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 公泰咨询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6311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 公泰咨询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酒店 公泰咨询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酒店 公泰咨询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咨询 二周年特刊 2004年8月 总第28期公泰咨询创青岛行业品牌领岛城理念前沿2004.08 总第28期编者的话 两年一小站内部新闻 市场与管理登陆青岛 与公泰结成战略联盟公泰管理咨询网站开通“在线免费语音咨询”时事评论 李嘉诚和周正毅就是不一样特别报道 惊闻河南取消验资审计行业前沿 财务变革系列之五MRP/ERP推动财务管理转变 全国性调查力度空前 减免税改革破题在即 税制改革启动 避税培训火上浇油 公司法将大改财会论坛 赵老师的第六课税务机关的罚款处理对吗?专利权法案例系列之二专利权无效管理殿堂 “政治”智慧推动公司变革从容应对集体跳槽中国企业下一步该怎么走职场思维 你很忙吗? 做假账CFO的两难宿命?开心一刻 法海的七宗罪编 者 的 话两年一小站姜 言 礼从最初的公泰通讯时断时续的半月刊到今年的风雨无阻每月必出的管理咨询,我们坚持了两年。总体上讲,刊物形式上逐步规范稳定,内容上日趋新颖充实;两年一小站,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有些许满意和进步。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有了些红瓦绿树综合症的味道。上两期连续寄出了关于刊物的调查问卷,没想到有那么多的朋友给我们回了信,有的大加表扬,有的含蓄批评,我们都表示由衷的感谢。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批评和表扬都是关心!其实我们知道刊物有很多不足,比如形式常换、定位混乱、标题太大、专业性不够、缺少高水平的观点等等,这都是我们以后需要逐步改变的。有的朋友讲到我的杂文随笔,认为太棉,而棉里又没有藏针,应该象鲁迅先生一样用上匕首和投枪之类的利器。凭心而论,自己既无先生之文采,更无先生之胆魄,既不会成为文学大家,也不会成为革命先驱,平常人平常心的凡夫俗子是早就定位了的。至于随手写篇小文只是茶余饭后的闲心,就如同邻居大哥路灯下光着膀子打够级一样。还有的朋友认为我的“杂文比会计师更有出息”,鼓励我改行,我更不敢相信,因为两年来我挣的稿费总共不过千元,用来喝西北风都得分期付款。还有的朋友提到刊物的印制应更漂亮一些,彩色封面,多加些照片,吸引一些广告,说实话,这也是我的希望。但现在刊物非正规杂志,全部为免费赠阅,也不可以搞广告,编印邮寄都是成本,短时间内形象上的大改观不太现实。哪位朋友如有物美价廉的内刊、正规刊可以合作的资源,请给予推介,我对编好一份象样的杂志是充满信心的。刊物自本期开始做了较大调整。一方面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一些有关重大事件的特别报道和评论,并把原先法规方面的内容单独出一册法规信息汇编;另一方面调整赠阅对象,减少免费赠阅的范围,除公泰的特邀管理顾问、客户、管理咨询网络会员、特约私人会计师以外,只做有选择的少量赠送;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调整,为便于实事求是地明确我们的服务方向,刊物名字改为公泰会计师,调整是为了做的更好。两年一小站,希望再过两年刊物能有更长足的进步,为你多服务,为我多陶醉,好让瓦更红树更绿天更蓝。市场与管理登陆青岛 与公泰结成战略联盟市场与管理登陆青岛!市场与管理与公泰管理咨询结成战略联盟伙伴!市场与管理杂志是由中国国际华商新闻出版集团主办的大型全彩印刷管理营销类月刊,于2000年创刊,经过四年的发展,已成为管理营销类杂志主流媒体之一,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发行。杂志宗旨: 引进有效管理理念 创建卓越营销平台杂志优势: 阅读群体高素质 高层次 是社会主流阶层 信息量广 发行量大杂志内容: 秉承高度 深度 宽度的理念 宣传品牌 创造财富欢迎订阅与刊登广告 社址:香港九龙旺角亚皆老街113号2210室国内采编中心:青岛南京路98号新贵都D1楼电话:0532-5810680 5815087 公泰管理咨询网站开通“在线免费语音咨询”公泰管理咨询公司与济南银泉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在线语音免费咨询服务。客户可登录我公司网站首页http:/www.qgongtai.com,点击“在线语音咨询”图标,下载NP电话软件,即可免费进行电话咨询。现客户可以免费申请银泉公司开发的网络NP电话,实现真正的在线免费通话。截至时间为2004年10月31日。详情请登陆银泉网站:http:/www.worldnp.com。公泰管理咨询网络章程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姓名详细通讯地址性别 电子信箱专业电话工作单位及职务(请勿谦虚)个人专长和自我评价 (放开思想)工作意见、建议和希望企业会员入会申请表公司名称详细通讯地址联系人 邮编专业电子信箱职务及电话工作需求 工作意见、建议和希望李嘉诚和周正毅就是不一样 近期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的经商自白书炒的很响,中国经营报刊载了一篇水皮先生的评论文章李嘉诚和周正毅有什么不一样,推荐给大家。李嘉诚和周正毅有什么不一样李嘉诚号称华人首富,周正毅号称上海首富。 李嘉诚和周正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李嘉诚出身小职员,周正毅出身棚户区;李嘉诚卖塑料花起家,周正毅卖馄饨起家;李嘉诚靠炒地产完成原始积累,周正毅靠炒卖烂尾楼一鸣惊人。 李嘉诚和周正毅都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不同的是发迹之后,李嘉诚成为财富的榜样,而周正毅成为问题富豪。周正毅为什么拥有和李嘉诚同样的起点,但却不能拥有和李嘉诚一样的终点呢?刘梦熊是香港京华山国际投资公司的首席顾问,和李嘉诚打过交道,也和周正毅打过交道。年李嘉诚旗下的长虹生物科技公司要上市融资,当时长科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才几十万港元,根本就不盈利,但是股票发行时还是获得了好几倍的认购。为什么?刘梦熊说,因为香港人相信李嘉诚的信誉,相信跟着李嘉诚投资不会吃亏,李嘉诚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几乎就在同时,周正毅找到刘梦熊让他帮助收购香港的公司,刘经过多方调查为周找到了一个拥有几亿现金的干净公司“上海地产”,事成之后周正毅却赖掉了几千万的佣金。刘梦熊对周正毅的手下说,告诉你们老板,这样没诚信,注定要完蛋。 刘梦熊的故事是真实的故事。中国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资本市场上,诚信就是青山,资金就是柴,只要诚信在,不怕没资金,而且钱找人越找越多,人找钱越找越少。李嘉诚决定在伦敦以私人方式出售他持有的香港电灯集团公司股份的。计划过程中,港灯即将宣布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李嘉诚的得力助手马世民马上建议他暂缓出售,以便卖个好价钱,但是,李嘉诚却坚持按原计划出售。李嘉诚说,还是留些好处给买家好,将来再配售会顺利点,赚钱并不难,难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誉。远东经济评论对此发表评论,非常精辟地说,“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名声”。李嘉诚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引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同样的故事在李嘉诚经商自白书中还有很多很多。依我所见,在这位华人首富领先商界的个强项中,做人是李嘉诚最强的项目。同理,李嘉诚最看重的生意秘诀就是一个字,“信”。当然,所谓的“信”不是抽象的,必然与对他人的“诚”分不开,诚信结合,即为“义”。李嘉诚坦言,以往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也会谈生意,约谈生意,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沙地里长出的树再怎么扶也扶不起来。”对于商人而言,如果从小没有养成遵守信用的习惯,那么就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任,生意也就很难做。李嘉诚曾戏言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骗人,不符合中国人无商不奸的标准,令人感叹的是偏偏是这么一块“废料”做成了全亚洲独一无二的大生意。市面上李嘉诚的经商之道出了一本又一本,文章都做在李嘉诚致富术上,达人解析的李嘉诚经商自白却围绕做人做文章,让每一个普通的读者能从李嘉诚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增加自己的信心。做人什么最难?做人最难的是不做加法做减法。李嘉诚说,假如拿的股份是公正的,拿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这段话被印在书的封底,其中也可看出编辑的价值取向。李嘉诚和周正毅有什么不一样呢?最大的不一样其实就是做人。如果说一定要作个形象的对比话,那么,同样的利润,李嘉诚可能只要应得的90%,周正毅要的就是110%甚至150%。周正毅缺钱吗?他不缺钱,但是他最终还是栽在钱字上,根源就在“贪”。(公泰评论员)有一位老板朋友与南美某国做礼品生意,他一直担心该国信誉不好,发出货不知能否受到钱;后来一切顺利。他坦诚的说只要和他们讲信用,对方就讲信用;对方还一直担心我们能不能认真履行合同呢。想不到堂堂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竟被人如此小视,想那些蛮人还披树叶之时,我们早就绫罗绸缎了。李嘉诚和周正毅的不同就是做人的方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很多人挂在嘴上而没有记在心里的。周正毅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作什么都有规矩,规矩就是所谓的“道”,李嘉诚守“道”就成功了,周正毅无“道”则完蛋了。以前还听人讲过,盗亦有“道”,先入后出均分,讲的是如何作好一个强盗的道理。诚信是做人做事基本的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长久的道理。现在我们需要全社会的诚信环境,这不是一个周正毅就能毁掉的,也不是一个李嘉诚就能建立起来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诚信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就象抓足球一样。惊闻河南省取消验资审计 7月28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共49条,是目前全国关于市场主体准入方面改革力度最大、内容最多的政府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1)经营范围不再具体化 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规定,企业经营范围除涉及法律、法规规定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项目外,不再核定具体经营项目,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统一为51个字:“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的,未获批准前不得经营;未规定审批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2)精简前置审批项目 意见在第一项中就改革企业前置审批制度,要求除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 生产性企业在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前,确需筹建的,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筹建登记,登记符合筹建条件的,可以核发筹建期为6个月的临时营业执照。 (3)注册资本(金)可分期付 ,并无需审验 首期到位的注册资本(金)应不低于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金)数额的10,注册资本(金)的缴付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过去,投资人全部缴纳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并认为这是企业设立的法定要件。但目前这种验资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主要有:入资验资的环节多、程序多,拉长了办照时间;验资费用较高,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一些中介机构自身行为不规范,存在“倒资金”、“假验资”的现象,客观上也难以保证注册资本(金)的真实性。 意见改革了注册资本(金)审验办法,实行“企业注册资本(金)入资专户缴存”制度。投资人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只需到指定商业银行开立“企业注册资本(金)专用账户”,缴存货币注册资本(金)。登记机关根据入资银行出具的“缴存入资资金凭证”确认其缴付的货币出资数额。另外,企业年度检验时,不再提交年度审计报告。据有关部门测算,这项制度施行后,全省每年可为企业节省验资费和审计费3亿元以上。 (4)另外个人可与外商合作 意见允许中国公民与外资兴办合资、合作企业,这将有利于民间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等等!(公泰评论员)公司法的修改意见正讨论的热火朝天,但不知什么时候能定稿的情况下,河南率先突破了。精简审批手续,不再明确经营范围,取消冠名限制,允许个人与外商合作都是非常有力度的改革,一定会对河南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取消注册资本验资和工商年检审计业务,似乎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由会计师事务所对投资人的出资进行验证是公司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的明确规定,现在只由银行出具“缴存入资资金凭证”确认其缴付货币出资数额,工商即可登记,证明资金到位的责任在银行,还是在工商?如果将来发生纠纷肯定有打不清的官司,如同交警办了刑事案,环卫局管起了医患纠纷,风马牛不相及。公司法还规定更多的出资形式,比如知识产权出资、股权出资、固定资产出资、债转股、净资产增资等,如果都不用会计师事务所验资了则更可怕,谁还敢相信河南的营业执照?据说这次制度的出台是因为目前的验资制度存在很多弊端:费用高、程序多、效率低,存在“假资金”、“假验资”现象,取消这项制度后全省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3亿元以上等等,上述情况肯定是存在的,但我们确实不因噎废食,如同哪个地方的治安不好可以撤去公安局长,但不能撤了公安局一样,无序的社会成本不知会有多少亿。 当然,河南的政治问题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在此希望给我们会计师的同行发一份倡议,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行业的前途了;如果再不认真,一不小心就成了历史的绊脚石了,要多惨有多惨。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想得到社会的尊重,必须认认真真从自身一点一滴做起。企业财务变革系列之五 MRPII /ERP 推动财务管理转变 主持:青岛公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约ERP管理专家 袁强MRPII/ERP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的企业家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用成熟的MRPII/ERP管理软件或植入MRPII/ERP的管理思路来规范企业的作业流程,从财务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MRPII /ERP 正在推动财务管理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既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财务管理进一步与生产管理配合作业的内部需要。 制造资源计划(mannufactaring resource planning)简称MRPII ,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从制造企业的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控制、车间控制,伸延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财务活动,从而为制造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处理逻辑。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简称ERP, 进一步发展了MRPII的理论和方法。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国企业开始以客户为中心,以时间为价值的经营方向发展,企业更注重产品的交货期和质量因而对财务管理特别是成本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更强调财务管理的及时性以及财务管理对财务结果的可控性。MRPII/ERP理论强调了全员的参与,同时系统的运行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调动了企业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参与财务控制的积极性,使得财务管理的具体职能细化到了每一个员工身上。MRPII/ERP理论运用先进的标准成本制度进行成本管理,强化了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在成本核算的作用,成本控制的力度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在控制生产的同时自然而然控制了成本的降低。财务人员不再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外,也不再为了一套滞后的数据而忙碌,真正实现了生产管理驱动财务管理。MRPII/ERP理论运行的前提是企业财务基础数据及其相关技术资料的准确性,企业MRPII/ERP系统的正常运行,检验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加强了财务工作自身的完善。由于在MRPII/ERP运行中数据的高度集中,信息的传递更及时更准确使得财务计算的数据更有价值,而运用MRPII/ERP的模拟运算及预测功能,使得企业的经营者更容易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市场的预测分析,根据市场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快速的反应。ERP使财务管理变得轻松而有意义,企业经营者也会感觉到一切尽在掌握中!全国性调查力度空前 减免税改革破题在即 胡朝辉原则上地方政府无权制定税收优惠“土政策”;但实际操作中,某些税种是所谓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地方擅自减免等于变相剥夺了中央收入;目前实行“地区倾斜”税收优惠政策客观加剧了地区贫富差距,不利国家重点行业发展;税收优惠制度改革将成未来税改重点,税收优惠将向突出产业导向方面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关于开展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活动的公告意味着一场范围最广、涉及税种最多的减免税情况调查工作拉开了序幕。从本月开始,凡在年底前已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纳税人都将收到来自税务机关的“减免税调查表”及填表说明。据悉,此次调查的对象是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各种减免税,调查工作将持续到月底。“如此大规模的调查反映了国税总局对减免税问题的重视程度。”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丁芸教授对此评价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恰好发生在国税总局清理检查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之后不久,税收制度改革正在重新成为关注焦点之时。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历次税制改革前夕,税务部门都会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普查肯定会为未来的税改提供重要依据。减免税调查清理“地方政策”刚刚结束不久的针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清查结果令人心惊:国税总局在全国个开发区共查出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检查中还发现了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等问题。违规企业累计少缴税款达亿元。税务机关同时还清理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地方违规涉税文件份。据记者了解,税收优惠分为纳税前的减免优惠和纳税之后的税收返还(即先征后返)。税前优惠指企业缴纳税款时享受到的税率等减免;税后返还指税款入库之后,财政又进行“退库”,将税款返还给企业。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法制度,一方面,除中央政府有明确授权的减免之外,各级地方政府均无权制定“土政策”;另一方面,某些税种是所谓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地方如果擅自减免就等于变相剥夺了中央收入。然而据丁芸教授介绍,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越权制定了各种减免税“土政策”。此前针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清查也正源于此。税收优惠制度隐患多多事实上,除了地方“土政策”的存在,即使是中央制定的某些减免政策也存在着“过时”的问题。仅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据有关专家介绍,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地区倾斜为主,辅之以产业倾斜,交错使用降低税率、定期减免税和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手段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这一税收优惠体系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据丁芸教授分析,目前实行的针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上的差异已表现出导致地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简单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全面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等问题。她分析说,当前,对外资企业征收所得税是在普通优惠的基础上,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个港口城市老市区、三个经济三角区和一般五个层次,实施不同的优惠。这种多层次的地区性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拉大了地区差距。另一方面,同地区倾斜相比,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倾斜度却明显不够,除对农、林、牧、石油、天然气等少数行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外,只笼统地鼓励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对投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部门的外资却没有给予应有的税收优惠。另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还存在缺乏稳定性、透明度的问题,比如,政策条文零散、割裂;立法层次不高,部分优惠政策呈现行政化的趋势等,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清理已经势在必行。税收杠杆将突出产业导向有鉴于此,专家认为随着税改进行,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制度做出重大变革。对此,丁芸教授指出,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未来的优惠政策有必要调整为,取消地区税收优惠,实行同等待遇;实行行业优惠政策,并使其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她分析说,由于特区、开发区沿海港口城市、三个经济三角区以及其他一些特定地区,在多年的政策导向下已获得较大发展,投资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即使不对其地区实行优惠,也能保证外国投资者有利可得。而在决定项目投资和选择投资地点时,外国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其次才是税收政策等软因素。至于是否存在税收优惠,外国投资者并没有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没有必要对其继续实行地区优惠,即使实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也只需对中西部实行,以促进西部大开发,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应由突出区域导向逐渐转为突出产业导向为主、区域发展导向为辅,以贯彻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既要考虑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又要考虑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一定的范围和时期内给予税收上的支持。然而业内对此也有颇多争议,有专家认为,即使是在成功实现吸引外资的今天,我国仍然需要对外资企业实行优惠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原因在于,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涉外税收优惠作为吸引外资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且,我国周边国家在对外开放中,也主要采取涉外税收优惠措施来吸引外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取消对外资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势必会使我国在争夺外资中处于不利地位。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此次减免税大调查无疑会对未来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原载于中国经营报)税制改革启动 避税培训火上浇油 赵正年将是我国重要的税制改革年,一些相关文件将陆续出台,并将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力度,加大重点税源监控的企业范围。由于新法规的出台,新的避税方法也随之出来。有筹划专家表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的税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各种避税培训班火爆一时。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政策走向、推动时间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避税培训的主要内容,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规起草的成员成为招牌讲师。据了解,目前,避税培训的内容除了通讲新的税收政策外,对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新税收政策与企业会计制度如何协调”也成为重要内容。 避税筹划 阳光下的“阴谋” 需要指出的是,避税与偷税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避税是指利用税法的漏洞或空白,采取一定的手段少交税款的行为;而纳税筹划则是指采用税法准许范围内的某种方法或者计划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我国税收政策目前正处于不断的改革调整中,税制复杂多样,而且不断推陈出新,地区间的税制差异也较大。企业运用现行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纳税筹划水平,能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升利润水平。于是国内兴起了以如何合理避税为核心的纳税筹划培训热。目前国内开办纳税筹划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要针对国内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注册会计师、公司总经理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向受培训人介绍避税的类型和可以避税的方法,而培训的重点则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具体税种,采用案例的方式讲解具体的避税原理和避税技巧。各种研究所、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机构举办了很多的税收筹划培训班、研讨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每年这样的筹划培训不会少于次。也就是说每天都有培训,而且往往规模都不小,每次培训参加的人基本上在人左右,多的能达到多人。除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目前国内还有以等形式的多媒体培训教材和图书教材形式的避税培训方式。此外,网上也开办了免费形式的避税培训课程。 官兵抓“贼” 风声鹤唳 对于偷税,毋庸置疑是要严厉打击,而对于避税,国家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法和税收征管进行反避税。月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要求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国税总局特别提出要遏止目前较为突出的利用避税地、资本弱化、假“来料加工”企业进行避税的行为。举例来说,对于避税中经常使用的是调高货物买价或者调低商品卖价来转移企业利润,把利润转移到低税地区或免税地区。国家税务总局重点加强了对转让定价的调查。国税总局要求税务部门认真审核、分析企业提供的资料,准确定性关联交易,审查关联交易定价是否真实、合理,了解企业职能、行业背景等因素,积极寻找可比企业信息,为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确定合理的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专家分析,目前税制改革涉及避税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上。由于以往国家对外资有很多的所得税和进口税的优惠,很多国内公司都选择到国外的某地注册,然后控股国内企业的做法。这样,一个纯粹的内资企业就摇身一变变成了外资企业,就可以享受诸多的优惠政策了。由于新税收政策的出台,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将越来越少,“群岛”注册然后就可以避税的法子不太行的通了。更新、更复杂的避税技巧也在“紧张”地研究中。著名税务专家贺志东表示,纳税筹划是一门综合学科,纳税筹划应该花大精力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和运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漏洞上。对于记者的采访,所有的避税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都表示了委婉的谢绝,他们很担心报道后受到税务部门的不利对待。然而,我们可以从税收筹划培训班简介中看到,这些培训班的做法通常是邀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员就跨国公司在中国税务筹划之开展及对中国企业借鉴意义进行介绍,或者是邀请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官员担任培训师,就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执行过程中,企业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讲解,帮助企业掌握国家现行政策,把握政策走势,并合理利用,做好企业税收筹划。“目前许多企业对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清楚,只想通过其他渠道来达到少缴纳税款的目的。从事纳税筹划的培训机构应该帮助企业理解和运用这些优惠政策,这方面的筹划空间是很大的。”著名税务专家贺志东如是说。贺志东认为,避税与反避税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虽然各税种、各环节、各时间段或许都会一定程度存在避税的可能,但是,如果有一部完善的税制和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避税的空间是很小的。“随着我们立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想避税的路子肯定会越走越窄。”贺志东表达这样的看法。 (原载于中国经营报)公司法将大改 赵中鹏最近,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正忙着整理一份对公司法修改草案的意见,这份意见是该委员会对公司法修改所提的第四份意见,并将于月日前送交国务院法制办。据了解,此次修改的条款有多条,修改或增加的内容达余处。昨天,该委员会主任张晓森律师为记者解析了公司法修改草案中的部分亮点。 上市门槛降两千万 草案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有限公司的出资额最低为万元。可以以股权和知识产权形式出资,而且货币出资的最低额仅限于,扩大了无形资产在注册资本中的比例。张晓森律师说,只要现金不少于,知识产权所占比例甚至可达,而且股东出资还可以分期缴付。另外,公司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也将降低。现行公司法对股份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股本总额要求不少于人民币万元,草案将其降为人民币万元。 “一人公司”将出现 根据现有规定,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才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修改草案新增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出资额,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万元。公司名称中必须注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和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即股东只需要承担注册资金的有限责任,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将承担无限责任。 母公司有还债责任 修改草案规定:公司控股股东应当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与公司保持独立。公司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与公司混同,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张晓森律师说,作为被控股的子公司,应当同控股的母公司完全独立。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在人、财、物等方面混同,对控股子公司的债务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上市公司设“独董” 草案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独立董事,“独董”由具有法律、经济、财会等方面专业知识,社会信用良好的人担任。与公司有利害关系、可能妨碍对公司事务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有两项权利:一、对公司关联交易、聘用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等重大事项进行审核并发表独立意见;二、就上市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提名、任免、薪酬、考核事项及其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副董事长可“越权” 根据现行的法律,股东大会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如果公司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但对于公司董事长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职务时,股东大会就无法召开。张晓森律师说,新草案规定,在公司董事长不履行职务时,也可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小股东进董事会 保护小股东利益的“累计投票”制写入草案。草案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时,可以实行累计投票制。累计投票制就是小股东在董事会里面也会有一席之地,防止所有的董事会成员都由控股股东一家包办。 (原载于北京晨报) 赵老师的第六课 税务机关的罚款处理对吗?赵 忠 新案例:在2004年3月,一单位用白条列支房屋租赁费,被税务机关例行检查中被发现。共列支房屋租赁费6万多元,其性质被税务局认定为虚报亏损。此业务虽然没有造成少缴所得税税款的后果,但税务机关一是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认定此企业的行为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外,并处2万元的罚款。二是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又被处以2000元罚款。一个违法行为两次处罚,此单位感到一头雾水。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一事不二罚”的原则? 税务机关的这样处罚对不对? 答案是明确的:对一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在税务行政处罚中,对纳税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两个以上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只能处一次罚款,加一次其他处罚。此单位在没有合法凭证的前提下,无票列支房屋租赁费用6万多元,实实在在的是虚报亏损,应该调整亏损额。但是由于没有造成少缴所得税税款的后果,不认定为偷税。二是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此单位的行为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税务机关除可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外,还可处于5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对此单位处于2万元的罚款,是有法律依据的。三是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四款,此单位的行为又属于“未按规定取得发票”行为,税务机关可以没收此单位的非法所得,并处于1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此单位被处于2000元罚款,也是有法律依据的。 “同一违法行为”,是指此单位的违法行为,同时被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都认定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或者被上述法规同时认定为“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税务机关仍然给予你两次罚款的决定,便违背了行政处罚法“一事不二罚”原则。但是,你单位的违法行为,是分别被两个不同的税收政策认定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和“未按规定取得发票”两种情况,因此可以分别给予处罚。而不存在“一事不二罚”的原则。专利权法案例系列之二 专利权无效 案情:1990年11月10日,香山电话公司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HA735-50型电话机的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批准,1992年8月,香山公司发现先锋有线电厂生产,销售的HA868-90型电话机的外观设计与本公司生产,销售的电话机的外观十分近似,于是致函先锋有组电厂,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先锋雨季复信,承认其电话外型与香山公司相似,但对赔偿一事只字未提,为些,香山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诜锋厂承担侵犯专处权的法律责任,先锋雨季被起诉后,聘请了律师,该律师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发现1990年7月9日向神诈电子杂志上,香山公司发表的HA735-50型电话机的图片,于是1992年10月13日,先锋雨季携带1990年7月份的神诈电子杂志赶到中国专利局,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了请求宣告香山公司HA735-50型电话外观读者论坛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书。 问题:香山公司HA735-50型电话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是否有效?先锋厂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其专利权? 答案解析:香山公司HA735-50型电话机外观设计专利权应依法宣告无效,先锋厂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理由如下:我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要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要求同时具备新颖情,创造情和实用性三个特,而外观设计专利只要求具有新颖性、专利法第四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片物上公开发表过过或者国仙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本案中,香山公司在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之前,已在公开出片的神诈电子杂专上以图片的形式发表过,同失去了其新颖性,虽然是自己发表的,但并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例 外情况,我国专利法第四条规定的例外情况是: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情,一是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二是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三是他人未经过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据以上规定可看出簟山公司在宴席诈电子刊物上公开其图片的行为,不属于上述三种行为中的任何一种,因此专利复审委员会可据此宣告该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由于专利权无效,先锋厂的专利侵权便 不能成立,人民法字可依据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驳回香山公司的诉讼请求。“政治”智慧推动公司变革 王颖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存在,除非像鲁滨逊一样和星期五孤独地活在小岛上(严格地讲,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也存在政治)。其实,对公司政治大可不必如临洪水猛兽,而且也不可能避而远之。另外,对于经理人员来说,不但不能避而远之,而应该了解公司政治,甚至熟悉公司政治。一个人过于迷恋政治,将变成投机分子,但如果过于远离政治,将变成世外之人。一个不懂政治的变革者注定要失败。笔者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年,每经过一个咨询案例就是一场管理变革,同时切身体会到公司政治的无处不在。可以这样说,一个不懂公司政治的咨询顾问,基本难以真正把握住客户需求,也难以和最高领导层产生真正的对话。一个咨询顾问,绝对不能介入客户的公司政治,但绝对不能不懂、不了解、不熟悉客户的公司政治。否则,空有满腹经纶,都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不留神还成了变革的替罪羊,更不要说通过咨询推动企业变革。这里可以举两个管理变革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案例一公司是一家传统行业的国营企业,刚刚经过改制。改制中由于思路不同,原董事长被调离企业,新上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年轻有为,魄力十足。新的领导上任后,马上将所有高层经理人全部集中到远郊的一个宾馆封闭起来组织了天的研讨会,沟通理念、反思问题、研讨案例、提出政策。天下来,有位年龄较大的高管提出难以适应企业新的要求,自动离开高管岗位。同时,公司聘请管理顾问公司开展战略规划、组织设计、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的咨询,在为期个月的咨询服务中安排了近次不同专题的管理培训。在咨询启动之前,公司将高管调整为个新人加入的人团队,然后在咨询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绩效考核,及时兑现奖惩。个月下来,董事长私下里说,这次咨询收获很大。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升了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为管理团队“洗了脑袋”,使现在的高管更加有统一的认识,并且,使董事长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处理外围的改制问题。这个案例其实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公司政治规则-不换脑袋就换人。一年多下来,公司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更重要的是,现有的高管团队比以前更有战斗力。 案例二公司是一家成立了年的民营企业,已经达到年营业额亿元的规模,但主要还是董事长一个人左冲右挡,内部管理非常粗放。一年前,公司陆续引进了名经理人,但由于背景不同,大家做事的方式各不相同,基本没有形成团队。半年前,公司聘请理实佳讯开展组织设计和激励机制的咨询。管理提升是一条“明线“,同时含着一条“暗线”,就是经理团队的形成。在为期个月的咨询过程中,通过管理方案的研讨和培训,经理人员的想法逐步浮出水面,并在咨询顾问的引导下,慢慢趋同。同时,董事长很想让其中一位经理担当更大的责任,以便使自己解脱一下,忙更重要的事情。于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顾问就需要和经理多交流,很多方案提前沟通,研讨会上让他多发言,咨询方案他也更能理解和贯彻,于是慢慢形成一种让他脱颖而出的格局。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公司任命为常务副总经理,严格执行咨询设计的管理体系,协助董事长打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其他经理人员也比较容易接受。从这个案例中看出,管理变革离不开人的工作,领导团队的打造,就是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格局的形成,这本身就是公司政治。通过案例我们看到,管理变革往往伴随着人事调整,也必然伴随着公司政治,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有好的政治敏锐和政治手段。这些政治手段并不都是很多人想像的一定要阴暗、毒辣,损人利己,而很多是积极的引导,这也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因此,优秀的经理人还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公司政治,它将会帮助你使变革更加成功。 (原载于中国经营报)从容应对集体跳槽 2004年4月,在方正集团刚刚完成的组织架构重组中升任方正集团助理总裁的周险峰带领属下PC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出任海信数码董事会董事、海信数码CEO。随同周险峰一同加盟的还有原方正集团产品中心总经理、销售平台、产品中心、市场部、研发中心、运营平台、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各个区域部分渠道的骨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数十人。方正科技遭遇了一场人事震荡。 周险峰1994年加盟北大方正集团公司,1998年至今,在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历任主管产品研发及市场业务的副总经理、总经理,随后担任方正科技电脑公司副总裁以及离职前的方正集团助理总裁。方正电脑从0做到年销售100万台,方正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业务能创造中国第二大PC制造商的成绩,在方正工作近10年的周险峰功不可没。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承认,此次跳槽多为方正科技PC部门员工,但只是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对于这些员工离职的原因,魏新认为相当正常。他表示,竞争对手为开拓PC业务,开出的价码更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逐更高的价码是人之常情。 但有人认为,在方正集团新一轮人事变动中,周险峰由方正科技副总裁调升集团助理总裁是明升暗降,以至于有业内人士说,助理总裁的职位更多程度上是对周险峰的一种抚慰。其他跳槽的员工失去了周险峰的庇护之后,追随旧主而去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方正出现重大人事变动早就不是新鲜事。从早期的总裁频繁换班,到1999年的李汉生空降方正电子、渠万春逼宫方正控股,2000年时任董事长张玉峰彻底出局,2001年方正科技总裁祝剑秋辞职,每一次都被演绎得惊心动魄。自2001年10月魏新正式就任集团董事长以来,便开始了对方正科技的大规模机构重组,建立起方正科技电脑公司(简称方正电脑)、方正科技信息产品有限公司、方正科技软件公司三大产品公司。 随着方正科技大规模重组,集团人事问题在公众视野里消失了两年,今年初以来,人事变动却再次凸现。魏新于1月6日辞去兼任的子公司方正科技总裁一职,随后就是这次集体跳槽。 亲爱的读者,您如何看待此次集体跳槽事件,方正又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正视冲突,认清根源;减弱影响,防患未然。Marisa Wang 著根据零点公司的最新调查,当前中国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事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人事危机的中选率达到53.8%。调查显示人事危机包括员工离职率高、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突然离职或被解雇、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突然逝世。对方正来说,这次集体跳槽属于第二种危机的加强版,不但高层人员突然离职,还带走了数十人的团队。 尽管对于方正的这次人事动荡,外界流传着很多猜测:有人说这是周险峰的叛逃,也有人说这是魏新的计划之内的事。但不管怎样,集体跳槽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场人事危机,负面影响不可避免。用来自沈阳的龙在田的说法,就是跳槽是正常的,集体跳槽是不正常的。 在世界经理人网站用户的讨论中,有三点得到大家的认同,一是方正要正视集体跳槽事件,不可采取回避态度;二是应该多从企业自身寻找原因;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减轻集体跳槽的负面影响,同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正视集体跳槽事件 集体跳槽对一个企业的破坏性很大,不但破坏了本组织的人事发展计划,而且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一定的客户群,一旦投奔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对原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发生这样的事件后,企业一定要正视和重视。但是方正在这方面的表现却过于轻描淡写。集体跳槽事件后,魏新认为相当正常,竞争对手为开拓PC业务,开出的价码更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逐更高的价码是人之常情。 北京某国际公关策划公司的咖啡少爷认为这样的态度会导致人力资源系统更大面积的垮塌,他认为,如此大规模的跳槽,企业领导人仍要说明这件事是正常的,那么剩下的员工会如何看待呢?难道就不会有人认为老总不重视员工?难道就不会造成更大面积的集体跳槽? 某公司的davinci认为,这次冲突已经给外界一种方正不稳的印象,但方正并未试图挽回,而是采取一种涉嫌轻描淡写的回避态度,难以服众。他认为:冲突是组织内部的固有特征,避免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冲突视为正常现象,此为正视;并找出冲突根源解决之,此为重视。 了解集体跳槽的原因 有人力资源专家在谈到此集体叛逃事件时认为,小团体和大集体的利益在大方向上应当是一致的,虽然偶尔有矛盾,但无论如何不该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如果小团体的利益与企业大目标背离,那么就有必要检讨一下企业的内部问题。如果问题不解决,类似集体跳槽事件还是可能再次出现。中国某银行的搏命也在讨论中说:不管跳槽员工对与错,企业首先要自省。 世界经理人网站的用户在讨论中认为,发生集体跳槽,一方面是因为方正所提供的发展平台与跳槽者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计划有冲突,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组织变革的不成熟与不稳定。 jackiez认为在分析跳槽原因时可以从表面现象入手,看看海信能够给周险峰及其带领的下属、骨干什么待遇?这点待遇方正为什么没有给他们?是不能给还是不愿意给? 来自东莞的李名驹认为:方正将推行多元化战略,淡化PC的成分。作为方正PC领军人物的周险峰被名正言顺地明升暗降了。那么PC部门的人员为了达到个人价值最大化,寻找新的雇主就成为理所当然了。 某核电有限公司的yaomj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方正这些跳槽人员对继续在其工作组织中能获得的满意程度的质疑,以及实现其个人目标、施展才能的认知上产生的偏差。 这次集体跳槽事件也与方正的组织变革有关。来自上海的依强认为,从集体现象可以看出组织变革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佛山某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的故乡的牛认为,任何变革造成骨干人才流失都是不完整甚至不成功的。 who cares则认为,集体跳槽是员工对公司决策不满的一个正常反应,作为公司管理层,在进行任何重要的政策改革或架构重组前,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各种可能反应和公司的合理对策。浙江某实业公司的长剑在讨论中建议说:变革前应做好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否则就有可能带来较大的震荡。 减轻不利影响 集体跳槽已经发生,那么方正所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要尽量减轻这一事件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人力资源体系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减轻负面影响面对集体跳槽这种突发事件,方正应该有应急措施。广东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廖壮嘉认为,方正当务之急是建立起新的团队,一来弥补周险峰离开的空缺,二来稳定员工的情绪,把周险峰等人的离去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他还建议方正开展一波市场行动,增强经销商对方正的信心,并把消费者对方正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的人事变动转到方正产品上来。 避免类似事件从长远来看,方正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既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也要避免内部小团体的形成。故乡的牛认为:权利和感情在公司经营上是脆弱的,真正让人们能够精诚合作的是利益的共享和分配,所以重要的是方正如何改善所有制结构,如何建立一套在所有者、管理者、人才之间能够兼容的激励体系。某电子科技股份公司的艾米艾米认为方正尚需要改善用人技巧、完善人事管理、完善组织内部架构以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 某公司的Marklee还提醒说,避免企业/组织形成小团体和利益群,因为这于组织无益,这不同于团队合作或者团队精神,一个是分裂,一个是融合,本质不同。 此外,davinci分析,方正还需要关注能否顺利解决这次冲突中显现的对组织不利的问题,即组织内部是否具有处理这次冲突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和提高这种能力。(原载于世界经理人杂志)中国企业下一步该怎么走 未来三五年,怎样的战略选择才能保证中国企业的持续增长,进而奠定世界级企业的坚实基础?曾鸣在中国经济发展充满希望的时候,为什么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却开始陷入迷茫?而谁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中国产业领袖?中国企业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新的生存环境中国的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质变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市场竞争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全面深入地展开;第二,全球经济整合给中国本土企业带来的直接和巨大的影响;第三,企业自身生命周期的演变。 市场增长的趋缓和消费行为的理性化,对企业的长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一两个“好项目”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投资回报的需求,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可持续的竞争能力,企业才有可能在全面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000年,我回国参加当年的财富年会,当时会场上的气氛非常压抑,大家都说这是界的寒冬。我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所谓的寒冬是由于市场的增长率从80降到了30左右。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20的增长率实际上已经是超高速发展了。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喊着怎么过冬时,企业家已经陷入了思维的误区。因为,这个冬天是过不去的。企业面临的不是天气的季节性变化,而是气候的根本性变化。这时候,企业需要的是调整自己成为适应“冬天”气候的物种,而不是幻想冬天的过去。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