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参考通用】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60976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参考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参考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在现代学校中,虽然各种不同的科目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程序,但就各种教学活动的一般程序而言,它们大致是相同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的实施要求备课室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可包括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教学参考资料。1、钻研教材(1)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说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时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就是要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否则,教学将失去方向,更谈不上效益。(2)钻研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必须要通读全书,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清重点章节和各章节基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初步排队;然后,在准备上每一节课时,再确定每段教材内容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地位、在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实验和习题要按教学要求作具体安排。(3)阅读教学参考书教师在备课时,阅读教学参考资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参考资料并不仅限于那些由市面提供的、已经组织好的专用教学参考资料,而是应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推荐的参考资料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参考资料。这意味着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一种课前的应急行为,而应当是一种长期、日积月累的职业化行为,教师在自己平日的学习和阅读中,应当积累自己的所感所思,随时将阅读所得增补到自己的教学笔记中,丰富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参考资料库,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2、了解学生如果说钻研教材释指向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的话,那么,了解学生则是指向教学对象的。教师的备课不仅要面向知识本身,而且还要面向学生,则是教学任务的性质和教学过程的特定关系决定的。教师只有认真地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求与思想动态,及其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具体来说,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去了解学生:(1)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2) 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3)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4)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指定教学进度计划是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备课活动的最终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最终是通过教学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与否表现出来的。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具体又可分为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类。(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定出来,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个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安排,各个章节或课题所需要的主要直观教具等。(2)课题计划也称“单元教学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在上课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大纲上的一掌、一个较大的题目或教科书上的一课,进行全盘考虑,制定课出课题计划。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本课题的计划以及各个课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各课时上课类型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必要教具。(3)课时计划也称“教案”,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课时计划往往是在写课题计划时一同编写的。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一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的难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其中,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的分配。 此外,备课方式也具有教师个体备课和教师集体备课两种。但这两种备课方式并不相互冲突,相反,在教学实践中它们常常是可以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教师个体备课有利于强化每个教师的备课体验和加大备课深度;教师集体备课则是同伴互助的一种形式,能够集教师集体之力量,进一步拓展备课的广度和深度。集体备课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现实的途径之一。二、上课的实施要求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前述的所有备课活动都是为上课前而组织的,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上好课,就应当要了解课的类型与结构,明确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1、课的类型与结构(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根据课堂教学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划分的,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反映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说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就是完成单一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指的是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在中学低年级比较常用。(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式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受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了解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质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检查复习。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讲授新教材。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巩固新教材。使学生对新知识及时巩固,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 布置课外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学会独立学习。实际上,任何一种课的结构在实际运用中,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对教学实践中具体的课的结构的理解和设计,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创造性地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公式化、简单化。课堂结构的改革与发展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时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但是教师不能因为遵循这一结构而使课堂僵化,要打破凝固的课堂结构,注重对课堂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在改革课堂结构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注重建立对话式的教学关系。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上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搞好课堂教学。一堂好课有哪些要求?观点1:教师上课应该严格按课时计划进行,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案、照本宣科,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加以运用。一般地说,要上好课,除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外,还应该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指标。目的明确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教学目的要明确、全面、具体,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应兼顾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和培养思想品质。二是师生双方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都应当明确,这有利于师生相互配合,使教和学共同指向教学目的。三是指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以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内容正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讲授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既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要做到重点、难点和关键突出;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适当补充新的内容。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方法恰当。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教师所选用的方法应符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等。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并善于根据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加以调整和变化。此外,教师还应当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结构紧凑。课堂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教师应巧妙地安排课的结构,既有良好的开端,又有和谐、流畅的过程和完善的结尾;讲述、练习、演示、板书等环节要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并随着教学内容的需要由高潮起伏,富有节奏感;要科学地分配时间,按时进行教学计划的各个步骤,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不出现空堂和拖堂现象。此外,教师还应注意组织好教学,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始终有良好的纪律和秩序。 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讲、写、画、演五个方面。“讲”是讲话,就是要熟练地运用教学语言、有效地表达教学内容、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和课堂气氛。“写”是指板书,即熟练地掌握板书技巧,遵循教学板书的基本要求,有效地配合讲授等活动。“作”是指教态,要求朴实大方、自然优美,能促进教学内容的表达。“画”是指能够准确、恰当地画出教学所需的图表、图形等。“演”是指能够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文字、教具等进行演示,要求准确、规范、清晰。 师生双方积极性高。教学时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其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性水平。因此,上课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按照计划积极实施、调控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创设民主合作、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进程中的各项活动,动口、动手、动脑,对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做到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思维共振、感情共鸣。 教学效果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得到发展。观点2:好课应该清新自然,充满时代气息,留有思考空间。 课要保持清新自然。一堂好课,不在于刻意制造什么,更不能做作,好比厨师烧菜,主要是菜能合人的胃口,好课也是如此,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教学应该像生活,上课就是过日子。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课要充满时代气息。上课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对话、协商、思维的碰撞。好课应有民众的声音、社会的声音、世界的声音,还有学生的声音,这种课堂教学,才会生机盎然。 课要留有思考空间。教师讲话滔滔不绝,学生针插不进,这种课绝不是好课。没有空间,就没有瞎想与深思,也就没有个性与创新,有时就是留下期待,留下韵味,留下创新。观点3:好课应该做到“五个有”心中有学生、有效率、有意义、有智慧、有待完善。 心中有学生的课。就是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命的角度关注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效率的课。就是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可以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效率”不仅指全班同学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而且一定要在课内完成。有意义的课。好课至少要让学生学到一些东西,能力有所提高,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使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智慧的课。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定的结果,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师生的真情实感和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教学资源的生成,又有学习和状态的生成。有智慧的课,应该是内容丰富、师生双方活跃、给人启迪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好课无须完美,只求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这种课是属于常态下的课,有缺憾的课,不图热闹、不追求形式的课,对新教师有感悟,对学生有启迪,因而是扎扎实实的课。观点4:好课要力求做到确立目标不忘“人”,处理教材善于“变”,选择教法突出“疑”,安排教程强化“动”,创设氛围享受“乐”。 确立目标不忘“人”。确立教学目标,必须目中有“人”。目中有“人”,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从而构建健全人格。“育才”先“育人”,一个认知能力发展较快的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质、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那是不可能成才的。 处理教材善于“变”。真正的教材应当是经过处理的。我们的教学应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大胆聚合或取舍,努力开掘教材中能力训练素材和具有思维价值的材料,可通过变序、连线、比较等方式加以合理组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新鲜感,从而不断强化其深入钻研的欲望。 选择教法突出“疑”。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疑问”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疑能激趣,疑能促思,疑能温故,疑能知新。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设疑,千方百计地将重点、难点、困惑点设计成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尤其提倡让学生提出问题,力求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人人思考、个个参与讨论的教学境界。 安排教程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体现现在有足够的时间与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动”。课堂上的教师不应是演说家,而应是教练员,一个明智的教练员是绝不会越俎代庖,替运动员去跑、去跳,能力是练成的,而不是讲出来的,教师的责任在引导、点拨。要动得有效,这不只是外在形体的动,关键在于学生思维的灵动。这就离不开教师有数、有序、有机地安排活动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低效乃至无效劳动。 创设情境享受“乐”。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目标达成效果,也能沟通师生感情。课堂要非常重视创设乐教乐学的氛围。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广采博取,横向扩展,纵向勾联,寻求训练与兴趣的结合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培养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技能,也是创设乐教乐学气氛的重要保证。总之,在快乐的氛围中教学,教就成为一桩乐事,学也不成为负担。观点5:好课标准提示了一个边界、一个参照或一种思维方式。好课应该是这样的:从教学目的看:通过教学,让学生知识更丰富、学习更聪明、人格更高尚。从教学过程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从教学方法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询问、去发现、去欣赏。让学生去询问,询问“是什么”,询问“为什么”,询问“还有什么”;让学生去发现,发现问题,发现真理,发现自己(能力和才华);让学生去欣赏,欣赏知识的奥秘,欣赏知识的奇妙,欣赏知识的美妙。在教学中,哪怕是一首小诗、一个故事、一个构思甚至一个细节,我们都要去询问、去发现、去欣赏。只有这样的教学,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到成长。三、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的实施要求作业时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其作用都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的技能、技巧。通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缺陷病加以纠正,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针对其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1、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下列要求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作业的内容要科学处理合理,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注重“双基”。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兼顾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可适当布置一些结合实际的或促进学生独立学习、扩展课堂学习内容的作业,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不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负担,更不要把作业当做惩罚的手段,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身心疲劳。教师按本学科的上课时间与自习时间的比例来确定作业的分量,并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平为依据来确定。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对作业中的难点、疑点可作必要的指导,对比较复杂的作业可适当给予方法上的提示,但这些指导和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作业也要体现因材施教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布置作业时,教坊司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照顾到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的不同程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和相应的提高。最好的作业,是那种允许学生从一定数量的作业中进行选择的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检查和批改,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2、作业的批改与讲评批改和讲评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按时收发,认真检查和批改,适时地进行讲评,以便及时掌握教学情况,促进学生知识的完善。批改作业的方式,就范围将,有全批改、部分批改、轮流批改;就程度讲,有精批细改、当面批改、课堂集体批改和学生互相批改等。实践证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争做到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当面批改,这对学生的帮助最大。批改作业时,应注意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在批语中扼要地给学生指出;同时,要记录下来,作为课堂讲评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对一些典型的、共性的问题,要以课堂讲评的形式进行分析、解决。四、课外辅导的实施要求课外辅导室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指导。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课外辅导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而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有: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的课外作业;给缺课或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优秀生和有专长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外阅读及课外活动等。课外辅导一般可采取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较常见的是针对少数学生或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的个别辅导。此外,学习辅导也是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习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学习辅导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立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帮助工作,包括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学生补习;三是为有探究兴趣的学生提供研究指导,帮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外辅导仅限于课堂之外相比,学习辅导的概念更具有涵盖性,除课外辅导外,也包含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内的各种辅导活动。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和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对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确定辅导的内容和措施;不应该把辅导作为课堂叫徐额的延长,加重学生负担;课外辅导应注意有侧重地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的门径;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对学习差的学生的辅导,除以教师为主进行帮助外,也可以适当吸收学习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达到互相促进并形成良好互助品质的目的,但不要占用学习好的学生过多的时间;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对本末倒置,更不能变相搞有偿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实施要求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评定与分析,是了解教学效果、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掌握教学平衡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对学生来说,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及时获得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明确努力的方向,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对学生家长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之,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与分析具有诊断、强化、调节、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更,对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1、学业成绩的检查学业成绩的检查,主要是通过考查和考试两种方法来进行。1 考查考查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的非正式的、经常性的检查和测定。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近期学习的质量,以便于教师决定教学的起点、进度或改进教学。考查一般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和日常观察等方式。(2)考试考试时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的正式的、总结性的检查和测定,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总结性的特点。在中小学教学中,主要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考试的方式主要有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和实践性考试三种。笔试,是中小学最常用的考试方式,一般采用闭卷的形式进行。组织考试时一项复杂的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考试要在学生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因此,在考试前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复习时,教师要加强辅导,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决不能搞“突然袭击”。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和考试的具体目的,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各种考试方法、方式,做到既要方式多样化,又不过于频繁,甚至太多太滥,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提高命题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考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际引导,因此,教师的命题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既要把考试的重点放在“双基”的掌握情况上,又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突出重点知识,又要注意扩大知识覆盖面。试题应难易适度、分量适当,并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的形式要多样化,应根据具体条件和考试目的灵活地选用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从多种角度测查学生,应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所编试题应便于解答、施测易行、阅卷评分省力、抗主观干扰性强。试卷编好后,还应拟定具体而明确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加强考试管理。教师既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考试态度,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又要加强考试纪律,杜绝作弊行为,以保证考试的有效性。2、学业成绩的评定评定学生的成绩,一般采用记分和写评语两种方法。常用的记分方法有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两种。百分制记分法以百分为满分、六十分为及格,它便于区别学生成绩的细小差别及其发展变化的程度,便于计算平均成绩和排出先后顺序,但评分、统计较为复杂。等级记分法是用规定的等级来衡量学生的成绩水平,主要有五级记分法(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5、4、3、2、1)、四级记分法(如甲、乙、丙、丁)以及最简单的“及格”、“不及格”二级记分法。等级记分法便于显示学生成绩的等级差别,但不利于显示成绩的细微差别,不能进行成绩的统计计算。一般来说,题目较多、便于打小分的或较为正式的考试都要采用百分制;而题目不多、重在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试题及平时的考查以及开卷考试则多采用等级制。分数只能抽象地以数字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水平程度,而评语则能反映和表达学生学业的具体特点、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因此,有时教师在评分后还应写出评语,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小结和总结、实践性的考试以及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提问等,往往采用写评语的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客观公正,防止主观臆断和感情用事,要做到宽严适度、标准统一,既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应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灵活地加以评定,既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巩固的情况,又注意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鼓励他们的独创性。3、学业成绩的分析、讲评检查评定学生成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所以,对检查和评定的结果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应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统计出班级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比例、各小题的学生失分率,绘制出全班学生成绩的分布曲线图;又要弄清在不同类型的试题中存在哪些问题、不同类型的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产生错误的原因何在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讲评。要抓住共性的、典型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剖析,进行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反馈信息,以进一步调整、改进自己的学习。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提高其学习能力。8学期学年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