D推广太阳灶图5中曲线为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阴影部分为海洋),据此完成1011题。图510甲附近沿海地区气候主要成因可能是A受暖流、东南信风控制B受寒流、离岸风控制C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常年受信风带控制11乙地附近沿海地区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A热带疏林草原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林12.近两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下列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13.风调雨顺带来农产品增产的同时,往往会出现生产者利益不能同时增长的尴尬,但也有少数生产者获利逆势上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生活中会出现农户普遍调整种植结构,刺激物流、贮藏等行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提速,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作用更加突出农产品需求出现根本变化,其替代品价格下降A B C D14.现在利用各种节假日的商品价格战不断上演。但许多消费者指出,许多商家并没有实质性降价,或者商品价格较低却标明无货。下列认识中最切题的是A企业应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需求B企业应自由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经营C企业应降低商品价格,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D企业应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声誉15.我国部分省区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户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灾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16.某市一些高中生走上街头征集市民签名,反对政府花巨资改造地铁站。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连作三次回应。这件事说明“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A B C D17.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党的执政理念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 B C D18.“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哪怕他(她)有罪有错。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人格尊严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A B C D19.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说明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发挥文化作用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20.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此事,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1. 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的不是自己变成苹果,而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这启示我们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连结C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看到主要矛盾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2.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23.漫画只流泪,不干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对立统一观点A BC D 24.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私田开始出现 农业产量的提高“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 B. C. D. 25.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低处流),沛然谁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A. 清净无为 B. 以法治国 C. 仁政治国 D. 以德治民26.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限制君权C. 民主共和 D. 民为邦本28.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苏联解体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9.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A. 北伐战争 B. 工农武装割据 C. 长征 D. 建立抗日根据地30. 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A. B. C. D. 31.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A. B. C. D. 32.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民族的生活差异凸显B.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C. 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异D. 19世纪末形成了两个对峙的军事集团33.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4.“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其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 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35.“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第卷(非选择题)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意大利多山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该国大理石资源丰富、世界闻名。材料二 意大利区域图(图9)和波河流域图(图10) 图9 图10(1)根据材料说出图10地区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判断理由。 (8分)(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原因。(8分)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显然,它比仅仅使用降水量或蒸发量反映一地水分的干湿状况更加确切。 材料二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干湿状况图(图11) 图11(1)描述甘肃省中部地区(图中方框内区域)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2)河西走廊的西瓜以质量优而闻名。简述当地西瓜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农民一般常在西瓜田里铺上一些碎石块,请你分析其原因。(6分) 38.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材料二 图12为中亚某河流流域图,图13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图13图12(1)请比较图中两条河流汛期出现的异同?并简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0分)(2)请比较图中两个区域农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10分)39.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材料三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4分)(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12分)(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40.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话题一 美丽中国,美在何处?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雾霾天气的原因主要污染物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汽车尾气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工业污染排放其他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12分)话题二 美丽中国,谁来建设?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话题三 美丽中国,如何享受?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8分)41. (24分)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1)请依据材料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10分) 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2)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2分)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xx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3)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8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42. (14分)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赞赏阶段(1937-1944年);清醒阶段(1944-1949年)敌视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1) 材料一、二中所描写的 “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三中,美国人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看法的政治原因。(6分)(3)材料四反映出当代中国什么样的“国家形象”?(4分) 43.(14分)中国商业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依据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1)依据材料一分析,“朝贡贸易”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的影响如何(6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依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2)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 材料三:(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地理答案111CAABD DBCAAB 36、37(1)空间差异大(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由西南向东北渐增。(4分)祁连山易形成地形雨,祁连山地势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干燥度较低;河西走廊地势较低,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导致干燥度高。(6分)(2)条件: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增大气温日较差,从而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10)38(1)甲河流:水量较小;冬季河流断流,冰雪融水量多,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有汛期,主要是夏汛;出现在7-9月份。乙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来自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于雨水补给。(10分)(2)甲图农业区的分布:在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或沿河分布)的绿洲上;以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为特色;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绿洲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乙图农业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一方面由于纬度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多,生长期较长,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这一区域无沼泽分布,可以进行耕作。(10分)政治参考答案选择题:12A 13C 14B 15D 16B 17B 18A 19A 20B 21D 22C 23A39.(1)材料一反映了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说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比偏低,但在“金砖四国”中较高,也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说明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保障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3) 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政府要以民富为优先目标,调整分配格局;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管理国家事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应由权力机关决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分配制度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政协是多党合作的机构,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可以为分配制度改革献计献策;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以通过参与民主决策等权利的推动分配制度改革。40.(1)联系是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充分认识产生雾霾天气的复杂原因,全面把握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科学寻求对策;联系具有客观性。人类活动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人不能随心所欲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具有多样性,在治理雾霾天气时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治理雾霾要统筹考虑,选择最优方案。(2)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要依法实行破产制度,及时淘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要自觉担起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3) 人们的审美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对传统审美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继承,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历史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CCBCBBCBACD41. (1)从贵族、使节等少数人享用,变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护照的形式由多样到统一。(4分)历史背景: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各国人员的交流,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管理人员的流动。随着民主政治的实现,冲破了只有少数人享受护照特权的局面,公民都需要政府保护其合法权利。英法推行的护照新举措,伴随着其大同影响力,被世界普遍接受。(6分)(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2分)这是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逼迫下的产物,便利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也反映了清政府不得不按照近代国际通行法则办事,有助于外交的近代化。(4分)(3)示例:从护照上的义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两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从技术上看,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8分)42.(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 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4分;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酌情给分。) (2)原因: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或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分,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酌情给分。) 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实行敌视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朝鲜战争的影响(能完整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任2点4分, ) (3)形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外交形象;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任2点4分; )43.(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或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2分)影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4分)(2)变化: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际竞争的加剧。(2分)(3)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xx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答出任意3点,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