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补考试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7609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补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补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补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补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 ) A、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B、认识社会,改造社会 C、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D、认识世界改造世界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3、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相互 ( ).斗争与排斥的关系 .联系与依存的关系.包含与转化的关系 .对立与统一的关系4、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变化性 B、可知性 C、客观实在性 D、广延性6、“守株待兔”寓言中,农夫的错误表现在( )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 想问题、办事情没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没有认识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 C. D.7、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8、“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9、“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的错误在于(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原理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A. B. C. D.10、下列体现矛盾主要方面含义的有( )事物的本质方面 事物的主流方面 认识和区分事物的方面 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A. B. C. D.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运动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12、下列格言或谚语中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月晕而风,云润而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九层之台,起于垒士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A. B. C. D.1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现象,物质是本质 运动和物质,相互包含、相互转化A. B. C. D.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发扬不畏艰难、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精神,以32金、17银、14铜的成绩位居金牌榜第二位,实现历史性突破,扬我国威,振我民心。据此回答14-15题。14、我国运动健儿发扬为国争光、奋勇争先的精神,取得了优异成绩,感动了全国人民。这表明(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出现不同的差别 B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D精神是万能的15、中国女排历经磨练,时隔20年后重新获得奥运会冠军,是一批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女排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的结果。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目的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6、我们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 )A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B看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C以事物自身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为依据D看事物是否成熟和完善17、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下列成语或俗语符合一分为二观点的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吃一堑,长一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A B C D人民日报载文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18、从哲学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属于(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主要方面19、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据此回答2021题。20、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A内因 B外因C决定因素D充分条件21、之所以要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源泉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有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作用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据此回答2223题22、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B、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C、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23、要做到创新,最主要的是要做到( )A、 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 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 承认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24、据报载,通过对东北76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发现,3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异常、厌学、想出走等。分析表明,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可见(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C、 有时外因也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25、“世间最可怜的,就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忧郁不决的人”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重视事物的量变 B、要重视事物的外因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要重视事物的内因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2、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三、辨析题(12分)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并且集中力量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四、论述题(14分)发表文章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我们应当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面貌,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和坚忍不拔的艰苦努力,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靠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要靠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我们应怎样进行西部大开发?答 题 纸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2、 3、三、辨析题(12分)四、材料分析题(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