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24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4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虽说是牢骚之语,却不是无理取闹,这表明 A分封等级制的崩溃 B孟尝君待客不周所致 C分封等级意识依然存在 D士阶层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25唐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却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息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于是唐太宗收回成命。此事件反映出 A法律暂居上风 B法律高于皇权 C皇权与法权之冲突 D皇权高于法律26据一位历史学家分析,宋神宗时,全国约有l700万户,每户人口45人,那么总人口约8000万,人均GDP在450多美元,名臣司马光曾感叹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这直接表明 A宋代经济超过前代 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宋代农村市镇增多 D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7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当时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看到这种情况就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必强,中国必弱!”梁启超要表达的思想是 A两国国情差异,故学而不同 B改革政治制度是变法之根本原因 C改革需考量轻重缓急 D改革非一帆风顺,需强力推行28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29N佩弗远东中评论到:“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文中对“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的正确理解是 A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软弱 B袁世凯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统治 C清末统治下的中国民众小农意识强、觉悟不高 D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30图6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1古罗马虽然文明进程比希腊晚很长时间,但它的民主政治制度几乎是和古希腊同步发展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由贵族构成的元老院,日常军政大事则由元老院批准的执行官处理。平民成为贵族的唯一途径是在战场上获得军功,除此之外,他们只能通过斗争迫使贵族让步,并设立保民官,对不利于平民的政府法令拥有否决权。其直接目的是 A保证罗马在对外战争中获得胜利 B维护罗马奴隶制度 C保护平民权利和制约贵族权力 D防止贵族独裁专制32伽利略是牛顿之前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评价伽利略时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与古希腊不同,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最主要的特征是 A学者根据常识做出推理 B开始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C用实验和数学表达方式 D长期的观察和记录33有学者认为:“中国利用苏联技术生产武器,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险性变为现实。因此,发生在1960年的意识形态激烈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由此造成所有民族主义结论的出现。”他认为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 A苏联要求中国追随它的世界战略 B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 C中国不正当的行为威胁苏联利益 D意识形态的根本冲突34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国王 B内阁 C议会 D联邦法院35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是 A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 B英国至今还存在拒绝加入欧盟的一股强大势力 C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 D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有学者在研究中产阶级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论点一:在中国古代的农民和皇权官宦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起缓冲作用的乡村士阶层(准中产阶级)。 周晓红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论点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员主要有:近代工业中的管理者和文职雇员政府官员文学教授、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 周晓红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论点三: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乡村士绅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政治背景。(6分) (2)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中产阶级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12分) (3)根据论点三,指出西方新、旧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何不同?并分析二战后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7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已相继出现。 根据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其间22年,小学课程设置总体设置为:公民科、国文科、三民主义或党义科、公民训练科、训育科(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和“礼义廉耻”,便是训育的中心内容)。另外还开设卫生、历史、地理科、社会和自然科、美术、劳作科(1936年后改为工作科)、音乐、体育科。 冯卫斌民国时期小学课程改革浅探 请回答:(1)结合以上材料,概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核心内容。(6分)(2)依据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据材料,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8分)(2)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7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摘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 材料二: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摘选自别、中山民权初步 材料三: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摘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认为“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国民集会应遵循的规则。(不得摘抄原文)(6分)根据上述规则,概括民主的内涵。(3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美国学者贝米斯在美国外交史中说:“雅尔塔实际等于另一个慕尼黑。”不过,1945年已不同于1938年,在雅尔塔进行的大国强权政治的丑恶表演与肮脏交易中,英国已降为配角,美苏才是主角。交易的实质是,苏联承认美国在远东和中国的支配地位,在此前提下,要求分享一些利益。美国则在苏联承认它在远东和中国的支配地位的前提下,慷他国之慨,同意让苏联得到一些好处。这样,在雅尔塔会议上,关苏划分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后又划分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叶夏:雅尔塔公式与雅尔塔密约(1)用史实说明“1945年己不同于1938年”的国际局势。(9分)(2)结合史实评价“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个慕尼黑”。(6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1776年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体政策中。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人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9分)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ADBDDACCABA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40(25分)(1)背景:小农经济主体地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和发展;宗法制的影响;科举制的促进等。(6分,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2)影响: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建立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业家创办民族工业,实业救国,推动工业化进程;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进一步解放中国人民的思想;倡导婚姻自由等,引领社会生活近代化。(12分,每点3分,要求史论结合,答出4点即可)(3)标准:从财产到职业(行业)或“注重财产到注重知识的专业人员或技术人员”(2分)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新经济的产生;现代教育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黄金发展时期;(5分,答出3点即可)41答案要点:(共12分)(1)古希腊教育的核心内容:与直接民主制密切相关的雄辩教育。(2分)近代西方教育的核心内容:与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相关系的近代自然科学为核心。(2分)民国时期教育的核心内容: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2分)(2)看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需求;从知识的政治性,时代性,变化性,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表述也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答案:(1)新现象: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作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所有制结构多样化;个人经商潮流兴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时尚。(8分)(2)(7分)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改革深入发展。1977年安徽、四川等地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2:广东、福建要求中央给予其对外进行经济活动的特殊政策,中央作出了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答案3:一些厂长、经理要求政府给企业松绑,推动了中央出台给企业减负、政企分开等决策,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的开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答案:(1)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懂得如何在开会中实施自己的权力。(6分)(2)会长的职责是维持会场秩序;会员要协助会长维持会议秩序;会议要依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会议的结果要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答中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按照规则办事。(3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答案:(1)1938年,德、意、日进行法西斯扩张,英、法两国综合国力强大,但对外奉行绥靖政策。(3分)1945年,美国在经济、军事上独占鳌头;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壮大;英国已经下降为二流国家。(6分)(2)1938年,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没有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1945年,苏联承认美国在远东和中国的支配地位,而如果欧战结束后两至三个月之内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美国将同意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这二者均属于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6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背景:启蒙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6 分)(2)贡献:倡导经济自由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提出劳动创造价值,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