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7096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社会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务社会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务社会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专业地位角色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7个:一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为指导;二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服务,实质和精髓是为病人、家属和公民提供免费和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三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健康公平与健康平等;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五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解决服务 的心理问题和因疾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六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和组织化、制度化社会服务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关怀和无私奉献;七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运行机制是及时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2、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类角度和三大专业特征:分类角度: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人的社会服务;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划分,可以分为职业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健康社会工作和监狱健康社会工作等;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领域看,医务、学校健康社会工作、狭义福利、住房、就业服务和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规律和结构变迁角度看, 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处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最高层次。三大特征:社会福利性:主要目的是解决公民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问题;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跨越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两大学科群;综合性3、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医务社会工作的宏观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中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医务社会工作的直接、具体研究对象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要研究各式各样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社会功能与运作机制;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研究各类疾病和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医学知识;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还有医学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医务社会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大的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及纵向历史比较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医务社会工作还应当研究特定社会的福利文化和医药卫生文化。4、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工作范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与临床医疗、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康复服务、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服务。5、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在不断变化;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社会工作干预措施。6、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领域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加强社区的行动;发展个人的技能;调整健康照顾服务的方向。7、康复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医学康复,主要是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主要是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主要是通过职业训练恢复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主要是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8、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功能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疾病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使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生理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病人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医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病人管理,参与医疗服务流程和健康照顾服务活动的过程;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健康照顾、确保病人完全康复;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病人管理之外,以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预防为主的预防服务于健康促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医务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两个学科领域,在医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9、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优先领域:广泛开展健康需要评估和高危人群的筛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和心理关怀;协助病人适应医院和医疗环境;对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和经济支持;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支持和家庭福利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和开展社区服务;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就医环境和加强医患沟通;组织病人自助互助小组、俱乐部和娱乐活动等。第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基础1、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科学体系,主要是回答有关疾病、病理、治疗和健康的基本知识;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工作知识,主要涉及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宽广知识基础。2、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可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知识三个层次。综观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其中最微观、最基础、最主要、最直接和操作化知识层次是有关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微观层次专业知识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需要和目标;中观层次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是有关社区与组织的,社区通常分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两种。宏观层次专业知识主要是有关健康照顾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政策框架等制度性议题。3、医务社会工作理论观点的基本功能a理论观点为我们观察、描述、分析和理解特定的疾病、健康现象、现状提供概念工具,有助于我们从不同学科、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去全面、系统、客观的观察目标事物b理论观点为特定服务领域提供各种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人们可以借此衡量和评价目标服务体系,确定目标服务体系所处的发展阶段、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c理论观点为全面系统客观描述服务状况,发现现存主要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主要成因,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政策建议,设计科学而合理的制度框架与选择适宜的政策模式,提供多方面的理论、政策支持,有助于科学决策,提高政策设计和目标服务质量d理论观点可以为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比较标准和参照体系,有助于发现不同制度和服务体系的主要差距所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e理论观点可以为我们正确评价和评估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提供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4、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体系与基本观点:a系统理论和人口学理论观点b生态学观点和人-环境相互适合的理论c结构功能主义和多视角系统整合的观点d健康危机干预和压力管理的理论e消费主义、增权和生活质量观点f人文关怀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g生命周期和人生不同阶段健康需要的观点h健康照顾或卫生保健的观点i生理-心理-社会健康观和医学模式转型学说j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理论观点5、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实务领域(1健康需要评估;(2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3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4急诊室、门诊部和医院社会工作(5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保险(6医疗救助和弱势群体的健康照顾(7出院计划和预后康复服务(8家庭照顾和社区护理(9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慢性病人和其他群体长期照顾(10肿瘤防治社会工作(11临终关怀和善终照顾(12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6、医务、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实务模式1)健康照顾处境分析与间接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2)跨文化与文化敏感的实务模式3)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模式4)基本生活和生活保护模式5)一般性与特殊性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6)整合型实务模式7)以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生理性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8)侧重精神心理分析和精神心理治疗的精神心理治疗模式9)医疗机构中医疗照顾为主的服务模式10)医疗服务过程中与连续性服务模式11)注重服务对象共同需要与为服务对象增能赋权的发展模式7、医务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真诚“服务”病人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和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一味单纯、形式上“管理”病人和管理服务对象;按照免费、去商品化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原则,而非单纯注重经济效率和商业化原则配备社会工作者,满足病人社会需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区分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分类配备社会工作者,而不是全国实行统一的配备标准,应着眼于解决当地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需要、社会需要和健康需要,而不是按照控制成本、省钱原则配备医务社会工作者。8、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1)医务社会工作首要的工作方法是个案取向的2)团队工作方法和模式3)家庭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训练方法4)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促进方法5)资源动员和社区参与方法6)社区发展和社区健康法服务方法7)社区运动和群众运动方法8)健康政策倡导和制度变迁方法9)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创新方法10)国际健康照顾和全球公共卫生方法第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严格与制度模式1、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与影响因素第一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组织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高等院校中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以青年志愿者身份“进入”医疗卫生机构;第二种基本介入模式是通过医院院长和医院业务技术骨干“从国外介绍和引进的”;第三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医院为了公共关系和重塑自身的社会形象,尤其是为了预防、建设、调处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而“自行成立”医院社会工作部,按照他们自身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解,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第四种基本介入模式是,高等院校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医疗机构实习,通过实习和专业服务活动,院方发现社会工作者对医院改善服务质量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医患沟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社会工作者是现代卫生保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人员,遂决定将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留下;第五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制度环境、社会工作教育、开拓型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医院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模式”;第六种基本介入模式是,有些人员在“不知不觉”、不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实际上却正在从事医务社会工作。2、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卫生政治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在卫生系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政府实施卫生治理与构建现代卫生保健制度的迫切需要,它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权威与执政的社会基础;中国目前存在的医患之间结构性紧张状态,既增大病人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不安全感,又造成严重经济浪费,增大社会成本;建立和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价值观念,培育现代的健康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医疗健康文化,塑造现代医疗环境和服务体系。3、中国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现阶段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并不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目前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还是“星星之火”,已设立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医疗机构的数量不多,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医院,特别是那些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大医院和城市地区。目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设置“社会工作部”,建立专门医疗社会工作队伍,这些制度化建设都是各单位自主、自愿、自行进行的。目前全国各地设置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各种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动机和直接目的是有效预防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保护医院、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制度创新与服务发展,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在地区、服务领域、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目前,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在全国各系统中,卫生系统是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的最好系统,因为卫生系统最迫切需要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卫生系统面临的结构与体制性问题较多也较为突出。4、中国医务社工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是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卫生保健制度建设日益紧密,一体化和整合性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国各地设置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疗机构,以及那些尚未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机构,都将逐步走向制度化建设的道路;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模式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和服务模式;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必然会有所不同,这反映特定时空处境下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5、19491954年新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预防那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疾病整顿全国卫生工作队伍,建立农村、工矿企业和城市的基层卫生组织医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医学教育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大批医药卫生技术人才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的健康发展中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建立医疗照顾服务体系第四章 中国健康照顾政策框架与健康照顾服务体系1、公共政策的含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角度看,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而做出的决定。2、公共政策的范围内容:国防政策、外交政策、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宗教政策、环保政策等3、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目标、宗旨是社会福利和利他主义,是行善和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道德规范功能,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念色彩浓厚;具有强烈的行动取向和问题取向,反映社会共同愿望和解决问题的普遍要求;兼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其中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是最典型例证;贯彻实施和日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社会资源水平再分配和垂直再分配,是“劫富济贫”,而不是相反。3、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五个组成部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额医疗互助与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服务体系4、中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即广覆盖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第六章 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介入领域1、在预防医学领域社会工作者常常扮演如下角色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社会资源动员和组织者宣传者协调者增权者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果解构人们的惯习陌生场域的出现缺乏制度嵌入的群体茫然失措,形成社会风险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介入时序1)事前介入增强特定群体的制度嵌入(1)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承担起倡导者的角色健康意识层面社会政策层面社会性行动层面社会责任层面(2)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区别情况,采取具体的预防应对策略针对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针对各类污染的现实情况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针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充足防灾、减灾和抗灾的物资储备2)事中介入建构适应公共卫生需要的惯习(1)呼吁公众的主动配合,实现个体和群体惯习的变迁(2)个案介入(3)团体工作方法介入(4)社区工作方法介入3)事后介入适应陌生场域4、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5、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是指人们在患病、工伤、伤害、生育和年老等需要社会帮助的情况下,需要获得预防、诊断、检查、治疗、康复和其他维护健康的服务时,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护制度与政策框架的总和。6、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额医疗互助与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服务体系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低医疗保险水平原则、广覆盖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遵循的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开9、医院的含义:医院是设置住院床位以诊断疾病、收治病人和护理病人的专业化医疗机构,是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场所,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P10010、医院的类型(1)按照医院的服务范围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标准,医院可以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教学医院、企业医院、中医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基地。(2)按照医院规模,医院可分为三级十等。(3)按照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目的,医院可以划分为公立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两大类型。11、预防医学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环境卫生阶段:此阶段处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重点是为改善环境,而进行城乡卫生基本建设。个人预防阶段:此阶段处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人们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破坏了宿主、环境与疾病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的程度,要求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宿主,控制病因。社会预防阶段:它矛头指向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亡,实践证明,对付它的法宝主要靠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和环境医学社区预防阶段:此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社区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为其成员谋取互利性的服务。12、预防医学的三个层次:初级预防也称一级预防,即中医的“未病先防”,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即促进健康与特殊防护二级预防包括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即中医的“既病防变”,强调及时发现病例并加以处理,目的是减轻痛苦与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预防病程延长,预防病情恶化预防传染病波及他人以及预防并发症与后遗症三级预防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预防后遗症的发展,包括降低致残率和康复。13、预防医学研究内容:流行病学/卫生学/社会医学/环境医学14、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法15、预防医学面临问题: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地方病与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16、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将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注重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导引17、初级卫生保健应运而生: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18、医疗卫生工作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特征:观察与描述临床思维生物统计临床研究中的对照组双盲法临床流行病学19、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分化与重新组合并存综合化趋势国际化趋势探索性发展循证医学的趋势20、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对群体健康的介入策略:干预方法包括:开发领导、动员群众参与、培养骨干、利用舆论和规范力量,创造良好环境,降价与激励。21、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扮演的角色: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社会资源动员和组织者;宣传者;协调者;增权者;合作者第七章 疾病治疗与医院社会工作介入领域1、医务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1)当机构需要制定提供服务的书面计划时,制定者必须是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且具有执照者并须经过社会工作教育审议会认定的合格者。2)医院社工部门应对方案负行政责任。3)明确社会工作方案的范围、目标和组织;服务计划的设计一般应由社会工作硕士根据目标、组织、范围和内容来完成。4)医院社工的服务包括发现个案,对案主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咨询、在职训练和教学以及参与社会服务工作。5)有足够的社会工作者配合方案的实施。6)通过在职训练及进修教育,加强对案主的服务。7)机构服务策略与工作程序应设计妥当,并有效使用。8)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伦理守则。9)社会工作的记录应纳入病人病历表中,以供参考。10)评估与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11)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满足专业的、教育的、管理的和有关社会工作方案的需要。2、合格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具备一般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对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方式及家属护理的了解,能体恤患者因疾病所产生的需要,包括心理需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及时地疏导;具有与医护人员合作的技巧,能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形成团队,为患者提供适当服务。2、医务社工常见的任务与功能间接服务,包括行政事务、资源开发、计划、教育训练、评估研究等;直接服务,即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服务,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环境改善;团体干预;个案管理。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福利的角色医疗团队成员的角色社区健康服务的角色医院行政的角色教育角色4、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一般工作程序:确定案主查阅病历或与医护人员讨论病情,了解要帮助的患者之病情、治疗情形、治疗计划。收集患者的有关社会与心理资料确定社工可帮助病人之处提供服务,落实计划,实现目标,并将具体的服务事项记录在病历上。评估个案工作,并完成个案工作报告。5、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指标案主是否真正得到了他们所需要和期待的服务;机构和工作者是否具备专业化水准,是否有效;经费是否全部使用在纯粹的服务工作上,如果不是,其比例是多少;基金的花费是否合理,是否与服务目标直接相关。6.医患关系的特质利益关系上兼具互惠性与矛盾性交换关系上价值规律若隐若现医患关系的不对称性资源、能力方面的异质性病人医生关系主要基于病人的感觉7、出院计划所必需的条件尽早确定出院后可能有护理需要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的评价和会谈制定计划计划的调整和实施8、探讨社会工作出院计划的过程:入院阶段最初的社会工作出院计划;促进案主、家庭和健康照顾团队的合作,增进沟通;推荐可供选择的出院方案以及资源动员;出院计划的执行;出院后的跟踪和评估。8、出院计划具体的实施过程选定适合出院计划的患者决定出院计划的指导者初次见面以及收集资料病房病历讨论会的准备召开病房病历讨论会召开扩大病历讨论会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出院场所的联络9、社会工作者在出院计划中的角色在为案主制定出院计划前,社工首先要为案主作早期的鉴定和评估与案主、案主家属及健康护理中心合作在对适用性、方案、服务质量等的评估完成后,社工要为案主及其家人提供不同的疗养方案,以供他们选择在案主出院接受评估的过程中,社工要为案主及其家人提供支持和勇气,协助他们做出决定与社区的有关机构及相关的长期疗养中心取得联系,促进案主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进入状态,并且为弥补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作准备。第八章 医院社会工作于医院社会工作组织建设1、当代医院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构建和谐医院医院人本管理医院管理社区化病人安全管理2、社会工作部门在当代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参与医院管理过程,提供决策信息咨询协助解决医患纠纷,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充实医院社会资本开展公共卫生研究,改善公共卫生政策3、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目的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或观念变成行动增进社会工作技巧帮助学生学习对自我的再思考,进而达到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以促使自我的成长,使其更符合专业的要求发展创造力产生更好的服务方式或内容4、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社会工作原理、原则如何运用于具体的医院管理方式与病人的时候文化脉络了解医院运作体系的功能、政策以及服务的程序和社会工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医院所属的社区存在的社会问题有更清晰的了解了解社会工作者所服务的病人及其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类别与特征对医疗过程中人与社会关系,人的行为发展过程,以及社会文化脉络有清晰的了解学习与病人及其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技巧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于具体的事务中对医疗过程中的行政与法规概念有较清楚的了解,对医院的运作过程加以了解学习如何转介、协调以及运用社会资源学习如何评估,并不断地改进服务5、医院社会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行政督导项目、方案评价、对个案工作方案报告和统计上的分析说明、小组工作方案的工作细节、社会工作部门有关的政策制定与修订、病人照顾程序中专业自责的确认、机构内方案计划的参与、参与社区中的保健与福利方案的发展、参与对医院工作人员或学生的教育方案、研究工作、部门方案的实施、其他事项安排6、医院社会工作部门的人员职责:主管部门:面向社区及社区的职责:代表医院及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与社区及有关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关心社会慈善事业,宣传医院的社会服务形象;代表医院向社会进行募捐,接受并公布社会各界的捐赠及其使用情况;面向医院管理层及医院其他部门负的职责包括:贯彻医院管理方针与政策,参加院务会议;配合各科室部门的医疗需要,做好医疗团队的协调与整合作用;开展各种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医院和谐文化的建设;面向社会工作部门内部的职责:制定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做好部门预算与收支的审定;制定及审核部门内部的研究计划、新资料以及各种报告;开展社会工作者的选拔、培训、评价以及考核;协调社会工作者理念的冲突面向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的职责包括:在个案中对员工进行督导、评价以及研讨;员工的小组计划书的制定、服务对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以及小组过程进行监督;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各项内容进行研讨与交流,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面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实际咨询以及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职责包括:负责各科室转介来的个案,诊断患者相关疾病的心理及社会信息主动观察、发现病人的问题,并与各个科室医护人员协调与联系参加会诊工作出息相关的会议阅读病例,了解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积极 配合治疗工作提供医生医学研究的资料,供医疗研究进行参考秘书及接待员 :协助部门或主管处理日常事务、文件以及相应的接待工作;针对医患关系日益激化,秘书必须具有同理心,懂得良好的礼仪,并且具备处理突发时间的能力5、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与功能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支持性督导6、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1)个别督导聆听补充提出疑问评价提出建议2)小组督导7、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形式性评估总结性评估8、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方式临床评估方案评估机构评估第九章 疾病康复与康复社会工作介入领域1、社会康复的工作措施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来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力要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使残疾人起居方便,并享受适合的公共设施服务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独立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2、康复训练的一般过程(步骤)康复诊断确立康复目标制定周密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康复治疗的评定3、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康复方面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协助康复医师开展需要评估、正确地诊断以及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协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利资源针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专业辅导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性服务,解决残疾人社会适应问题,满足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通过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进行社会呼吁和倡导,为推动社会政策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进行实证积累。4、康复社会工作的作用1)对受助者的作用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2)对社会的作用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5、康复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崇尚专业的时候伦理精神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6、康复的目标:康复的一般目标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能丧失,防止可能增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身体功能,增进对困难情境的自我处理和自我照顾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获取充分情绪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高程度地提高职业技能,发挥潜能和增加社会生活功能。7、康复内容:康复医学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康复治疗: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8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的康复,包括综合医院中的康复科、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专科康复医院等上门康复服务,指具有一定水平的康复人员,走出康复机构到病、伤、残者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活动社区康复或称社基康复或基层康复,指依靠社区资源(人、财、物、技术)为本社区病、伤、残者就地服务9、康复训练的步骤组成:康复诊断。康复训练不在于诊断服务对象患了那种疾病,而是诊已有的、具体的哪些缺损,那些需要帮组恢复确立康复目标。根据病情及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康复诊断以及服务对象自身、家庭、社会对其角色的要求,来为病人确定切合实际的康复目标制定周密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计划的实施最好是在家庭、社会等要求达到康复目标的环境中进行。康复治疗的评定。、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康复方面的介入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协助康复医师开展需要评估、正确地诊断及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协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力资源,比如考虑残疾人康复后应有的基本医疗措施,包括地方性的医疗单位、老弱残疾人的疗养及福利机构的设施针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专业辅导,包括家庭治疗、小组、社区等专业性活动帮组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性服务,解决残疾人社会适应问题,满足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通过社会会工作研究和时间,进行社会呼吁和倡导,为推动社会政策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进行实证积累。、康复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一般来说,在康复机构中开展的社会工作,是以个案工作为主,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辅助的康复工作,其个案工作方法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一个病区或一种疾病、一种伤残类型的康复对象,对案主进行一对一的工作,采取调查立案、咨询、会谈和访视等手段,在案主及当事人的配合下,帮助案主解决他们在住院期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小组工作方法。形式:由社会工作者、护士、康复训练技师、心理工作者和康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小组与工作,共同针对某一类型残疾人开展工作。将住院残疾人按照残疾类型分成活动小组,由社会工作者组织某一个病区残疾人开展互助帮助小组工作。组织残疾儿童家长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工作,这些小组工作的目的是鼓励残疾儿童家长自助,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8、康复社会工作的作用:1、对手受助者的作用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2、对社会的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建设和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6、国家和社会采取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聋人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在部分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7、开展社区工作的有利条件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社区中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包括设施。设备、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等。在社区中残疾人可以得到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在社区中可因地制宜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8、残疾人工作的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政府为指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障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2)工作原则社会化的工作原则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因陋就简的原则因利势导的原则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10、残疾人的事业成就: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督在国家协调机构中发挥残疾人代表作用参与制定和实施国家计划提高公共意识激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自强精神参与国家事务建设无障碍环境11、残疾人的权利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平等对待残疾人国际社会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内容。A国际立法:规定特别扶助的原则、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重视残疾人组织的建设和作用、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康复、给予福利保障B国际行动12、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政策法律援助制度就业政策医疗救助制度参上抚恤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商业保险9、聋哑儿童社会康复注意的问题:加强对聋哑儿童康复的早期干预促进“聋健合一”的康复训练帮助聋哑儿童获得助听器开展家庭康复扶10、在聋哑儿童康复训练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珍惜和尽量满足聋哑儿童的好奇心创建和设置适合聋哑儿童学习生活的环境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小组活动中,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A让聋儿自己多一些4动口、动脑的机会,亲自参加游戏或操作B提供物质条件C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都要对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D尽可能与家长取得合作,或取得一致的意见第十章 社区健康服务与社区健康社会工作介入领域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1)卫生信息管理2)健康教育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4)慢性病预防控制5)精神卫生服务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8)老年保健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2、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特征社区健康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服务范围和内容的服务性工作社区健康服务是联结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于社区建设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社会工作,联结社区工作、群体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联结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区互助服务的桥梁和纽带,这种中介性和桥梁、纽带性的服务特征明显,是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最突出的特征。社区健康服务的综合性特征突出以健康促进和改善生活状况为中心,而不是以生理性疾病预防治疗和病人为中心,这是社区健康服务截然不同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关键之处,也是社区健康服务最本质的特征。以人群为服务对象、以普通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尤其是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为服务重点,而不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这是社区健康服务接人不同于医院临床个体医疗服务的最大之处。以家庭为基本服务对象。3、社区健康服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各种类型的社区健康需要研究广泛介入社区层面上和地域社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创造、提供、发展、评估和理论、政策、制度创新建立、发展、改进和维护社区健康信息系统,描述社区健康地图和社区健康的社会生态协助全科医生和护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中可以介入的基本范围是“非医疗性”服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之一是发现、培养、扶持和训练社区健康领袖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中的基本职责和专业使命之一是,努力将现有各种社会 服务体系联结起来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之一,是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改变不合理、不适宜、不友好的社会环境,将改变环境放在重要地位,而不是改变人置于工作的重要地位。名词解释:1、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机构中,解决病人和家属心理、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突出特点是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已超出医院和临床医疗的卫生范围,反映世人健康观念的不断变化。2、精神健康:一种完好的状态,个体能够认识到他或她的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压力,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能够对他或她的社会有所贡献。3、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疾病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5、疾病:是指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一种社会失调状态,是一种社会偏差性行为和状态。6、预防医学: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学科。7、临床医学:主要指以求诊病人为对象,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利用各种方法诊断疾病,并针对性地给予积极、有效的肌体干预措施,包括药物、物理、手术等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8、康复: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常见的有急性中毒、污染、急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灾害。 10、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专业机构的有关社会生活的康复训练、社会层面的呼吁和倡导、政策的研究、推广和推动等,帮助服务对象尽可能恢复其社会功能,为其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使其享受作为社会人的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11、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劳动者因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负伤、致残、死亡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本人或其供养亲属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3社区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 是全体蛇舞居民,其中妇女、儿童、老人、慢性病人、残疾人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确定社区健康服务对象是已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为基础4城市健康服务在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改善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方面使中国社会现代化速度明显的加快,另一方面,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显著增强,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政府治理、社会管理和政治发展的需要。其次,社区健康服务具有安全、便捷、经济的特征,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服务体系,相对于大医院而言,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效益与效果最后,社区健康服务具有改善医患结构关系性紧张状况,具有明显缓和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作用,具有改善社区居民求医问药模式,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发展预防保健和公共服务,培育和塑造现代健康照顾和社会福利理念等积极作用第六章一、儿童发展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1、胎儿期及围产期。胎儿期保健的主要任务是: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母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产时感染、预防并及时处理围生期新生儿疾病。2、新生儿期。新生儿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有出生时的护理、居家保健、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等3、婴儿期。婴儿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尤其强调母乳喂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坚持户外活动、用带有声光色的玩具促进其感知的发育和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4、幼儿期。供给足够的营养,注意训练儿童的自行进食技能、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和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注意培养幼儿的自己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做好计划免疫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5、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应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学习遵循规则和与人交往、保障充足营养、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6、学龄期。此期的儿童应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展体育训练、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进行法制教育7、青春期。该年龄阶段要开始进行法制教育,要减少青少年怀孕及危险饮酒行为,关注青少年性传播疾病二、儿童疾病特点和生长发育因素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a环境因素。社会与大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b遗产因素c营养因素d疾病因素e教育2、儿童常见疾病a先天性畸形b儿童肿瘤。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淋巴瘤c新生儿疾病d儿童营养性疾病e儿童肺炎和腹泻f儿童精神系统疾病g儿童常见传染病h其他常见疾病3、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a婴幼儿期常见的睡眠问题、喂养问题、吸吮问题、语言问题、情绪问题、过度依赖。b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遗尿症遗粪症,吸吮手指、咬手指、睡眠和饮食障碍、逆反行为、情绪问题、退缩行为c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入学适应困难,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疲劳厌学等。d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品行障碍、电脑网络成瘾、考试焦虑症、手淫早恋,人际关系问题等三、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与疾病预防工作1、我国儿童的保健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和规范化。儿童保健工作已由预防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展到依法保护儿童健康行为发展、眼保健、口腔保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发面,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2、迪胡帕将健康照顾机构分为四大类: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机构、急性照顾机构、非住院照顾机构和长期照顾机构。美国健康教育部认为医疗照顾涉及六个层面,第一层是预防教育,宣传预防保健工作;第二层是基础照顾,一般疾病的诊断治疗;第三层是急性照顾,疾病症状明显或严重的紧急照顾;第四层是特殊照顾,专业精密的医疗技术服务;第五层是康复照顾,术后追踪、随访、康复;第六层是继续照顾,主要针对疾病无法治愈需要长期照顾、居家照顾、安宁照顾的病人。其中我国的三级医院对应三四层,二级医院对应二五层,一级医院对应一六层3、我国的卫生方针政策之一是预防为主,政府一贯重视预防免疫工作,我国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检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后消除、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 四、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条件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决定卫生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决定卫生资源的分配,决定人们的行为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善营养条件,同时经济发展使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3、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完整的服务体系,起着维护人们健康、消除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4、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发育和医疗保健的基本提供者。健康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是儿童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5、学校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是帮助孩子建立完善人格和向上的基础6、文化因素,落后的风俗习惯、家长的吸烟行为以及具有暴力和色情的游戏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五、患病儿童的社会表现和心理反应(一)、孩子的社会心理反应疾病与治疗常表现出的社会心理反应:1、孤独与隔离的感受以及父母分离的恐惧2、严重的疼痛、不适、或疼痛往往被认为是对他们的惩罚,认为是自己不听话会做错事才导致他们生病3、环境、机器、人的不熟悉造成的忧伤,睡眠/清醒模式干扰,由于治疗是机器产生噪音,关心使用仪器的目的4、疼痛造成的焦虑5、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恐惧6、失去控制的恐惧,失去控制感,疾病造成的现实生理不适和个人隐私的侵犯。7、衰退苛求行为六、患病孩子回归社会的服务(一)、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益于孩子家庭的康复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由国家与政府、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所支撑的能对所需者提供支持的资本组合。社会支持系统常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急反应、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生活上的压力。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人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减轻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二)、学校或社区为孩子回归社会提供重要场所儿童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教育领域,社会化指的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转变为群体活动的过程,个人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自我观念,一方面履行其社会角色,以圆满的参与社会生活。(三)、专业社会工作有益于病人的康复和社会回归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协助患者及其家属疏导疾病和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及情绪问题。2、多方搜集资料,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医疗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及及时调整医疗手段。3、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利用各种医疗设施,避免盲目性4、协调患者及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5、提供入院、转院、出院的计划,协调安排以及其他具体服务。6、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如获取福利资源、卫生资源、使患者在生理康复的同时获得社会康复。7、开展与疾病问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其结果有助于进行下一步更有针对的治疗。七、社工者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到:1、正确面对与调试危机和压力2、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3、增强安全感和力量感4、实现群体归属的特殊需要 第四节 少年儿童健康与儿童医院社会工作实务八、 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1、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病人而言,其目的是在协助病人处理因疾病或治疗引起的各种问题;使病人无论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能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而维持全人的整体性;以希望病人在治疗后或出院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对不断改变的换几个有良好的适应性。2、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作用主要有:(1)评估病人心理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2)在服务传输过程中与团队成员配合,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个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知识(3)帮助家庭配合治疗,鼓励病人利用医疗服务(4)与其他专业人士一起,利用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5)充当社区服务的桥梁,在病人需要与合适的资源间牵线搭桥(6)参与政策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7)从事研究活动,未在工作中获得成功而拓展知识基础。3、 在医院内,社会工作者要与医学及涉及面非常广的各类专家合作,包括护士、营养师、理疗师、药剂师、语言听力专家等4、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到2010年我们要完成:(1)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儿童享有基本卫生医疗和保健服务(2)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合作医疗以及多种形式的健康保健制度,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3)多渠道设立贫困家庭的疾病救助基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4)重视儿童体育(5)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5、 5、中国的独生子女常让我们看到,家中患病的孩子往往会影响整个家庭,家中事务会围绕着这个不健康的孩子转,家庭的整个生活方式会调整或发生巨变,有的甚至导致家庭功能失调。6、 医患沟通的基本模式(1)主动被动模式(2)指导合作模式(3)相互参与模式九、重症监护室的社会工作角色1、评估病孩情况,了解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及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