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6672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已知ab,若c是任意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Aa+cb+cBacbcCacbcDacbc2把不等式x+1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ABCD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4的平方根是()A2B16C2D165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BxCxDx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cm,AOD=120,则AB的长为()A cmB2cmC2cmD4cm7若y=kx4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能是下列的()A4BC0D3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若EAD=53,则BCE的度数为()A53B37C47D1239计算:=()A3BC2D410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AD=6cm,则OE的长为()A6cmB4cmC3cmD2cm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B=1C=2D =212有一道题目:已知一次函数y=2x+b,其中b0,与这段描述相符的函数图象可能是()ABCD13对于一次函数y=2x+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B当x0时,y4C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y=2x的图象D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14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经过(2,1)、(3,4)两点,则它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5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A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16如不等式组解集为2x3,则a,b的值分别为()A2,3B2,3C3,2D3,217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AxBx3CxDx318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 =, =1,=b,其中正确的是()ABCD19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AB=8,AC=6,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BC于点E,连接AE,则ACE的周长为()A16B15C14D1320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CD上的点,BE=CF,连接AE,BF,将ABE绕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BCF,则旋转角是()A30B45C60D90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2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22已知:m、n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mn,则m+n=2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求得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24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三、解答题25如图所示,沿DE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的面积为60,求CE的长26某市市区去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是10万辆,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今年年初,市交通部门要求到明年年底控制电动车拥有量不超过11.9万辆,如果每年底报废的电动车数量是上一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10%,且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相同,问: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最多是多少万辆?27计算:(1);(2)(1)2+;(3)()+28周末,王爷爷骑自行车随“夕阳红自行车队”到某山游玩,早上从市区出发,1小时50分钟后,到达“A山”,3小时后王爷爷的儿子小王打电话告诉王爷爷去接他,同时,小王驾车从市区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路线去接王爷爷,王爷爷在接到电话10分钟后,随自行车队一起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如图是“自行车队”离市区的距离y(千米)和所用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及小王驾车出发到接到王爷爷时离市区的距离y(千米)和所用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其解析式为yEC=60x290(1)求王爷爷骑车的速度和点D的坐标?(2)求小王接到王爷爷时距A山有多远?29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2,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已知ab,若c是任意实数,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Aa+cb+cBacbcCacbcDacbc【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ab,c是任意实数,a+cb+c,故本选项错误;B、ab,c是任意实数,acbc,故本选项正确;C、当ab,c0时,acbc,而此题c是任意实数,故本选项错误;D、当ab,c0时,acbc,而此题c是任意实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2把不等式x+1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移项得,x1,故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解答】解:A,B,D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4的平方根是()A2B16C2D16【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正数的平方根的求解方法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意义题目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5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BxCxDx【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40,解得: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cm,AOD=120,则AB的长为()A cmB2cmC2cmD4cm【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AO=BO=AC,再根据邻角互补求出AOB的度数,然后得到AOB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AO=BO=AC=4cm,AOD=120,AOB=180120=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AO=4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出AO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若y=kx4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能是下列的()A4BC0D3【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比例系数大于0【解答】解:y=kx4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要知道,在直线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若EAD=53,则BCE的度数为()A53B37C47D123【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设EC于AD相交于F点,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EFA的度数,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两对边平行即可得到内错角相等和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出BCE的度数【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E=90,EAD=53,EFA=9053=37,DFC=37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CE=DFC=3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根据题意得出E=90和的对顶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计算:=()A3BC2D4【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AD=6cm,则OE的长为()A6cmB4cmC3cmD2cm【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题意可得:OE是BCD的中位线,从而求得OE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B=OD,CD=AD=6cm,OEDC,BE=CE,OE=CD=3c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三角形第三边的一半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B=1C=2D =2【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A、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即可求解;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C、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计算即可求解;D、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A、=1是正确的;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C、=,故选项错误;D、=2,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2有一道题目:已知一次函数y=2x+b,其中b0,与这段描述相符的函数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专题】图表型【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2x+b中k=20,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可排除B、D;又b0,可知图象与y轴的交点位于y轴的负半轴上,据此可排除C【解答】解:由一次函数y=2x+b中,k=20,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B、D错误);又b0,因此当x=0时,y=b0,即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故C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图象在一、二、三象限13对于一次函数y=2x+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B当x0时,y4C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y=2x的图象D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由一次项系数k=20即可得出该函数为减函数,由此得出A正确;将x=0代入函数解析式中求出y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知B不正确;根据图象平移的规律“上加下减”,在函数解析式后面4整理后即可得知C正确;将x=0代入函数解析式中求出y值,即可得知D正确此题得解【解答】解:A、在y=2x+4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A正确;B、令y=2x+4中x=0,则y=4,当x0时,y4,即B不正确;C、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44=2x,C正确;D、令y=2x+4中x=0,则y=4,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图象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逐条分析四条选项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时,熟悉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图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经过(2,1)、(3,4)两点,则它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将(2,1)与(3,4)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中,得到关于k与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k与b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一次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解答】解:将(2,1)、(3,4)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得:,得:5k=5,解得:k=1,将k=1代入得:2+b=1,解得:b=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A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D先把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网格结构,可以利用一对对应点的平移关系解答【解答】解:根据网格结构,观察对应点A、D,点A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到达点D的位置,所以平移步骤是: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利用对应点的平移规律确定图形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如不等式组解集为2x3,则a,b的值分别为()A2,3B2,3C3,2D3,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解不等式得:xb,解不等式得:xa,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b,不等式组解集为2x3,a=2,b=3,即a=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得出关于a、b的方程,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不大17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AxBx3CxDx3【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先根据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求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出不等式2xax+4的解集【解答】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m=,点A的坐标是(,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图象法来解不等式,充分理解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 =, =1,=b,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0,a+b0先求出a0,b0,再进行根号内的运算【解答】解:ab0,a+b0,a0,b0=,被开方数应0,a,b不能做被开方数,(故错误),=1, =1,(故正确),=b,=b,(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a0,b019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AB=8,AC=6,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BC于点E,连接AE,则ACE的周长为()A16B15C14D13【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由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E=BE,又由在直角ABC中,BAC=90,AB=8,AC=6,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继而由ACE的周长=AC+BC,求得答案【解答】解: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AE=BE,在直角ABC中,BAC=90,AB=8,AC=6,BC=10,ACE的周长为:AC+AE+CE=AC+BE+CE=AC+BC=6+10=16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20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CD上的点,BE=CF,连接AE,BF,将ABE绕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BCF,则旋转角是()A30B45C60D9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性质得出旋转后A到B,只要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OB即可【解答】解:将ABE绕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BCF时,A和B重合,即AOB是旋转角,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O=ABO=45,AOB=1804545=90,即旋转角是9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性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关键是找到旋转角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2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3【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解集中的整数即可【解答】解:,解得:x2,解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3故答案是:3【点评】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2已知:m、n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mn,则m+n=7【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得出m、n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91116,34,m=3,n=4,m+n=3+4=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先根据题意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求得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1【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过(2,3),(0,1)点,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求出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过(2,3),(0,1)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1,0)点,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交点坐标与方程的关系求方程的解24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得到平移方向,从而求出a、b的值【解答】解:A(1,0)转化为A1(2,a)横坐标增加了1,B(0,2)转化为B1(b,3)纵坐标增加了1,则a=0+1=1,b=0+1=1,故a+b=1+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找到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如图所示,沿DE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的面积为60,求CE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由AD=8,且AFD的面积为60,求得AF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DE的长,继而可求得AB,CD的长,然后设CE=x,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方程:22+(8x)2=x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90,BC=AD=8,AD=8,AFD的面积为60,ADAF=60,解得:AF=15,DF=17,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CD=DF=17,EF=CE,BF=ABAF=1715=2,设CE=x,则EF=CE=x,BE=BCCE=8x,在RtBEF中,BF2+BE2=EF2,22+(8x)2=x2,解得:x=,CE=【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首先求得DF的长,再利用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26某市市区去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是10万辆,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今年年初,市交通部门要求到明年年底控制电动车拥有量不超过11.9万辆,如果每年底报废的电动车数量是上一年年底电动车拥有量的10%,且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相同,问: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最多是多少万辆?【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今年将报废电动车的数量,进而得出明年报废的电动车数量,进而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设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是x万辆,由题意可得出:今年将报废电动车:1010%=1(万辆),(101)+x10%(101)+x+x11.9即(101)+x(110%)+x11.9,解得:x2答:从今年年初起每年新增电动车数量最多是2万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别表示出今年与明年电动车数量是解题关键27计算:(1);(2)(1)2+;(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3)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计算【解答】解:(1)=2=;(2)(1)2+=(42)+=2+=2;(3)()+=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8周末,王爷爷骑自行车随“夕阳红自行车队”到某山游玩,早上从市区出发,1小时50分钟后,到达“A山”,3小时后王爷爷的儿子小王打电话告诉王爷爷去接他,同时,小王驾车从市区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路线去接王爷爷,王爷爷在接到电话10分钟后,随自行车队一起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如图是“自行车队”离市区的距离y(千米)和所用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及小王驾车出发到接到王爷爷时离市区的距离y(千米)和所用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其解析式为yEC=60x290(1)求王爷爷骑车的速度和点D的坐标?(2)求小王接到王爷爷时距A山有多远?【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算出王爷爷骑车的速度,再结合点B的坐标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2)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由点B、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再联立BD、EC的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1小时50分钟=小时,王爷爷骑车的速度为:22=12(千米/时),点D的横坐标为: +5=(小时),王爷爷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点D的坐标为(,0)(2)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B(5,22)、D(,0)代入y=kx+b中(k0),得:,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12x+82联立直线BD、EC的解析式得:,解得:,2220=2(千米)答:小王接到王爷爷时距A山2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2)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点C的坐标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29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2,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考点】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1)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可得AO、O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2)求出ABEACF,推出AE=AF,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出即可【解答】解:(1)在菱形ABCD中,AC=2,BD=2,AOB=90,OA=AC=1,BO=BD=,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2)A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是:由(1)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2,AC=2,ABC和ACD是等边三角形,BAC=BAE+CAE=60,EAF=CAF+CAE=60,BAE=CAF,在ABE和ACF中,ABEACF(ASA),AE=AF,EAF=60,AEF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旋转,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掌握菱形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第26页(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