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测试试卷(侧理).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761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试卷(侧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试卷(侧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试卷(侧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期末测试试卷(侧理) 命题人:桐庐中学 李文娟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时政填空、简答、分析说明四类题,卷面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卷上。一、 选择题部分。(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 )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上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 B、 C、 D、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岐是( ) A、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 B、意识能否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D、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读右边某贫困县“上有指标,下有数字”今年财政增收 2500万元假账的漫画,回答 5、漫画中的这种做法 ( ) 割裂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否定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B C D 6、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遭到了来自捍卫“地心说”教会的强烈攻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是由于( ) A、立场不同 B、世界观人生观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生产力水平不同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教育部决定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有关负责人说:高考时间提前,可以缓解天气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据此回答78题:7、教育部调整考试时间说明 ( )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应对其进行分析,提高活动的科学性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 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B、 C、 D、8、上题材料中的“高考时间提前有利于考生提高考试质量”。这说明( ) A、外因有时决定事物的发展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正式启动游客参观预约制。据此回答911题 9、出台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减轻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壁画、塑像等文物保护带来的影响。这说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一些联系,因而联系是主观的B、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10、人类上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给子孙留下许多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是历朝历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是人类自身文明进步的时代缩影,甚至是人类薪火传承的历史链条。历史遗产成为人类薪火传承的历史链条反映的哲理是( ) A、一事物与“四面八方”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11、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要成分考虑周边环境的承载力,因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过度必将失去持续利用的可能。因此,开发旅游资源必须( )A、促进质的飞跃 B、坚持适度原则 C、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正确发挥外因的作用发菜是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便在城市的餐桌上盛行,价格随之猛长。搂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向草地,使内蒙古约2亿亩草地遭到破坏,约6000多万亩的沙化严重,失去利用价值。据此回答1213题12、把“发菜”当“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下述观点( )A、联系的客观性,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B、联系的条件性,是有条件的联系C、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D、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3、农牧民的行为对草地造成了破坏,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给我们如下启示( )A、.搂发菜能不能发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C、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D、要坚持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4、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象镜子,平静地倒映着岸上的花草山水;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湍激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有巢,巢里有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画家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 )、世界充满了矛盾 、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反映、运动和静止是辨证统一的 、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A B C D 15、发展的实质是指(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C、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17、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是( ) A、量变与质变 B、运动与静止 C、前进性与曲折性 D、联系与矛盾18、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甚至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这说明( )A、“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观点已经过时了B、事物内部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是引起事物质变的一种重要形式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变的D、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19、温家宝在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的讲话中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与大家共勉,希望引起更加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A、 B、 C、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据此回答 20、古语中的“行”与“弛”、“治”与“乱”的关系是 ( )A 对立统一关系 B 主次矛盾关系 C 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立法数量的增加,立法进程的加快,立法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权立法、法规规章之间冲突、立法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对立法活动进一步规范。这是因为 ( )A、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2、“艰辛中孕育着成功的希望,挑战中蕴涵着胜利的曙光。”这表明 ( ) 矛盾首先表现为统一性 矛盾的实质是斗争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 23、钱钟书主张诗分唐宋,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取胜。这说明( )A、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根据 B、矛盾特殊性对认识事物意义不大C、事物的变化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矛盾具有普遍性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回答2425题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意味着( )A、它们作为同类事物,是没有任何区别的B、它们作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并具有共同之处C、它们作为科学理论,都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起着决定作用D、它们作为同类事物,与其他事物有着根本区别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论断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 A、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事物的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全国“严打”整治斗争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在“严打”整治斗争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此回答2628题 26、“严打”整治斗争之所以要实事求是,是因为 (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7、“严打”整治斗争要因地制宜,因为 (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对立与统一不可分 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28、“严打”整治斗争要突出重点,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做工作要善于寻找规律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想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29、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离散几个世纪的澳门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陈水扁等台湾当局提出的公投说,意图通过渐进式台独以企图分裂祖国,必定是徒劳的。这说明 ( )、祖国统一进程的发展,是前进性和与曲折性的统一、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的质变、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违背规律是注定要失败的 A B C D 3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里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二、时政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三、简答题(共2题,共19分)1、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9分)2、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有哪些?其中根本分歧是什么?(10分)4、四、分析说明题(11分)中央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西部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解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请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座位号:高二政治期末测试答卷(侧理)一、 选择题部分。(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DDDDAACCCBABB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AABBAACABCBCADA二、 时政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与时俱进 ; 2、 舞动的北京 3、 东 北 ;4、 公民道德 ; 诚信 ; 5、 社会主义 ; 6、 神舟 ; 杨利伟 ;7、 灭火抢险 ; 8、 核问题 。三、简答题(共2题,共19分)1、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9分)(每点3分共9分)(1)立场;(2)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3)知识构成等。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有哪些?其中根本分歧是什么?(10分)(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2分)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2分);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2分)。(2)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4分)四、分析说明题(11分)中央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西部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答:(1)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它要求我们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4分) (2)西部大开发,要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是内因。(3分)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对改变西部面貌来说是外因。(3分)只有通过西部广大干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使外部的帮助发挥作用。这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