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必修)模拟题 高二语文中心组编制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51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完成12题。(6分)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一名患白血病近两年的青年教师,本来有希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手术得以康复。因无法筹齐做手术所需的巨额费用,他毅然决定放弃治疗,并将剩下的救命钱送给病友前日19时许,当彭敦辉送走病友欧阳志成回到病房后,看到了欧阳志成留给他的3.5万元现金和两封信。读罢信件,捧着救命钱,彭敦辉顿时泪雨滂沱。家住浏阳市文家市镇伍神岭村的彭敦辉,1999年高中毕业后苦学食品加工技术,2000年在老家开办了食品加工厂,直到今年1月生意才稍有起色。去年底,他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经医生仔细检查,被确诊为白血病。今年3月,他来到湘雅医院住院治疗。不到半年时间,家里便负债20多万元。而接下来的干细胞移植手术,还需要数十万元费用。现年29岁、在隆回山区当中学教师的欧阳志成,前年下半年不幸也患了白血病。今年8月9日,他再次来到湘雅医院治疗。恰好住在彭敦辉邻床。欧阳志成和彭敦辉的身材、脸型非常相像,而且两人都戴着帽子和眼镜。医护人员和病友都说他俩酷似亲兄弟。由于相同的命运和际遇,他俩成了一对无所不谈的好朋友,经常来到楼下散步,相约共同战胜病魔。前不久,欧阳志成和彭敦辉的骨髓都配上了型,只待完成干细胞移植手术,便有望完全康复。为了筹集这笔手术费用,欧阳志成和年仅23岁的妻子四处奔走,尽管有关部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仍有10多万元不能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欧阳志成决定放弃治疗。而彭敦辉的手术费用也差一大截,由于一时借不到这么多钱,他和家人同样心急如焚。前日傍晚,欧阳志成不顾医护人员和彭敦辉的强烈反对,执意办理了出院手续。彭敦辉将欧阳志成送到楼梯口后,欧阳志成马上催他回去,说给他留下了一件礼物放在病床旁的抽屉里面。彭敦辉打开抽屉一看,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3.5万元现金,以及分别写给他和医院院长的两封信。在写给院长的信中,欧阳志成表示,他已留下遗嘱,让家人在其去世后将遗体捐赠给医院作解剖研究之用,为攻克白血病尽自己最后的微薄之力。彭敦辉立即跑下楼,但早已不见了欧阳志成的身影。他马上拨通了欧阳志成的手机。欧阳志成说完“我走了,兄弟保重”几个字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长沙晚报记者 陈国忠)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这一标题,鲜明准确地传达了本文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体现了文章的主要思想。(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B本文的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倒叙出事件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举动和命运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C同患白血病的欧阳志成与彭敦辉,都因财力问题而影响了治疗。从本报道中,读者可以读出社会存在的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D欧阳志成放弃了生存,把救命钱留给了病友彭敦辉,并立下遗嘱把遗体捐献给医院本报道歌颂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吟唱出一首人性美之曲。)E文章的结语语言精炼,一句“我走了,兄弟保重”充满了悲剧的色彩。本报道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折射了普通百姓身上的人性光辉。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青年教师欧阳志成不幸得了白血病,得病后他积极治疗,乐观勇敢、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后来放弃治疗不能说是“从未”。)B欧阳志成与彭敦辉在患难中成为好朋友,从认识那天起,欧阳志成就已决定帮助彭敦辉战胜病魔。(文中说是“相约共同战胜病魔”,并没有介绍“欧阳志成就已决定帮助彭敦辉战胜病魔。”)C在欧阳志成的帮助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彭敦辉终于凑足了医疗费,完成了干细胞移植手术。(文中并没有介绍彭敦辉“凑足了医疗费,完成了干细胞移植手术”的事实。)D欧阳志成决定放弃治疗,把生存的更多希望留给病友,这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无奈却又勇敢、高尚的选择。(二)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35题。(8分)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等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54)3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统筹资源,协调发展。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是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 B经济发展快速迅猛,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整个社会就必然发展和谐。 C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着的不稳定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观点。 D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避免产生社会矛盾,使社会在良性状态下运行。5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是什么?(4分) 答: (三)阅读下面小说棋王的选段,完成68题。(11分)只见一老者,精光头皮,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夺了头把交椅,评了这次比赛的大势,直叹棋道不兴。老者看完了棋,轻轻抻一抻衣衫,跺一跺土,昂了头,由人搀进棋场。众人都一拥而起。我急忙抢进了大门,跟在后面。只见老者进了大门,立定,往前看去。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地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王一生忽然目光短了,发觉了众人,轻轻地挣了一下,却动不了。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道:“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亲赴沙场。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和脚卵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他的腿仍然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我感到手里好像只有几斤的分量,就示意脚卵把王一生放下,用手去揉他的双腿。大家都拥过来,老者摇头叹息着。脚卵用大手在王一生身上,脸上,脖子上缓缓地用力揉。半晌,王一生的身子软下来,靠在我们手上,喉咙嘶嘶地响着,慢慢把嘴张开,又合上,再张开,“啊啊”着。很久,才呜呜地说:“和了吧。”6请分析第二段关于棋场鏖战中王一生的描写,并指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 7老者为何要和棋?王一生要与前三名下棋,把生命都放进了棋里去搏,但最后却答应了和棋,为什么?(3分)答: 8.1984年4月22日文汇报上发表的阿城的一个发言,其中有这样的话:“以我陋见,棋王尚未入流,因其还未完全浸入笔者所感知的中国文化,仍属于半文化小说。若使中国小说能与世界文化对话,非要能浸出丰厚的中国文化(不可)。”结合你对小说棋王的感受和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4分)答: 二、古诗文(26分)(一)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 】(2分) A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E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10(5选3,每空1分,共3分) (1)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3)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5)诗三百篇, 。 (司马迁报任安书)(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6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杳不知其所之也B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5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13下列各句中,与“得复见将军于此”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两段文字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鸿门宴中,项羽坐在最上位,而作为客人的刘邦却坐在第三位。这既反映出双方的力量对比,又表现了项羽的年轻气盛与自矜功伐,刘邦的谦卑与服从。C范增洞悉刘邦的野心和能力,在筵间先是给项羽使眼色打手势,继而命项庄舞剑,意在“击沛公于坐,杀之”,充分体现了范增的老谋深算。 D这两段文字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通过对人物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和神态描写,使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5分)孟母教子邹孟轲母,其舍近墓,孟子少好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乃贾人衒卖之事,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官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既学而归,孟母问学所至,孟子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选自李瀚蒙求)注:衒卖:沿街叫卖。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祭品或食物的两种器具,这里指祭祀的礼节。揖让,指作揖、谦让的行为。进退,趋前和退后,指举止适当。1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2分)译文:_(2)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3分)译文:_(五)16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既然有下文的浣女、渔舟,怎样理解诗人笔下的“空山”呢?(3分) (2)作者是怎样刻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艺术画面?(2分) 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49分)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暑假期间,在通往香港迪士尼公园的大道上人流如潮,浩如烟海,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B 美军兵力约140万人,这些兵力要同时应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并满足全球反恐战争的需要就有些捉襟见肘了。C纽约时报披露,随着与奇才队的关系逐渐恶化,老“飞人”乔丹有可能与这支NBA中下游球队南辕北辙。D刘翔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以微弱优势战胜对手约翰逊,成功卫冕,体育场内顿时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18下面一份申请书在文字表述上至少有两处毛病,请指出并改正。(2分)敬爱的学校团委: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我盼望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务请批准。入团以后,我一定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员义务,参加团的活动,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如果一时未获批准,我决不灰心,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致敬礼羊城中学高二(1)班 李某2006年10月8日改正文字表述的两处毛病。 改为: 改为:19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言只语,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老葛朗台被金钱吞噬的灵魂;诸葛亮忠臣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请参照以上示例,从下列文学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位各写一则简短的一句话评语。(2分)玛蒂尔德罗瓦赛尔 林黛玉 阿Q 周朴园20将下列短句改为复杂的长单句,保持原句大意,保留主要信息,允许个别字词删改。(3分)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初近三千年间的历史。司马迁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司马迁凭着坚定的信念,终于完成了史记。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2006年6月,受台风“碧丽斯”的影响,粤北地区受灾严重。广州市组织了一次援助灾区重建的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人们目睹了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不禁感慨万千。一位成员说:“山区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吃苦受累,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某些人的一顿饭钱,十户八户找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样的生存质量太低了。”另一位成员接口道:“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住着豪华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白天忙得昏天黑地,晚上醉得稀里糊涂,这样的生存质量就高了?”同行的人们陷入了沉思。怎样的生存状态才算是高质量的呢?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存的质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06学年度广州市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必修)模拟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51分)一、(一)1 AD 2 D (二)3A(所理解的是“社会”)4C(A“世外桃源”物质太贫乏;B与第四段第一句比对;D“避免产生社会矛盾”有误,据原文应是“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5十几年来,我国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1分),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1分);只讲效率而忽视公平(1分),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的利益(1分)。(三)6.孤身一人,瞪眼,双手支膝,眼睛深陷,头乱发中。(1分)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黑黑地似俯视,铁铸一个细树桩,(1分)能分析他外在形象的不起眼(1分),能写出他的内在精神(1分)。如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俯视大千世界,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灼得人脸热的形象;又让人感觉到只有胜券在握才能如此镇定自若,精神凝聚,不受外界干扰;王一生心智高扬,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突出表现王一生身处穷境、逆境、困境,精神不颓、志气不衰的品格。(答到其中一点即给分)7.老者要和棋是因为他想保持颜面(能答“给一点面子”给1分);王一生要和棋是因为他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输赢,追求的是棋艺的理解和进步,(能答“汇道禅于一炉”或指出王一生无意于棋局的输赢给1分);王的和不是投降,是更高境界的赢,他已心中不骄不躁,战胜别人于无形之中,让对手心服口服,(能指出王一生是在更高境界上赢了给1分)。8.此题根据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的不同,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表述。但只要观点统一、表达清晰流畅、言之成理都可给至满分。能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要点,观点鲜明即可给1分。如:阿城的话固然是谦虚之词,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窥见在棋王中作者有意识地注入的文化意蕴。能结合棋王一文提出言之有理的论据给3分。例如:可从作品的题材谈:作者选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棋琴书画中的棋作为题材,本身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从人物的性格特征谈:王一生与多人对弈,不仅在于提高技艺,还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当冠军老者提出言和,他便毫不犹豫地就说“和”了,既体现出王一生的淡泊名利,又体现出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宗旨;可从作品体现的“中华棋道”谈:讲求“大道”与“小技”的结合,即道德、人格、哲学、智慧、经验、技巧的融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可从贯穿于小说里的道家思想谈:文章谈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和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二、古诗文(一)9C E(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E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答对一个给1分)10(1)浩浩乎如凭虚御风,(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暮霭沉沉楚天阔。(4)潦倒新停浊酒杯。(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每空1分,必须写在相应的位置,位置错当错,句中有错、漏、多字者不得分,所选超过3句的,只按句序先后评前3句)(二)11D(“不齿”的古义和今义都表示鄙视,看不起。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一般人 / 今义,大家或许多人。C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向老师)学习 /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或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12B(两个“则”都是连词,就。A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动词,到,去。C连词,表假设 / 连词,表修饰。D乃:副词,却,反而 / 副词,表判断)(三)13C(都是状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D宾语前置句)14A(“编年体”应为“纪传体”)(四)15(1)这里不是我用来让你居住的地方。(句意1分,“所以”1分) (2)你中途荒废学业,就如同我用刀割断这匹布一样。(句意1分,“废”1分,也可译为“停止、中止”,“织”1分,动词用作名词,布帛)【参考译文】邹国孟轲的母亲,住处靠近墓地,孟子年幼的时候喜欢玩耍,(因此)常做一些和墓葬有关的事情。孟母说:“这里不是我用来让你居住的地方。”于是就搬离这里,住在集市的旁边。(这时)孟子做的游戏,都是商人沿街叫卖的事情,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用来让你居住的地方。”于是再一次搬走,住在学校的旁边,(这时)孟子做的游戏,都是模仿为人处事的礼节举止。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能让你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住了下来。等到孟子上学回到家以后,孟母问他学到哪里了,孟子表现出很随便的样子,孟母用刀割断她织的布说:“你中途荒废学业,就如同我用刀割断这匹布一样。”孟子很害怕,日夜勤学不止,他拜子思为老师,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君子都说孟母深知做母亲之道。(五)16(1)答: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1分)。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1分)“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勾画的雨后山林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也表明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解释表面理由1分,展开空山之景1分,进一步深入分析1分。)(2)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1分)“照”和“流”二字用得很好,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1分)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49分)17.(2分) B(“捉襟见肘”指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此处使用正确。A“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形容人多。此处用错了对象。C“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D“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应改为“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说明:本题成语“浩如烟海”、“捉襟见肘”“分道扬镳”“震耳欲聋”都是必修教材出现过的成语。18“务请批准”改为“敬请批准”, “执行团员义务”改为“履行团员义务”。(2分。改对一处得1分)19玛蒂尔德罗瓦赛尔既爱慕荣华也能勇担责任的小人物。林黛玉大观园中一束清高孤傲的空谷幽兰。阿Q不幸的贫民,不争的奴隶。周朴园伪善的外表,自私的灵魂。(2分,符合题意要求即可给分,句式选用示例中的任何一种均可,评价内容与人物相符,给1分,评价恰当符合题目要求,给1分。共2分)20司马迁为了完成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初近三千年间的历史的史记,凭着死要死得有价值这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忍受了绝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屈辱和耻笑。(改写后是单句得1分,主干清晰得1分,信息没有遗漏得1分。)21【简析】“生存的质量”是一个形而上的话题。“生存的质量”从“生存”看,是指普通的生活状态,“贫穷”和“富有”是状态的两极,而一联系到“质量”,涵义就丰富了不少,它涉及心理层面的内容,如忧愁、满足,更涉及精神的领域,如痛苦、幸福,等等。可见,思辨中我们应寻找一些可资比较的点,有比较才有辨析,才能将思考导向深入。从材料看,山区农民和“有些人”,收入低下和“豪华”“高级”是显性的比较点,而隐性的可供比较之处有哪些呢?从这个角度思考,可能会有所发现。学校: 班别: 座号: 姓名: 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2006学年度广州市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必修)答题卷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51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1【 】【 】(4分)2【 】(2分)(二)3【 】(2分)4【 】(2分)5(4分) (三)6(4分) 7(3分) 8.(4分) 二、古诗文(26分)(一)9【 】【 】(2分) 10(5选3,每空1分,共3分) (1) ,(苏轼赤壁赋)(2) 。 (杜牧阿房宫赋) (3) 。 (柳永雨霖铃)(4) 。 (杜甫登高) (5) 。 (司马迁报任安书)(二)11(3分)【 】 12(3分)【 】(三)13(2分)【 】 14(3分)【 】(四)15(1)(2分)译文:_(2)(3分)译文:_ _ (五)16(5分)(1)(3分) (2)(2分) 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49分)17.(2分)【 】18(2分) 改为: 改为:19(2分) 20(3分) 400800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