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38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孝悌(t) 夹(ji)袄 文绉绉(zu) 千山万壑(h)B聘(pn)礼 谄(chn)媚 胳(g)肢窝 锲(q)而不舍C模(m)样 句读(du) 美人觚(g) 畏葸(x)不前D妩(w)媚 脾(p)胃 脊(j)梁骨 敛声屏(bng)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仓皇 妆饰 起搏器 宽宏大量B惘然 侘异 醉醺醺 通情达理C嬉闹 抱负 脑血栓 揭杆起义D搏斗 缔结 画眉鸟 再所不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_。(2)_上次比赛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3)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很难_。A捉摸 鉴于 望其项背B琢磨 基于 望尘莫及C琢磨 鉴于 望尘莫及D捉摸 基于 望其项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地方电视台不同风格的择偶节目让人眼花缭乱,观众能预测出牵手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反而提高了这类节目的收视率。B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人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C为了进一步规范节假日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南昌市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南昌市在国庆期间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的执法行动。D在堪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80%,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如何纾缓居民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5下列语句中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它不是对翠花街铁柱宫的追摹与仿写,更非异地复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存在感神经过的地方都是带有原初意义的后世奉祀的遗址万寿宫出现在象湖仿佛是它所供奉的神灵复制了自己的神迹而神的居所本身就像风一样无所不在似乎它原本就在这里A B C D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的是豪爽的探春和宝玉烤了鹿肉来吃,谁知她吃了肉、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红楼梦)B“你越没有心肝,你越高升得快,你得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这是伏盖太太对拉斯蒂涅的告诫。(高老头)C关羽被杀后,刘备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逃往白帝城后,刘备忧郁成疾,召集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三国演义)D由于卡西莫多被选为“愚人王”,所以大家都跑来看审判卡西莫多的笑话,但在审判过程中人们为他的悲惨命运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巴黎圣母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当下穿越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体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虽然招致众多文评家的非议,但这种个人主义,还远未发展至极端利己主义,而是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无论是在穿越英雄小说还是在穿越言情小说中,每一部书里都至少有一至两位主人公在拥有顽强、自信、热情、不甘落后等进取品质的同时,还善于谋算、精明狠辣,为实现个人的目的利益不择手段。但是,这个目的一定是合理的,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以及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生命的意义。目的合理,这一类人就成为心机深沉、智慧超绝又不失良善的成功者典范,是正面形象,一定赢在最后。目的不合理,就成为反面人物,是最后的输家。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家们实际是赞同个人为上、利益至上的关系处理原则,但前提是所有行动都要出自合理的目的,这已成为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如何判断穿越人物的行动目的是否合理呢?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们遵循的是一套政治民主原则:崇奉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个人对幸福追求的权利。实际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本就意味着民主、自由和平等最为重要,家族、集体、社会和国家应减少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在穿越小说里,男主人公们穿越到古代后,往往肩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穿越女主人公们,虽然到古代的目的是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呈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与其他类型小说的道德诉求有一个很大不同的是,穿越小说从不耻于谈钱,也从不耻于“好逸恶劳”,很多穿越主人公们的梦想,就是潇洒地在古代走一遭,赚很多很多钱,寻一个风景秀丽处,醉生梦死过“米虫”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穿越男、穿越女们虽然都想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也勤劳、热情,不甘落后。这种对金钱的坦然与热爱,其实也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因为个人主义主张维护的是财产私有制,自然对私有财产及获取私有财产的行动与方法持着尊重倡扬的态度。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人们在无穷尽的、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中热爱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追逐财富、崇奉金钱的现象很普遍,个人主义的道德诉求早已充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越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于它这种个人主义的内在精神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是关联呼应的。小说阅读快感的产生基于文本与读者生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包括差异性相关与相似性相关。穿越小说与当下社会的精神结构共振是一种相似性相关,而它提供的背景又是异时空的,适度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形成一种差异性相关,所以,它既能够复现读者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种种关系和感受引发读者共鸣,又能使读者获得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心理补偿。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方式,除了娱乐消遣外,也负有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道德关注甚至终极关怀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小说家们还得加强自己的哲学素养。(有删改)7下列有关“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就是个人主义的道德模式诉求,它主张个人为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人们可以不择手段。B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当今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人们追逐财富、崇奉金钱、好逸恶劳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C穿越小说内在精神结构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它们之间能产生共振,从而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阅读快感。D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具体表现为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经历伟大的爱情,以及追求金钱、享乐这三个方面。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本看,穿越小说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创作量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且人物有着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B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不仅顽强、自信,富有热情,积极进取,而且都精明能干,智慧超绝,且不失良善。C穿越小说人物要么是追求基本需求满足,要么是追求生命的意义,前者目的不合理,其人物是反面角色,后者合理,其人物属正面形象。D穿越小说也是文学,作为精神存在的方式,不仅要有娱乐消遣的功能,还应从道德层面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甚至要担负终极关怀的责任。9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能联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来分析穿越小说中人物的个人主义表现,同时揭示了其个人主义的本质,因而文章显得理性、深刻。B与许多评论家所持的态度不同,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对穿越小说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是认同的,认为它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C穿越小说有着异时空的背景,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小说中能够获得一种在客观生活中很难得到的心理补偿。D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然后从人物品性、目的追求等角度对个人主义道德模式作了具体阐释,最后借托尔斯泰的话指出它存在的问题。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B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D 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B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C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D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四、(3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4分)译:_(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4分)译:_(3)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4分)译:_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1) 颔联从哪些角度来写景?暗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2) 尾联“鲈鱼正美不归去”所用典故,在高中课本中哪首诗词中学过?在本诗中,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15古诗文填空。(8分)(1)_,吞二周而亡诸侯,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2)_,巫山巫峡气萧森,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去来江口守空船,_。_,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4)朝避猛虎,_,磨牙吮血,_。(李白蜀道难)16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里,善良的贝西姨婆亲自将大卫送到威克菲尔先生那里去学习,当时他给了大卫三个“永远不要”的告诫。请用三个词写出这三个告诫。(3分)永不_,永不_,永不_。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寡酒清欢程维在南昌生活了半世,若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南昌人,莫过于我的祖父和外祖父。从我出生到他们离世,甚至在我出生前,他们都在南昌。满嘴南昌话,从没听过他们说过一句普通话,我甚至怀疑除了南昌话之外,他们还真没第二种话可供口齿支配。他们的人生遭际、性格习性乃是最典型的“南昌”人,活在当下的南昌人基本已丧失了原有南昌人的本色。这种“本色”虽非什么有承续价值的传统,但至少是一种“南昌人”的南昌味。祖父程玉华,貌清癯,内向、少言,雅有酒量,竟从未见他纵饮。外祖父胡信诚坎坷一生,却是乐天派,印象中不太沽酒,当他难得端起一盏瓷杯,桌无一菜,便道出“寡酒”这个词时,我才三岁。穿这个脏乎乎的反罩衣,见外祖父嘴一抿,眉微皱,应该是很受用地将一盏白酒饮落肚,欲寻点什么解酒,桌面空空如也,便笑笑,对我用地道的南昌话说:寡酒。馋虫在肚子钻的我自然也没沾到一星名堂。只是这个词,我记了四十年。祖父饮酒,就一只咸鸭头,或一小碟花生米之类,这已是上品。但鸭头之于祖父,几近道具。解酒,或使在啜上一小口至下一小口之间,有一个充当过度的程式,祖父是拈起鸭头,舔一下,以咸味下酒。现在想来,那鸭头的咸是重要的。酒饮罢,鸭头几乎原封不动用托盘装着,搁上悬空吊在厅堂的菜架。那菜架由几根竹篾做的,八角形架构,两层,可放八碗大菜,记忆中,架上除了经年不少的一碗腌菜之外,偶尔就还有祖父独享的一只咸鸭头,其余便空空荡荡的,常常轻飘飘地晃秋千。那鸭头,两角钱一只,悬在空中,馋得我要命。总盼着祖父能从上面撕一丝肉下来,塞到我嘴里。爸爸却对我说,你知道那只鸭头祖父要吃多久,半个月。我努了努舌头,天呐,那不要坏嘛。爸爸不答,是以轻慢表示对我的责备。其实我知道每次鸭头搁上菜架前,祖母都要为之很慎重地热一遍的,或放点酱油或加点盐,所以那鸭头也就不愁无味。祖父饮酒是很有趣的,只独饮,不说话。若以花生米佐酒,一次,也只一粒入口。边嚼,边搓手,像是满嘴滋味,好得不得了,仿佛嘴一张开,滋味就会跑掉,哪有空说话。祖母话多,每回说得“水都点得灯着”,祖父也不搭一句。他是个好听众。没有这样的听众,祖母也寂寞。妈妈曾对爸爸说:天是将人搭配好了的。祖父是艺人,三十年代就开始在南昌采茶戏班子里拉胡琴,多少年下来,已是南昌梨园界的胡琴圣手,他老人家早起第一桩,便是饮一杯酒,空腹,然后夹一把胡琴去了戏园子。半夜散戏,要在茶铺坐上一会儿,才用油纸包一些点心回家,他要将老母从床上扶起,让她高高兴兴把点心吃下,才休息,街坊们都说他是孝子。祖父是胡琴名家,圈内人都知道,只是他老人家处世低调、平和、淡泊,将胡琴拉到六十岁,才从采茶剧团退休。祖父从此不摸胡琴,只饮酒,看书。他是那种能将汉书下酒的人,常见他一册书看得起劲,满有兴致地倒上一杯酒放在手边,读几页,啜一口,其中滋味与快乐,怕是旁人难以体会。祖父读的是上、下两卷的虞初新志,饮的酒是三花。祖父实际上是雅士啊。那时候我和姐姐总嚷着要父亲讲故事,父亲就说:“叫祖父去讲,他看得书多,满肚子的故事。”这话很诱人,看看祖父坐在躺椅上读得专注的样子,一日难有几句话出口,我和姐姐终没有提出心里的请求。祖父是寡言的。读中学时,我借过一套镜花缘回家,祖父有滋有味地看了,但那时候,他身体不好,已不能饮酒,否则,一套好书总要就上几杯酒的。祖父去世前曾问我,还能借镜花缘来看看吗?我去问那同学,同学说书是他爸爸的,已经锁起来了。多么遗憾!祖父有个习惯,他住的屋子总在木柱上挂个温度计,祖父是好静也能静下心的人,他可坐着端本书,一坐半天,忽然站起身,瞅瞅温度计,自言自语道,哦,气温又低了几度。他那温度计,几近古董,一条五寸木板,灰漆,上面是根细玻璃管,内有水银柱,板上标着数字。这么个破玩意,祖父形影不离,视如宝贝。我从小就在桂旺厂老屋见到,后来他退休,随祖母迁厂去湾里,我见那东西又出现在厂宿舍。父亲请他到家里来小住,他也将那玩意随身带来,在墙上敲枚小钉,挂上,没事就看。南昌气温两头恶劣,冬与夏都要命,这两个季节,老人最难熬。那时没空调电扇,祖父仿佛是以心理调节适应温度变化的。只是我年幼淘气顽劣,某日无聊,祖父外出,我划一根火柴超温度计屁股上烤,那水银柱往上贼窜,崩一下便从那头炸出去。我知道做了坏事,赶紧溜外面玩,回来也佯作若无其事。祖父是何等有涵养功夫的人,他知我有悔色,便不吱声,也一直让那废了的温度计在那挂着,只是不再瞅,也不念叨温度的高低。我心里自持有了一份不敢造次。(有删节)17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本文题为“寡酒清欢”,请结合文意谈谈文题内涵。(4分)18文章开头说,祖父和外祖父身上有如今南昌人失去的南昌人的本色,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说的“南昌味”有哪些?(8分)19有人认为文章有关温度计的内容似乎与文章主旨相去甚远,你的看法呢?为什么?请第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支持你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六、(15分)20语言综合运用请写一段文字来描写午饭时学校食堂的热闹场景。要求:1描写要点面结合 2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七、(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下班高峰时,有个路口闯红灯的电动车特别多,被罚款的电动车主辩驳说:“这红灯的时间设置太不合理了,长达99秒,何况我发现每到三十几秒的时候,就几乎没有直行车,转弯的车也没有,这样的等待太愚蠢啦!交管部门应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红灯设置。”对于这种说法,你如何看待?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南昌三中xx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1. C【文绉绉(zhu),锲(qi),脾(p)胃】2. A【B诧异C揭竿起义D在所不辞】6. C(A是湘云。B是鲍赛昂夫人。D审判过程中笑声不断。)7C(A说法绝对,“不择手段”的前提条件是目的利益必须合理;B两者的价值追求并不“都是相同的”; D对“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的具体表现理解不当,“经历伟大的爱情”不属于“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且不应将之简单分为三个方面)8D(A“创作量多”不是主要原因,且“主要原因”应是“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 B不是所有主人公都具有这些品质; C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与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生命意义”看成选择关系,不符合原文语境意义。另外,“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也是合理的目的)9D(托尔斯泰的话不是指问题,反而是以此证明穿越小说的现实价值)10. B(多,称赞)11. B(A.连词,表状态/连词,表转折。B. 介词,对于C. 定后标志/代词,的事。D.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诗歌】15.(1)视觉:灿星几点。听觉:长笛一声。动景:雁横塞。静景:人倚楼。(答出两点即可,2分)描绘出一幅秋天凄寒哀婉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感慨和思乡怀人的情绪。(3) 在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学过。(2分)这首诗用此典故表达了故园之思和退隐之思。(2分)(4) 【名著】16.卑劣(卑贱),虚伪(作假),残忍大阅读【17】祖父和外祖父饮酒总是一人独饮,外祖父喝酒五菜,祖父佐酒仅一咸鸭头,精神上的孤独无人可解。(2分)祖父虽是胡琴圣手却于名利淡泊,处世低调,只以饮酒读书为乐,淡雅从容。(2分)【18】答:内向、少言乐天派低调、平和、淡泊自得其乐。(每点2分,共8分)【19】文章并未脱离(1分)表现祖父精神孤独却以平淡生活为乐的个性(1分)。第段“祖父仿佛是以心理调节适应温度变化的”(2分),这里无论是南昌的气温还是生活中的悲苦,祖父都独自面对,以一颗淡然从容的心灵去应对一切风云变化,与“寡酒清欢”是一致的。(2分)【参考译文】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乡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一起玩,经常独自行动。十来岁时,对村里的事物没什么喜好;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美景之处,内心里感到很高兴,常常拿着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时很晚了还留在那里,不能放下,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欢赞美美好的事物吧。还没认识几个字,跟着别人词句,假如有一句话符合他的心意,整天高兴,一直边走边吟诵,不知道会走到那里。父母并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对人说:这孩子不懂事,将来恐怕要沦落为饿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还是凶?乡中有(一些)经历事情多熟悉掌故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从此之后,欧阳先生每天只是读书,叹服圣人的教诲,仰慕孝悌感化,追求君臣父子的礼节和忠孝,只怕自己比不上。提笔写文章,文中的语言秀丽,思维活跃,都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文句,认为为君之道很简单,从此在乡间闻名。建中、贞元期间,欧阳先生的文章很出名,整个福建没有人能超越他。 当时,原来的丞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素有文章高名(写文章的好手),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只怕找不到(人才)。欧阳君到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常衮一有宴请,一定会叫上欧阳君。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了解他,一天天加深。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经常在一起的文人与他不相上下之人,有侍郎韩愈,校书李观等。等到欧阳君和数百杰出人物死后,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沿袭古人的,才华不曾困乏。他对理精通,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真切,所以叙述详备:应该是当代文章的典范,以至变风雅。他死之后,老天断绝了继承人啊!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还是远亲。所以他所编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写的,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家之门拜见了他。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欧阳君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到福州,给我送上欧阳君很多文章,首尾总共若干首诗作,哭着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迟迟没写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手下去找欧阳君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欧阳澥。我不能让他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也用来完成他子孙的愿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