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6670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赫章二小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标 1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对戏中学习科学。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小组组成:三至六年级各班一个兴趣小组,每个小组10至25人,各班科学任课教师为小组辅导老师。三、活动日期及地点 每周四或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分实验室开放和室外兴趣两种形式。地点; 科学实验室或花园四、活动内容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五、活动措施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2、活动时老师要做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3、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多强调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4、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科学小实验;(2)、小制作;(3)、实用生活用品小改革。(4)、节日性科技活动。六、活动安排。9月份:学习小发明、小制作知识。了解认识校园内植物,制作标本。10月份:小实验培训,学校实验竞赛。11月份:开展科技小组制作培训。12月份:继续开展科技小组制作培训,进行小制作、小发明。 赫章县城关第二小学2016年9月3日 附: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鸡蛋浮起来活动过程1.在玻璃杯中倒入多半杯水。2.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发现鸡蛋沉入水中。3.在水中放入盐,观察发现随着食盐的放入,鸡蛋渐渐上升,最后浮出水面。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造成鸡蛋所受的重力大于水。对鸡蛋的浮力,所以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带电的气球活动过程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观察发现摩擦后的气球可以吸在头发上。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后生电,气球和头发分别带上了正、负不同的电荷,因异性电荷相吸,所以气球和头发会吸在一起。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科技环保小制作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调查我们的生活环境。 第二阶段:学生完成预期的(如下)一些制作,并且尝试自己的新想法,自己的具体安排: 小发明。 第三阶段: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一个制作发明,留作评分成绩。 调查活动:1.调查学校的植物种类,查找资料,知道种植的方法。 2.在自己住的周围,主要有什么植物,还有什么。 3.调查在我们宣城附近有多少条河,检验水的质量。 4.收集雨水,用PH试纸检验梅溪河附近的雨水的酸碱度。 5.访问垃圾处理站,咨询垃圾的处理方法。 6.调查人们在扔垃圾时,主观上有没有把垃圾分类扔在桶里的习惯。 7.询问调查,过去宣城有而现在却很难看到的动物。 8.调查附近的几个快餐店,有多少家是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快餐店,一天要用去多少斤。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热胀冷缩活动过程1、把装满开水的杯子盖拧紧了后,很难打开,但放到冷水中泡泡就很容易打开了。2、学生说说其中的原理。3、说说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解决的一些难题。学生明确了热胀冷缩的原理。理解了自然界中热胀冷缩的现象。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光的折射活动过程1.、我们把筷子放在水中的时候,会发现筷子在水中不是直得,看起来好像被折了一样。2、 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没回事。3、 通过实验证明光的折射。4、 应用折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所以,当你站在岸边,看着清澈见底的水,千万不要贸然下去,避免发生危险。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声音的传播活动过程1、学生说说自己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能听到声音。2、教师点拨,使学生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3、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声音在坚硬的物体中传播得更快。学生兴趣高涨,通过拓展,学生会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什么来交谈。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沸点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水开时会冒出很多气泡,也就是说谁在沸腾。2、我们包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它的沸点。学生实验,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一样的。3、教师小结。实验效果很好,水和酒精的沸点就不同。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认识科学家活动过程1、搜集关于科学家的资料。2、学生汇报他们的事迹、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野4、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学生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树立了热爱科学的观念。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做个土电话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做个土电话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学生自行探究,研制土电话。4、成果展示:展示自己做的土电话,并注出优劣点。学生都能做出土电话,并且在玩土电话的过程中,找出了优劣点,探讨出了土电话的原理。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小风车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今天的活动主题:小风车2、介绍互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教师指导,制作小风车。(强调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4、玩风车,通过玩风车,体会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力的效果。学生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产生力的效果。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筷子的神力活动过程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自制小贴画活动过程材料:各种各样的贝壳、白卡纸、强力胶、蜡笔 准备:学生事先收集、积累各种贝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过程:将已经收集起来的贝壳放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将贝壳铺在白卡纸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考虑需要改变颜色的贝壳,用蜡笔涂上。最后用强力胶把已经摆好的贝壳粘在白卡纸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固定在白卡纸上了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思维训练看谁想得妙活动过程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知识链接:想象,就是“过去没有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分为三类。一是“再造想象”,如看到大楼图纸就想象出大楼的样子;二是“创造想象”,这是在个人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来的事物的新形象;三是“幻想”,是与人的愿望相结合的并指未来的想象。常用的联想手段有四种:1、相近联想:由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引发的联想(如由天安门联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2、相似联想(如由篮球想到西瓜);3、对比联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4、关系联想(如由个人想到集体,由原因想到结果)。活动过程:一、说明想象的重要性:1、爱因斯坦的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2、三个瓦工的故事:三个瓦工在工作。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瓦工答道:“我正在砌砖。”第二个瓦工答道:“我干一小时活,挣xx元工钱。”提出问题的人稍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第三个瓦工跟前,提出相同的问题。第三个瓦工仰望着上空,以富有幻想的表情凝视着远方,答道:“你是在问我吗?我正在修建大教堂。建造一座对本地区产生巨大精神影响的、能够与世长存的教堂。”这个故事虽然没有把这三个瓦工的结局告诉我们,但是,可以推论,前两个人恐怕是以瓦工的生涯度过了一生。而在脑海里描绘建造大教堂的第三个瓦工,决不甘心当一辈子瓦工。他也许当上了工长,也许当上了承包人,也许当上了建筑工程师。这是因为他富有想象力,胸怀抱负的缘故。能在眼前清楚地描绘出想象的人,能一直奔向成功,而缺乏想象力的人,到头来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二、进行相似联想的练习:1、教师出示两幅相似的图(如云和羊)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相似联想的方法。2、再让学生在从这两幅引发相关内容自由思考,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来补画,谁想到新的谁就上来画,越多越好,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相似联想的认识。3、逐幅问谁添画了什么,各自报告,看谁添画得最恰当有趣。三、进行自由联想的练习:1、“小明上学”是相近联想的训练,需要在许多物件中找出与小明有关的事件。2、说“钢”,让大家联想(如回答:铁轨、桥梁、钢盔、炼钢工人等)四、活动总结和评价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自制热气球活动过程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科学实验室活动成员兴趣小组学生指导教师活动内容自制壁挂式花篮活动过程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制作方式: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3,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研究水滴里的生物实验 时间 2016年9 月 6 日班级六年级( )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2、能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实验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实 验 步 骤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2、学生分组观察。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实验 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 时间 2016年9 月 17 日班级六年级( )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1、 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馒头发霉原因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2、 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通过认识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正确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实验 器材新鲜馒头、培养皿、保鲜膜实 验 步 骤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约7天可以观察到现象3、观察填表。 实验 结论我认为食品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 火山喷发的原因实验 时间 2016年 10月 24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养成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实验 器材铁盒、土豆泥或黏土、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实 验 步 骤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实验 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地震形成的原因 实验 时间 2016年 11 月 1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用实验模拟地震,以正确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强化学生防灾减灾自我救护的意识。实验 器材纸箱、小木块或积木、记号笔实 验 步 骤在纸盒上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用小木块垒成楼房。然后在纸盒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 结论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流水搬运碎石 实验 时间 2016年 11 月 7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了解水流搬运过程中岩石的变化。 实验 器材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实 验 步 骤1、将木板一端垫高,把泥、细沙碎石块等捏成一团“岩体”放在斜坡上端,观察有什么变化。2、用两块木板架成槽状,并在上面铺一块塑料薄膜。将搭成小斜坡。把泥、细沙、碎石块等物体堆放在坡顶上。用盆装水从上往下冲,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 结论流水具有搬运携带碎石的作用。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 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 时间 2016年11 月 15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1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发生的变化,另一类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能从蜡烛的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实验 器材蜡块、酒精灯、蒸发皿或金属片、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干抹布实 验 步 骤1、 蒸发皿里加热蜡块;2、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3、 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4、 将一只蒸发皿放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观察其底部。 实验 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实验 时间 2016年 11 月 28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1.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试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2.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实验 器材无锈铁钉、试管、干燥剂、凉开水、植物油实 验 步 骤 1明确研究的问题。2.组装实验装置. 3观察记录发生的变化(一周后). 4.实验总结实验 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变色花 实验 时间 2016年 11 月 29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实验 器材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牙签、白醋、洗衣粉、盐、试管实 验 步 骤1、 将紫甘蓝撕成小碎块,装入塑料袋2、 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3、 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4、 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 实验 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 名称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 时间 2016年12 月 13 日班级六年级(2)班小组第 组实验 目的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实验 器材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实 验 步 骤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2、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3、 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一的石子。实验 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