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亭因人名焉,人因亭名焉,斯亭斯人两奇观,清风出袖 明月入怀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 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文 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 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 尾, “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 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 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 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 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 名的“父子碑”。,父子碑,祖孙碑,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 双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 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 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 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 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 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人称“兰亭三绝”。,兰亭集序 王羲之,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在自己做官时,从后院的池边练字,从池中洗笔,日久天长,池水都黑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1、作者从何而乐?,2、作者因何而痛?,3、作者又缘何而悲?,2、羲之其事,(2)袒腹东床,(1)初到会稽,便有终老之志,誓不入京师。,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文人都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的任务便是保全自己,或是归隐山林,或是谈玄悟道,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沉醉诗酒,潇洒人生。,写作背景:,引用,1.“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死生亦大矣”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