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个学派的诞生》同步测试课后巩固 粤教选修(传记选读)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568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一个学派的诞生》同步测试课后巩固 粤教选修(传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一个学派的诞生》同步测试课后巩固 粤教选修(传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一个学派的诞生》同步测试课后巩固 粤教选修(传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粤教选修传记选读(9.一个学派的诞生)同步测试(课后巩固)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此后的几年里,又有些别的人到罗马来工作。罗马学派正在获得的名声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国内外各大学的新生和研究生,他们有来有去。但最初的那一群却留了下来。费米、拉塞蒂、塞格雷和阿马尔迪柯尔比诺称他们为“我的孩子们”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以自由而简便的合作方式在一起工作了几年。他们对彼此的个性所作的成功的适应,形成了强烈的友爱联系。这种联系随着他们经过青年期进入成年期一直在稳定地增强着。 当这四个人,两个老师和两个学生,来到一起时,他们还都是青年年纪最大的和最小的之间相差七岁。他们一起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附近的海水里游泳、爬山、远足、打网球。 拉塞蒂、费米和阿马尔迪还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的严肃工作里。阿马尔迪的妻子吉内斯特拉现在仍很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被介绍到费米房里举行的一次教学会的情形,当时她还是焦韦内小姐,一个学物理的学生。吉内斯特拉比爱德华多小几岁,进大学也在他以后。她按正规课程学习。此外,她还被邀请去参加大部分由费米、有时由拉塞蒂所领导的那些非正式集会。 “别怕,”费米告诉吉内斯特拉焦韦内说,“我们在这儿要做的是玩个游戏。我们把它叫做两个里拉赛。任何人都可以问别人一个问题。答不出正确答案的人,要交一个里拉。但是如果提问题的人提不出一个使人满意的答案,那他可就要交两个里拉。你看,这简单得很嘛。好,我们就开始吧。谁有问题要问焦韦内小姐呀?” 爱德华多已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了那种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话技巧,就说他正有个现成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最适合于女人的问题。 “你知道,橄榄油的沸点比锡的熔点要高。但我们却能够在锡制的长柄平底锅里用橄榄油煎东西,对此,你怎么解释呢?”(最优质的意大利长柄平底锅是用铜涂上一层锡做的) 尽管吉内斯特拉战战兢兢,她还是能够想出正确的答案:“煎东西的时候,油并不沸腾。沸腾着的是食品里面的水分!” 问题并不全都像费米所问的那么简单,吉内斯特拉必须学到比烹调法更多的物理学。但教学法却始终像第一天那样不拘形式。脑子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并不根据预定的计划。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吉内斯特拉说,或许学生们从那些集会里学到如此多的东西,是因为费米也对其他人提问题,并且高声在黑板上解答他们,粉笔和声音并用。这样就使他们看到:一个理性的头脑是怎样推理的;偶然的因素怎样可以被抛开而把主要的因素突出出来;对已知的事实进行类比怎样有助于弄清未知的东西。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段落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描述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2.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很有特点,这个特点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脑子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并不根据预定的计划;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他的问题。3.第一段在节选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简要评析。参考答案:开启下文。总括罗马学派的研究方法,为后面具体描写他们的特殊的教学活动作铺垫。综合拓展提升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4.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解析:这是一道由果探因题,要寻找原因,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找,因为这句话是前文的一个总结。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因为下一段是这一观点的展开论述。参考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5.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解析:做第一问,要注意“似乎”一词,“似乎”说明从表面上看是远离人群,而实际又并未远离人群。这样一来,就要考虑远离是在哪方面远离,并未远离又在哪方面没有远离。作用就要考虑这些事实证明什么观点,论证的好处。参考答案:“似乎”一词的含义: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作用: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6.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解析:做第一问,要注意“精神的天空”中的“精神”和“天空”这两个词,“精神”表现与物质欲望的对立,由此出发就能得到答案。第二问,则要注意“期望”,这就应从现实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作者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入手。参考答案:(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2)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di( )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的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ng qin( )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7.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di( ) (2) xing qin( )( )答案:(1)叠 (2)镶嵌8.“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参考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9.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10.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11.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三、语言表达及应用12.仿照下列例句写一个句子。例:幸福是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的一丝温馨,幸福是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的一分友情,幸福是你手捧书本独坐一隅时的一分闲适。参考答案:(1)幸福是知己千里送鹅毛的一分心意,幸福是友人雪中送炭的一丝温暖,幸福是农民洒下来粒粒皆辛苦的一粒种子。(2)幸福是你在地板上捡起一片碎纸时的一分满足;幸福是你从独木桥上缓缓走过的一缕兴奋;幸福是一道难题向你低头拜伏的一次畅快。(3)幸福是清早母亲挤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幸福是马路上陌生人送来的一把搀扶,幸福是作业本里老师落下的一根白发,幸福是相逢时不经意间的一个醉人微笑。13.根据提供的材料,分别表述下面两个观点。(1)表述“我国农业是成功的”这一观点:_(2)表述“我国必须限制人口增长”这一观点:_参考答案:(1)以不足世界1/15的耕地,养活了接近世界1/4的人口;可见,我国的农业是成功的。(2)我国人口超过了世界人口的1/5,而耕地不足世界耕地面积1/16;人多地少,必须限制人口增长。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行人:指因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1)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的含义。(2)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长安:指沦陷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2)思想感情:极端悲愤忧郁的心情。表现手法:象征。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