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道士塔》教案7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4921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道士塔》教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道士塔》教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道士塔》教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道士塔教案7道士塔教案一、说课:中华民族的文明博大而辉煌,但同时又是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却生生不息。道士塔就是余秋雨先生对20世纪初敦煌文物被盗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悲剧的深沉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并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掠夺文物的事实。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无知。第三部分:提出造成国宝大量流失的更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好在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任然在中国,敦煌学任然在中国。余秋雨以学者的气度,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到的视野,描述剖析离我们久远的历史文化,文章具有一种沉重而又浩大的历史感。他的散文突破了“托物言志”的传统散文模式,融入小说笔法,个性独特,有人称之为“小说化散文”。另外,文中也较多地运用了对比、讽刺等手法。二、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熟悉作者所记述的史实。2、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勾画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筛选信息能力)3、把握全文的感情调,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4、拓展知识,促使学生搜集有关文化遗产及保护、敦煌、敦煌学、余秋雨、文化苦旅等等与课文有关的文化知识。5、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化遗产遭劫掠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三、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2、了解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四、教学设想1、学生初读课文。勾画、摘录文章的关键语句。2、学生梳理、分析、归纳、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3、组织学生讨论有关问题,以此来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更好的了解作家的感情基调。4、老师讲解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5、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直观了解敦煌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近代却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为之怨愤,为之泣血?今天,我们就随同作者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吧!2、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要求。(1)学生标出段落次序、勾画关键语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部分】【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部分】(2)、学生梳理、分析、归纳、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并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掠夺文物的事实。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无知。第三部分:提出造成国宝大量流失的更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例子1第一部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第二部分:一片惨白第三部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第四部分:敦煌在中国道士塔敦煌演绎民族悲剧敦煌遭道士“再艺术”敦煌文化我弃两盗敦煌研究上告慰国人苦恼责怨愤恨无奈艺术展现历史陈迹呼唤保护祖国文物千古之罪谁当诛愚昧对文明的修葺野蛮对文明的拯救此很绵绵无绝期道士塔3、小结: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我们的文化是那样的辉煌灿烂!那段历史是那样的屈辱悲惨!面对辉煌,永远感召着我们的灵魂。因为我们有伟大的文明!面对灿烂,永远振奋着我们的精神。因为我们有伟大的文明!唯有正视、反思、涅,方能不蹈覆辙!唯有学习、研究、发展,方能重振雄风!2、组织学生讨论:(并让他们从原文中找到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看法)(1)、到底谁是敦煌石窟的罪人?(2)、如何理解“斯坦因”们的行为与论调?(3)、造成敦煌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文化遗产的价值究竟在哪里?3、出示投影:(学生引来说明观点的原文或老师点出的重点句子并发表见解)(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2)、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3)、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4)、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5)、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者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4、学生思考后明确:(教师做好引导启发工作)5、小结道士塔是我国敦煌文化一个可怜、凄楚的缩影,因看守它的是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而得名,这篇散文中,作者的叙述中包含了对国人心智未开的苦恼、对浮躁官员贪婪无知的责怨、对国外侵略者肆无忌惮的愤恨,以及对中国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的悲痛和无奈。无知而愚昧的百姓,无赖而疯狂的强盗,无耻而贪婪的官僚,无责任且腐朽的政府,无序且动荡的社会!6、老师讲解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一、他的散文刷新了散文叙事的“一贯到底”的模式。采用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着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二、“小说化的散文”。作者在散文的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笔法。面对支言片语的史料,作家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合理的加工,用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的陈迹。读起来使人如置身其中,缩短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另外,作家又用诗化的语言串接故事情节,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那场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的探索。三、运用“蒙太奇”式的剪辑方式。文中较多地运用了对比、讽刺等手法。作者经常用超时空的链接方式安排文章,如“探险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教后感】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讲完课后,我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勾画、标注、质疑、归纳意义这些基本的步骤都得老师提醒方才进行,放映出学生懒惰的学习态度。耐不住性子读书,讨论问题时必然缺少有力的论证材料,泛泛而谈、搬弄术语,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停留在表面。但是38班的学生已学会了怎样去争论。教师讲课要学会舍弃一端,没有完美的课堂。另外,散文课要求老师的语言也必须诗化了,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很大欠缺。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