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399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2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可以发现地面上边长仅为0.36m的方形物体,它距离地面高度仅有16km,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卫星离地面越近,它的分辨率就越高,那么分辨率越高的卫星 A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 B角速度一定越小C周期一定越大 D速度一定越小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六个恒定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20N的两个力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C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5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4.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物块(可视为质点) A和B距轴心O的距离分别为rA=R,rB=2R,且A、B与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m,刚开始细绳中无张力作用。两物块A和B随着圆盘转动时,始终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则在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从0缓慢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所受合外力一直等于A所受合外力B 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指向圆心C 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会背离圆心DA、B两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角速度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 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甲图使用的是打点计时器,其工作电压为直流220V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增大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C丙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D丁图中竞赛用汽车的质量不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加速度 7.如图甲所示,高空滑索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果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足够长的倾斜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图乙和如图丙所示的两种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的情形中,人可能匀速下滑B图乙的情形中,钢索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C图丙的情形中,钢索对轻环可能无摩擦力D图丙的情形中,若轻环突然被卡而停止,则在此瞬间轻 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的重力8.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的斜面顶部。下图中A是内轨半径大于h的光滑轨道、B是内轨半径小于h的光滑轨道、C是内轨直径等于h光滑轨道、D是长为h/2的轻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可绕O点转动的小球。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h的有 9.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0.“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绳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D拉力F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11(1)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 (2)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B点时的速度为 ;计算加速度的公式为a = ABCDEx1x2x3x4四、计算题(共5小题,共6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2(12分)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的大小 (3)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BA13(13分)我国某载人飞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1)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3)飞船沿着椭圆轨道到达B后应加速还是减速才能进入预定圆轨道?14(12分)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设球的重力为1N,不计拍的重力。求:(1)健身者在C处所需施加的力比在A处大多少?(2)设在A处时健身者需施加的力为,当球运动到B、D位置时,板与水平方向需有一定的夹角,试导出tan和F的函数关系式并作出的关系图象 ABCDO/N01234412315(15分)质量为=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斜面与圆弧轨道在点相切连接(小物块经过点时机械能损失不计)。已知圆弧半径=1.0,圆弧对应圆心角=1060,轨道最低点为,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设小物块首次经过点时为零时刻,在=0.8s时刻小物块经过点,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空气阻力不计。(g=10sin530=0.8,cos530=0.6)试求: (1)小物块离开点的水平初速度大小 (2)小物块经过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斜面上间的距离 16(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2)判断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若能,求滑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间的水平距离;若不能,试确定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9解:(1)对滑块, 对平板车, (2)设经过t时间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 t1=0.5s或2s(舍去)此时,所以,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在滑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t2=0.6s 高三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xx1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12345答案CACB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题号6789答案CDBDADCD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0(1) F (2)B (3) CD 11(1)平衡摩擦力 使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2),四、计算题(共5小题,共6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2、(12分)(1) =0.2 (4分)(2), (4分)(3)由v-t图得X=46m (4分)13.(13分)(1) 2分2分2分(2)1分2分2分(3)加速2分14.(12分)(1)2N (6分)(2)(3分) 图像(3分)15(15分)解:(1)对小物块,由A到B有 (1分) 在B点(1分)所以m/s(1分)(2)对小物块,由B到O有 (1分)m/s (1分) 在O点 (1分)所以 N = 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 N=43N (1分)(3)物块沿斜面上滑:m/s2 (2分)物块沿斜面下滑: a2=6 m/s2(2分)由机械能守恒知m/s 小物块由C上升到最高点历时s (1分)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点历时s故 = 098 m(4分)16.(1)对滑块, (2分) 对平板车, (2分) (2)设经过t时间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 (1分)(1分)t1=0.5s或2s(舍去)(1分)此时,(1分)(1分)所以,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没有合理推导,直接给答案不得分)在滑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t2=0.6s(1分) (6分)(只计算出滑块的水平位移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