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年.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4841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2课时)一、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并了解各种各样的计算机。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体会鼠标输入及键盘输入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鼠标一个、键盘一个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要介绍计算机(二)、我来做1、引导学生找到计算机电源开关,并启动计算机,观察启动过程中的主机、显示器、键盘,2、说说开机前后观察到的现象并填写下表:主机显示器键盘摸到的看到的指示灯亮显示器亮指示灯亮听到的声音嘀的响声3、提示开机顺序:先开显示器,在开主机(三)、涂涂画画1、介绍鼠标的操作鼠标操作操作说明单击按鼠标左键一下双击快速连续按鼠标左键两下右击按鼠标右键一下拖动按住鼠标左键并移动鼠标2、画图,引导学生打开画图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并在画布上涂涂画画。五、小结六、教学反思由于使用电脑离不开最基本的鼠标操作,而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电脑,对于鼠标的操作不是太好掌握,所以决定在下一课加入纸牌游戏这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来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操作,同时增加电脑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一、纸牌游戏1、引导学生打开纸牌游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2、讲解纸牌的玩法(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玩法,只要通过游戏熟练鼠标的使用即可)二、敲敲打打1、引导学生打开记事本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2、在键盘上敲敲打打,观察记事本的变化3、按回车键,观察效果4、移动光标移动键并敲打字符键或数字键,观察字符输入到了哪里。5、学生交流: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计算机的信息。6、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关机。三、小结四、教学反思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显示器等输出,本课安排了“摸、看、听”,“涂涂画画”和“敲敲打打”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认识计算机,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而纸牌游戏的环节是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增加的,因为学生年龄小并且是初次接触计算机,对于鼠标的操作不容易掌握,这样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了单击、双击还有拖动等。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第二课 画大熊猫(1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画大熊猫让学生图形图画的加工处理方法。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激发学生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椭圆工具的使用,难点是椭圆工具的辅助工具的使用。三、教学过程(一)、观察大熊猫1、向学生机广播一段大熊猫的视频(见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电子版),并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征。2、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大熊猫的特征。(二)、找工具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2、观察画图工具3、调整画布大小4、介绍工具、“椭圆”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后,辅助工具栏中会出现3种不同的效果。第一种效果是无填充色的空心椭圆,第二种效果是以背景色为填充色的椭圆,第三种效果是以前景色为填充色的无边框椭圆。在画图区中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画出选定的椭圆。按住Shift键再拖动鼠标,画出的是一个圆。、“矩形”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后,辅助工具栏中会出现3种不同效果,选择第一种效果,画出的是边框为前景色的空心矩形;选择第二种效果,画出的是边框为前景色、内部为背景色的矩形;选择第三种效果,画出的是内部为前景色的无边框矩形。在画图区中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画出选定的矩形。、“圆角矩形”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圆角矩形”工具后,辅助工具栏中会出现3种不同效果,选择第一种效果,画出的是边框为前景色的空心圆角矩形;选择第二种效果,画出的是边框为前景色、内部为背景色的圆角矩形;选择第三种效果,画出的是内部为前景色的无边框圆角矩形。在画图区中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画出选定的圆角矩形。、“橡皮”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橡皮”工具后,工具箱下面的辅助工具栏中会显示出4种大小的橡皮。选择所需的橡皮大小,再把指针指向画图区,指针会变成橡皮状。这时,在画图区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擦除不需要的图形,使被擦除区域显示背景色。、撤销操作:在画图过程中,如果画错了,可以“撤销”错误的操作,但在画图中只能撤销最近的3次操作。打开菜单栏中“编辑(E)”选项的菜单,单击“撤消(U)”命令,就可以撤销最近的一次操作。5、画大熊猫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6、保存作品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方法:点击左上角的文件(file)保存。(三)、活动交流活动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讨论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异同,说出计算机画画的优势。(四)、作品评价四、小结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图形图画的加工处理方法,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安排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第三课 画五星红旗(1课时)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曲线工具的使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三、教学过程(一)、观察五星红旗1、给学生播放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五星红旗的视频片段(见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电子版)。2、欣赏一组五星红旗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的特征。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红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红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国旗通用尺度有五种:1. 长288公分,高192分分。2. 长240公分,高160公分。3. 长192公分,高128公分。4. 长144公分,高96公分。(二)、绘制五星红旗1、找工具开始程序附件画图2、工具介绍、“直线”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后,辅助工具栏中会出现种不同粗细的线型。单击其中的一种,就可选定直线的粗细。在画图区中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曲线”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曲线”工具后,辅助工具栏中也会显示出5种不同粗细的线型,单击其中的一种,就可以选择线宽。如果要画一条弯曲一次的曲线,可以先把鼠标指针移到画图区后拖动鼠标,出现一条直线;再把指针移到直线的一侧或直线上要弯曲的部位,再次拖动鼠标,直线会变成曲线状,而且它的弯曲程度会随着鼠标的拖动而变化;当弯曲程度满足需要时,放开鼠标左键,然后不移动指针的位置再单击,就可以画出弯曲一次的曲线。如果要画一条弯曲两次的曲线,先从要画的曲线起点拖动鼠标指针到终点,画出一条直线;再把指针指向直线的一侧或要弯曲的部位,拖动鼠标,线条弯曲了一次;把指针指向直线的另一侧或直线上要弯曲的另一部位后再拖动,当弯曲程度满足需要时,放开鼠标,线条弯曲了第二次。、“多边形”工具: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后,把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拖动鼠标指针,用画直线的方法画出多边形的一条边,然后,每次把鼠标指针指向下一条边的终点后单击,屏幕上会自动从上一条边的终点到指针处画出一条边。要画最后一条边时,双击鼠标左键,最后一个端点就会与起点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3、画五星红旗根据学生自己对五星红旗的观察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作品。画五角星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工具完成五角星的绘制。绘制飘动的五星红旗时,引导学生找出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有什么不同。五星红旗飘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变化五星红旗图案结构、元素等来体现,要想画出这种效果可以用“曲线”来实现。(三)、活动交流四、小结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分析五星红旗的结构、元素,画出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探索工具在不同状态下的效果,灵活应用画图工具完成作品。学生在对五角星填色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使用铅笔工具绘制五角星时,图形没有完全封闭,填充颜色时会发现整个画布都被填充上了相应的颜色,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五角星完全封闭,然后再填充颜色。五星红旗飘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变化五星红旗图案结构、元素等来体现,要想画出这种效果可以用“曲线”来实现,但并不拘泥于这一种工具,铅笔、直线、多边形工具等都可以实现。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不要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第四课 画我的小房子(1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使用填充工具上颜色”和“利用所学图形综合运用”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组合能力、审美观。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在交流中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闪光点。二、教学重点重点:“利用所学图形综合运用”和“使用填充工具”的操作方法;发挥自我想象使作品尽善尽美。难点:灵活运用各种图形组合起来设计小房子。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flash课件展播动画: 在大森林里,小鸟在自己的房子里唱歌,松鼠在自己的佳丽跳舞,忽然传来一阵哭声大家望去,原来是小熊猫 师:这么祥和的家园小熊猫为什么哭呢? 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通过课件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主动探索:1.猜一猜:小熊猫为什么哭呢?原来就它没有自己的房子。 师:那我们大家帮它画一个漂亮的房子吧! 2.画一画 师:以前我们学过直线工具、圆形工具、矩形工具,我们把这些图形组合起来,看看会怎样? ( 巡回指导 ) 各自猜小熊猫哭是为了什么?交换意见 两人一组,共同设计为小熊猫画出房子,并填充颜色用“猜一猜”的形式,创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反馈演示:比一比 师:大家画的非常认真,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画的最漂亮。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小组同学同心协力,画的房子各式各样,且颜色新颖,还在房子旁边画了点缀背景 用“比一比”的形式激起学 生大胆表现自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自我表现的乐趣,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评价提升:展示投票数前五名的作品。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学过的图形组合画小房子,点缀了装饰,你们真是小画家呀!小组选出一件最有创意的作品,让小熊猫住进去。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同时在交流中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闪光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作品展评作品完成了,看看成果吧,有的同学给小熊猫画的是小茅屋,旁边还种满了竹子;有的同学给小熊猫画的是蘑菇房,旁边画了个小花园;还有的同学给小熊猫盖上了高楼真是丰富多采呀。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课堂任务,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审美观,陶冶了情操,真是一举多得。五、教学反思本课中,学生通过对颜色、形状、图案等内容的自主安排设计自己想象的房子,并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来。房子不同于大熊猫、五星红旗,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色彩,它只是有一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要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综合运用画图工具。背景色和前景色工具使用的学习中,学生设置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选择各种工具和工具状态后,观察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画面上的显示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含义,不应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定义。第五课 画美丽的早晨(2课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选取工具,学会复制、粘贴。调整工具箱下的“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及绘画能力。针对学生在文字修饰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应以学生掌握“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使用,学会复制、粘贴作为重点。为突出重点,首先我对本节课的知识做简单介绍;其次,操作训练时将知识分部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逐步模仿。为尽可能节约时间留给学生操作练习,并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用关键词进行说明。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选取、复制、粘贴等工具操作技能。学生在能够利用快捷键,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复制、粘贴等工具和按住CTRL的同时拖动选定内容的方法完成对图画进行复制和粘贴,从而画出不同形状的花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1、图片欣赏2、音乐欣赏播放歌曲上学歌(二)、图画的设计1、引导学生选择素材,除了歌词中提到的绘画素材,还可以找到符合主题的其他素材。2、引导学生要对整个图画进行构图,各类素材在图画中位置的安排,在脑海中或者纸上简单勾勒画中景物的大致位置。(三)、工具介绍1、选定工具的使用,选定工具的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两种模式,实际上是被选定对象背景色有无的设置。在叠加图像时,可以选择透明背景使背景色所覆盖的那部分图像显露出来,相反选择不透明背景就可以用背景色遮盖某些图像。2、裁剪工具的使用。使用方法同上,不同点是使用裁剪工具可以选择任意形状的图案。3、剪切、复制、粘贴的操作。4、使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工具可以变换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小鸟,进行操作时,需要向学生强调应先选定对象,否则整幅图画将被改变。(四)、画美丽的早晨复制已经画好的图形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要先选定对象再复制粘贴,选定图形的操作可以使用“选定”或“任意形状裁剪”工具,通过具体操作比较出二者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使用Ctrl键复制和使用菜单复制的不同(菜单方法总是将图形复制到画布的左上角)。提示学生保存作品(五)、小结第二课时1、上节课学生为完成作品的,可以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的学生对作品进行完善。同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创作。2、活动交流通过交流一年四季早晨的不同,可以让学生学习总结事物的特征,并把这些特征信息转化成图像信息表达出来。3、作品展评教学反思:本课是计算机画图的综合课。活动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引起,歌词描绘了一幅早晨的美丽图画,激发了学生的作画兴趣。活动要求学生将语言文字信息转化成图画信息,并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早晨。同时在作画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工具,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素材的选取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那样只能限制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同的地区、环境的学生会有不同设计,如农村学生画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涉及到农田、家禽等,城市学生会自然的想到画高楼、汽车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寻找素材。第六课 漂亮的剪贴画(2课时)一、教学目标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制作剪贴画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三、教学过程1、剪贴画欣赏2、确定主题制作剪贴画是一个把构图、剪切、拼图结合在一起的画图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设计别具匠心,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教材没有给学生确定具体主题,教师可以统一确定,如戏剧脸谱、可爱的女孩、美丽的花朵等,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确定主题制作剪贴画。3、选择流程图开始准备材料剪贴完成开始准备所有材料集中剪贴完成4、花布的制作、纯色花布的制作,可以用选择合适的颜色,用矩形工具在画布的左边画一个长方形色块,按照需要的形状剪切并粘贴到画布到右边。可用“ctrl+鼠标”来实现复制粘贴的操作。、花布的制作,可以用喷枪、线形工具等多种方法来制作,也可以采用多次复制的方法。作品制作花布图案,用自己以前制作的作品来制作花布图案,方法:点击编辑粘贴来源保存的作品的路径打开。5、制作剪贴画按照设计方案利用所准备的材料制作剪贴画时,学生可以复习前面课程学过的复制、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工具的使用。提醒学生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和“选定”工具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使用“选定”工具移动所选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所选内容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选择框外面的任意位置,否则再次移动此所选内容就很困难。引导学生在制作剪贴画的过程中适当使用“透明/不透明背景”工具,使剪贴画更加漂亮。提示学生保存作品。四、小结第二课时1、上节课学生为完成作品的,可以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的学生对作品进行完善。同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创作。2、活动交流3、作品展评教学反思:制作花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在制作花布的过程中使用各种工具;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材料上进行改进,做到立体感强,给人以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的感受,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调用以前的作品制作花布图案时,需要选择“编辑粘贴来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名称,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将图片插入到当前花布中。第七课 整理英语句子(1课时)一、教学目的在记事本中整理英语句子进一步熟悉键盘使用掌握英文输入法对“记事本”软件进一步认识二、教学重点掌握英文输入法并熟悉键盘的使用三、教学过程本课是在学习了几课“画图”的基础上,第二次接触“记事本”这个软件。第一课活动是通过敲敲打打,初步感受键盘使用。而本课活动则是有目的地在记事本中整理英语句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使用,掌握英文输入法,同时也对“记事本”软件进一步认识。本课活动安排为整理学习过的英语句子,要求每个单词、标点符号、句子格式都正确。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小活动:一是按照字母表在“记事本”中输入26个英文字母;二是输入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三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输入英语单词和句子。三个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承接自然,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1输入英文字母教材中提供了大写的英文字母表,为学生输入大写字母提供了依据,此图可以检查自己输入的是否正确。学生可以按照该图输入大写字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记忆来输入。字母之间有无空格都是正确的。课本中为学生提供的指法图,教师不用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指法图练习指法,但要告诉学生按照此指法输入,打字速度会提高很快。学生可自由练习键盘输入。按Caps Lock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是大写英文字母;按住Shift键时输入字母,输入的也是大写。2整理英语句子键盘上数字或标点符号键有上下标,即一键上有上下两个字符。在通常情况下,输入的是下标字符,按Shift+数字或标点符号,输入的是键盘上标的字符。长时间按住Back Spac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前的多个字符;长时间按住Delet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后的多个字符。3计算机使用卫生常识在接触了计算机一段时间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常识。本课 “链接”是“使用计算机的卫生常识” ,让学生意识到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以便在计算机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能尽量减少计算机对人们的危害。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搜集了解相关知识。4活动交流四、小结教学反思:第八课 整理礼貌用语教学设计思想:汉字输入是信息技术课的基础,用电脑撰文、上网浏览、编程、甚至游戏,无不要用汉字输入,所以这节课必须让所有学生掌握好,上课要讲明讲透,力求为学生以后打下扎实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2、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3、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并掌握“V”键和隔音符“”的用法,学会输入法状态的切换。教学准备:电脑、红蜘蛛网络教室软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整理英语句子掌握了英文字母和数字的输入方法!那么汉字怎么输入呢?同学们想不想学?(生: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输入方法。同学们都知道,说话要有礼貌,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16页,咱们一起将这些礼貌用语整理一下。二、新授1、找工具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2、切换输入法师: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有“智能ABC输入法”、“全拼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等,下面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智能ABC输入法”。怎么打开智能abc输入法呢?教师演示:单击任务栏的输入法图标在输入法菜单中选择单击。提示:用ctrl+shift复合键可以切换不同的输入法,用ctrl+空格键可以切换中文和英文输入状态。当屏幕右下角出现智能abc输入法图标时,屏幕上出现,就可以用拼音输入汉字了!3、输入单字师:我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位同学能说出“夜”这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学生个别回答,教师集体纠正)看来要想学好计算机,语文也要学好哦!师:我们只要输入“夜 ”字的拼音“ye”就可以输入“夜”了。(教师演示,学生仔细观察)师:确认你的屏幕电脑上出现了,然后通过键盘输入它的正确拼音“夜”,按空格键后,会出现字词选择框:用鼠标单击字词选择框中的“2”,“夜”字就输入到插入点位置了。(注意,先让学生调整好插入点的位置,后输入汉字)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输入“你”、“我”、“他”三个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师: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我输入“智”这个字,你们试试看。(学生在输入“zhi”后,在字词选择框中并没有看到该字)怎么回事呀?原来它藏在后面了,我们可以在键盘上按或键来查找它。每按一次键,字词选择框向后翻一页;每按一次键,字词选择框向前翻一页,直到找到“智”字为止。同学们也可以用鼠标点击字词选择框中的或查找。师:同学们想一想“绿”字怎么输入?提示:输入拼音“”时,我们可以输入“V”这个字母来代替;在中文输入法状态下,选择中文标点状态,按键盘上的“”键会出现“、”。4、输入词组师:同学们,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汉字是不是感觉慢啊?为了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我们可以直接拼出词或词组,也可以只输入词或词组中每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或者声母。比如“对不起”可以输入“duibuqi”或“dbq”,“计算机”可以输入“jisuanji”或“jsj”。师:同学们想想词组“西安”怎么输入?提示:当拼写“西安”和“皮袄”这样的词时,不能拼为“xian”和“piao”需要拼成“xian”和“piao”,也就是要用到我们语文中学到的隔音符号“”。5、巩固练习整理课本中的礼貌用语和自己能够想到礼貌用语。教师巡视指导。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智能abc输入法单字及词组的输入。同时着重地讲了一些特殊词组在输入时需要使用隔音符,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输入汉字时注意这一点。教学反思:本课从学生要输入汉字的需要出发,引出要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本课主要讲述了启动汉字输入法的方法,如何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以及输入汉字时必然要遇到的几个状态切换:全角、半角的切换和中、英文的切换方法。其中重点是汉字的输入方法,细分可分为单个汉字输入和汉字词组的输入。汉字词组的输入中,一个要讲清双字词组的输入,另一个要讲清多字词组的输入。在输入文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隔音符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实在,不会就不能输入,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我觉得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这个问题很重要,自己发现这个问题,自己想解决这个问题了,教师点一下就可以了。当然在输入文章中,还会遇到标点符号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教材中没有讲,主要是限于篇幅,再则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一般通过键盘都可以输入。至于键盘输入不了的符号,可以用插入符号的方法完成,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文章实际输入遇到具体符号时讲解,本课没作统一要求。要输入文章,首先要启动汉字输入法。要让学生分清是否启动了汉字输入法,并学会启动自己所用的汉字输入方法。任务栏上出现,这是英文输入法状态。如何选择汉字输入法是重要环节,常规的方法是单击输入法指示器,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相应汉字输入方法,也可讲解键盘的快捷方法:按Ctrl+空格键进行中、英文切换,按Ctrl+ Shift选择不同输入法。利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时,要让学生掌握选字的方法,了解上翻、下翻查找相应汉字的方法。其中拼音字母字是个特例,必须单独讲解,通过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加深对这个特例的认识,学生掌握印象会更深一些。汉字输入教学中,单字输入是关键,如何输入汉字拼音,如何选字一定要讲清楚,让学生运用熟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组的输入方法,并能熟练地使用,这一点也很重要,一个输入快的学生,通常喜欢用词组输入汉字。由于汉字输入是计算机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学中应该在本课让学生对输入汉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以后的操作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练习时间和内容。学会隔音符号的使用是学好本课的关键,也是难点。当词组第二个汉字的第一个字母是韵母(如a等)时,可能与前面一个字母(声母)相拼,形成二义时,要用隔音符,这是使用隔音符的前提条件。如“西安”一词的拼音xian可能是“西安”也可能是“先”字的读音,这时一定要用隔音符。这是必须先讲清的。讲请这点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运用隔音符。隔音符的键位是紧靠“回车键”左边的单引号键或主键盘数字“1”左边的“、”鍵。多字词组的输入方法,与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相同,所以不必详细讲解。教学时,先提示学生:“多字词组的输入与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一样”,然后提出问题:“计算机”一词如何输入?通过学生“议一议”,让学生自已了解掌握多字词的输入方法,再让学生尝试操作练习,完成“练一练”中的词组练习。中、英文的切换也是在输入文章时常用的切换方法,这里所说的英文一般意义上是指半角状态下的英文。中、英文方式与全角、半角方式在不同组合下输入结果是不同的。如全角英文、半角英文等,在不同状态下,图标的含义要分清。输入文章不可避免地要输入一些标点符号,在中文文章输入时,这些标点符号一般都是中文符号,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要掌握常用中文符号在键盘上的对应位置。这是要熟练掌握的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本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设计整理礼貌用语这一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智能ABC输入法,还培养了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本人觉得教学的过程安排不是太好。教学过程的设计不是太合理。整个过程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式。另外,本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如果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第九课 网上真精彩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网上信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网上玩乐因特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有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供我们浏览使用。下面我们一起去网上看一看。首先我们找到这个工具,桌面Internet Explorer(ie浏览器),然后对着该图标双击打开该程序。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http:/www.disney.com.cn ,单击转到,或者按回车。这样我们就进入了迪士尼乐园网站。漂不漂亮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个醒:浏览器中出现的一个页面是“网页”网页中可以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鼠标指针在网页的某些位置会变为小手形,是因为这些位置带有一个“超链接”。试一试:在网页上移动鼠标指针,当指针变为“小手” 时,单击鼠标,观察有什么现象?提个醒:超链接网页有的会在浏览器新打开的窗口中显示,有的会在原窗口显示。这时单击浏览器窗口上方“后退” 或“前进” 按钮,就可以在“浏览”过的网页之间跳转。二、学生活动1、浏览迪士尼网站 http:/www.disney.com.cn2、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http:/www.chinakids.net.cn 3、浏览河北远程教育网 http:/www.educast.com.cn 提问:有些网站我们经常需要浏览,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找到呢?我们在访问网站时,可以选择“收藏添加到收藏夹”,收藏该页的网址,这样在下次浏览时无需输入地址就能很方便的找到。提醒:网上的信息服务有些是无偿的,有些是有偿的。无偿的信息服务是共享的、免费的,我们可以方便的浏览、下载,有偿信息服务不是完全共享开放的,需要我们在网上注册或付费后才能使用。在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时,可能会遇到网页上有些内容需要付费或注册才能浏览。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网络安全,对一些有偿服务要谨慎使用,最好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防止网络骗局。不要轻易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保密信息,留下自己的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教学反思:因特网的出现,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可以在网络上玩游戏、聊天、观看Flash动画和视频文件,以及听歌曲等,也可以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进行各种课程的学习。本课精选迪士尼乐园(娱乐)、中国少年雏鹰网(儿童综合网站)和河北远程教育网(学习网站)三个网站,使学生了解网上信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丰富的特点,掌握浏览网上信息各种操作的方法。第十课 珍藏雷锋的照片教学目的:了解常用搜索网站的网址学会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通过保存所需的图片,学会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命令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是本课的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1、课堂引入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一些他所知道的雷锋的故事,说一说他心目中的雷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引出此次活动的任务搜索并分类保存雷锋叔叔的照片。2、搜索照片从这节课开始,学生就开始学习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了。教材中提供了两个搜索网站,在默认状态下都是“网页”搜索,教材中并没有提示选择“图片”,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搜索资料时,关键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教师指导学生知道同一条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可以相对精确地找到相关内容。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尝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看看所搜到的信息有何异同,例如:输入“雷锋”和“雷锋的照片”。比较一下用哪个关键词可以更加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体会关键词和所搜信息之间的关系。打开搜索到的网址,可先让学生欣赏网页上的图片,然后提出下一个任务保存图片,进而学习新建文件夹。这里提醒学生这里不需要将打开的网页关闭,只需要最小化即可。3、新建文件夹按照路径“桌面我的文档My pictures(图片收藏)”找到并打开文件夹“My pictures”,按照教材上的办法可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还可以通过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文件夹”。新建立的文件夹默认名为“新建文件夹”,对文件夹的重命名常用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刚刚建好文件夹的时候,文件夹的默认名是反白显示的即为可编辑状态,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夹的新名字;二是选中文件夹,单击文件夹名字,当原来的名字为可编辑状态时,就可以给文件夹重命名了;三是通过右击文件夹,选择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建好“雷锋照片”文件夹后,需要在这个文件夹下新建“雷锋生活照”、“雷锋学习照”、“雷锋工作照”三个文件夹,以方便的分类保存雷锋的各类照片。在这里可让学生说一说这四个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雷锋照片”与其他三个文件夹的关系以及三个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体会文件夹的层次结构以及这样建立文件夹的好处。4、保存照片文件夹建好之后,就可以把找到的雷锋照片按照文件夹的分类保存起来了。保存网页上的图片是第一次接触,因为要保存的图片数量不少,所以学生在这一环节可得到充分练习。教材中介绍了一种方法:右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找到照片的保存位置(可详细讲述如何在保存对话框中找到保存位置),并给照片命名,例如:“雷锋学习照1”、“雷锋学习照2”。保存图片还可以右击照片,选择“复制”,然后在适当文件夹中右击选择“粘贴”,照片就可以保存起来了,给照片重命名的方法和给文件夹重命名方法相同。第二个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再次提到,这节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让学生练习。将雷锋照片分成三类保存,培养学生信息分类的能力。教学反思:第十一课 海底世界图片展(2课时)一、教学目标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向学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三、教学过程本课设计的活动是上一课活动的延伸。通过对“海底世界”网页的搜索和整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搜索、下载和分类保存等知识技巧,学习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自然的探索)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渗透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的意识。1网页保存搜索海底世界的网页时,确定合适的关键词,练习使用上节课学到的搜索技巧。 搜索结果页面中列出了所有搜索到的图片缩略图和对缩略图的简单描述,如图像文件的名称和大小等。单击缩略图,将重新打开个一个IE窗口,显示了图片的原始大小,单击原图即可进入图片所在网页;单击缩略图下方的文件名称即可直接打开图片所在网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一张张保存图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保存图片的方法,然后提问:如果搜索到的网页上面有许多图片需要保存,怎么才能更简便快捷地把这些图片保存下来?引入新课“保存网页”的学习。使用IE浏览网页时,看到有用的资料,可以通过“文件另存为”,指定保存位置和名称后,在对话窗口中默认保存为“网页,全部”的HTML文件,用这种方法保存网页后,网页所在文件夹下就多了一个与网页同名的Files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保存的是网页中的图片等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网页和同名文件夹的关系。教师在讲述网页的保存时应该提醒: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保存网页。例如:单击“保存网页”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下拉菜单,选择“Web档案,单一文件”,这样IE就会把网页上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和图片集成保存在一个MHT类型的文件中;如果仅仅为了看文字内容,可以选择“网页,仅HTML”,这样就不会保存图片文件夹;还可以选择“文本文件”仅保存网页上的文字。活动时可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几种保存方式的不同。2通过缩略图查看图片菜单栏的“查看”提供了5种查看图片的方式: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缩略图。让学生分别试一试各种方式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缩略图可以将原图像按比例缩小显示在窗口中,不需点击打开就可以方便的浏览和查找需要的图片。3信息的分类整理建立分类文件夹并起名,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需要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本课设计了让学生通过使用快捷键的方法复制、粘贴图片。教师可让学生分别使用鼠标菜单操作和快捷键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对比两种方法,总结两种操作各自的优缺点。第十二课 制作生日贺卡(2课时)一、教学目标巩固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综合知识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二、教学重点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三、教学过程本课活动是制作漂亮的生日贺卡。活动需要从网上下载合适的图片,并通过画图工具在图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将做好的贺卡打印出来。这节课是将前面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也有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等。1在画图工具中打开图片将网上搜索到的图片在画图工具中打开,教材提供了如下方法:1通过画图工具菜单栏上的“文件打开”,找到要打开的文件之后,单击“打开”,或者直接双击要打开的文件,这样打开的图片,画布大小与图片大小相同,引导学生通过选中图片周围小点,拖动鼠标调节画布大小。在这里要注意文件格式的选择,图片有很多种格式,有时会找不到需要的图片,将“文件类型”设为“所有文件”即可。2右击网页上的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复制”,然后选择画图工具中“编辑粘贴”。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画布不符合图片大小要求,此时会弹出对话框“剪贴板中的图像比位图大。想扩大位图吗?”(可以理解为位图大小代表画布的大小),选择“是”,画布就根据所粘贴图片的大小自动调整,如果选择“否”,所选图片将无法完整复制。这几种方法可让学生都去尝试,培养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美丽的贺卡,还需提醒学生掌握时间,最好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任务完成。2编辑图片编辑图片时涉及到在画图工具中输入并设置文字。前面所学的画图工具中的操作没有输入字符的练习,在这里可先让学生尝试输入一些字,按照教材中方法去设置文字样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设置文字字体、字号及排列方式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必须在文本框中的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文字设置方法,输入祝福语并设置满意的格式,体会学有所用。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写入汉字,例如铅笔,可以写出任意形状的字,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去选择。3打印贺卡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能将字符、图形、表格等形式的信息打印出来,方便阅读。本套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页面设置和打印。页面设置指对文档的页面布局、外观、纸张大小等属性的设置,页面设置直接决定文档的打印效果。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设置,调整到合适的打印效果,然后在“打印”中添加或选择打印机,设置要打印的页面范围和份数,最后打印出来。第十三课 我是小画家(2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画图工具拼贴图画,熟练掌握画图工具通过作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工具的熟练使用三、教学过程本课是一节有关画图的综合课,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画熊猫竹林嬉戏图,二是画国旗飘扬的校园。两个活动都是综合运用画图、网络搜索等知识使用画图工具作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画熊猫竹林嬉戏图,可以将竹林图与熊猫图拼接,也可以让学生直接画出。首先引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熊猫的文章,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搜索过程中,建议学生使用多个不同的关键词如:“熊猫”、“熊猫 生活环境”、“熊猫简介”等搜索。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查到的资料,描述熊猫的生活。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在了解了熊猫的生活环境后,引导学生搜集竹林图片,建议学生可以用搜索网站的图片搜索工具。提示学生应选择适合的图片,即竹林中应有适合放熊猫的空白位置。在将熊猫粘贴到竹林中前,要先在画布的空白处剪裁、调整图片的大小,并制作各种形态的熊猫。粘贴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熊猫粘贴到竹林后,一经确定,选中框就消失了,熊猫的位置便不能再移动,所以要将熊猫位置调整好后,才能确定。画国旗飘扬的校园这一活动,建议学生利用现成图片与自己绘画相结合。首先指导学生构思整个画面: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景物的位置和比例都是怎样的,可以先用纸笔大致勾勒。上网搜索所需的画中景物的图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使用画图工具画出来或者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景物。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粘贴来源”命令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粘贴来源”操作和“复制”图像的操作有什么区别?两者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方便?交流时,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取长补短,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绘画方法。第十四课 我发电子邮件(2课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系统提供的帮助功能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三、教学过程本课安排了四个活动。一是申请电子邮箱。二是收发电子邮件。三是以“附件”的形式传递文件。四是打开收件箱中的“附件”。可以总结成两个大的活动:申请邮箱和使用邮箱。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系统提供的帮助功能,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1申请邮箱申请电子邮箱时,提醒学生注意网站邮箱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以及申请邮箱时看到的服务条款。提供免费邮箱的网站有:www.sina.com;www.sohu.com ;www.163.com;www.yahoo.com; www.hotmail.com等。申请邮箱时,注册的用户名、密码要方便自己记忆。申请注册完成之后,一定要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也有必要记住密码提示问题及答案,以便在密码丢失后能够据此找回。2书写、收发邮件时注意的问题书写、收发电子邮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填写电子邮件的主题词,这样对方阅读时就会尽快了解主题。2.在利用对方的来信直接回复对方的时候,不要把对方的信件内容又一次传递过去,这样会加剧网络传输的阻塞和拥挤。正确的做法是删去对方信件的内容,只发送自己的信息。3.对收到要求回音的电子邮件,要及时给予答复。3关于邮箱安全课文的后半部分涉及到邮箱的安全和管理问题。由于邮箱是联网的,可能会受到病毒的侵袭,因此要注意邮箱的安全。一般的方法有:对于陌生人的邮件慎重打开;使用完邮箱及时退出;不要随便留下自己的邮箱地址。4关于交流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比较电子邮件与传统邮件的异同,不要求总结的全面,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师可以做总结概括。* 电子信件与传统书信的区别 *1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传统书信的表达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很丰富的,但这种丰富性只局限于单媒体的二维平面。它只囿于文字符号和图片。而电子信件则突破了二维平面,开始具有多媒体的三维立体、甚至四维动态的表现手段。电子信件可以插入人物语音或背景音乐、一段动画或视频镜头,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转换和融合。2结构模式的开放性。传统书信是一种线性结构,人们在阅读时只能按照固定的线性顺序一页页读下去。其结构可以说是自足、封闭的,无法进行延伸,只能在语言方面留出空白,让读者进行想象和联想。读者只能遵循作者的原有思路进行阅读。它无法将另一部作品的信息纳入到当前阅读的文本结构中来。而电子信件具有超文本的结构,可以在作者设定的文本节点上,在电脑网络中进行无限的延伸。3语言风格的简洁性。网络文化的快节奏和电脑媒体的技术手段,对电子信件的语言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简洁的鲜明特征。文字简单明了,尤其表现在电子通信、网上讨论的文字上。简明是电子信件的灵魂。精雕细刻的文字以及巧妙构思的结构,被三言两语的字符与简洁的文风所取代。它体现了网络文化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影响。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人们常把一些复杂的情感和形象的事物,借用简略的符号和缩略语来加以代替,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如用 :-)表示普通笑脸,用表示一束漂亮的玫瑰花。用LOL缩略语来代替“Laugh out loud. 在哈哈大笑”,用VG简称“I am Very Good”等。4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传统书信的传递受交通工具的制约,少则几天,多则几周,寄往国外的时间更长。而电子信件则是以光速进行传递,几乎瞬间就送达对方的服务器邮箱,不管它在世界何方。它改变了距离的概念,使人们的通信手段变得神速而简便,大大加快了生活工作的节奏。我们如要向许多朋友通报一个信息,发一个E-mail就可以同时送达所有对象。电子信件还省钱,其费用是国际传真的1 /100。我们可以用打市话的费用来进行国际通信。传统信件的邮费是本市0.6元/封,外地为0.8元/封,寄往国外需要十几元/封,如果超重还要加倍。然而发一个电子信件需要数十秒钟,大概只需要几分钱,而且篇幅没有太大的限制。电子信件存放的邮箱,可以设置个人密码,这就避免了传真信息完全公开的弊端。它还能隐匿信息发送者的地址。电子信件地址只是一个联络符号,显示了比特世界的特定方位,而不是原子世界的地理坐标。只要你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不管你在何处,可以给任何人发电子信件,同时也可接受任何人从任何地方发给你特定信箱的电子信件。任何人都无法知道你的实际位置,所以E-mail地址比保险号码还保险。第十五课Windows桌面 窗口 菜单(2课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图标、任务栏、快捷方式、窗口、菜单等概念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图标、任务栏、快捷方式、窗口、菜单等概念三、教学过程前面课程均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计算机知识穿插其中,并未重点讲解,只要求学生大概了解,会简单地操作计算机即可。本课则是对前面涉及到的有关Windows的知识作一总结,使学生在概念上对其有一定的理解,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强化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机是人们处理信息的“工具”。本课涉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图标、任务栏、快捷方式、窗口、菜单等概念,概念以通俗易懂、形象的语言介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概念并不要求学生去记忆,只要求知道它们的外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