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01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种种有利力量应包括( )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扩张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工厂的出现A. B. C. D.【解析】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它不能作为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答案】A2.1819年8月,一份讣告这样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指( )A.发电机 B.蒸汽机 C.珍妮机 D.内燃机【解析】根据“1819年”这一时间限制可以排除A、D两项;根据“机械动力”可以排除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答案】B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1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答案】A4.(江苏省武进高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据史料记载: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娱乐活动也由赌博等陋习、恶习转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科学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A. B. C. D.【解析】分别从经济、生活、思想角度总结了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与题干无关,可排除。【答案】A5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下列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答案】D6.保尔芒图撰写的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产业革命仅仅在于一些技术改进,如果它的后果并不扩张到设备和商品之外,那么,它就终于成为一个不太重要的事件,它在通史上只能占很少的篇幅。但是,它通过物质东西的媒介,即人类的需求、筹划和活动等具体表现便对人发生了影响。”下列表述不属于材料中“影响”的是( )A.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C.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明显减少D.多种化学合成材料的创制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答案】D7.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D项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最符合题意。【答案】D8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人类建立起了化学工业,生产出了塑料、人造纤维等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比以前更严重的影响,把人类带入了光化学污染时代。由此我们得到的宝贵启示是( )A为了避免污染,最好少引进或者不引进先进技术B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注重科技的普及,也要注意环境保护C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晚,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不严重D杜绝发展化学工业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保障【答案】B9.(福建省三明一中xx届高三月考)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D.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解析】提取信息:火车的出现使人们对于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答案】B10.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十九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垄断,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B11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下列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答案】C12.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产生【解析】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的标志是新航路的开辟。【答案】C1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 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 C. D. 【解析】世界性市场的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就早已开始;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答案】C14.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早期世界市场不同的特点。以下表述属于工业革命之后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有( )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工业资本让位于商业资本 大机器、交通运输、通讯和工厂制度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A. B. C. D. 【解析】说法有误,应该是“商业资本让位于工业资本”;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说法错误。【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年代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工业生产指数43566794100工资增长指数64708190100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确定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12分)【答案】(1)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工人阶级)相对贫困。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2)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迪斯雷利更符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说明:本问题涉及按生产力发展标准还是按阶级斗争标准衡量社会进步的史学理论问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分)(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4分)(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那么世界是通过哪些条件连成一体的?(8分)(4)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8分)【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2)发电机、内燃机。(3)殖民活动、商品与资本输出、市场扩展、交通与通讯发展等。(4)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对殖民国家而言,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资本和市场条件。对亚非拉国家而言,丧失了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在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殖民活动造成了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资本主义国家把亚非拉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进入垄断阶段,又输出剩余资本,从殖民地获取巨额利润,对亚非拉国家而言,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民族经济发展受到压制,加剧了贫困和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