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499-2001 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47970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499-2001 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DLT 499-2001 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DLT 499-2001 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108批准 200202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修、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DL/T4991992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DL/T4991992规程实施以来的经验,结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践,从适应农村电网发展和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依据现行的各有关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原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本规程共分十二章和附录部分。对原1、2、3、4、5、6、7、11、12、13章的有关部分作了修改补充,其中对涉及农电管理体制的章节,按农电体制改革后的现状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目标的要求,依据有关供用电法规进行了修改;对有关技术标准、装置规范,本着逐步提高农网装备、运行水平的指导思想,依据现行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增加了对保护功能、范围的描述,对三级保护的动作值、时间配合等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部分。对原第8章室内外配线,第9章照明与生活用电,第10章电动机及附属装置部分,根据征求各方面意见,认为其内容属用电户内部装置要求,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规范)均有明确规定,应遵照其执行,不在本规程中列入。本标准生效之日同时代替DL/T499199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O、附录P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原固均、张莲瑛、蒋明其、邹建中 张政 窦建华 崔学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适用于380V及以下农村电力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对用电有特殊要求的农村电力用户应执行其他相关标准。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农村电力网中用户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5271990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1395519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T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GB/T7731993 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1386.11997 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 第1部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GB/T69161997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GB/T1179199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7886.11999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一性能试验安全要求一安装和运行导则GB/T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J6319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JB217185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JB711593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1996年10月8日3 低压电力网31 低压电力网的构成自配电变压器低压测或直配发电机母线,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V以下供用电系统组成低压电力网。32 配电变压器的装置要求321 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负荷中心;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322 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屋顶式安装,新建或改造的非临时用电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露天落地安装方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可采用箱式变压器。323 柱上安装或屋顶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不应小于2.5m。324 安装在室外的落地配电变压器,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m,栏条间净距不大于0.1m,围栏距变压器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0.8m,各侧悬挂“有电危险,严禁入内”的警告牌。变压器底座基础应高于当地最大洪水位,但不得低于0.3m.325 安装在室内的配电变压器,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变压器外廓距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1规定。表1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326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农村电力发展规划选定,一般按5年考虑。若电力发展规划不明确或实施的可能性波动很大,则可依当年的用电情况按下式确定:S=RSP式中:S配电变压器在计划年限内(5年)所需容量(kVA);P一年内最高用电负荷(kW);RS容载比,一般取1.52。327 配电变压器应在铭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运行。油浸式变压器运行中的顶层油温不得高于95,温升不得超过55K。328 配电变压器连接组别宜采用为Y,yn0或D,yn11。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得仅用一相或两相供电。对于连接组别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对于连接组别为D,yn11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40%。329 配电变压器的昼夜负荷率小于1的情况下,可在高峰负荷时允许有适量的过负荷,过负荷的倍数和允许的持续时间可参照图1的曲线确定。3210 配电变压器各相负荷不平衡时,按如下两式确定过负荷电流:图1 变压器负荷率小于1允许过负荷时间和倍数33 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331 低压电力网的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采用放射形供电,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500m,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表2确定。表2 受电设备容量密度与供电半径参考值332 供电电压偏差应满足的要求:380V为7%;220V为10%+7%。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供电电压的偏差值由供用电双方在合同中确定。注:供电电压系指供电部门与用户产权分界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合同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处的电压。34 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及装置要求341 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电力用户宜采用TN-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IT系统。同一低压电力网中不应采用两种保护接地方式。342 T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如图2所示。343 TN-C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直接接地,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如图3所示。 图2 TT系统图3 TN-C系统344 I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单独的接至接地极上,如图4所示。 图4 IT系统345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a) 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b) 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其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表3 按机械强度要求中性线与相线的配合截面 mm2c) 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包括;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第5.5.1条的要求: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ReIopUlim式中: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Ulim通称电压极限(V),在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应满足5.5.2的要求。d) 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e)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和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346 采用TN-C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a) 为了保证在故障时保护中性线的电位尽可能保持接近大地电位,保护中性线应均匀分配地重复接地,如果条件许可,宜在每一接户线、引线接线处接地。b) 用户端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其动作电流按5.5.2的要求确定。c) 保护装置的特性和导线截面必须这样选择:当供电网内相线与保护中性线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发生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时,则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为了满足本项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ZscIopU0式中:Zsc故障回路阻抗();Iop保证在表4所列时间内保护装置动作电流(A);U0对地标称电压(V)。表4 最大接触电压持续时间d) 保护中性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e)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f) 保护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347 采用I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a)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b) 网络内的带电导体严禁直接接地。c)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电流很小,切断供电不是绝对必要时,则应装设能发出接地故障音响或灯光信号的报警装置,而且必须具有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d) 各相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从各相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有效值)应小于30mA。e) 不得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配出中性线作220V单相供电。f)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各出线回路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熔断器。35 电气接线要求351 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接线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a) 装设电能计量装置;b) 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者,宜装设电流表及电压表;c) 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d) 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自动断路器或熔断器。352 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中性线、保护中性线。4 配电装置41 一般要求41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配电室或配电箱:a) 宜设置配电室的配电变压器:1) 周围环境污秽严重的地方;2) 容量较大、出线回路较多而不宜采用配电箱的;3) 供电给重要用户需经常监视运行的。b) 除4.1.1a)所述以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可设置配电箱。c) 排灌专用变压器的配电装置可安装于机泵房内。412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装设的计收电费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GBJ63标准和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413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配电室或配电箱应靠近变压器,其距离不宜超过10m。42 配电箱42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箱,应满足以下要求:a) 配电箱的外壳应采用不小于2.0mm厚的冷轧钢板制作并进行防锈蚀处理,有条件也可采用不小于1.5mm厚的不锈钢等材料制作;b) 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参见附录A),应根据安装场所的环境确定。户外型配电箱应采取防止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c) 配电箱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参见附录H)应为类或类;d) 箱内安装的电器,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e) 箱内各电器件之间以及它们对外壳的距离,应能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操作所需的间隔;f) 配电箱的进出引线,应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或电缆,穿越箱壳时加套管保护。422 室外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在支架或基础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0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423 室内配电箱可落地安装,也可暗装或明装于墙壁上。落地安装的基础应高出地面50mm100mm。暗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4m;明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2m。43 配电室431 配电室进出引线可架空明敷或暗敷,明敷设宜采用耐气候型电缆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暗敷设宜采用电缆或农用直埋塑料绝缘护套电线,敷设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a) 架空明敷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时,其电线支架不应小于40mm40mm4mm角钢,穿墙时,绝缘电线应套保护管。出线的室外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5m。b) 采用农用直埋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时,应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小于0.8m处敷设,引上线在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0.8m的部位应有套管保护。c) 采用低压电缆作进出线时,应符合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的规定。432 配电室进出上线的导体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选择。主进回路按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3倍计算,引出线按该回路的计算负荷选择。433 配电室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应低于三级。434 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固定式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1.5m;固定式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2.0m;屏后和屏侧维护通道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435 配电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应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门应向外开启;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44 配电屏及母线441 配电屏宜采用符合我国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并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442 配电屏出厂时应附有如下的图和资料:a) 本屏一次系统图、仪表接线图、控制回路二次接线图及相对应的端子编号图;b) 本屏装设的电器元件表,表内应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443 配电屏的各电器、仪表、端子排等均应标明编号、名称、路别(或用途)及操作位置。444 配电屏应牢固的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因。445 配电屏内二次回路的配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电流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其他回路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配线应整齐、美观、绝缘良好、中间无接头。446 配电屏内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447 控制开关应垂直安装,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开关的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一般为1.2m1.5m;侧面操作的手柄距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不宜小于200mm。448 控制两个独立电源的开关应装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449 母线宜采用矩形硬裸铝母线或铜母线,截面应满足允许载流量、热稳定和动稳定的要求。4410 支持母线的金属构件、螺栓等均应镀锌,母线安装时接触面应保持洁净,螺栓紧固后接触面紧密,各螺栓受力均匀。4411 母线相序排列应符合表5的规定(面向配电屏)。4412 母线应按下列规定涂漆相色:U相为黄色,V相为绿色,W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中性线为黄和绿双色。表5 母线的相序排列4413 室内配电装置的母线应满足如下安全距离:带电体至接地部分:20mm;不同相的带电体之间:20mm;无遮栏裸母线至地面:屏前通道为2.5m,低于2.5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护网高度不应低于2.2m;屏后通道为2.3m,当低于2.3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的护网高度不应低于1.9m。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母线之间水平距离为1875mm;与电器连接处不同相裸母线最小净距离为12mm。4414 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铜与铜连接时,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必须搪锡,在干燥的室内可直接连接;b) 铝与铝连接时,可采用搭接,搭接时应净洁表面并涂以导电膏;c) 铜与铝连接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室外或较潮湿的室内应使用铜铝过渡板,铜端应搪锡。4415 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4416 硬母线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b) 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应符合表6的规定。c) 母线弯曲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见图5)。1)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2)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3) 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拆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4) 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d) 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见图6。表6 矩形母线搭接要求表7 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a母线厚度;b母线宽度;L母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a)立弯母线;(b)平弯母线;图5 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e) 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见图7。 L母线两点支持点之间的距离;a母线厚度图6 矩形母线搭接b母线的宽度图7 母线扭转904417 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应垂直,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超过0.5mm。4418 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的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4419 矩形母线的弯曲、扭转宜采用冷弯,如需热弯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50。45 控制与保护451 配电室(箱)进、出线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额定电压、频率应与系统电压、频率相符,并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452 配电室(箱)的进线控制电器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倍选择;出线控制电器按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手动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开断1.5倍的最大负荷电流;开断短路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切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453 熔断器和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a)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一般取额定电流的1.5倍,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变压器允许的过负荷倍数和熔断器的特性确定。b) 出线回路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体的额定电流按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并应躲过正常的尖峰电流,可参照下式选取。 454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自动断路器应具有长延时和瞬时动作的性能,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a) 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一般为控制电器额定电流的5或10倍;b) 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可根据变压器低压侧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确定。455 出线回路自动断路器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比上一级脱扣器的动作电流至少应低一个级差。a) 瞬时脱扣器,应躲过回路中短时出现的尖峰负荷。b) 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按回路最大负荷电流的1.1倍确定。456 选出的自动断路器应作如下校验:a) 自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b) 自动断路器灵敏度应满足下式要求:IminKopIop式中:Imin被保护段的最小短路电流(A),对于TT、TN-C系统,为单相短路电流,对于IT系统为两相短路电流;Iop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A);Kop动作系数,取1.5。注:一般单相短路电流较小,很难满足要求,可用长延时脱扣器作后备保护。c) 长延时脱扣器在3倍动作电流时,其可返回时间应大于回路中出现的尖峰负荷持续的时间。5 剩余电流保护51 保护范围51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是防止因低压电网剩余电流造成故障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一般采用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保护)和末级保护的多级保护方式。a) 剩余电流总保护和中级保护的范围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b)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其保护的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51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被保护范围内相一相、相一零间引起的触电危险,保护器不起保护作用。52 一般要求52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必须选用符合GB6829标准,并经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合格的产品。52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场所的周围空气温度,最高为+40,最低为5,海拔不超过2000m,对于高海拔及寒冷地区,以及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低于5运行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可与制造厂家协商制定。52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场所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并注意防潮、防尘、防震动和避免日晒。52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强电流电线和电磁器件,避免磁场干扰。53 保护方式531 采用TT系统方式运行的,应装设剩余电流总保护和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对于供电范围较大或有重要用户的农村低压电网可增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532 剩余电流总保护方式有: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线上;安装在电源进线回路上;安装在各条配电出线回路上。533 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可根据网络分布情况装设在分支配电箱的电源线上。534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可装在接户或动力配电箱内,也可装在用户室内的进户线上。535 TT系统中的移动式电器、携带式电器、临时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器具,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类和类电器除外)。53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后应自动开断电源,对开断电源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用户,其装置方式按GB13955规定执行。537 剩余电流保护方式,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选定。54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541 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及三相动力电源的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宜采用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或过负荷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当采用组合式保护器时,宜采用带分励脱扣的低压断路器。542 单相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选用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为主的剩余电流断路器。543 剩余电流断路器、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控制开关,其通断能力应能可靠的开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544 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时,其穿越的主回路导线宜并拢,并注意防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平衡磁通引起的误动作。545 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外接控制回路的电线,应采用单股铜芯绝缘电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546 单独安装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式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继电器,宜安装在配电盘的正面便于操作的位置。55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551 剩余电流保护在躲过农村低压电网正常剩余电流情况下,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尽量选小,以兼顾人身间接接触触电保护和设备的安全。剩余电流总保护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宜为固定分档可调,其最大值可参照表8确定。表8 剩余电流总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552 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9确定。表9 二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553 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10确定。表10 三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5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断时间561 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其最大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 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分断时间562 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分断时间与末级保护的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 二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 s563 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相互间的配合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三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 s57 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如表14所示。表14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表58 检测581 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的农村低压电网,其剩余电流不应大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50%。582 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动机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583 装设在进户线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室内配线的绝缘电阻,晴天不宜小于0.5M;雨天不宜小于0.08M。58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后应进行如下检测:a) 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不得误动作;b) 用试验按钮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c) 各相用1k左右试验电阻或40W60W灯泡接地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6 架空电力线路61 一般要求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b) 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c) 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62 导线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K/max式中: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max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1导线为LJ线,10kV及以下导线;2导线为LGJ型,10kV及以下导线;3导线为LGJ、LGJQ型,35220kV导线图8 软导线经济电流密度b) 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c) 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d) 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e) 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f) 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624 施放导线时,应采取防止导线损伤的措施,并应进行外观检查:铝绞线、钢芯铝绞线表面不得有腐蚀的斑点、松股、断股及硬伤的现象。架空绝缘电线:表面不得有气泡、鼓肚、砂眼、露芯、绝缘断裂及绝缘霉变等现象。625 铝绞线、钢芯铝铰线、架空绝缘电线有硬弯或钢芯铝绞线钢芯断一股时应剪断重接,接续应满足下列要求:a)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宜采用压接管;b) 架空绝缘电线:芯线采用圆形压接管;外层绝缘恢复宜采用热收缩管;c) 导线接续前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及连接部分导线的表面,并在导线表面涂一层导电膏后再行压接。626 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627 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下列要求处理:a) 损伤截面占总载面5%1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100mm。b) 损伤截面占总截面10%2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1) LJ-35型及以下:140mm;2) LJ-95型及以下:280mm;3) LJ-185型及以下:340mm。c) 损伤截面积超过20%或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应采用压接管重新接续。628 钢芯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GB50173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架空绝缘导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DL/T602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629 架空绝缘电线的绝缘层操作时,应用耐气候型号的自粘性橡胶带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补强。6210 架空绝缘电线施放后,用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0.5M。6211 导线的设计弧垂,各地可根据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或按所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考虑导线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架线时应将铝绞线和绝缘铝绞线的设计弧垂减少的影响,架线时应将铝绞线和绝缘铝绞线的设计弧垂减少20%,钢芯铝绞线设计弧垂减少12%。6212 档距内的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同一档距内,同层的导线截面不同时,导线弧垂应以最小截面的弧垂确定。6213 常用导线结构及技术指标见附录D。63 绝缘子631 架空导线应采用与线路额定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子固定,其规程根据导线截面大小选定。632 绝缘子应采用符合GB/T773、GB/T1386.1标准的电瓷产品。633 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或线轴绝缘子,也可采用悬式绝缘子。中性线、保护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子。634 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清污并作外观检查,抽测率不少于5%。a) 绝缘子的铁脚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脚镀锌良好,瓷釉表面光滑、无裂纹、缺釉、破损等缺陷。b) 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20M。64 横担及铁附件641 线路横担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或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镀锌铁横担具体规格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直线杆采用角钢时:50mm50mm5mm;承力杆采用角钢时:2根50mm50mm5mm。642 单横担的组装位置,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组装应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20mm。643 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b) 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c) 螺栓穿入方向: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入;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入。65 导线排列、档距及线间距离651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不应高于相线,如线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宜靠近建筑物侧。同一供电区导线的排列相序应统一。路灯线不应高于其他相线、中性线和保护中性线。652 线路挡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a)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集镇和村庄为40m50m;田间为40m60m;b) 架空绝缘电线:一般为30m40m,最大不应超过50m。653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a) 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档距50m及以下为0.4m;档距50m60m为0.45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5m。b) 架空绝缘电线:档距40m及以下为0.3m;档距4050m为0.35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为0.4m。654 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1.2m;分支和转角杆:1.0m。655 未经电力企业同意,不得同杆架设广播、电话、有线电视等其他线路。低压线路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时电力线路应敷设在弱电线路的上方,且架空电力线路的最低导线与弱电线路的最高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m。656 同杆架设的低压多回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为0.6m;分支杆、转角杆为0.3m。657 线路导线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导线与拉线、电杆间的最小间隙,不应小于50mm。66 电杆、拉线和基础661 电杆宜采用符合GB4623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杆长宜为8m,梢径为150mm。662 混凝土电杆的最大使用弯矩,不应大于混凝土电杆的标准检验弯矩(参见附录E)。663 各类电杆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a) 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b) 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c) 最低温度、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终端杆)。664 混凝土电杆组立前应作如下检查:a) 电杆表面应光滑,无混凝土脱落、露筋、跑浆等缺陷;b) 平放地面检查时,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缝,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不在此限;c) 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d) 电杆的端部应用混凝土密封。665 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666 电杆组立后(未架线),杆位横向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667 架线后,杆身倾斜:直线杆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应向外倾斜;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668 转角、分支、耐张、终端和跨越杆均应装设拉线,拉线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669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不大于0.3m处。拉线与电杆夹角为45,若受地形限制,不应小于30。6610 跨越道路(非公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5m,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6611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截面不应小于25mm2。6612 拉线的底把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热镀锌圆钢制成的拉线棒,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露出地面0.50.7m。6613 拉线盘需具有一定抗弯强度,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其规格不应小于150mm250mm500mm6614 拉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杆、终端杆为2.0。6615 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6616 拉紧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6617 拉线坑、杆坑的回填土,应每填0.3m夯实一次,最后培起高出地面0.3m的防沉土台,在拉线和电杆易受洪水冲刷的地方,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67 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671 导线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物的垂直距离,应按导线最大弧垂计算;对平行物的水平距离,应按导线最大风偏计算,并计及导线的初伸长和设计、施工误差。672 裸导线对地面、水面、建筑物及树木间的最小垂直和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a) 集镇、村庄(垂直):6m;b) 田间(垂直):5m;c) 交通困难的地区(垂直):4m;d) 步行可达到的山坡(垂直):3m;e) 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垂直):1m; f) 通航河流的常年高水位(垂直):6m;g) 通航河流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垂直):1m;h) 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i) 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j) 建筑物(垂直):2.5m;k) 建筑物(水平):1m;l) 树木(垂直和水平):1.25m;673 架空绝缘电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a) 集镇、村庄居住区(垂直):6m;b) 非居住区(垂直):5m;c) 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d) 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e) 建筑物(垂直):2m;f) 建筑物(水平):0.25m;g) 街道行道树(垂直):0.2m;h) 街道行道树(水平):0.5m。674 低压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电力线路应架设在弱电线路的上方;电力线路电杆应尽量靠近交叉点但不应小于对弱电线路的倒杆距离。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以及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与一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45;b) 与二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30;c) 与弱电线路的距离(垂直、水平)为1m。弱电线路等级参见附录L。675 低压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时,应符合表15的要求。表15 架空电力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接近时的基本要求7 地埋电力线路71 一般要求711 地埋电力线路(简称地埋线)的电线必须符合JB2171标准的规定(参见附录F)。712 白蚁聚居、鼠类活动频繁、土壤中含有腐蚀塑料的物质、岩石或碎石地区,不宜敷设地埋线。713 地埋线的敷设路径和电线的计算负荷,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通盘考虑,一般不应少于5年。72 地埋线721 地埋线的型号选择,北方宜采用耐寒护套或聚乙烯护套型;南方采用普通护套型,严禁用无护套的普通塑料绝缘电线代替。722 地埋线的截面选择,除应满足6.2.3有关规定外,其截面不应小于4mm2。723 地埋线的接续宜采用压接。接头处的绝缘和护套的恢复,可用自粘性塑料绝缘带缠绕包扎或用热收缩管的办法。当采用缠绕包扎时,一般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恢复,再缠5层作为护套。包扎长度应在接头两端各伸延100mm,缠绕时严防灰尘、水分混入,严禁用黑胶布包扎接头。724 地埋线的接续也可引出地面用接线箱连接。73 敷设731 地埋线应敷设在冰土层以下,其深度不宜小于0.8m。732 地埋线一般应水平敷设,线间距离为50mm100mm,电线至沟边距离不应小于50mm。733 地埋线的沟底应平坦坚实,无石块和坚硬杂物,并铺设一层100mm200mm厚的松软细土或细砂,当地形高度变化时应作平缓斜坡。线路转向时,拐弯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734 地埋线施放前,必须浸水24h后,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其稳定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35 环境温度低于0或雨、雪天,不宜敷设地埋线。736 放线时,应作外表检查:a) 绝缘护套不得有机械损伤、砂眼、汽泡、鼓肚、漏芯、粗细不匀等现象。b) 芯线不偏心、无硬弯、无断股;c) 无腐蚀霉变现象。737 放线时应将地埋线托起,严禁在地面上拖拉。谨防打卷、扭折和其他机械损伤。738 地埋线在沟内应水平面蛇形敷设,遇有接头、接线箱、转弯处、穿管处,应留有余度伸缩弯的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沟内各相接头应错开。739 地埋线与其他地下工程设施相互交叉、平行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 地埋线与其他地下设施交叉、平行时允许的最小距离7310 地埋线穿越铁路、公路时,应加钢管套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管内不得有接头,保护管距公路路面、铁轨路基面,不应小于1.0m。7311 地埋线引出地面时,自埋设深处起至接线箱应套装硬质保护管,管的内径不应小于地埋线外径的1.5倍。74 接线箱741 地埋线路的分支、接户、终端及引出地面的接线处,应装设地面接线箱,其位置应选择在便于维护管理、不易碰撞的地方。742 接线箱内应采用符合我国有关国家标准的产品,并应满足4.2.1的规定。743 接线箱应牢固安装在基础上,箱底距地面不应小于1m。75 填埋751 回填土前应核对相序,做好路径、接头与地下设施交叉的标志和保护。752 回填土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回填土应从放线端开始,逐步向终端推移,不应多处同时进行。2) 电线周围应填细土或细砂,覆土200mm后,可放水让其自然下沉或用人排步踩平,禁用机械夯实。3) 用2500V兆欧表复测绝缘电阻,并与埋设前所测电阻相比,若阻值明显下降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4) 当复测绝缘电阻无明显下降时,才可全面回填土,回填土时禁用大块泥土投击,回填土应高出地面200mm。8 低压电力电缆81 农村低压电力电缆选用要求811 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812 在有可能遭受损伤的场所,应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有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泽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813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耗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土壤热阻率等影响,以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聚氯乙烯电缆允许载流量及持续工作的缆芯工作温度见表17。814 农村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82 电缆路径821 敷设电缆应选择不易遭受各种损坏的路径a) 应使电缆不易受到机械、振动、化学、水锈蚀、热影响、白蚁、鼠害等各种损伤。b) 便于维护。表17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c) 避开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d) 电缆路径较短。83 电缆敷设831 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并用1kV兆欧表摇测绝缘,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832 敷设电缆时应符合的要求a)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b)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保护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电缆引入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入口和管口应封闭。c) 交流四芯电缆穿入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单芯电缆不允许有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833 电缆的埋设深度,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与交叉的距离,电缆之间的距离和电缆明装时的支持间距离应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 电缆装置中的最小距离 m834 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比值,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