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33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六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注意:请将下列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第4页的表格中!1、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A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保留着豪强特权人士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2“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从根本上受下列那一观念的影响A重义轻利观念 B三纲五常观念 C宗法观念 D仁政观念3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雍正帝有以民为本的思想 B体现了雍正帝对君主专制的反思C说明了雍正帝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 D说明了雍正帝具有天下为公的思想4、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是他在任时期经历并留下的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资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 B、 C、 D、5、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明辨是非,打击共党6、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这一高度评价的史实是 首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 B、 C、 D、7、“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8、“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C、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9、明端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10、观察右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11、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述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已经深陷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12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所有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使用权 D、士地的规模1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C、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4、胡锦涛总书记在xx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说了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下列在中国现代史上出现过的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的“大折腾”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1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6、“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颂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B、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此时社会习俗的究出特征 C、民国政府倡导旧式婚礼的稳定性 D、新文化运动已经蓬勃开展17、“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18、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是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B、允许资本经营 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D、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19、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0、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订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1、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低收入阶层的生话得到基本保障 国家财政支出扩大 扩大了社会消费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B、 C、 D、22、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各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注意:请将以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3题22分,第24题18分,第25题16分,共56分。23、(22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程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说明西周的地方制度实行后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堆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材料三 1781年3月生效的邦联条例显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是它所建立的仍是13个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按条文,邦联议会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建立商务关系等权力,但这些权力的实施要经过9个州的同意方能生效。邦联制对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独立后它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它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这就给美国的商品涌入以可乘之机,并影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3) 概括材料三中美国独立之初实行联邦制的弊端。(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4分)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话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近现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24、(18分)近代中国工业化道路艰难坎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村料一(1) 指出材料一中两家企业的性质和类型。(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类企业的兴办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起到的作用。(2分) 材料二 l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县创建继隆昌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机器(外国机器)缫丝厂。(2) 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1分)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3分) 材料三 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荣氏兄弟四处招股东,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圈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风化。”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荣氏兄弟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6分)(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坎坷的社会根源。(2分)25、(16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l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2分)指出l640-l870年间英国人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2分)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新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2) 根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和卡斯特罗针对全球化问题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人认识上存在差异的原因。(2分) 材料四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上个世纪90年代和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3)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而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