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期末八校联考测试题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003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期期末八校联考测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上期期末八校联考测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上期期末八校联考测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期期末八校联考测试题化学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说明: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K39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二氧化硫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一氧化氮2在1 L 1 mol / L的氨水中 ( )A. 含1 mol NH3分子B. 含NH3和之和为1 molC. 含NH3、NH3H2O之和为1 molD. 含NH3H2O为1 mol3下列金属只能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而不能与热水反应的是 ( )A. CaB. MgC. FeD. Cu4为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试样中加入 ( )A. 铁片B. 石蕊试液C. KSCN溶液D. 氯水5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所电离出的H+为 ( )A. 0.1 mol / LB. 10-7 mol / LC. 10-14 mol / L D. 10-13 mol / L6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物质的是 ( )A. 碘片B. 氯化铵C. 碘化铵D. 碳酸钠7五氧化二磷不仅是一种强干燥剂,而且有很强的脱水性,向浓硝酸中加入过量的P2O5,能生成一种含氮化合物M,则M最可能是 ( )A. N2B. NO2C. NOD. N2O5 8以下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B. 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是相同的C.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进行的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D. 可用单位时间内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NaOH和H2SO4的反应速率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C. 强电解质的溶解度一定大,弱电解质的溶解度一定小D. 弱电解质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电离平衡10pH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 ( )A. 一样多 B. 醋酸比硫酸多C. 硫酸比醋酸多 D. 无法比较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1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34个核外电子B. 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 化合物N5AsF6中As的价为+1价D. 化合物N5AsF6中F的价为 -1价12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B. 容器内的总压强、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112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1320时H2S饱和溶液1 L,其浓度为0.1 mol / L,其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 H+S2-,若要使溶液的pH值和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B. 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C. 加入适量的CuSO4固体 D. 加入适量水14已知一种pH3的酸和一种pH11的碱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 浓的强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15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 2十16H+十10Cl-2Mn2+十8H2O十5Cl2 2Fe2+Cl22Fe3+2Cl- 2Fe3+Cu2Fe2+Cu2+ FeCu2+Fe2+Cu可推断、Fe2+、Cu2+、Fe3+、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Cl2Fe3+Cu2+Fe2+B. Fe3+Cl2Cu2+Fe2+C. Cl2Fe3+Cu2+Fe2+D. Cu2+Cl2Fe3+Fe2+16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Al反应析出H2,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OH-、Ba2+、Cl-、 B. H+、Mg2+、Na+C. H+、Cu2+、K+ D. H+、Cl-、Mg2+17在Na2S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Na+)c(S2) B. c(Na+)c(S2)21 C. c(Na+)c(S2)21 D. c(Na+)c(S2)211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 t2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3时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1时N的浓度等于M的浓度的2倍19如图所示,反应X(g)3Y(g)2Z(g)Q,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 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Z%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20下列方程式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2OH2O H3O+H+B. H2OH3O+C. OH-H2OD. H2OOH-三、实验题(共16分)21下面是某学生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后装入25 mL待测NaOH溶液B. 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C. 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后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盐酸溶液D. 滴定时,两眼注视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22实验室常用饱和的NaNO2和NH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用于合成氨气,反应式为NH4ClNaNO2NaCl2H2ON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1) 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 (填编号)a. 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b. 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 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2) B部分的作用是 a. 冷凝b. 缓冲气流c. 冷却氮气(3) 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用文字说明)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4) 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 ,收集氮气最适宜的方法是 。a. 用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 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 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5) 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装置甲的作用是a. b. c. 从乙处导出的气体是 四、填空(共21分)23请完成并配平反应 KMnO H2S H2SO4 K2SO4 MnSO4 S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是 ,当反应中有80 g硫析出时,有 mol还原剂被氧化。24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AB(g)2C(g)Q( Q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a b过程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升温”或“降温”) ,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C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加压”、“降压”、“分离C”或“加入A或B”),c d过程中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缩小体积)、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9倍,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说明A一定为 (填“气态”、“液态”、“固态”或“液态或固态”),请将后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 d处。25下列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图中,D为红棕色粉末(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产物未全部说明)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G 。(2) C与D的混合物通常称 (填名称)。(3)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IJ K (离子方程式)。GB H (化学方程式)。(4) I的溶液通常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五、计算:(共18分)26将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时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 /(Lmin)。求:(1) 以X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2) 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多少?27加热500 g含(NH4)2SO4 13.2%的硫酸铵和碱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并把生成的氨气氧化成NO,再继续氧化成NO2,最后全部转化成HNO3。(反应过程中无损耗)求:(1) 反应需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2) 可制得多少克硝酸?答 案一、1. B 2. C 3. C 4. C 5. D 6. B 7. D 8. D 9. D 10. B 二、11. C 12. D 13. C 14. B 15. A 16. A 17. C 18. D 19. D 20. D 三、21. ABCD22. (1) c (2) c (3) (4) ; (5) 使N2、H2混合均匀;NH3、四、23. 2,5,31,2,5,8;10NA;2.524. 升温;逆向;减小;分离C;逆向;液态或固态 25. (1) Al2O3;Fe2O3;Fe(OH)2 (2) 铝热剂 (3) Al3+36H2O4Al(OH)3;4Fe(OH)2O22H2O4Fe(OH)3 (4) 4Fe(OH)2O22H2O4Fe(OH)3六、26. (1) 以W浓度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u(W)0.02 mol / (Lmin)根据u(X)0.02 mol / (Lmin)0.03 mol / (Lmin)(2) 根据n22127. (1) n (NH4)2SO40.5 mol,根据(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0.5 mol 1 mol 4NH3 5O2 4NO6H2O 1 mol 1.25 mol 1 mol 4NO 3O2 2H2O 4HNO3 1 mol 0.75 mol 1 mol V(O2)(1.25 mol0.75 mol)22.4 L / mol44.8 L(2) m(HNO3)1 mol63 g / mol63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