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94460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布置设计指南目录1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2如何确定前悬3离地间隙4发动机舱布置和检查项目5变速器换档杆设计指南6驾驶员前方能见度7内后视镜设计指南8外后视镜设计指南9如何确定前轮距10.H点的建立程序11.排气系统12.前车门合理控制区域13.下部合理控制区域14.后车门合理控制区域15.车门内把手16.地平线17.后备箱容积18.外扶手舒适区域19.乘员头部向后摆动间距20.车内容积21.内扶手舒适区域22.安全带设计23.进出高度24.手控范围25.遮阳板26.车顶辅助把手27.发动机舱系统28.后备箱盖/后背门系统29.车门开启范围30太阳天窗31头顶合理手控区域32驻车制动手柄33组合仪表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1范围方向盘,H点和踏板位置建立在所开发汽车的基础之上。它们表示方向盘,H点和油门/刹车/离合器踏板之间的相互关系。2定义如何设计与H点和方向盘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的踏板位置。3设计基本程序 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3-1) 油门/刹车/离合器位置 *SgRP( 座椅参考点): H点单位: mm踏 板 间 距踏板高度差分 类CB*1) A*2) A-BB-C油门-刹车 刹车-离合器设计指南70-8040-50最小16560-7070-8030-400-5注:*1) 右置: 最小155;*2) 右置: 同样概念 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3-2) 与H点和方向盘紧密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 AHP (油门踪点)1:1- 2(正常:1.5 )*1 L ( 方向盘与H点在平面上的长度): 0-10mm 注:*2 H点为座椅调节范围的中心位置 尺寸 260-320 370-380 405-415 390-395 23-25 注:*1 仅供参考 如何确定前悬设计指南1如何确定前悬1-1)关于发动机安装中心需要考虑的事项确保和前围板之间的间距 50离地间隙 参照发动机舱总布置与轮胎(在设计重量条件下)有关的差速器的中心角 4.5与视觉和造型有关的发动机罩的间距确保和边粱之间的间距 151-2)前部区域空间需要考虑的事项带附件的发动机尺寸(A)发动机总成与冷却风扇之间的间距(B) 35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或双风扇)(C)散热器尺寸(D)散热器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间距(E) 15空调冷凝器尺寸(F)发动机罩锁支架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距离(G) 40前保险杠(H) * 前悬=A+B+C+D+E+F+G+H离地间隙1介绍做一条可满足最小离地间隙要求的地平线。2定义21俯冲姿态-前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前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后车轮处于回弹位置。-后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半22最低压缩位置姿态-前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前后轮胎的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23加速姿态-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后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前车轮处于回弹位置-前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半24最低压缩位置-设计载荷条件下悬架弹簧压缩到最低时的长度25回弹位置-轮胎悬空时悬架弹簧的延伸长度26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俯冲姿态间隙线+最低压缩位置姿态间隙线+加速姿态间隙线 最低压缩位置间隙线-A:最低压缩位置+13mm(轮胎下沉量)+43 mm-B:最低压缩位置+13mm+25 mm-C:回弹位置+1/2空载轮胎直径mm-25 mm-D:回弹+1/2空载轮胎直径-43mm27通过角-与前后轮胎静态负载半径相切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且相交于车身底部的一个点,以此来确定车辆的最大通过角。 28非悬挂部件的离地间隙 非悬挂部件离地间隙线3离地间隙要求3-1整备质量条件下的角度要求(汽车图解法)-接近角:20-离去角:18通过角:16-173-2设计重量条件下的离地间隙要求-转向杆系:150mm-万向节前部:180mm-万向节中间:160mm-车内制动器:170mm-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170mm带保护装置:160mm-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160mm-油箱:190mm3-3非悬挂部件离地间隙要求-最好任何部件都不要布置在最低压缩位置以下。但是,非悬挂部件和下列一些部件在满足最小离地间隙的条件下可以布置在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以下:车辆姿态 最小间隙-横梁 俯冲 25mm-非结构板金件 最低压缩位置 13mm-转向杆系(悬挂部件)不带保护装置 最低压缩位置 25mm带保护装置 最低压缩位置 13mm3-4下列一些部件符合离地间隙而且位于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之上:车辆姿态 最小间隙-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 最低压缩位置 55mm带保护装置 最低压缩位置 45mm-万向节前部 最低压缩位置 64mm中间 最低压缩位置 38mm-车内制动器 最低压缩位置 57mm-差速器托架-常规式 最低压缩位置 152mm-悬挂式 最低压缩位置 56mm-排气系统-不带消声器 最低压缩位置 25mm-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 最低压缩位置 30mm-油箱: 最低压缩位置 70mm加速 30mm发动机舱布置和检查项目设计指南1如何确定前悬(查阅程序)2如何确定前轮距(查阅程序)3布置3-1)动力传动系(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安装位置(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安装方法(车身保障)-与轮胎有关的差速器中心角(在设计重量条件下) 4.5间隙-边粱间隙 15-前围板 50-冷却风扇 35-发动机罩间隙(含发动机罩隔声,隔热衬板) 15-离地间隙#发动机油底壳(带保护装置)(在设计重量条件下) 170(160)-装配间隙3-2)底盘部分悬架类型和安装方法齿轮齿条-安装方法制动助力器-尺寸-位置(左置/右置)-间隙(和发动机) 25-制动管路ABS位置-安装方法-管路布置助力转向-储液罐位置-软管布置-供油管/回油管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位置-安装方法-管路布置比例阀位置-管路布置排气歧管-排气管-前部管路-防热护套-排气歧管-热损坏检查含轮胎包络线的间隙(通过整个轮胎的几何图形)-边梁 10-弧形轮缘 不接触-变速器壳 10-轮罩 103-3)空调系统冷凝器尺寸蓄液器(贮液干燥器)位置空调管路布置3-4)冷却系统散热器尺寸(安装方法)-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双风扇)-软管-上/下管路布置稳压罐-尺寸-位置-安装方法-软管管路布置-适用性检查3-5)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尺寸-位置-安装方法-进气管管路布置和紧固方法-弯管接头管路布置-适用性检查谐振器-尺寸-安装方法3-6)电器部分ECU位置-安装方法-线束布置(车身孔)蓄电池位置-安装方法-电缆布线-适用性 继电器盒子位置-安装方法-线束布置-适用性挡风玻璃洗涤器贮液罐位置-安装方法-适用性3-7)前保险杠保险杠尺寸(2.5或5英里)-冲击区域(空载条件下摆锤式冲击试验)#上部:20(508mm)#下部:16(406.4mm)保险杠安装方法(边梁设计)进气孔尺寸牌照板拖钩位置接近角 20(在整备质量条件下)变速器换档杆设计指南1沿X-轴线方向变速器换档杆的设计指南-处于最前位置时与面板或碰撞衬垫的最小间距:120mm-处于最后位置时与H点的最小间距:275mm2垂直位置-变速杆上端的垂直位置:最多在H点之上280mm最好在H点之上200mm3手间距-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杆所有位置均应保持下列间距: 手间距 在上端或前部无换档按钮/换档按钮 换档按钮在侧面A: 平面图 最小135mm 最小 182mmB: 乘客侧 最小50mm 最小 50mmC: 前方 最小50mm 最小 50mmD: 上端 最小55mm 最小 55mmE: 侧视图 最小110mm 最小 110mmF: 驾驶员侧 最小35mm 最小 35mm4建议变速杆换档力-最小:9.0N-最大:45.0N-首选:30.0N5变速器换档杆的首选位置 注:有关P点上方坐标-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器换档杆位置均应处在上图三维梯形之内。6手柄-变速器换档杆手柄横向宽度:最小50mm7按钮尺寸和力量-对于带释放按钮的变速器换档杆,按钮力量取决于按钮的尺寸和位置按钮位置 操作方式 按钮直径 按钮力量边侧 拇指 最小19mm 23N上端 拇指 最小19mm 23N前端 一个手指 最小19mm 11N前端 两个手指 最小 38mm 23N驾驶员前方视野1挡风玻璃透明区域-前水平面在V1点向左转动17-前水平面在V1点向上转动7-前水平面在V2点向下转动5 -以下V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V点 X Y ZV1 68mm -5mm 665mmV2 68mm -5mm 589mm注:-(1)描绘车辆中心线的直线-(2)描绘通过前H点垂直平面的直线-(3)描绘通过V1和 V2垂直平面的直线2A柱干涉角- A柱双眼视线干涉角在P点高度应小于6 2-1)以下P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P点 X Y ZP1 35mm -20mm 627mmP2 63mm 47mm 627mmPm 43.36mm 0mm 627mm2-2)E点 -E1和E2距P1为104mm- E1和E2之间的长度为65mm -S1:与正向水平向上2的平面相交且通过Pm的A柱截面-S2:与正向水平向下5的平面相交且通过Pm的A柱截面2-3)如何测量A柱的干涉角-从P1旋转E1与E2的连接线,与E1和S2截面外边之间的切线形成90夹角。-E3和E4连接线,其方法同上。-位于驾驶员侧A柱的干涉角为E1-S2的平行线与E2 至S1截面内边切线之间的夹角。-乘客边侧A柱干涉角,其方法同上。3对驾驶员前方180视野内出现的干涉现象进行评估3-1)除A柱,通风窗隔栅,后视镜,天线以及挡风玻璃刮水器以外,该区域不应出现任何障碍物。-水平向下空间且通过V1点-正方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X-Z平面的以上空间-左侧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间-右侧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间 对驾驶员前方180视野内出现的干涉现象进行评估内后视镜设计指南1能见度在整备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最小15在最大总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最小0.5后水平视角:最小20-后垂直视角应满足可以看到距离车辆61m处地面的要求 外后视镜设计指南1能见度-在座椅最后位置,对距离驾驶员视点10.5m处2.4m宽的地面进行检查-后视镜镜面可在两个方向进行控制-安装位置应在雨刮区域的视野之内 如何确定前轮距1如何确定前轮距设计指南A: 处于80%颠簸行驶状态下的车轮中心运动 4B: 轮胎外表与车轮中心之间的距离C: 下盖板与变速器端盖之间的距离 10D: 发动机+变速器的长度E: 发动机带轮和边梁之间的距离 15F: 由于轮胎干涉考虑到成型的边梁厚度: 30-35 G: 在车轮中心以上50mm处边梁内截面与车轮中心之间的长度H=A *前轮距=A+B+C+D+E+F+G+HH点的建立程序1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H点的建立程序2定义H点为确定内部舒适空间,考虑车内整体平衡的重要因素。开发汽车,首先必须建立H点。H点位置具有下列影响:-头部间隙-前腿空间-挡风玻璃视觉区域-前后车厢-车门内饰扶手和副仪表板-所有操纵装置的手控区域-遮阳板和后视镜-等等3前H点3-1)沿长度和高度方向H点的位置 -95%美国男性-5%美国女性舒适角度 最佳角度H: 胯点 20A130 25G: 膝关节 95A2110 95CH:踝关节 95A3135 125E:肩部点 85A4110 87C:肘关节 25A560P:腕关节 80A6165M:指关节 170A7190T: A点 S: 油门踵点舒适驾驶姿态-H点根据舒适驾驶姿态进行确定。腿部空间头部空间臀部角度膝关节紧凑型轿车105597090-95115-120小型轿车106597095125中型轿车107597595-100125-130大型轿车1085975-980100130座椅靠背角度:25 足角:87方向盘与踏板之间的关系-方向盘和油门踏板位置根据95%美国男性四肢的舒适角度进行确定 方向盘中心与H点的间距-纵向长度:405-415mm-垂直高度:370-380mm方向盘下端与座椅垫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方向盘间隙-方向盘间隙:最小165mm座椅调节滑轨-最前位置:5%的美国女性-最后位置:95%的美国男性*如果是大中型汽车,H点可以位于最后位置的前方轿车 座椅调节轨距(mm)微型轿车 160-180小轿车 180-200中型轿车 200大型轿车 200-座椅调节滑轨倾斜角:3-5头部间隙-顶衬与驾驶员视点之间的高度:200-230mm视觉-确定H点应在考虑前后视野的基础上寻求良好的视觉效果3-2)横向H点位置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乘员宽度-车顶纵梁(横向头部间隙)-方向盘-踏板-等等内部乘员宽度-肩部空间和臀部空间-考虑到车门内饰和副仪表板的有效空间坐垫和门内饰之间的间隙臀部空间坐垫宽度肩部空间紧凑型轿车8013105101310小型轿车801360520-5301335中型轿车9014505401445大型轿车9515005501490H点位置轿车 车中心至H点紧凑型轿车 315小轿车 335中型轿车 365大型轿车 380横向头部间隙轿车 横向头部间隙紧凑型轿车 315小轿车 335中型轿车 365大型轿车 380方向盘和踏板-参阅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设计指南4后H点如果是紧凑型和小型轿车,应考虑到乘客空间比后乘客厢更为重要。但是,大中型轿车则不同。一般来说,后乘客空间是根据车辆等级采用下列一些人体模型建立起来的轿 车百分位人体高度紧凑型轿车10%美国男性167mm小型轿车10/50%美国男性167/176mm中型轿车50/95美国男性176mm大型轿车95%美国男性185mm4-1)沿长度和高度方向的H点位置后H点取决于前H点和后车轮中心正常情况下,地板护面到H点的高度为300mm轿 车腿部空间头部空间紧凑型轿车750-800920-1000小型轿车850-900950中型轿车900-950960大型轿车950970检查头部向后摆动间隙4-2)沿宽度方向的H点位置H点的位置应根据95%的美国男性进行确定而不考虑车辆的尺寸-95%美国男性尺寸坐着臀部宽度400mm肩宽490mm-后H点离车中心至少为250mm-后H点离轮罩内侧至少900mm以避免臀部与轮罩进行干涉-后H点应象前H点一样考虑头部间隙轿 车肩部空间臀部空间紧凑型轿车13001300小型轿车13501350中型轿车14401450大型轿车14901500轿 车乘客肩部至车门内饰汽车中心至H点紧凑型轿车110285小型轿车115315中型轿车125350大型轿车130375-由于造型原因,后横向头部间隙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比前横向头部间隙大5mm排气系统1介绍本标准建立起排气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固定防热护套;并对其它车辆的构件和设计理念进行描述。要把热膨胀,垂度考虑在内;制造和装配公差包括在额定的间距尺寸之内。2设计指南如果排气系统出现热膨胀,下垂,悬挂损坏或排气系统连接件脱离这样的非正常情况,排放组件不应与影响车辆安全操作的任何部件例如:燃油系统构件,制动管路进行接触。3排气系统周围间隙3-1)车身系统构件 间隙(mm)所有板金件(地板等)-至管路,消声器和谐振器 30-至催化转化器,带防热护套 25-至催化转化器,不带防热护套 40结构件 30保险杠 40非金属车身栓塞 1003-2)前悬架和转向系统构件固定件 20运动件-处于行程极限 20助力转向软管和非金属件 503-3)后悬架构件固定件 25整个行程运动件 30处于垂直行程极限 20非金属构件 50*行程极限是指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和完全回弹位置3-4 传动系统整个行程的传动系统间隙 30非金属构件 503-5 制动系统构件整个行程的驻车制动系统 20制动管路 25非金属构件 503-6变速器控制装置处于所有位置的金属构件 20处于所有位置的非金属构件 503-7整个行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 25非金属构件 503-8发动机,变速器和离合器 203-9 燃油系统至燃油箱间隙-沿消声器/管路旁边 30-在消声器/管路之上或后面 50至燃油管路间隙-非金属燃油管路 100-带防热保护装置的非金属燃油管路 50-金属燃油管路 50至加油管间隙 503-10至塑料件间隙 50如:里程表电缆前车门合理控制区域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布置前排乘员控制曲线的程序。1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然后,在H点高度标出一个点(A点)并根据下列表格数据向后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后移动距离(mm)1421461481501541561591631662在距A点62mm做一条垂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3在距B点522mm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与扶手(C点)和H点以下100mm的一个点(D点)相交。如果扶手高度是个未知数,可将C点放在H点上方190mm高度。在本条线上标出一点(I点),这个点位于H点上方128mm。这条线(从C点至D点)为扶手以下控制器的后部控制界线。4从C点画一条62长的水平线至E点。5如果扶手高度是个未知数,以E点为中心,以406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使它与扶手高度上方30mm或H点上方222mm的一个点(F点)相交。6以F点为中心,以406mm为半径从E点至门窗玻璃做一条圆弧。这样就建立起扶手上方控制器的后部控制界线。7起用SAE J287 曲线计划(参阅SAE文件)在驾驶员曲线中心线外侧400mm绘制一些点。这些点向下直至H点下方100mm(G点)。在H点上方128mm标出一点(H点)。这条曲线为门内饰上面控制器的前部控制界线(遥控后视镜,安装在车门上的座椅控制器除外)。左侧400mm曲线适用于大部分汽车的总布置。如果车门内饰距驾驶员的中心线不足400mm,可以对此进行调整。8将SAE J287曲线向后移动100mm建立 G和 H点。这就是必须满足无倾斜控制要求的控制曲线。9从3,7,8点将D,G和G点连接起来。这些点在H点下方100mm。这就是无需用手全握可进行操纵的控制器的下部控制界线。10从3,7,8点将I,H和H点连接起来。这些点在H点上方128mm。这就是需要用手全握进行操纵的控制器的下部控制界线。前车门合理控制区域 下部合理控制区域1随座椅移动的控制器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布置随座椅前后移动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程序。1-1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做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从H点向前至少650mm长。然后延长这条水平线至距离H点50mm的A点。1-2 从H点沿人体模特躯干线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1-3从H点再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使它与前倾4垂线上的一个点相交。这个点为C点。1-4以B点为中心,以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1-5以B点为中心,以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1-6以C点为中心,以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1-7以C点为中心,以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座椅侧安装的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不会接触到控制器。随座椅移动的控制器 坐垫下方随座椅移动控制器的手控界线2不随座椅移动的控制器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对不随座椅前后移动控制器的控制曲线进行布置的程序。2-1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在H点正向110mm标一个点。这个点为A点。2-2划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从A点向前650mm长。2-3从H点沿人体模特的躯干线划一条467mm长的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2-4从H点再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使它与前倾4垂线上的一个点相交。这个点为C点。2-5以B点为中心,以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2-6以B点为中心,以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2-7以C点为中心,以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2-8以C点为中心,以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安装座椅边侧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不会接触控制器。不随座椅移动的控制器 坐垫下方安装在车门或地板上而且不随座椅移动控制器的手控界线后车门合理控制区域下列步骤描述是布置后排乘员控制曲线的程序。 1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然后,在H点高度标出一个点(A点)并根据下列表格数据向后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后移动距离(mm)1221261281311351371401441472在距A点149mm做一条垂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3以B点为中心,以406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并以后门车窗和H点下方100mm的一个点(C点)为界线。在H点上方128mm的这条弧线上标出一点(D点)。这条弧线为车门内饰或扶手上面的控制器的后部控制界线。4在H点垂直上方255mm处标出一点(E点)。5另外,在E点前方标出一点(F点)并根据后座椅靠背角度的倾斜程度向前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前移动距离(mm)1751691641571491441391311266以F点为中心,以340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直至它与D点和C点之间的一条弧线(G点)以及H点上方327mm的一个点(H点)相交。另外,在H点上方128mm的这条弧线上再标出一点(I点)。G点为无需用手全握可进行操纵的控制器的下部控制界线。7画一条直线,将D点和I点连接起来。这条线为需要用手全握进行操纵(如:手动玻璃升降器)的控制器的下部控制界线。8从H点划一条后倾2的垂直线,终点为车窗(J点)。这条线(G-J点)为门内饰上控制器的前部控制界线。后车门合理控制区域 车门内拉手和杯形拉手1实质把手和车门内饰板要区别开来。2手触及范围120mm抓握区域应位于B区内。超过120mm把手长度可包括C区。B区=较易接触,拉力较大C区=较难接触,拉力较小3.操纵抓握长度:最小120mm,适用于带手套抓握区域半径:最小5mm,适用于89N或更大关闭力车门建议抓握直径:最小25mm,最大50mm3-1)杯形拉手抓握打开宽度:最小30mm拉手深度:最小36mm上部最近接触点的间隙;最小30mm3-2)拉手抓握类型抓握打开宽度:最小35mm3-3)带式拉手最小手指间隙:40mm上部(斜向间隙)30mm外侧(横向间隙)3-4) 棒式拉手手进入/外侧间隙:最小20mm 手进入/上部间隙:最小40mm手进入/下部间隙,棒顶端至罩盖下端:最小30mm首选抓握区域位置H点前方首选抓握区域位置首选抓握区域位置 地平线下列步骤是描述建立如整备质量,设计质量和最大总质量地平线的程序。1整备质量地平线1-1) 首先,确定假定的前后轮中心1-2)假定车重并计算出每个轴的重量分配(力矩=0)-通常情况下汽车的重量分配(前:后=60:40)1-3) 从底盘工程师和供应商那里找出有关轮胎刚性,轮胎静态负荷半径以及悬置弹簧刚度系数方面的信息资料。1-4)根据每个轴荷计算轮胎负荷半径,建立整备质量地平线。-在整备质量条件下正常的车辆姿态大约为:0.42设计质量地平线2-1)根据设计质量确定每个轴荷。-一般说来,设计质量的条件可能因各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不同,如:前排2人(68公斤)+后排1人+7公斤行李/乘员2-2)根据每个轴荷计算轮胎负荷半径,建立设计质量地平线。-在设计质量条件下正常的车辆姿态大约为:03 最大总质量地平线3-1)根据最大总质量确定每个轴荷。-找出触及到空心减振器的车轮中心行程及减振器的弹簧刚度系数(或接触到空心减振器之后的车轮刚度系数)。根据悬置设计,实际车轮中心行程与变换弹簧稍微不同。-在最大总质量条件下正常的车辆姿态大约为:0.3-0.4后备箱容积1箱子尺寸1-1)汽车图形箱No1: 900X450X225(0.09113m3)N02: 850X425X213(0.07695m3)No3: 800X400X200(.0.06400m3)No4: 750X375X188(0.05288m3)No5: 700X350X175(0.04288m3)No6: 650X325X163(0.03443m3)No7: 600X300X150(0.02700m3)No8: 550X275X138(0.02087m3)No.9: 500x250X125(0.01563m3)No.10: 450X225X113(0.01144m3)*按大箱顺序装载1-2)SAE箱子A-箱子(男用西服箱)229X483X610(0.067 m3)-4EAB-箱子(女用小旅行包)165X330X457(0.025 m3)-4EAC-箱子(普特曼式女用大手提箱)229x406X660(0.061 m3)-2EAD-箱子(女用衣箱)216X457X533(0.053 m3)-2EAE-箱子(女用小旅行箱)203X229X381(0.018 m3)-2EAF-箱子(男用小旅行包)178X356X533(0.034m3)-2EAG-箱子(高尔夫袋)1143X127X127(0.043 m3)-2EA H-箱子152X144X325(0.006 m3)-20EA*任意尽量装载1-3)ISO箱子标准行李箱:400X200X100(0.008 m3)*尽量装载1-4)JIS箱子标准行李箱:400X200X100(0.008 m3)辅助行李箱:a) 400X200X50(0.004 m3)b) 200X200X100(0.004 m3)c) 400X100X100(0.004 m3)*装载辅助行李箱应在标准行李箱之后2设计要求2-1)后备箱有效开启长度:至少450mm2-2)下部开启宽度在下接合处应多于1000mm。2-3)后备箱容积因地区不同而不同。美国:SAE其它: ISO/JIS外扶手舒适区域 每50.0mm扶手宽度的最大冠部为2.0mm1定位扶手使驾驶员可以紧握方向盘并把胳肘放在扶手上歇息。为适应胳肘要求,可把扶手固定在H点与胳肘舒适区域前部的边缘之间。2外扶手高度应在内扶手高度的25mm之内。3整个胳肘舒适区域的扶手宽度为:50-60mm4为了方便前臂,整个前臂舒适区域具有30mm的最小扶手宽度。舒适区域 扶手高度应在所定义的胳肘舒适区域的建议指南之内。乘员头部向后摆动间距1车身结构/车窗玻璃/装饰件不应在头部摆动间距的区域之内。 2上图头部向后摆动间距区域基于H点垂线沿水平两个方向至少延伸83mm。车内容积1车内容积根据下列车辆尺寸进行分类:车内容积指数:-微紧凑型轿车:车内容积指数2.407(m3)-次紧凑型轿车:2.407车内容积指数2.832-紧凑型轿车:2.832车内容积指数3.115-中型轿车:3.115车内容积指数3.398-大型轿车:车内容积指数3.3982车内容积计算公式三厢式轿车:(前座椅容积)+(后座椅容积)+(行李容量)舱背式轿车:(前座椅容积)+(后座椅容积)+(货物体积指数)前座椅容积=(L34)(H61)(W3)X10-9(m3)后座椅容积=(L51)(H63)(W4)X10-9(m3)行李容量:按照箱子测量容积货物体积指数:(L210+L211)(H198)(W4)X10-9(m3)2L34:腿前部空间H61:头前部空间W3:肩前部空间L51:腿后部空间H63:头后部空间W4:肩后部空间L210:后座椅靠背高度处货物之长度L198:后地板处货物之长度H198:后座椅靠背至载荷地板高度*L210:从和后座椅靠背的最后曲面相切的X平面至零Y平面上的顶端最后部的水平尺寸。*L211:从后座椅靠背或载荷地板的后部至车辆零Y平面上舱背式轿车车门的正常顶端在地板水平面的水平尺寸。*H198:从后座椅靠背的上端包括头枕在内至正常地板护面的垂直尺寸。内扶手舒适区域 1内扶手高度应在外扶手高度的25mm之内。2如果变速杆为地板安装,扶手高度及前部位置必须和变速杆的位置保持协调。一般情况下,副仪表板的高度应比变速杆的上端低100mm。3适用两人的扶手宽度最少为:100mm4适用壹人的扶手宽度最少为:50mm安全带1下部固定区域1-1)移动式前座椅:前后移动式前排座椅乘员安全带的固定支座位置如下所示:从安全带的接触点至安全带角度参考点的一条直线应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应满足30-75的范围要求。* 安全带角度参考点:H点向前63.5mm(2.5英寸),向上9.5mm(0.38英寸)的一个点。1-2)移动式后座椅:当座椅处于正常设计座椅位置范围的中间点时,从安全带接触点至设计H点的一条直线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应满足30-75的范围要求。1-3)固定座椅:从安全带接触点至H点的一条直线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应满足30-75的范围要求。 2上部固定区域2-1)如果座椅处于后下方位置并且座椅的靠背也处于正常设计的座立位置,上部固定支座应位于从肩部参考点垂直向上延伸152mm再向后延伸与水平线成80夹角的一条直线的后部。固定支座应位于向后延伸并在肩部参考点水平线的下方成40夹角的一条直线之上。 3安全带调整导环3-1)按纽式顶/侧安装 按纽宽度(前后):20-40mm按纽厚度(横向):15-18mm建议最小打开力:2.8N按纽活动范围:2-6mm按纽不应在装饰面以下移动3-2)收缩式手指抓紧最小厚度:15mm手指抓紧最小高度:20mm 3-3)手拉式 最小直径:19mm指抓最小厚度:15mm指抓最小高度:20mm提供2mm指抓位置以便手指抓紧装饰面后部最小间隙:25mm建议最大操作力:18N3-4) 杠杆式/闸板式杠杆宽度(前后):10-15mm杠杆最小高度(横向):15mm建议最小操作力:2.0N如果内饰凹进,上下最小间隙:15mm 3-5)操作导环内边与第一个车内障碍物(如:座椅靠背或头枕)之间的最小手间隙:75mm建议提起导环的操作力:15-25N4安全带-锁扣板 建议最大操作力:25N5安全带-带扣 带扣应牢固地安装在座椅的内侧端式释放带扣为首选带扣建议端式释放按纽的最小尺寸:35mm长X15 mm宽建议侧式释放按纽的最小尺寸:25mm长X20mm 宽最大建议操作力:20N进出高度1目的进出高度描述的是进出车辆方便性的测量方法。2检查方式进入高度-前(H11):从前H点X平面至H点位置上方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进入高度-后(H12):从后H点至H点前方330mm的一个截面上部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出口高度-后(H69):从后H点至上部装饰车身开启处的垂直尺寸。它位于装饰车身开启处与后H点上方483mm一个水平面相交处前方254mm这个位置。 3设计指南进入高度-前:770-800mm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