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物理实验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12015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物理实验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物理实验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物理实验第2讲电学实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专题突破,第一部分,专题五 物理实验,第2讲 电学实验,栏目导航,题型一 电表改装与读数,多用电表原理与使用,命题规律 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电阻箱等电学仪器高考常考其读数和正确使用,是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考查,历来是高考的热点,方法点拨 1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使用与读数,3欧姆表使用六注意 (1)选挡接着调零;(2)换挡重新调零;(3)待测电阻与电路、电源要断开;(4)尽量使指针指在表盘中间位置附近;(5)读数之后要乘以倍率得阻值;(6)用完后,选择开关要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的最高挡.,1(2017河南郑州模拟)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 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调零点 (2)将图甲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选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短接,1,(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k和_V.,15.0,3.60,(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k.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丁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k.,12.0,9.00,15.0,突破点拨 (1)多用电表欧姆调零时,应将红、黑表笔短接 (2)电流从黑表笔流出电表,应与电压表的正极相连接 (3)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时,多用电表测量的阻值为电压表的电阻值 解析 (1)欧姆表调零,将红表笔和黑表笔短接,使指针指电阻0刻度 (2)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压表的内阻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而黑表笔连接多用电表的“”端相连,红表笔和“”端相连,黑表笔连接“”端,2(2017全国卷)图甲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250 A,内阻为480 .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挡,(1)图甲中的A端与_(选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R4_.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黑,B,160,880,1.47 mA,1.10103 ,2.95 V,解析 (1)A端与电池正极相连,电流从A端流出,A端与黑表笔相连(2)使用多用电表前,应机械调零,即应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与R6无关,选项A错误;使用欧姆挡时,需要红、黑表笔短接,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选项B正确;使用电流挡时,B端与“1”或“2”相连,与R6无关,选项C错误,电表的改装及应用 (1)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方法,(2)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五步”法 机械调零,题型二 以测电阻为核心的电学实验,命题规律 与测电阻有关的实验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等这类实验在高考命题中常考仪表选择,电路原理图的分析,实物连图,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方法点拨 1仪器的选择 (1)电源的选择:一般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2)电表的选择:一般根据电源的电动势或待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根据待测电流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电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不宜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左右,2电路的选择 (1)测量电路的选择,(2)控制电路的选择: 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优先选用限流式 以下三种情况必须用分压式 a要求待测电路的U、I从0变化; bR滑Rx; c选用限流式时,Ux、Ix过大(超过电流表量程,烧坏电表、电源或用电器等),3伏安法测电阻的常规设计实验 需要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利用欧姆定律求其电阻但有时题目中缺少电压表或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不符,这时可以把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来使用,把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来使用,甚至可以把已知内阻的电流表(或电压表)和电阻箱改装成符合要求的电压表(或电流表) 4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是定值电阻最常见的应用 近几年考题当中,经常出现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充当电压表,或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充当电流表,1. (2017四川德阳三诊)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 (1)为了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待测金属丝电阻Rx(约100 ) B电动势E6 V,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 C量程50 mA,内阻约为50 的电流表 D量程0.6 A,内阻约为0.2 的电流表 E量程6 V,内阻约为15 k的电压表 F最大阻值15 ,最大允许电流1 A的滑动变阻器 G最大阻值15 k,最大允许电流0.5 A的滑动变阻器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操作方便,且能比较精确的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值,电流表选用_,滑动变阻器选用_.(填写选用器材前的符号) 根据所选用的实验器材,设计出测量电阻的下列甲、乙两种电路,为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应采用_图(选填“甲”或“乙”),C,F,甲,实验中测得该金属丝直径为d,长度为L,接入电路后,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2)若另有一只待测电阻,无论用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测量误差较为接近,有一位同学为了消除因电表内阻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他用两只相同的电压表,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测量电路实验操作步骤如下:,丙,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 闭合S 1,断开S 2,读出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U,电流表示数I. 再闭合S 2,调节变阻器R,使电流表的电流仍为步骤2的电流I,此时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 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的阻值Rx_.,突破点拨 (1)选电流表的依据是待测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大小确定其量程 (2)判断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 (3)滑动变阻器选择和控制电路选择是相关的,滑动变阻器既要方便调节,又要满足实验要求,一般是以小控大用分压,相差无几用限流 (4)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是电流表的分压或电压表的分流所致,本题要消去电流表内阻的分压引起的系统误差,如采用电流不变法消去,2. (2017安徽淮南四校五月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 ),R1是电阻箱(099.9 )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0 V,内阻很小)在保证安全和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甲,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 闭合S,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R1,先调R1为适当值,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15 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的示数I2; 重复步骤(2),再测量6组R1和I2的值;,将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纸上描点,乙,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 A电流表(03 mA,内阻为2 ) B电流表(03 A,内阻为未知) C电流表(00.3 A,内阻为5 ) D电流表(00.3 A,内阻为未知) A1应选用_,A2应选用_. (2)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I10.15 A,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D,C,变大,(3)在如图4所示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图 (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Rx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A1示数I10.15 A,则A1应选用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由于只要知道电流大小即可,即选用D;根据R1与I2的关系图可知,A2的量程为0.3 A,且必须要知道其电阻,因此选用C. (2)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I10.15 A,则与其串联的电阻和电流表的两端电压必须减小,因此只有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才能达到这样的条件,31(2933之间均可),(3)根据题目中已描的点,平滑连线,注意让点分布在图线的两边,如图所示,答案 (3)见解析图,实验操作的一般原则 (1)器材选择的三大原理:安全性(量程不能太小)准确性(量程不能太大),方便性(滑动变阻器要方便调节) (2)电流表内外接法的口决:“好表要内接”(越接近理想电流表,其分压的影响越小)或“内大外小”(内接法测大电阻,外接法测小电阻)滑动变阻器口诀:“以小控大用分压,相差无几用限流”(变阻器值小于待测电阻) (3)电表反常规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当电压表用 (4)定值电阻的多用途:保护电阻与电流表串联改装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并联扩大量程,题型三 以测电动势和内阻为核心的电学实验,命题规律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可以有效地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而且测量方法较多(如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伏伏法,安安法等)对此命题灵活多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方法点拨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数据处理的主要思想方法是“化曲为直”,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闭合电路方程为EUIr,利用两组数据,联立方程求解E和r;也可作出UI图象,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1. 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 电压表V(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 (2)由图乙的图线,得电源内阻r_. (3)用I0、U0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x_,代入数值可得Rx. (4)若电表为理想电表,Rx接在B、C之间与接在A、B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_,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_(选填“相同”或“不同”),A2,R2,25,相同,不同,突破点拨 (1)根据题给条件,电路总电阻可能的最小值约为60 .选用滑动变阻器R2可使电流的变化范围大些 (2)电源的内阻等于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 (3)改接后,等效电源内阻rrRx.新UI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为60. 解析 (1)由题给UI图线可知电流表量程应为0100 mA,故选A2.路端电压大于5.5 V,而电源电动势E6 V,故R外r,则滑动变阻器选R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改装的电流表,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 的定值电阻,已知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100 A、内阻rg2.0 k,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mA,应并联一只_(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_(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_,1.0,1.66,充分利用已测得的数据,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CD,电压表的读数等于路端电压,所以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选项A错误;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路端电压,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选项B错误;若R1的实际阻值偏小,则电流表的实际量程偏大,电流表的读数比实际值偏小,电池组的内阻测量偏大,选项C正确;R0的实际阻值偏大时,电池组的实际内阻比测量值偏小,选项D正确 答案 如图所示,电学实验的常用方法 (1)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 任何一种实验方法一定要紧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而最关键的是看电路中如何测量出路端电压U和电路中的总电流I,这也是命题专家命题时的入手点,(2)电路的实物连接“三注意” 总的原则:先串后并,接线到柱注意量程和正负 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伏安法”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接连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头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注意滑动变阻器应调到使“伏安法”部分所接两点间阻值最小处),(3)数据处理“两方法” 列表法:把被测物理量分类列表表示出来,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习惯上是先记录原始数据,后计算结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图象法: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用图象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若是反比关系一般改画成正比图象,同时注意图象斜率、图象在坐标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实验的落脚点几乎都是图象,故备考时一定要将图象法处理数据作为重中之重,电学创新实验,【预测】 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3 V)和内阻r,选用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量程为2 mA,内电阻为100 ) B电流表G2(量程为1 mA,内电阻为200 ) C电阻箱R1(099.99 ) D电阻箱R2(09999 ) E滑动变阻器R3(01 000 ,允许最大电流1 A) F待测电池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采用图甲的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按照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线,(2)图甲中利用电阻箱R1,将电流表G1改装成了量程为0.5 A的电流表,利用电阻箱R2将电流表G2改装成了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R1的阻值调到_. (3)以G2示数I2为纵坐标,G1示数I1为横坐标,作出I2I1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可得出电源的电动势为_V,电源的内阻为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思维导航,答案 (1)如图所示 (2)0.4 (3)2.7 9.0,【变式考法】 (2017吉林长春七校联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根据图甲电路,在实物图乙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实物连线图,0.68(0.660.70均可),0.9,(3)已知电流表内阻与定值电阻R0阻值相等,R01 ,根据作得的图象,可得电源的电动势为_V,内阻为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9,0.82,答案 (1)实物连线图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所示,适用对象:高中学生,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