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7189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提问:,1.压缩模塑工艺流程? 2.模具有几种分类?,1,1.掌握按结构特征分类的压缩模结构特点,适用场合,以及压缩模的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 2.掌握压缩模的设计要点。,目的与要求:,重点和难点:,1.结构选用 2.成型零件(加料腔)各部分设计,2,原料放入模具,加热加压使材料成型硬化,取出塑件,压缩成型过程,3,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又称压制模具(简称压模),主要用于成型性塑料,也可成型热塑性塑料。,压缩模,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多型腔,单型腔,共用加料室,单加料室,不溢式,半溢式,溢式,水平分型面,复合分型面,垂直分型面,多分型面,单分型面,4,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1.溢式压缩模,又称敞开式压缩模,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 塑件易取出,易排气 安放嵌件方便 加料量无严格要求 模具寿命长,结构特点: 无加料腔 凸模与凹模无配合部分 有环形挤压面b,5,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1.溢式压缩模,适用范围:,缺点:,小批量或试制、低精度和强度无严格要求的的扁平塑件。,合模太快时,塑料易溢出,浪费原料;合模太慢时,易造成非边增厚;,水平状的非边难于去处,且影响塑件外观;,凸、凹模配合精度较低;,不适用于压制带状、片状或纤维填料的塑料和薄壁或壁厚均匀性要求高的塑件。,6,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2.不溢式压缩模,又称封闭式压缩模,结构特点:,优点:,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延续部分 无挤压面 凸模与加料腔有小间隙的配合,塑件密度大、质量高 对塑料要求不严(以棉布、玻璃 布或长纤维填料的塑料均可) 塑件飞边薄且呈垂直状易于去除,7,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2.不溢式压缩模,缺点:,适用范围:,模具必须设置推出机构;,加料量必须精确,高度尺寸难于保证;,凸模与加料腔内壁有摩擦,易划伤加料腔内部,进而影响塑件外观质量,必须设推出机构;,一般为单型腔,生产效率低。,压制形状复杂,薄壁及深形塑件。,8,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3.半溢式压缩模,又称半封闭式压缩模,优点:,结构特点:,不必严格控制加料量 不会伤及凹模侧壁 塑件外形复杂时,凸模和加料腔的形状可以简化;,加料腔是型腔向上的扩大延续部分 有挤压面,9,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3.半溢式压缩模,适用范围:,缺点:,不适用于压制布片或纤维填料的塑料。,流动性较好的塑料和形状较复杂的带小嵌件的塑件。,10,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一、压缩模的类型,4.压缩模类型选用原则,流动性差的塑料,塑件形状复杂,水平分型面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先选用。,塑件批量大, 固定式模具,批量中等, 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模具,小批量或试生产, 移动式模具,不溢式模具,塑件高度尺寸要求高,带有小型嵌件, 半溢式模具,形状简单,大而扁平的盘形塑件, 溢式压缩模,11,5.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二、压缩模的结构组成,型腔、加料腔、导向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加热系统,12,5.2模具与压机关系,一、最大压力的校核,模压所需的成型总压力:F模kF机 其中: k修正系数,一般取0.750.90; 而:F模=pA型n 其中 : p单位成型压力(MPa),查表41 A型每一型腔的水平投影面积(m2) n压缩模内型腔的个数,已知压机公称压力和塑件尺寸时确定型腔数目 n=(kF机)/(pA型) 已知型腔数目和塑件尺寸时确定公称压力 F机=(pA型n)/ k,13,二、开模力的校核,开模力计算 F开=k1F模 其中:F开开模力N F模模压所需的成型总压力N k1压力损耗系数0.10.2,螺钉数量 n螺F开/F螺 其中: n螺螺钉数量 F螺每个螺钉所承受的负荷N,见表42 F螺每个螺钉所承受的符合N,见表42,5.2模具与压机关系,14,三、脱模力的校核,校核 F脱F顶 F顶压力机顶出杆的最大顶出力N,脱模力计算 F脱=A件p结 其中:F脱脱模力N A件塑件侧面积之和m2 p结塑件与金属的结合力MPa,5.2模具与压机关系,15,四、闭合高度的校核,模具完全开模取件的高度压力机的最小开距min,5.2模具与压机关系,16,五、装模尺寸的校核,压缩模的宽度应小于压力机立柱或框架之间的距离 压缩模用螺钉与压力机连接 压缩模用压板螺钉与压力机压紧固定,则模具只需设有 宽1530mm的凸缘台阶即可,如图48。,5.2模具与压机关系,17,六、顶出机构的校核,压力机最大顶出行程应大于模具所 需的推出行程,且必须保证塑件推 出型腔后高于型腔表面10mm以上。 l= h塑+h加+(1015)L 其中: l塑件需推出的高度 h塑塑件最大高度 h加加料腔高度mm L压力机顶出杆最大顶出行程mm,5.2模具与压机关系,18,一、施压方向的选择,1.施压方向,凸模作用方向,也就是模具的轴线方向。,2.选择原则,有利于压力传递,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19,一、施压方向的选择,2.选择原则,便于加料,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0,一、施压方向的选择,2.选择原则,便于安装和固定嵌件,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1,一、施压方向的选择,2.选择原则,保证凸模的强度,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2,一、施压方向的选择,2.选择原则,便于塑料流动,长型芯应位于施压方向上,而短型芯侧抽,保证重要尺寸的精度,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3,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1.凸、凹模各组成部分作用,引导环l2 引导凸模顺利进入凹模(主要) 减少与加料室侧壁的摩擦 便于排气,配合环l1 防止溢料,但排气必须顺畅 证凸模与凹模定位准确,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4,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1.凸、凹模各组成部分作用,储料槽Z 储存余料,挤压环l3 在半溢式压缩模用以限制凸模下行的位置 保证最薄的水平飞边, l3不宜过大 ,改进结构如图所示,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5,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1.凸、凹模各组成部分作用,排气溢料槽 排出气体和余料,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6,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1.凸、凹模各组成部分作用,加料腔 盛装塑料原料 可以是型腔的延伸,也可按型腔形状扩大成圆形或矩形等,承压块(面) 保证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使凹模不致受挤压而变形或损坏。,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7,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2.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溢式压缩模凸模与凹模的配合 无加料腔,凸、凹模在水平分型面接触 分型面接触面积不宜过大 (溢料面或挤压面) 溢料面之外增设承压面(图b所示),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8,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2.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不溢式压缩模凸模与凹模的配合 加料腔是型腔的延续,凸、凹模间无挤压面 凸、凹模配合环不宜太高,以减小摩损 凸模与加料腔侧壁摩擦,易造成磨损,改进形式如图4-20,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29,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2.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半溢式压缩模凸模与凹模的配合 加料腔是型腔的扩大,带有水平挤压面 模具上必须设计承压面或承压块,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30,三、凹模加料腔尺寸计算,1.塑料的体积计算,2.加料腔高度的计算,见表,塑料的体积塑件的体积体积压缩比(表4-6) 塑件压 溢式压缩模无加料腔,塑料全部放在型腔中 不溢式压缩模加料腔与型腔截面尺寸相同 半溢式压缩模加料腔等于型腔截面(25)mm宽的挤压面,5.3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31,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常见塑件的脱模方法有手动、机动、气动。,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气吹脱模,卸模架脱模,撞击架脱模,撬棒,其它脱模机构,上推出机构,下推出机构,32,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1.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撬棒,操作简单,适用于小型模具,33,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2.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撞击架脱模,一个分型面 二个分型面 只适用于小型模具,34,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3.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卸模架脱模,下卸模架推件杆长度:H1=h1+h2+3 下卸模架开模杆长度:H2=h1+h2+h4+5 上卸模架开模杆长度:H3=h4+h5+5,35,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3.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卸模架脱模,下卸模架顶杆加粗长度:H=h+h1+3 下卸模架顶杆全长:H1=h+h1+h2+h3+8 上卸模架推杆加粗长度:H2=h3+h4+10 上卸模架推杆全长:H3=h1+h2+h3+h4+13,一、脱模机构的设计,36,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3.移动式压缩模脱模机构卸模架脱模,下卸模架短顶杆长度:H1=h1+h3+5 下卸模架长顶杆长度:H2=h1+h2+h3+h4-h6+8 上卸模架短推杆长度:H3=h4+h5+10 上卸模架长推杆长度:H4=h1+h2+h4+h5+15,37,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4.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气吹脱模,适用于薄壁壳形塑件和包紧力小、脱模斜度大的场合。,38,一、脱模机构的设计,5.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下推出机构,压缩模推出机构与压力机顶出杆的连接方式,不相连结构:推板的复位靠复位杆复位 相连结构:这种顶杆即可顶出又可复位,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39,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5.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下推出机构,推杆推出机构,推杆与固定板间留有0.51mm的间隙,便于推杆自动调整中心,以免模具热膨胀卡死推杆。,40,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5.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下推出机构,推杆推出机构,塑件上的嵌件常安插在推杆上,41,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5.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下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用于空心薄壁压缩件,受力均匀,运动平稳。,42,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5.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下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推出面积大,塑件不易变形,适用于壳体、薄壁、窄长塑件。,43,5.3 压缩模设计及制造,四、脱模机构的设计,6.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上推出机构,上推件板定距推出,44,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6.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上推出机构,上套筒定距推出机构,45,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6.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上推出机构,上推杆推出机构,46,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7.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其它脱模机构,凹模推出机构:分型后塑件留于凹模内 二级推出机构,47,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一、脱模机构的设计,7.固定式压缩模脱模机构其它脱模机构,双推出机构:在上模与下模同设推出机构,48,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二、压缩模侧抽芯机构设计,成型塑件上的侧孔和侧凸凹 注射模中的某些侧抽芯机构不能用于此 (如开合模驱动的斜导柱分型机构) 分型与抽芯机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受力状态恶劣) 可分为机动和手动(较多应用)两种,弯销抽芯机构,斜滑块分型机构,手动模外分型压缩模,手动模外抽芯压缩模,49,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二、压缩模侧抽芯机构设计,1.弯销抽芯机构,50,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二、压缩模侧抽芯机构设计,2.斜滑块分型机构,51,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二、压缩模侧抽芯机构设计,3.手动模外分型压缩模,52,5.4 脱模及抽芯机构的设计,二、压缩模侧抽芯机构设计,4.手动模外抽芯压缩模,53,思考与练习:,1.压缩模塑前准备及过程(填写工艺流程图) 2.压缩模塑模具温度与成型温度关系? 3.压缩模塑时间的含义?,54,一模可以压制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塑件,但仅限于流动性好的塑料。,55,可以根据不同塑件的重量和要求分别准确地加料,但是比较麻烦。,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