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5396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慈溪逍林镇中初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题班级_姓名_学号_一、 听记题(每题分,共分)听老师朗读下段文字,完成以下练习。1、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是在_。2、市长赞扬女大学生哪种精神?_。3、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什么?_。4、马市长赞扬女大学生去乡镇企业,又不答应女儿去农村。请写出小说突出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_。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几个大雨点_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潮,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真是“_”(用醉翁亭记中原句答)3、吴晗、马南 、茅盾、老舍、郭沫若几位作家中浙江籍的是_和_。4、永不后悔的选择和我们村里的焦裕禄都属于_文体。5、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是_,散文中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_。6、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良好祝愿,体现词人达观情怀的一句是_。7、几处早莺争暖树,_。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18分)甲: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的人,都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不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是看精神上年龄。便是“年轻精神”(A)的,虽志而不死;“年轻精神”(B)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乙: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这就是就:个为主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你瞧,这公式多妙!检验一下:假如: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国土的那些年月里,大家抱定“人人为自己”的各顾各的态度,请问,还有没有我们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假定:我们的人民在四大家族的压榨下,挣扎呻吟在死亡线上,人人都为自己,请问,还有没有人民的解放?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假定:在向秀丽的工厂里,即将爆炸的那一危急时刻,如果“人人为自己”,能不能避免许多生命财产的毁灭?人人为自己,实际上是人人为大家吗?必须改几个字:“人人为自己,就是害大家。”这才真正符合实际,这个“公式”才能成立。1、以论证的方式角度看,甲段为_,乙段为_。(2分)2、甲文中加点的“专”和“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_ (2分)3、乙文中“这公式多妙”一句中“妙”一词有何好处?_ (2分)4、两段文字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分别有何特点和作用。(4分)甲:_乙:_ 5、甲文中处破折号和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2分) 破折号_引号_ 6、乙文中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_。(2分) 7、甲文A、B两处括号中应填的词分别是A_B_。(2分) 8、用简要的文字概括甲、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2分) 甲:_。 乙:_。(二)(16分)爬山没有爬过山的人便不会理解这“爬”字的真正含义,更体会不出那苦中有乐的滋味。云空阴翳,冷风萧萧。在山里人穿棉袄的季节里,我们挺起胸脯,为勃发的野兴整装,恨不能立即飞到山顶。沿南坡而上有一条山路,拐过两个山头,就是主峰。于是我们爬汗水渗透了内衣,脚步渐渐沉重,此时又累又渴。我望望同伴,同伴也望望我,颇有同感地相视而笑。“柱根树棍吧!多一条腿好赶路。”这提议立即得到大家响应。小路真长,千回百转,无穷无尽,似乎决心要试试那些咬着牙的“英雄”们究竞有几多毅力与韧劲。山的傲慢脾性在年轻人而前无限地膨胀。然而,我们也是骄傲的呵!雨点斜着飞落,不久,织成了没有边缘的雨幕。山峦隐去了,整个世界隐去了,水雾涌过来,把登山者埋进蒙蒙的雾海里。但我们不会消失,雨一停,我们又从岩洞中钻出继续前进。窄窄的小径,像一条细长的绢带从山顶上挂下来,落在山腰里,绕个大弯,又向高处铺展。两边是峰峦,不知名的杂树和荆棘在上面古怪地站立着,轻风吹过,几片残叶飘堕,在空中摇曳,闪现着殷红与橙黄的光彩,给这冷寂的山谷带来一丝生意。只要有风,就会吹散云雾,还山本来面目。是的,当风逐走障目的迷雾时,我们的头顶上就出现了一个挺拔的影子:白塔。力气,不知从何而来,我们摔掉沉重的疲劳,又成为生龙活虎的“英雄”了。我们鼓作气登上主峰。这时连绵的群山在脚下起伏。犹如汹涌的波涛,奔腾的野马。我们仿佛变了,心胸也开阔了。月光也远大了1、 为什么要在爬山之前描写“天空阴翳,冷风萧萧”?_.(2分)2、 山的傲慢脾性表现在哪里?(用简要文字概括)_.(2分)3、 为什么说“我们也是骄傲的”?(回答不超过20字) _.(2分) 4、本文写景的角度、方式与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色角度有否相同之处?表现在哪里?_.(2分) 5、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2分)雨一停,我们又从岩洞中钻出继续前进。( )没有爬过山的人便不会理解这“爬”的真正含义。( ) 6、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 7、给划曲线句子用符号法划分成分。(2分) 当风逐走障目的迷雾时,我们的头顶上就出现了一个挺拔的影子。 8、阅读这篇文章,谈两点你所受到的启示(每点不超过10字)_四、文言文阅读(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或释义(加“ ”后注音,加“”的释义)(2分) 庖 _ 厩 _ 莩 _ 俑 _ 2、对下面加点的“其”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其一贫,其一富 然于其间者,太宗醉也。移其于海内。 为其像人而用之也。恶在其为民文为也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掷笔归告其文 其西南诸峰,林暨尤其美。A、/ B、/ C、/ D、/3、划线句子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_。(2分)4、 这段文字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_。(2分) (二)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而:_ 啖:_ 去:_ 欲:_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仕于南方 或曰:“啖菱须去壳。” A、 B、 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仕于南方 C、 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行者休于树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2分)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2分)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_。(2分) 五、作文(50分) 1、小作文:阅读下面这段材料,针对这一现象,或从学生角度,或以教师角度,请发表你的看法(200字左右)(10分) 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们画向日葵,一个孩子画好后,在旁边加了一团景色,老师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向日葵的影子。”老师生气了:“谁叫你在画的?你看见老师就画了一棵向日葵吗?”这个孩子犹豫了片刻,只好顺从地擦去“向日葵的影子”。2、 大作文(40分)我终于战胜了_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自卑、怯弱、自私等。以记叙、描写为主,运用穿插抒情议论。字数500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