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228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孝悌 挑剔 啼笑皆非 风流倜傥 B舷窗 炫耀 玄妙绝伦 烜赫一时 C谥号 对峙 舐犊情深 狼奔豕突 D录用 俸禄 绿林好汉 碌碌无为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轻佻 一愁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 赡养 判若鸿沟(形容矛盾很深) B疏浚 以儆效尤(警戒他人不要做坏事) 膺品 颐指气使(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C通牒 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针砭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D缄默 铤而走险(勇敢地面对艰险,知难而上) 熨贴 开源截流(增加收入,节省开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物都要新陈代谢,细菌又_不是如此。 要完成这个课题的实验研究,_需要三年的时间。 翻开手稿一看,_所有的地方都用红笔改过,只有几处没有改动。A何尝 大体 似乎 B未必 大致 几乎C何尝 大致 几乎 D未必 大体 似乎4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B曾几何时,十几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D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应名正言顺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北京举办了古埃及第一个文物展览,此次展览有143件埃及国宝级文物集体亮相北京。B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C质量技术监督局昨天公布了对京城市场上皮鞋、旅游鞋的最新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39和466。D为了选择中国熊猫的饲养员,洛山矶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_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一10题。艺术接触者掌握艺术语言的内涵,并不容易。主体的感受与判断虽是由客体的特定形态所引起的,但客体自身的特殊内容既未直接说出,它对观赏主体来说就带有模糊性。四川民谣里的“扯倒叶叶藤藤动”,和成语“一叶知秋”相似,当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的一种生动概括来理解,当作对于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比喻来理解,不能否认这些用语有模糊性。那么为什么它能普遍流行,为人们所乐于应用而富于概括作用?这是因为社会经验有个性的主体,拥有特殊的主观条件,在接触这些带一般性的语言时,结合着自己的特殊感受,经过或迟或速的思索,领悟其中的深刻意蕴。因为它的意蕴可能普遍作用于广大的语言接触者的领悟,所以说它的意蕴有广泛的社会作用。习惯语中的“不假思索”,其实有片面性。不论接受者多么聪明,当他掌握对象的内在意义时,也不能没有即使短暂得不曾自觉的思索。所谓审美的敏感,也是以有所思索引起来的。大家都承认,白居易的语言形式通俗。通俗得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但是老妪所能听懂的诗意,对诗意的深度的掌握,是否可能和更有理解能力的读者的理解深度相等同?当然不能。即使同样熟悉诗词的知识分子,对白居易的名作草的意蕴的理解也有矛盾。例如其中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人把这些原上草当作卑鄙小人的象征来理解,有人却认为这是对战斗者的顽强意志的比喻。为什么同一客体可能引起这种对立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审美个性的差别,主要是以不同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个性为条件的。王朝闻月与指月(节选)7以下不能作为“它(艺术客体)对观赏主体来说就带有模糊性”的依据的一项是A观赏主体是有个性的、有社会经验的,且拥有特殊的主观条件。B观赏主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感受个性常常是千差万别的。C观赏主体掌握艺术客体的内在意义时,会有哪怕是短暂的思考。D观赏主体在接触艺术客体的时候,结合着自己的特殊的感受。8第五、六段中引用白居易诗句的例子想要说明的一项是A熟悉诗词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老妪对诗歌的理解要深刻得多。B不同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个性,决定了审美个性的差别。C白居易诗歌语言通俗,内容贴近生活,就连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D对同一艺术客体的理解可能是完全对立的,而这正是其魁力之所在。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全文是讲审美主体对同一客体理解的模糊性及消除模糊性的方法。B“扯倒叶叶藤藤动”这类艺术语言生动,富有概括性,能够普遍地流行。C造成艺术语言的模糊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直接说出客体自身的特殊内容。D有所思索才能引起审美的敏感,“不假思索”的说法有片面性。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说的“以我之眼观世界,则世界著我之色彩”,正体现了艺术鉴赏中的感受个性。B“主观条件”,“特殊感受”,“有所思索”是领悟所有艺术客体意蕴的先决条件。C凡是具有广泛社会作用的艺术意蕴,都是因为它能使广大语言接触者有所领悟。D如果观赏主体具备了审美的敏感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由观赏客体带来的模糊性。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5题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三国志魏书卷十二11对下面句子中加黑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B而宾客每不与役 与:参加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责:责问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12下列各组句中加黑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昭犹惮芝,不为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3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少为书生,避乱荆州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C抑强扶弱,私请不行D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昭犹惮芝,不为通卒于官,家无余财A BC D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第卷(共105分)四、(15分)16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5分)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_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_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17题的问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 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许浑:晚唐诗人。17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二、三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6分)_18默写填空(4分)_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_,_。_,_”借用历史人物孙权的典故,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六国论的作者是_,文章表达中心观点的一句是“_,_,_,_。”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西湖梦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有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从容的苏东坡。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多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地道了,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他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样,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节)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如果说题目中的“西湖”暗指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那么“梦”便指作者心中理想的中国文化人格。B文中的“生命堤坝”有双重含义:一是说它们是百姓生存的保障;二是说它们是两位文豪整体情怀的体现。C如果“机智”“狡黠”是作者对中国文人避世退隐行为的一种幽默说法,那么“霉味”“黯淡”则体现了一种严肃的理性批判。D第四段中“这类结果”指尽管像白居易、苏东坡那样积极入世,但在当时所能做出的社会实绩是极为有限的。E文章最后两段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地窖”“寒窗”“书签”等喻体,都是用来喻指林和靖式的隐士生活与心态。20第三段说“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为什么说“太狭小”?(不超过20字)(4分)21概括指出作者对白居易、苏东坡和林和靖分别抱什么态度?(6分)对白居易、苏东坡的态度:_(4分)对林和靖的态度:_(2分)22简要分析作者对林和靖式的“急流勇退”的看法。(4分)_六、(12分)23阅读下面文字,筛选、整合相关信息,为“光活化农药”下一个定义。(3分)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吖啶、荧光素等染料在光照下的杀虫作用。70年代,约荷等人又研究了卤代荧光素对家蝇的光动力作用,将光活化农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中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平时并没有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在光诱导的氧化作用下,会变得有毒,从而对家蝇、大蚁、象鼻虫等害虫起到毒害作用。这些物质还具有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特性,因此很适合制成农药。近年来,光活化农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光活化农药是_。24下面是一个“租车合同”的部分内容,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4分)租车合同一、租赁公司应交付达到一定标准的车辆、设备及有效证件,不然承租人有权要求更换车辆。如果车辆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承租人有权要求解除合同。二、租赁公司应对承租人的有关信息保密,并承担不低于80%因交通事故和盗抢造成的车辆车价损失,承担不低于5万元的第三者责任意外保险。三、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和被盗抢时,承租人应立即向交管部门报告,并在12小时内通知租赁公司,协助办理相关手续。_改为_改为_改为_25根据提供的两句话,续写第三句话并仿写第四句话。(5分)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心情愉快,坏天气不也就和好天气一样吗?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抓住今天,明天不也就被抓住了吗?不能保证成功,_七、(60分)26作文:环境,有自然的,有社会的;心态,有个人的,也有群体的。环境与心态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请以“环境与心态”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8分,每小题3分)1B 2C 3C 4A 5C 6B二、(12分,每小题3分)7C 8B 9A 10D三、(15分,每小题3分)11D(报:回复)12C(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其余三项,A项两个“也”字,前者表示判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两个“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D项的两个“为”字,前者是介词,给、替,后者是连词,因为)13A(古今对读书人都称为书生。其余三项,B项“穷困”是处境困难,不是现在的生活困难;C项“不行”,是行不通,现代汉语表示否定;D项,“发言”,古今都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但现在多指在会议上发表意见。)14C(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是说明他为官清廉)15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四、(15分)16(5分)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2分)评分要点:三个考查点,“即”,立即,就;“号”,称;“为”做,担当。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2分。他和宾客们谈论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3分)评分要点:五个考查点,“不可”(不同意或认为不对);“面折”(当面指出);“短”(短处,错误或不对的地方);“退”(回来);“异言”(不同的意见或不同的话)。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答对五个得3分。17(6分)评分要点:对景物描绘、情感表达两个方面都有具体阐述,能够结合诗句内容,对寄情于景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得5分;语言表述得1分。空答“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概念不得分。18(4分)每小题2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五、(18分)19(4分)BE20(4分)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21(6分)(4分)要点:肯定(或赞赏)(2分);遗憾(2分)(2分)要点:否定(或批判)说明:只摘抄原文给一半分。如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22(4分)要结合以下要点进行分析:是一种无奈的自卫与自慰。又是一种消极,会使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答对前两点即可得满分。)六、(12分)23(3分)光活化农药是用某些平时无毒,但进入生物体后在光照下产生毒性,又可以迅速自然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物质制成的一种杀虫药(农药)。(回答全面得3分,回答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24(4分)一处1分;三题全对,给4分。每处只找出错误而没有改正的不得分。“一定”改为“规定”或“一级”。“不然”改为“否则”。“和”改为“或”(文中有两个“和”,找出并改正任何一个均可得分)。“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前应该明确协助谁,是“承租人”协助“交管部门”,还是协助“租赁公司”25(5分)2分。示例:(不能保证成功)但可以下到功夫。功夫到了,成功还会离我们很远吗?3分。示例:不能预测前程,但可以努力前行。不断进步,前程还用担忧吗?七、(60分)26(60分)参照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详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过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