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03189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2)一、积累运用(22分)(一)选择题(10分)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 玷污(zhn) 贪婪(ln) 丰硕(shu)B眩目(xun) 鹤唳( l) 济南(j) 风韵(yn)C迸溅(bng) 黄晕(yn) 朗润(rn) 奢望(sh)D竦峙(sng) 贮蓄(ch) 梦寐 (mi) 管弦 (xun)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阴晴圆缺 突如其来 多愁善感B心旷神怡 瘁然长逝 险象迭生C玲珑剔透 德高望众 坚韧不拨D专心志致 水更清冽 盘虬卧龙3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A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D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4、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2分)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1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2沙漠中的一泓清泉3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4一片冬日的阳光A、3124 B、4213 C、4312 D、4132 (二)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确实如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根据课文填空。(8分) 1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 _,风正一帆悬。(王湾 次北固山下)3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 夜雨寄北)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 (为政)5 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6春天像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7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_。(何其芳秋天)(三). 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2分)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 (四)、多读课外书,能提高人的语文素养。以下故事你了解多少?请把你的答案写出来。(4分)1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被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2贾宝玉、林黛玉出自曹雪芹写的 3西游记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请你用四五个字概括,再写出其中两个故事:_ _, _。二、阅读理解(38分)(一)(8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 着一a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b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微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a b (2分)2.概括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3.分析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2分)4对“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下点小雪的妙处在于更能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点。B下点小雪的妙处在于使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C因为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因为下点小雪,济南的山景更美,更像一幅小水墨画。 (二)没有钓到的大鱼(10分)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_ ”母亲说。“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答: 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答: 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_ 4、“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2分)文言文阅读(13分)(一)(8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信:_ 愠:_三省:_ 故:_2.翻译下列句子。(2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3.(1)从这几则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2)这种观点是否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相矛盾?(2分)(1)._(2)_三、表达交流(40分)题目: 那一次,我 了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感动、哭、笑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有具体描写,感情真挚,中心突出。书写工整, 500字以上测试卷答案一、 (一)选择题(10分)1 C 2 A 3 D 4 D 5 B (二)略(三)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为人们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株大树,就为人们洒下一片绿荫。 (四)关羽红楼梦真假美猴王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扇二(一)(8分)1髻镶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因为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二)没有钓到的大鱼(10分)、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 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三(一)(8分)信:真诚,诚实愠:生气,发怒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故:旧知识2.a.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b.几个人在一起行走,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3. a.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b.不矛盾。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