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6677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B,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BACFBCACEFBDACMB2森林是地球之肺,每年能为人类提供大约28.3亿吨的有机物28.3亿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8.3107B2.83108C0.2831010D2.83109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检查4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A(3)2和32B(3)2和32C(2)3和23D|2|3和|23|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侧面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B、C表示的数为()A0,5,B,0,5C,5,0D5,06化简5(2x3)4(32x)之后,可得下列哪一个结果()A2x27B8x15C12x15D18x277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B=10,AC=6,则线段CD的长是()A4B3C2D18代数式的意义为()Ax与y的一半的差Bx与y的差的一半Cx减去y除以2的差Dx与y的的差9元旦节日期间,百货商场为了促销,对某种商品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获利160元,若商品的标价为2200元,那么它的成本为()A1600元B1800元C2000元D2100元10下列说法中: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的系数是3;将式子x2=y变形得:xy=3;若,则4a=7b;几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则负因数的个数一定是偶数,错误的有()个A2B3C4D511若“!”是一种运算符号,且1!=1,2!=21,3!=321,4!=4321,则计算正确的是()A2015B2014CD2015201412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B2C3或5D2或6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潍坊冬季里某一天最高气温是7,最低气温是零下4,这一天潍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14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15在右边的日历中,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设中间一个数为a,则这三个数之和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25 26 27 28 29 30 3116若x,y为实数,且|x+2|+(y2)2=0,则()2016的值为17若关于x、y的单项式xmy3与2x2yn是同类项,则m+n的值为18漳州市某校在开展庆“六一”活动前夕,从该校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共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进行“你最喜欢的活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你最喜欢的活动猜谜唱歌投篮跳绳其它人 数681682请你估计该校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学生中,最喜欢“投篮”这项活动的约有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0.5)()(2)22(3)()(2)3(3)当x=2,y=时,化简求值:x()(2xy2)20解方程:2=21已知A=,B=a2+3a1,且3AB+C=0,求代数式C;当a=2时,求C的值22从全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A、上网时间1小时;B、1小时上网时间4小时;C、4小时上网时间7小时;D、上网时间7小时统计结果制成了如图统计图:(1)参加调查的学生有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全;(3)请估计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23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自行车10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以计划量为标准,增加的车辆数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记为负数):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辆1+32+4+7510(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2)本周总的生产量是多少辆?24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可以坐6个人,按照下图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1)观察表中数据规律填表:餐桌张数 1 2 3 4 n 可坐人数68 10 (2)一家酒楼,按上图的方式拼桌,要使拼成的一张大餐桌刚好能坐160人,请问需几张餐桌拼成一张大餐桌?(3)若酒店有240人来就餐,哪种拼桌的方式更好?最少要用多少张餐桌?25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B,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BACFBCACEFBDACMB【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2森林是地球之肺,每年能为人类提供大约28.3亿吨的有机物28.3亿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8.3107B2.83108C0.2831010D2.83109【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28.3亿=28.3108=2.83109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检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解答】解: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有破坏性,故得用抽查方式,故错误;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工作量大,得用抽查方式,故错误;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工作量大,得用抽查方式,故错误;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零件全面检查十分重要,故进行普查检查,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4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A(3)2和32B(3)2和32C(2)3和23D|2|3和|23|【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和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即可判断【解答】解:A、(3)2=9,32=9,故(3)232;B、(3)2=9,32=9,故(3)2=32;C、(2)3=8,23=8,则(2)3=23;D、|2|3=23=8,|23|=|8|=8,则|2|3=|23|故选A【点评】此题确定底数是关键,要特别注意32和(3)2的区别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侧面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B、C表示的数为()A0,5,B,0,5C,5,0D5,0【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求出A、B、C的值,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O是相对面,B与5是相对面,C与是相对面,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O,B=5,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6化简5(2x3)4(32x)之后,可得下列哪一个结果()A2x27B8x15C12x15D18x27【考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专题】计算题【分析】把原式的第二项提取符号后,提取公因式合并即可得到值【解答】解:5(2x3)4(32x),=5(2x3)+4(2x3),=9(2x3),=18x27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考查了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是一道基础题7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B=10,AC=6,则线段CD的长是()A4B3C2D1【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因为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所以CD=BC,而BC=ABAC=106=4,即可求得【解答】解:AB=10,AC=6,BC=ABAC=106=4,又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BC=4=2故选:C【点评】准确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提高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8代数式的意义为()Ax与y的一半的差Bx与y的差的一半Cx减去y除以2的差Dx与y的的差【考点】代数式【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意义可知:xy表示x与y的差,表示x与y的差的一半,据此解答【解答】解:代数式的意义为x与y的差的一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用语言叙述出来9元旦节日期间,百货商场为了促销,对某种商品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获利160元,若商品的标价为2200元,那么它的成本为()A1600元B1800元C2000元D2100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它的成本是x元,则售价是0.8x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可得方程220080%x=160,再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它的成本是x元,由题意得:220080%x=160,解得:x=1600,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弄清题意,设出未知数,表示出售价,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列出方程10下列说法中: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的系数是3;将式子x2=y变形得:xy=3;若,则4a=7b;几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则负因数的个数一定是偶数,错误的有()个A2B3C4D5【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对进行判断;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对进行判断;根据单项式的系数对进行判断;根据等式的性质对进行判断;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对进行判断【解答】解: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所以的所法正确;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或0,所以的说法错误;的系数是,所以的说法错误;将式子x2=y变形得:x+y=2,所以的说法错误;若,则7a=4b,所以的说法错误;几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则负因数的个数一定是偶数,所以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1若“!”是一种运算符号,且1!=1,2!=21,3!=321,4!=4321,则计算正确的是()A2015B2014CD20152014【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式子,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1,2!=21,3!=321,4!=4321,=2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B2C3或5D2或6【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学生分情况讨论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解答】解: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AC=42=2故选:D【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潍坊冬季里某一天最高气温是7,最低气温是零下4,这一天潍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11【考点】有理数的减法【分析】根据温差=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列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7(4)=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4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1【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把x=2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把x=2代入方程得:4+3m1=0,解得:m=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5在右边的日历中,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设中间一个数为a,则这三个数之和为:3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25 26 27 28 29 30 31【考点】列代数式【专题】压轴题【分析】观察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可以看出每一竖列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7表示出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让这三个数相加即可【解答】解:设中间数为a的情况下,把其他两个数分别表示为a7,a+7三个数的和为a+7+a+a7=3a【点评】本题考查列代数式,但要注意找好每一竖列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是差716若x,y为实数,且|x+2|+(y2)2=0,则()2016的值为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2=0,解得,x=2,y=2,则()2016=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7若关于x、y的单项式xmy3与2x2yn是同类项,则m+n的值为5【考点】同类项【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即可求得m、n的值,从而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则m+n=2+3=5故答案是:5【点评】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关键18漳州市某校在开展庆“六一”活动前夕,从该校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共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进行“你最喜欢的活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你最喜欢的活动猜谜唱歌投篮跳绳其它人 数681682请你估计该校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学生中,最喜欢“投篮”这项活动的约有160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首先求得40人中最喜欢投篮活动的百分比,然后乘以总人数即可【解答】解:最喜欢投篮游戏的人数为:400=160人,故答案为160【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得到喜欢投篮的人数的比例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0.5)()(2)22(3)()(2)3(3)当x=2,y=时,化简求值:x()(2xy2)【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乘除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幂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减法进行计算即可;(3)先对原式进行化简,然后将x=2,y=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0.5)()=;(2)22(3)()(2)3=44(8)=412=16;(3)x()(2xy2)=,当x=2,y=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20解方程: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解:去分母得,122(2x+1)=3(1+x),去括号得,124x2=3+3x,移项得,4x3x=312+2,合并同类项得,7x=7,系数化为1得,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已知A=,B=a2+3a1,且3AB+C=0,求代数式C;当a=2时,求C的值【考点】整式的加减【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3AB+C=0,得C=B3A,再整体代入化简计算,然后代入求值【解答】解:=a2+3a1a2+3a15=6a16,当a=2时,C=6216=4【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式的加减,关键是运用整体代入法,注意去括号时符号问题22从全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A、上网时间1小时;B、1小时上网时间4小时;C、4小时上网时间7小时;D、上网时间7小时统计结果制成了如图统计图:(1)参加调查的学生有200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全;(3)请估计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专题】图表型【分析】(1)用A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2)用总人数减去A、B、D的人数,再画出即可;(3)用总人数乘以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参加调查的学生有20=200(人);故答案为:200;(2)C的人数是:200208040=60(人),补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1200=960(人),答: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是96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3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自行车10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以计划量为标准,增加的车辆数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记为负数):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辆1+32+4+7510(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2)本周总的生产量是多少辆?【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1)由表格找出生产量最多与最少的,相减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7(10)=17(辆);(2)1007+(1+32+4+7510)=696(辆),答:(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17辆;(2)本周总生产量是696辆【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正数与负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4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可以坐6个人,按照下图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1)观察表中数据规律填表:餐桌张数 1 2 3 4 n 可坐人数68 10 (2)一家酒楼,按上图的方式拼桌,要使拼成的一张大餐桌刚好能坐160人,请问需几张餐桌拼成一张大餐桌?(3)若酒店有240人来就餐,哪种拼桌的方式更好?最少要用多少张餐桌?【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从餐桌和椅子的摆放方式,以及表中数据规律,可总结出多放一张桌子,就多坐两个人;可以想一下拼接宽面,就可以多坐人,少用餐桌,没放一个桌子那样就多坐四人【解答】解:(1)餐桌张数 1 2 3 4 n可坐人数68 10 122n+4(2)根据题意有:2n+4=160,移项得:2n=1604,2n=156,n=78,需78张餐桌拼成一张刚好坐160人的大餐桌(3)如果按本题给出的拼桌的方式,由2n+4=240,解得n=118,需118张餐桌拼成一张刚好坐240人的大餐桌如果按下列拼桌的方式,则有4n+2=240,解得n=59.560只需60张餐桌拼成一张能坐240人的大餐桌【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5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分析】(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由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x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根据两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先根据追击问题求出A、B相遇的时间就可以求出C行驶的路程【解答】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由题意,得3t+34t=15,解得:t=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如图:(2)设x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由题意,得3+x=124x,解得:x=1.8A、B运动1.8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3)由题意,得B追上A的时间为:15(41)=5,C行驶的路程为:520=100单位长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数轴的运用,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