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双周适应性训练试题理科综合(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2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双周适应性训练试题理科综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双周适应性训练试题理科综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双周适应性训练试题理科综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双周适应性训练试题理科综合(5)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纤维素和淀粉 D乳糖和核酸2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 B C D3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为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 C:1:1 D:1:1:1:1 4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A B C D5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栖所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公L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如果将甲,乙两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饮用水,结果会如何 ( )海水尿液灌饮氯浓度排出氯浓度甲10005351350400乙1000535165820A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B乙比甲先因缺水而死亡C甲乙均能饮用海水而存活D表中资料不足,所以不能判断6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OH-=HCO3-B.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热的氢氧化钠溶液:NHOHNH3H2O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D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2AlO5H=Al(OH)3Al3H2O9. 常温下,往5%的H2O2溶液中滴加23滴FeCl3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3H2O2=2Fe2O22H 2Fe2H2O22H=2Fe3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在反应中为氧化产物B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O2,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 mol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D在工业生产H2O2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Fe310. 在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种元素上下紧密相邻或左右紧密相邻,丙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B元素丁形成的化合物比元素乙形成的化合物少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甲乙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甲丙来源:学&科&网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HCO的溶液中:Na、NO、Cl、AlOB加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K、NH、SO、Br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SO、NOD含0.1 mol/L NO的溶液中:H、Fe2、Mg2、Cl12右图1为甲烷和O2构成的燃料电池示意图,电解质为KOH溶液,图2为电解AlCl3溶液的装置,电极材料均为石墨。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开始后观察到x电极附近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图2中电解质溶液的pH均增大B. 图2中电解AlCl3溶液的总反应为2Cl2H2OCl2H22OHC. A处通入的气体为CH4,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7H2OD. 燃料电池内部OH向a极移动,电解池中Cl向x极移动13在温度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压,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CO(g)2H2(g) CH3OH(g);H90.7 kJ/mol):容器甲乙来源:学科网ZXXK丙反应物投入量1 mol CO、2 mol H21 mol CH3OH2 mol CH3OHCH3OH的浓度(mol/L)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 kJ吸收b kJ吸收c kJ平衡时体积(L)V1V2V3反应物转化率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c1c3 B. ab90.7 C. 2V2V3 D. 130.75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原创)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推出了落体运动定律B“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安培发现的C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库仑用实验测得的15(原创)神舟七号经过变轨后,最终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轨道上正常飞行,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飞行时三位宇航员的加速度都大于9.8m/s2B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环绕飞行的速率可能大于8km/s C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由于失去重力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在舱内行走时,须穿带钩的鞋子,地板是网格状的D神舟七号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大16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高决赛中,克罗地亚选手弗拉希奇以2米04的成绩获得冠军。弗拉希奇身高约为1.93m,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弗拉希奇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弗拉希奇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弗拉希奇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等于她的重力D弗拉希奇起跳时的初速度大约为4.5m/s17(改编)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b的斜率为一常量,与坐标轴标度的选取无关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C2t1时刻的动能是初动能的4倍D0t1时间内重力的功率与t12t1时间内重力的功率之比为14Qdv0Mbca18(改编)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具体方向未画出),一质子从bc边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bc边射入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cd边上的Q点飞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管电场方向如何,质子从M点到Q点一定做匀变速运动B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边向右C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19(原创)质量为50kg的某人沿一竖直悬绳匀速向上爬,在爬高3 m的过程中,手与绳子之间均无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等于人的重力势能的增加B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等于人的机械能的增加C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做功为1500 JD人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使其重力势能增加1500 J来源:学+科+网Z+X+X+K20边长为a的闭合金属正三角形框架,完全处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现把框架匀速拉出磁场,如图(1)所示,则图(2)中图象规律与这一过程相符合的是( )(1)(2)21(改编)一正弦交变电压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交变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10sin(50t)VB该交变电压有效值约为7.1V C将该交变电压接在匝数比为12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副线圈输出频率为50 HzD将该交变电压加在阻值R=20 的白炽灯两端,电灯消耗的功率是5W第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4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由静止释放后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前已经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且选定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进行测量。(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窄遮光条的宽度d=_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则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间速度为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测出钩码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则通过比较_和是否相等(用直接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表达式,重力加速度为g)即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23(11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b)为实物图。(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b)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2)接着他将L1和L2串联后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V,内阻不计),灯泡L1(6V,1.5W)、L2(6V,10W),L3(6V,10W),单刀双掷开关S。在图(c)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L1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24(改编,14分)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 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u=3 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 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多大?(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来源:学科网ZXXK25(改编,18分)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处,能向四周均匀发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都平行于纸面的带正电粒子。在O点右侧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薄板,薄板中心O位于x轴上,且与x轴垂直放置,薄板的两端M、N与原点O正好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速率为v,重力不计。(1)要使y轴右侧所有运动的粒子都能打到薄板MN上,可在y轴右侧加一平行于x轴的匀强电场,则场强的最小值E0为多大?在电场强度为E0时,打到板上的粒子动能为多大?(2)要使薄板右侧的MN连线上都有粒子打到,可在整个空间加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能超过多少(用m、v、q、R表示)?若满足此条件,从O点发射出的所有带电粒子中有几分之几能打在板的左边?26(15分)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是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转化为Fe(OH)2的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已知:H2C2O4COCO2H2O,下列选项中,装置_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混合气体的发生装置。(3)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两种成份:Fe2O3nH2O和Fe),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和铁锈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制取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A、B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_、_。 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_。 准确称量样品质量10.00 g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固体质量为8.32 g;测得D中浓硫酸增重0.72 g,则n_。 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n偏大的是_。a. 未装洗气瓶Bb. 缺少装置Ec. 反应后固体中含有少量Fe2O3nH2O27. (15分)稀土元素是周期表中B族钪、钇和镧系元素之总称。他们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性质极为相似,常见化合价为3价。其中钇(Y)元素是激光和超导的重要材料。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含钇矿石(Y2FeBe2Si2O10),工业上通过如下生产流程可获得氧化钇。已知: 该流程中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32.73.7 Y36.08.2 在元素周期表中,铍元素和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钇矿石(Y2FeBe2Si2O10)的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_。(2)欲从Na2SiO3和Na2BeO2混合溶液中制得Be(OH)2沉淀。 最好选用盐酸和_两种试剂,再通过必要的操作即可实现。a. NaOH溶液b. 氨水c. CO2d. HNO3 写出Na2BeO2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为使Fe3沉淀完全,用氨水调节pHa时,a应控制在_范围内,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方法是。28. (15分)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0 kJmol1则CH4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用如下方法对燃煤废气进行回收CO2处理可得到甲醚:2CO2(g)6H2(g)CH3OCH3(g)3H2O(g)一定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的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在相同温度下,提高氢碳投料比n(H2)/n(CO2),K值_。 若将甲醚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在碱性介质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 在上述电池中通入甲醚(沸点为24.9 )的速率为1.12 Lmin1(标准状况),以该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电解2 molL1CuSO4溶液500 mL,则通电30秒钟后理论上在阴极可析出金属铜_g。29(10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12345678910?正常男女甲病男女乙病男性(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2)-1的基因型是 ,-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3)从理论上分析,若-1和-2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4)若-7和-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30(14分)(1)直接给细胞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根细胞形成它时所需能量来自 (填生理过程)。(3)右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 。色素提取时用 (有机溶剂),四种色素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光合作用中能量转变是 。 (4)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 、 (填物质)。如果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除去右图中的X,可以测出短时间内C5的含量变化是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 。 31(7分)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图2图1 来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是 ,物质E表示 。(2)图2 装置中的KOH的作用是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3)实际上小麦种子的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还有脂肪等,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15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1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4)图2中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32(8分)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 ,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 完成。(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 次。(3)若中含有一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4)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 而使其 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5)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B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Uh(2)(10分)如图所示,将一个绝热的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汽缸内用一个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活塞上面放置一个物体,活塞和物体的总质量为10kg,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已知外界的大气压强为Pa,不计活塞和汽缸之间的摩擦力。在汽缸内部有一个电阻丝,电阻丝的电阻值,电源的电压为12V。接通电源10s后活塞缓慢升高cm,求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量。若缸内气体的初始温度为27,体积为m3,试求接通电源10s后缸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已知在t=1.1s时刻,质点P出现第三次波峰,求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甲(2)(9分)如图乙所示,MN是一条通过透明球体球心的直线在真空中波长为0=564nm的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若出射光线CD与MN的交点P到球心O的距离是球半径的倍,且与MN所成的角=30求:透明体的折射率;ABCDPOMN乙35【物理选修3-5】(15分)中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已于xx年10月正式开工。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1)核反应方程式U+nBa+Kr+a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a为X的个数,则X为_,a=_。以mu、mBa、mKr分别表示U、Ba、Kr核的质量,mn 、mp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E=_。v0m1m2m0(2)如图所示,一质量m1=0.45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2=0.2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m0=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以5m/s的速度与小车脱离。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g取10m/s2。求:子弹刚刚射入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大小。小物块脱离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多大。36【化学一化学与技术】(15分)硫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很多,如曼海姆法、石膏两步转化法等。磷石膏 水 碳酸氢铵过滤氯化钾一步转化反应器洗涤碳酸钙碳酸铵母液两步转化反应器过滤洗涤干燥母液用于生产NK或NPK复肥硫酸钾(1)本实验中,采用抽滤方法,图中A、B两仪器名称分别为:_、_。(2)在一部转化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42H2O+2NH4HCO3=(NH4)2SO4+CaCO3 +CO2+3H2O ,该步反应温度必须低于35,其主要目的是_。(3)在两步转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两步转化反应器中用乙二醇代替水作溶剂,其目的是_。(5)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还含有未分解的磷矿,未洗涤干净的磷酸、氟化钙、铁铝氧化物等,欲检验母液中含Fe3+,可用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该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该法优点除K2SO4产率高外,再列举一个优点_。37.【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 (15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A. 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仅次于碳元素。(1) 氮、氧、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2) 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NO离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1 mol NO所含键的数目为_。(3) 氧元素与过渡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如铬可生成Cr2O3、CrO3、CrO5等,试写出Cr3核外电子排布式_。(4)钙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钙的氧化物晶体,其结构如右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38.【 化学一有机化学基础 】 19(14分)紫草宁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合成紫草宁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 紫草宁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紫草宁中含有_个手性碳原子。(2) 反应类型是_,反应类型是_。(3) A中含有萘环结构,M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符合下列条件:a. M也含有萘环结构,且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b. 1 mol M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2 mol H2 c. M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写出M可能的结构简式_(任写一种)。(4) B能发生消去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结合题给信息,写出由苯和乙酰氯()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39生物选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2分): ; 。(6)若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 (2分)(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40生物选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2)有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和 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的调节( 填序号)。(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参考答案生物部分16:B C B B A D29、(10分,每空1分)(1)常 隐 X 隐(2)AaXBY 4 1/4(3)6 2(4)1/830、(14分,每空1分)(1)A-PPP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2)腺苷 光能叶绿体(3)类囊体 叶绿体基质 无水乙醇 胡萝卜素 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4) ATP H 增加 (5)6CO2+6H2O C6H12O6+6O2 (缺条件减一分)31. (7分,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1)细胞质基质(0.5分) 酒精 (0.5分) (2)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0.85 (4)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5)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蒸馏水32、(8分,每空1分)(1)胞吐2高尔基体(2)2(3)0(4)突起细胞膜磷脂(5)主动运输39、(15分, 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泵入空气(氧) (4)酵母菌 CO2 含氧量少的空气、CO2 (5)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C6 H12O6+O2CH3COOH+CO2+H2O C2H5OH+O2CH3COOH+H2O(6)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7)1825 3035 40、(15分,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脱分化 再分化 植物激素(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4)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浓度 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的浓度和它们的比例。(3分)化学部分7.D 8.D 9.C 10.A 11.C 12.C 13.B26. (15分)(1) 2FeO22H2O=2Fe(OH)2(2分)(2) d(2分)(3) 浓NaOH溶液(2分)浓H2SO4 (2分) 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2分) 2(3分) a(2分)27. (15分) (1) Y2O3FeO2BeO2SiO2(3分)(2) b(3分) BeO4H=Be22H2O(3分)(3) 3.76.0(2分)取少量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若观察不到血红色,则说明Fe3沉淀完全(4分)28. (15分)(1)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 (4分)来源:Z,xx,k(2) 减小(2分)不变(2分) CH3OCH312e16OH=2CO11H2O(3分)9.6(4分)36. (1)布氏漏斗;安全瓶(各1分,共2分) (2)防止NH4HCO3分解(2分) (3)(NH4)2SO4 +2KCl=K2SO4+2NH4Cl(3分) (4)降低K2SO4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提高产率(3分) (5)Fe3+K+Fe(CN)64-=KFeFe(CN)6 (2分) (6)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得到副产品化肥等(3分)37(15分) (1) FNO(2分)V形(2分)(2) sp(2分)2NA(3分)(3) 1s22s22p63s23p63d3或Ar 3d3(2分) (4) CaO2(4分)38(15分)(1) 羟基、羰基(2分,各1分) 1(3分)(2)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原)(2分,各1分)物理部分14A解析:由于落体下落得很快,在伽利略时代无法精确测量其运动时间,于是,伽利略通过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A项正确;“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B项错;“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的,C项错;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D项错。15D 解析: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m/s2,g值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近地轨道上卫星的线速度为m/s,高度越高、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故B错误;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但是并没有失去重力,故C错误;近地轨道的卫星周期约为84min,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D正确。16AD解析:考查超重、失重的概念,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和下降过程均为加速度向下,整体处于失重状态,A项正确;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故能顺利起跳,C项错误;运动员起跳时重心在腰部,背越式过杆,重心上升高度可按1m估算,则起跳时的初速度约为v=m/s=4.5m/s,D项正确。正确选项为AD。17A 解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图线b的斜率代表重力加速度g,A正确;t1时刻的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大小相等,所以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B错误;2t1时刻的竖直速度大小为初速度的2倍,故2t1时刻的动能是初动能的5倍,C错误;0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t12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3,故两段时间内重力做功之比为13,重力的功率之比也为13,D错误。18A 解析:由于是匀强电场,质子所受电场力为恒力,故质子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一定做匀变速运动,A项正确。由于电场方向不确定,故无法判断M、Q两点的电势高低,也无法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BCD项均错。19D解析:手与绳子之间无相对滑动,绳子对人的静摩擦力不做功,ABC均错;人在上爬的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消耗自身的化学能使重力势能增加。正确选项为D。20B 解析:在框架被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由几何关系得,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感应电动势,A项错误B项正确;框架在匀速运动中受到拉力与安培力相等,而安培力为变力,C项错误;根据判断,D项错误。21AB解析:由图象知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10V,周期为4102s,其角频率rad/s,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0sin(50t)V,A项正确;其有效值为5V=7.1V,B项正确;该交变电压的频率25 Hz,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C项错;计算白炽灯的功率要用有效值,2.5W,D项错误。22(4分)答案:(1)0.48(2分);0.40(1分);(2)mgs(1分)解析:用游标卡尺测得窄遮光条的宽度代表物体的位移,数字计时器记录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位移公式计算出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用该平均速度代替物体的瞬时速度v,测出钩码下降的高度h,即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即可由mgs和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误区警示:游标卡尺读数是出错率较高的考点;忽视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要求也是常见错误。23(11分)答案:(1)如图b(3分)(2)由于RL1比RL2大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其实际功率很小,不能发光。(3分)(3)如图c(5分)解析:(1)实物连线要依据电路原理图,弄清电路结构,将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式接法。(2)由于两个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多,串联后接入电路,则电阻较小的灯泡分得的电压远小于额定电压,故不亮,而另一个灯泡的电压接近额定电压,故该灯泡亮。(3)根据(2)的启发,设计的电路如图c所示。误区警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是易错点;分析另一个灯泡不亮的原因,不少同学没有深入分析,想当然地认为是该灯泡被烧坏或短路;电路设计不满足题目的要求。24(14分)答案:(1)15rad/s(2)60N,方向竖直向下。(3)12J解析: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题关键。物块沿光滑圆弧下滑的过程,机械能守恒;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由u=,得rad/s (2分)(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1分)解得 m/s (1分)在圆弧轨道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来源:解得物块所受支持力 F=60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60N,方向竖直向下。 (1分)(3)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解得 a=1m/s2 (1分)物块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m L=6m (1分)可见,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 (1分)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 (2分)误区警示:计算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的位移以及摩擦力做功时,不少学生容易受到传送带运动的影响而出错。12xyOMN25(18分)答案:(1)E0=,Ek=;(2)磁感应强度不能超过,解析:(1)由题意知,要使y轴右侧所有运动粒子都能打在 MN板上,其临界条件为:沿y轴方向运动的粒子作类平抛运动,且落在M或N点。沿y轴方向,R=vt (1分)沿x轴方向,R=at2 (1分)加速度 a=(1分)解得E0= (2分)由动能定理知qE0R=Ek (2分)解得Ek=(1分)(2)加匀强磁场后,粒子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轨迹以O为圆心同时过M、N两点时,轨迹直径最小(如图所示),且等于MN,即轨迹半径r=R,(3分)R0R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解得 B=(2分)即磁感应强度不能超过。从O点向第四象限发射出的粒子均能打在MN板的左侧,占发射粒子总数的。(3分)33答案:(1)BC(5分);(2)内能增加250J(5分);127(5分)解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A错误;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由于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B正确;根据内能的概念,C正确;气体压强与温度和体积都有关,故D错误。(2)设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选活塞为研究对象,活塞缓慢移动受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得:,Pa。(1分)活塞在上升h=10cm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J。(1分)电阻丝在通电10s内产生的热量为J,(1分)因为汽缸是绝热的,所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气体吸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J,即气体的内能增加了250J。(2分)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由,(3分)得K,即缸内气体的温度是127。(2分)34答案:(1)0.8s (6分)(2) (9分)解析:(1)由图可知t=0时,质点P正处于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向下,质点P点要经过T的时间才能出现波峰(y轴正向最大值);又经过了2T的时间,质点P 第三次出现波峰,有T+2T=1.1s。解得简谐横波的周期为T=0.4s;(2分)由波形图象可以知道波长=2m,所以波的传播速度为=5m/s。(2分)在t=0时刻时波的第一个波峰位于x=1m处,它以5m/s的速度向Q点(x=5m)方向运动,当该波峰运动到Q点时,即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所以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0.8s(2分)(2)(9分)连接OB、BC,如图所示(2分)在B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标为i、r,来源:Z*xx*k在OCP中:有解得 OCP=135(45值舍) (2分)进而可得:COP=15BCDPOMNir由折射率定义:在B点有: 在C点有: ,又所以,i=45 (2分)又: 故:r=30 (2分)因此,透明体的折射率 (1分)35答案:(1)中子,3,(mu-mBa-mKr-2mn)c2(2)10m/s,8 m/s解析:(1)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确定,X为中子,a=3。由爱因斯坦的质能联系方程可得,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E=(mu-mBa-mKr-2mn)c2 。(每空2分,共6分)(2)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1)v1 (2分)解得v1=10m/s (2分)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m1)v1=(m0m1)v2m2v3 (3分)解得:v2=8 m/s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