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6 理想的风筝教案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2695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26 理想的风筝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26 理想的风筝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26 理想的风筝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 理想的风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言背后的深意。2、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刘老师开朗、乐观、风趣、坚强的良好品质及他对工作、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感受浓浓的师生情。3、学习通过见物思人、典型事例和边叙边议的方式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抒发内心真挚情感的写作方法。4、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可贵精神,以及作者对他的深切思念。2、学习本课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腻的描写和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抒发内心真挚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对课文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的理解、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由放风筝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2、板书课题,设问:“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意思?风筝为什么会有理想?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进文中的主人公刘老师。二、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适时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刘老师的。2、检查自读情况,特别注意读准“哽、蜈、蚣、翩”的字音。引导学生将文中描写刘老师的细腻感人的句子多读几遍,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尝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3自然段):通过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引发对刘老师的回忆。第二段(410自然段):回忆刘老师谈腿疾、上课和放风筝这三件往事。第三段(1112自然段):直接表达对刘老师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作者一看到这种情景,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由景及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抓住“又”和“每逢”等词语感受作者对刘老师不绝的思念。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摘抄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理想的风筝。2、生齐读课题。3、过渡: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玩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4、回想一下,有哪几件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板书:谈腿疾、上课、放风筝)5、作者为什么如此想念他的刘老师呢?谈谈对刘老师的初步印象。二、精读感悟,研读品析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哪些细节描写中感受到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和热爱生命?在让自己感动的段落、语句或细节旁边做批注。(一)笑谈腿疾,品悟乐观出示句子: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引导学生抓住“强壮”,体会刘老师经常在使用右腿,使用拐杖,说明他经常在蹦跳、旋转、和奔走。出示句子: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1、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一个“腾”字写出了什么?加红“笑”同学们为什么突然爆发出这么大的笑声呢?(刘老师讲的故事太有趣了,幽默了)(板书:幽默)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刘老师怎样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板书:笑)从“笑”这个词中你们感受到什么?(笑对自己的人生、不自卑、乐观)(板书:乐观)2、刘老师的故事让我们这么高兴,为什么我们心中还泛起酸涩的感情?(笑过之后,我们想到了刘老师的残腿会给刘老师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同情)这种感情还像前面那样热烈吗?(淡淡、轻轻、隐隐)这种淡淡的同情,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泛)3、本来就让学生喜欢的刘老师,以他的幽默、乐观让学生多增添了几分尊敬。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我们先笑得那样热烈,又泛起淡淡的酸涩,最后充满对刘老师的尊敬,一句话里有三次情感的变化,你能读出来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激情上课,品悟顽强1、标出具体描写刘老师上课的语句或段落,自己读读想想,有体会的可写一写。2、交流:有几处具体描写上课的语句?写得最细腻的是哪一处?那我们就重点读第五节。3、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节,哪些细节之处打动你?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放飞“风筝”,品悟对生活的热爱1、终于要谈“风筝”了。你们都放过风筝,我想先听听你们放风筝时的感受。是啊,若仅仅是为了感受自由自在、感受快乐,苏叔阳为何不亲自放风筝过一过瘾,而偏偏对刘老师放的风筝魂牵梦绕呢?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叔阳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目光。出示要求:默默地读一读7至9节,找一找最让苏叔阳思念的细节,静静地品一品。2、交流,朗读。要点一:品三个“亲自”。这3个自然段都有一个同样的耐人寻味的细节:亲手制作、亲自放飞、亲自追线。这三个“亲自”,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刘老师?是啊,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1)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地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哪儿打动你?(亲手制作刘老师的心灵手巧;精致的手工艺品)师引述:是呀,他制作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多心灵手巧呀!放风筝对生活的热爱,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读出他对生活的热爱。(生读)(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自然不便于决不肯失去亲手送快乐等词体会出身体的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的放风筝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读出他的渴望,他的热爱。(一生读,齐读)(3)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师:你被什么而打动?(生自由说)谁也被这句话打动?再来说说(学生补充)预设:我被刘老师的顽强不屈、坚强自信的品质打动了。从哪儿看出他的顽强不屈、自信?学生找出关键词:笑着不畏困难,乐观。叫着心中的欢快。拄着身残志坚。蹦跳着高兴,刘老师情不自禁地蹦跳起来,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人,是一个残疾人。追赶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永不放弃。喊着兴奋。“我自己来!”征服困难,自信。(板书:顽强、自信)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生命的顽强让我30年都不曾忘怀。让我们再次去体会。(齐读)要点二:品“漾”。(1)(出示风筝图)你们看,刘老师已把自己的风筝放上了蓝天,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心情如何?(高兴)你哪儿观察出来的?(刘老师脸上有微笑)从书上找到这句: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漾”是水纹荡漾开来的意思,这里用“漾”你感受到什么?(本文指刘老师放风筝的时候十分投入,已经完全沉浸在那小小的风筝带给自己的快乐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内心的欢乐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过渡:刘老师多么乐观、自强不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追求!(2)此时,刘老师微笑着放飞、追赶风筝,他放飞、追赶的只是风筝吗?(理想)刘老师有哪些理想呢?预设:他在想这只小燕子,多可爱,多自在。他在想这只小燕子不就是我吗?多快乐,多自由。他想到这风筝就是我的学生,正在蓝天上自由翱翔,茁壮成长。师:你想得太对了,这就是刘老师的理想,这是一只理想的风筝。(指着课题说)(3)小结:那时候的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自己的生命的强壮和力量。(指着板书)刘老师以自己的乐观、幽默、敬业、坚强、顽强、自信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这就是理想的风筝。(指着课题齐说)过渡:时间飞逝,一晃三十年。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这是一位幽默乐观的刘老师,坚强自信的刘老师,放飞了一只只风筝的刘老师,如果你遇到了他,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你想说的话。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同学们,苏叔阳是刘老师放飞的一只风筝,他在苏叔阳的心中又放飞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同时在我们的心中也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心中升腾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但愿更多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翱翔!2、以难忘师恩为主题,谈一谈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五、板书设计理想的风筝笑谈残腿 幽默 乐观激情上课 敬业 坚强放风筝 追风筝 顽强 自信www.youyi100.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