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34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朝诗人陆龟蒙的诗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句赞美的瓷器制作工艺类型与下图中的那种器具相同 A青瓷莲花碗 B粉彩牡丹纹瓶 C 白瓷花瓶 D珐琅彩壶2.“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3.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 B. C. D.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犁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专制制度的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5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一文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列强侵略的加剧 西方文化的渗透 崇洋风气日盛 政府的大力倡导A. B C D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 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7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l-3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8.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9.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10.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11.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C“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12.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这则广告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近代民族企业的奋斗史 实业救国思想的时代特征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AB C D13.对以下两张照片的解读,正确的是1956年1月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庆祝 1956年1月沈阳市庆祝公私合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照片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照片民众庆祝企业新生、经营者新生之“双喜”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已取得根本性胜利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公私合营 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A. B. C. D.14.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xx):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 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 成效显著 C小平南巡 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 市场控制15.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16.下列对右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17.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 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新开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18.以下是小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图6 图7A新航路开辟 B两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 D工业革命19.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20.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21.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 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22.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A B C D23.1935年7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 B“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经济已经恢复 C“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膨胀的权力 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24.表2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表2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1950年代284579339156391960年代295744431055356A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B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25.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l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得名“红旗法案”,该法案l896年被废除。其实施A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 B防止交通事故的发展 C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上院 D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1、(12分)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这种新现象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材料三 晚清时期,天津从一个滨海要塞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为天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晚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年份重要事件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1866年洋务派官员崇厚筹建天津机器局,制造枪炮弹药,后增建炼钢厂1878年朱其昂建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之一1879年李鸿章建电报总局,是中国最早的电讯事业之一1886年杨宗濂等人建天津自来火公司(火柴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依据材料三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晚清时期天津发展为近代城市的原因。(2分)材料三中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有何积极作用? (3分)26(1). 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如娱乐场所等);注重市场管理;商品交易量很大;出现许多流动人口。(任意3点,共3分)(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影响:出现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等。出现重视工商业,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2分) (3)原因: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中外贸易得到发展(天津是港口城市,交通便利);(1分)天津近代工业比较发达(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1分)作用: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提供经济、阶级基础;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社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任意3点,共3分)22.(1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2分)(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3分)(3)你认为材料三中家庭改革后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2分)(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1分)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1分)家庭关系和睦。(1分)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2分)(2)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分)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思想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1分)(3)新变化:婚姻自主;(1分)男女平等,家庭民主。(1分)23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13分)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1)读材料一回答:指出图1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形态,它有何基本特征?(3分)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1分)(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4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该变化的重大意义并说说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4)根据以上材料,确立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22(1)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2分)19121919年: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2分)(3)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1分)标志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分)主要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4)如:夹缝中生存的民族工业(2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材料二: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总统。他就任后,立即要求国会授权以对付危机,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付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70多个法案。但从1935年到1936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等多部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国家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这些作为新政里程碑的法令。为此,罗斯福总统于1937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虽然他的改革提案遭到了司法委员会的反对而没有通过,但最高法院中的几名法官持传统观念的新政反对者都先后宣布退休,罗斯福乘机任命了新政支持者填充空缺。之后,最高法院对于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争的一切权力,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摘编自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结果。(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2分)并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1)问题: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2分) 举措:引导农民减耕减产,向农民发放补贴。(2分) 结果:遏制了农业危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分)(2)变化:总统的行政权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削弱。(2分) 影响:打击了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减少了新政的阻力; 为新政提供了法律保障; 有利于遏制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美国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任答两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