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卷3 (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512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卷3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卷3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卷3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为()ANO2BN2CNODNH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习题中的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守恒的方法来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Cu、H原子前后的个数相等,而N、O原子的个数前后不相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应相等,反应前有8个氮原子,反应后有6个氮原子,则生成物X中有氮原子,因其化学计量数为2,则X中有1个氮原子,反应前有2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2个氧原子,则生成物X中有氧原子,因其化学计量数为2,则X中有1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O,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方法来判断物质中的元素及元素的原子个数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故选C【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3 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6.5B63C98D29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难度】易【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首先根据方程式C和D质量比求出C的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从而可以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y2A+3BC+3D2y x 32 34.2g 0.6g=x=342=y=27(342+32227)3=98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灵活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并且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才是各物质的质量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化学反应来说的,是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所以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是错误的;B、只要是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是因为生成了气体和水,跑掉了所以B是错误的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C是错误的;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所以这两者是相等的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只要是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如果质量少了说明有物质跑了,如果质量多了,说明有别的物质参加了反应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数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解答】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进行.6下列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AP+O2=PO2BC+O2=CO2C3Fe+2O2Fe3O4D2KMnO4=K2MnO4+MnO2+O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难度】易【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7已知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NH3BN2CO2DH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考虑本题【解答】解:由方程式:4HNO34NO2+X+2H2O可知,反应物中含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已经有了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0个氧原子,所以还少2个氧原子,由于X前面的计量数是1,所以化学式是O2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8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方程式【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9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BCl2CO2DN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利用分解反应的特征,由物质的组成判断高氯酸铵(NH4ClO4)后可能生成的物质【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高氯酸铵的化学式NH4ClO4,该物质由N、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组成中不含C元素;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而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则可判断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产生由C、O元素组成的CO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物质N一定是化合物D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13: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g;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M反应掉了18g13g=5g,P的反应质量为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为26g1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1326212质量变化5+25020A、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说法正确;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8g5g=13g,故描述正确;C、反应物是两种,为M、P;生成物是一种,为N;则属于化合反应,故物质N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D、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而非“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13:6”,故C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11根据质量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A大于铁丝的质量B小于铁丝的质量C等于铁丝的质量D无法比较【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生成物的质量与铁丝的质量的关系【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应用,很具有新颖性,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12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xCO2+H2O,若一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的值分别为()A2,3,4B2,6,1C1,3,2D1,2,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一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则Y=6,Z=2X3,又x=2,所以Z=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的能力此类问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见题,难度不大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物为五氧化二磷,因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不正确;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时,要从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正确作答14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B2C3D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难度】易【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反应后C原子的总数为3,所以反应前C原子的总数也得为3,所以x=3故选:C【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总数一定不变,但分子总数有可能不变;同时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不发生改变15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中等号表示()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考点】化学方程式【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A、水是纯净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为3,生成的水的分子数为2,不相等,故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方程式中等号表示化学方程式两边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故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不含氢气,故错误故选:C【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16(6分)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巾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6.014.8o0.4o反应后质量/g027.29.2a表中a的值为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X中一定含有 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6.0+(14.82)7.2(9.20.4)=2.8;参加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8g2g):(9.2g0.4g)=16:11;6.0g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0g100%=3.6g,氢元素的质量为:6.0g100%=0.8g,氧元素的质量为:6.0g100%=1.6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氧元素的质量为:7.2g0.8g=6.4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2.4g=1.2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12.8g6.4g6.4g=1.6g,因此X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填:2.8;16:11;碳、氧【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7(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3O4+ H2 Fe+ H2O C2H2+ O2 CO2+ H2O【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解答】解: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Fe3O4+2 H2 3Fe+2H2O;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2C2H2+5 O2 4CO2+2H2O;故答案为:1;2;3;2;2;5;4;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8(8分)Fe、H2O2、H2、O2、KClO3、MnO2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两个化合反应: (2)两个分解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H2+O22H2O;(2)2KClO32KCl+3O2;2H2O22H2O+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19(15分)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难度】中【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树碱样品小于10g;(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解答】解:(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CaCl2+K2CO3CaCO3+2KCl 138 100 x 1gx=1.38g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13.8%;(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点评】本题涉及实验基本操作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四、计算题(共18分)20(8分)某实验室需用氧气做实验现将29g氯酸钾与3.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3g,请回答:剩余固体中存在哪些物质?各为多少g?【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难度】中【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利用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分解的氯化钾的质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生成氧气的质量=29 g+3.6 g23g=9.6 g;设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m,2KClO32KCl+3O2 274.5 332 m 9.6 g=,m=14.9 g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14.9 g+3.6 g=18.5 g23 g,所以剩余固体中还含氯酸钾23g18.5g=4.5g答:剩余固体中存在二氧化锰、氯化钾、氯酸钾,质量分别为3.6g、14.9g和4.5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要正确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21(10分)将38克高锰酸钾放在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重,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36.4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已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3)试管中剩余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的质量分别是多少?【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难度】难【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氧气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8g36.4g=1.6g;(2)设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x,生成锰酸钾的质量为y2KMnO4K2MnO4 +MnO2+O2 316 197 32 x y 1.6g= x=15.8g y=9.85g(3)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8g15.8g=22.2g,生成锰酸钾的质量为9.85g故答案为:(1)1.6g;(2)15.8g;(3)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22.2g,生成锰酸钾的质量为9.85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