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特级教师培训教材(49页)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38310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竞赛特级教师培训教材(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数学竞赛特级教师培训教材(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数学竞赛特级教师培训教材(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竞赛培训教材 编者:全国特级教师 (一)集合与容斥原理集合是一种基本数学语言、一种基本数学工具。它不仅是高中数学的第一课,而且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对集合的理解和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高中数学起始课的水平上,而要随着数学学习的进程而不断深化,自觉使用集合语言(术语与符号)来表示各种数学名词,主动使用集合工具来表示各种数量关系。如用集合表示空间的线面及其关系,表示平面轨迹及其关系、表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的解、表示充要条件,描述排列组合,用集合的性质进行组合计数等。一、学习集合要抓住元素这个关键例1设AXX=a2+b2,a、bZ,X1,X2A,求证:X1X2A。分析:A中的元素是自然数,即由两个整数a、b的平方和构成的自然数,亦即从0、1、4、9、16、25,n2,中任取两个(相同或不相同)数加起来得到的一个和数,本题要证明的是:两个这样的数的乘积一定还可以拆成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和的形式,即(a2+b2)(c2+d2)=(M)2+(N)2,M,NZ证明:设X1a2+b2,X2=c2+d2,a、b、c、dZ.则X1X2(a2+b2)(c2+d2)a2c2+b2d2+b2c2+a2d2a2c2+2acbd+b2d2+b2c2-2bcad+a2d2(ac+bd)2+(bc-ad)2又a、b、c、dZ,故ac+bd、bc-adZ,从而X1X2A练习:1.设两个集合S=x|x=12m+8n,m,nZ,T=x|x=20p+16q,p,qZ.求证:S=T。2.设M=a|a= x2-y2,x,yZ.求证:(1)一切奇数属于M;(2)4k-2(kZ)不属于M;(3)M中任意两个数的积仍属于M。3.已知函数f(x)=x2+ax+b,a,bR,且A=x|x=f(x),B=x|x=ff(x).(1)求证:AB;(2)若A=-1,3时,求集合B.二、集合中待定元素的确定例2已知集合MX,XY,lg(xy),S0,X,Y,且MS,则(X1/Y)(X21/Y2)(X20021/Y2002)的值等于().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X和Y的值,而X和Y分别是集合M与S中的元素。这一类根据集合的关系反过来确定集合元素的问题,要求我们要对集合元素的基本性质即确定性、异性、无序性及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子、全、补、交、异、空、等)有本质的理解,对于两个相等的有限集合(数集),还会用到它们的简单性质:(a)相等两集合的元素个数相等;(b)相等两集合的元素之和相等;(c)相等两集合的元素之积相等.解:由MS知,两集合元素完全相同。这样,M中必有一个元素为0,又由对数的性质知,0和负数没有对数,所以XY0,故X,Y均不为零,所以只能有lg(XY)0,从而XY1.MX,1,0,S0,X,1/X.再由两集合相等知当X1时,M1,1,0,S0,1,1,这与同一个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故X1不满足题目要求;当X1时,M1,1,0,S0,1,1,MS,从而X1满足题目要求,此时Y1,于是X2K11/Y2K12(K0,1,2,),X2K1/Y2K2(K1,2,),故所求代数式的值为0.练习:4.已知集合,其中是正整数,且,并满足,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234,求集合A。三容斥原理基本公式:(1)card(AB)card(A)card(B)card(AB); (2)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card(ABC)问题:开运动会时,高一某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8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4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问同时参加田径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多少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多少人?设A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B参加田径比赛的同学,C参加球类比赛的同学,则card(A)=15,card(B)=8,card(C)=14,card(ABC)=28,且card(AB)=3,card(AC)=3,card(ABC)=0,由公式得281581433card(BC)+0,即card(BC)=3,所以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共有3人,而只参加游泳比赛的人有15339(人) 四、有限集合子集的个数例3一个集合含有10个互不相同的两位数。试证,这个集合必有2个无公共元素的子集合,此两子集的各数之和相等。分析:两位数共有10,11,,99,计99990个,最大的10个两位数依次是90,91,,99,其和为945,因此,由10个两位数组成的任意一个集合中,其任一个子集中各元素之和都不会超过945,而它的非空子集却有21011023个,这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已知集合含有10个不同的两位数,因它含有10个元素,故必有2101024个子集,其中非空子集有1023个,每一个子集内各数之和都不超过909198999450fmin=f(-b/2a)=(4ac-b2)/4a)fmax=maxf(p),f(q)fmin=minf(p),f(q)fmax=maxf(p),f(q)a0fmax=f(-b/2a)=(4ac-b2)/4a)fmin=minf(p),f(q)例1. 当x为何值时,函数f(x)=(x-a1)2+(x-a2)2+(x-an)2取最小值。解:f(x)=(x2-2a1x+a12)+(x2-2a2x+a22)+(x2-2anx+an2)=nx2-2(a1+a2+an)x+(a12+a22+an2) 当x=(a1+a2+an)/n时,f(x)有最小值.例2.已知x1,x2是方程x2-(k-2)x+(k2+3k+5)=0的两个实数根,x12+x22的最大值是_.解:由韦达定理得:x1+x2=k-2,x1x2=k2+3k+5.x12x22(x1x2)2-2x1x2=(k-2)2-2(k2+3k+5=-k2-10k-6=-(k+5)2+19 .已知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即方程有实数根,此时方程的判别式0,即(k-2)2-4(k2+3k+5) =-3k2-16k-160 解得:-4k-4/3.k=-5-4,-4/3,设f(k)=-(k+5)2+19则f(-4)=18,f(-4/3)=50/918.当k=-4时,(x12+x22)max=18.例3.已知f(x)=x2-2x+2,在x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解:f(x)=(x-1)2+1 (1)当t+11即t1时,g(t)=f(t)=t2-2t+2 综合(1)、(2)、(3)得:例4(1)当x2+2y2=1时,求2x+3y2的最值;(2)当3x2+2y2=6x时,求x2+y2的最值。 解:(1)由x2+2y2=1得y2=1/2(1-x2),2x+3y2=2x+(3/2)(1-x2)=(-(3/2)(x-(2/3)2+(13/6) 又1-x2=2y20,x21,1x1 .当x=2/3时,y=(10)/6,(2x+3y2)max=16/3; 当x=-1时,y=0,(2x+3y2)min=2 (2)由3x2+2y2=6x,得y2=(3/2)x(2-x),代入x2+y2=x2+(3/2)x(2-x)=-1/2 (x-3)2+9/2 又y2=(3/2)x (2-x)0,得0x2.当x=2,y=0时,(x2+y2)max=4;当x=0,y=0时,(x2+y2)min=0 三、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设f(x)=ax2+bx+c(a0)的二实根为x1,x2,(x1x2),=b2-4ac,且、()是预先给定的两个实数。1当两根都在区间(,)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x1x2,对应的二次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两种情形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0,-b/2a,f()0,f()0 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0,-b/2a,f()0,f()0 两种情形合并后的充要条件是:0,-b/2a,af()0,af()02当两根中有且仅有一根在区间(,)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x1或x2,对应的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四种情形从四种情形得充要条件是:f()f()03当两根都不在区间,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1)两根分别在区间,之外的两旁时x1x2,对应的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两种情形(2)两根分别在区间,之外的同旁时x1x2或x1x2,对应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四种情形当x1x2时的充要条件是:0,-b/2a,af()0当x1x2时的充要条件是:0,-b/2a,af()0例5如果方程(1-m2)x2+2mx-1=0的两个根一个小于零,另一个大于1,确定m的范围。解:令f(x)=(1-m2)x2+2mx-1,根据题设条件,f(x)的图形是下列两种情形之一:则(1-m2)f(0)0,(1-m2)f(1)0;即1-m20,(1-m2)(2m-m2)0解得:-1m0 例6当k为什么实数时,关于X的二次方程7x2-(k+13)x+k2-k-2=0的两个实根和分别满足01和12?解:设y=f(x)=7x2-(k+13)x+k2-k-2,则因为a=70,且方程f(x)=0有两实根,所以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且与X轴相交于两点(,0)、(,0)的抛物线。由于01,12,可知在x或x时,f(x)取正值;在x时,f(x)取负值。于是,当x分列取0,1,2时,有:f(0)=k2-k-20,f(1)=k2-2k-80,f(2)=k2-3k0解这三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可得-2k-1和3k4。练习:1.求所有的实数m,使得关于x的方程有且只有整数根.2.若函数在区间a,b上的最小值为2a,最大值为2b,求区间a,b。3.已知方程x2+2px+1=0有一个根大于1,有一个根小于1,则p的取值为_.四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相应于一元二次函数的正值、负值区间。解不等式与证明不等式成立,经常要用到二次函数的极值性质、单调性、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等。例7若a1,a2,an,b1,b2,bn都是实数,求证:(a1b1+a2b2+anbn)2(a12+a22+a2n)(b12+b22+b2n) 证明:构造二次函数 f(x)=(a1x-b1)2+(a2x-b2)2+(anx-bn)2=(a12+a22+a2n)x2-2(a1b1+a2b2+anbn)x+(b12+b22+b2n).当a12+a22+a2n0即a1,a2,an不全为零时,显然有对xR,f(x)0,故f(x)0的判别式:=4(a1b1+a2b2+anbn)2-4(a12+a22+a2n)(b12+b22+b2n)0.即(a1b1+a2b2+anbn)2(a12+a22+a2n)(b12+b22+b2n) .当a1=a2=an=0时,结论显然成立,故命题成立。例8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x1x21/a。(1)当x(0,x1)时,证明xf(x)x1(2)设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x0对称,证明:x0x1/2。证明:欲证:xf(x)x ,只须证:0f(x)-xx1-x 因为方程f(x)-x=0的两根为x1,x2,f(x)=ax2+bx+c(a0),f(x)-x=a(x-x1)(x-x2),式即: 0a(x-x1)(x-x2)x1-x a0,x(0,x1),x1-x0,a(x1-x)0 ,式两边同除以a(x1-x)0,得:0x2-x1/a,即:xx21/a+x .这由已知条件:0xx1x21/a,即得:xx2(1/a)1/a+x, 故命题得证。(2)欲证x0x1/2,因为x0=-b/2a,故只须证:x0-x1/2=-b/2a-x1/20 由韦达定理,x1+x2=(-b-1)/a,(x1+x2)/2=-(b-1)/2a,代入式,有(-(b/2a)-(x1/2)=(x2/2)-(1/(2a)0 ,即:x21/a 由已知:0x1x21/a,命题得证。 (三)抽 屉 原 理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例如:“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在相同月份”;“某校400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2003个人任意分成200个小组,一定存在一组,其成员数不少于11”。这类存在性问题中,“存在”的含义是“至少有一个”。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求指明存在,一般并不需要指出哪一个,也不需要确定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东西找出来。这类问题相对来说涉及到的运算较少,依据的理论也不复杂,这些理论称为“抽屉原理”。 (一)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 定理1、如果把n+1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那么不管怎么分,都存在一个集合,其中至少有两个元素。 证明:(用反证法)若不存在至少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则每个集合至多1个元素,从而n个集合至多有n个元素,此与共有n+1个元素矛盾,故命题成立。 例1 已知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任意五个点(图1)。证明: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分析:5个点的分布是任意的。如果要证明“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5个点,那么这5个点中一定有距离不大于的两点”,则顺次连接三角形三边中点,即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可以分原等边三角形为4个全等的边长为的小等边三角形,则5个点中必有2点位于同一个小等边三角形中(包括边界),其距离便不大于。 以上结论要由定理“三角形内(包括边界)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其最大边长”来保证,下面我们就来证明这个定理。如图2,设BC是ABC的最大边,P,M是ABC内(包括边界)任意两点,连接PM,过P分别作AB、BC边的平行线,过M作AC边的平行线,设各平行线交点为P、Q、N,那么PQN=C,QNP=A因为BCAB,所以AC,则QNPPQN,而QMPQNPPQN(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不相邻的内角),所以 PQPM。显然BCPQ,故BCPM。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内(包括边界)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 说明:(1)这里是用等分三角形的方法来构造“抽屉”。类似地,还可以利用等分线段、等分正方形的方法来构造“抽屉”。例如“任取n+1个正数ai,满足0ai1(i=1,2,n+1),试证明:这n+1个数中必存在两个数,其差的绝对值小于”。又如:“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意放置五个点,求证:其中必有两点,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例1中,如果把条件(包括边界)去掉,则结论可以修改为: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 .例2从1-100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51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分析:本题似乎茫无头绪,从何入手?其关键何在?其实就在“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我们要构造“抽屉”,使得每个抽屉里任取两个数,都有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这只有把公比是正整数的整个等比数列都放进去同一个抽屉才行,这里用得到一个自然数分类的基本知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数与2的方幂的积,即若mN+,KN+,nN,则m=(2k-1)2n,并且这种表示方式是唯一的,如1=12,2=121,3=32, 证明:因为任何一个正整数都能表示成一个奇数乘2的方幂,并且这种表示方法是唯一的,所以我们可把1-100的正整数分成如下50个抽屉(因为1-100中共有50个奇数): 1)1,12,122,123,124,125,126;2)3,32,322,323,324,325;3)5,52,522,523,524;4)7,72,722,723;5)9,92,922,923;6)11,112,1122,1123;25)49,492;26)51;50)99。 这样,1-100的正整数就无重复,无遗漏地放进这50个抽屉内了。从这100个数中任取51个数,也即从这50个抽屉内任取51个数,根据抽屉原则,其中必定至少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个抽屉,即属于(1)-(25)号中的某一个抽屉,显然,在这25个抽屉中的任何同一个抽屉内的两个数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 说明: (1)从上面的证明中可以看出,本题能够推广到一般情形:从1-2n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n+1个数,则其中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想一想,为什么?因为1-2n中共含1,3,2n-1这n个奇数,因此可以制造n个抽屉,而n+1n,由抽屉原则,结论就是必然的了。给n以具体值,就可以构造出不同的题目。例2中的n取值是50,还可以编制相反的题目,如:“从前30个自然数中最少要(不看这些数而以任意方式地)取出几个数,才能保证取出的数中能找到两个数,其中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 (2)如下两个问题的结论都是否定的(n均为正整数)想一想,为什么? 从2,3,4,2n+1中任取n+1个数,是否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从1,2,3,2n+1中任取n+1个数,是否必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整数倍?(3)如果将(2)中两个问题中任取的n+1个数增加1个,都改成任取n+2个数,则它们的结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你能判断证明吗? 例3从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证明:取出的数中一定有两个数,这两个数中大数不超过小数的1.5倍。 证明:把前25个自然数分成下面6组: 1; 2,3; 4,5,6; 7,8,9,10; 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因为从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所以至少有两个数取自上面第组到第组中的某同一组,这两个数中大数就不超过小数的1.5倍。说明:(1)本题可以改变叙述如下:在前25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求证其中存在两个数,它们相互的比值在内。显然,必须找出一种能把前25个自然数分成6(7-1=6)个集合的方法,不过分类时有一个限制条件:同一集合中任两个数的比值在内,故同一集合中元素的数值差不得过大。这样,我们可以用如上一种特殊的分类法:递推分类法: 从1开始,显然1只能单独作为1个集合1;否则不满足限制条件.能与2同属于一个集合的数只有3,于是2,3为一集合。如此依次递推下去,使若干个连续的自然数属于同一集合,其中最大的数不超过最小的数的倍,就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六个集合。 (2)如果我们按照(1)中的递推方法依次造“抽屉”,则第7个抽屉为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第8个抽屉为:40,41,42,60;第9个抽屉为:61,62,63,90,91; 例4在坐标平面上任取五个整点(该点的横纵坐标都取整数),证明:其中一定存在两个整点,它们的连线中点仍是整点。 分析与解答:由中点坐标公式知,坐标平面两点(x1,y1)、(x2,y2)的中点坐标是。欲使都是整数,必须而且只须x1与x2,y1与y2的奇偶性相同。坐标平面上的任意整点按照横纵两个坐标的奇偶性考虑有且只有如下四种:(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以此构造四个“抽屉”,则在坐标平面上任取五个整点,那么至少有两个整点,属于同一个“抽屉”因此它们连线的中点就必是整点。 说明:我们可以把整点的概念推广:如果(x1,x2,xn)是n维(元)有序数组,且x1,x2,xn中的每一个数都是整数,则称(x1,x2,xn)是一个n维整点(整点又称格点)。如果对所有的n维整点按每一个xi的奇偶性来分类,由于每一个位置上有奇、偶两种可能性,因此共可分为222=2n个类。这是对n维整点的一种分类方法。当n=3时,23=8,此时可以构造命题:“任意给定空间中九个整点,求证它们之中必有两点存在,使连接这两点的直线段的内部含有整点”。 例5在任意给出的100个整数中,都可以找出若干个数来(可以是一个数),它们的和可被100整除。 分析:本题也似乎是茫无头绪,无从下手,其关键何在?仔细审题,它们的“和”能“被100整除”应是做文章的地方。如果把这100个数排成一个数列,用Sm记其前m项的和,则其可构造S1,S2,S100共100个和数。讨论这些“和数”被100除所得的余数。注意到S1,S2,S100共有100个数,一个数被100除所得的余数有0,1,2,99共100种可能性。“苹果”数与“抽屉”数一样多,如何排除“故障”?证明:设已知的整数为a1,a2,a100考察数列a1,a2,a100的前n项和构成的数列S1,S2,S100。 如果S1,S2,S100中有某个数可被100整除,则命题得证。否则,即S1,S2,S100均不能被100整除,这样,它们被100除后余数必是1,2,99中的元素。由抽屉原理I知,S1,S2,S100中必有两个数,它们被100除后具有相同的余数。不妨设这两个数为Si,Sj(ij),则100(Sj-Si),即100。命题得证。 说明:有时候直接对所给对象作某种划分,是很难构造出恰当的抽屉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对所给对象先作一些变换,然后对变换得到的对象进行分类,就可以构造出恰当的抽屉。本题直接对an进行分类是很难奏效的。但由an构造出Sn后,再对Sn进行分类就容易得多. 另外,对Sn按模100的剩余类划分时,只能分成100个集合,而Sn只有100项,似乎不能应用抽屉原则。但注意到余数为0的类恰使结论成立,于是通过分别情况讨论后,就可去掉余数为0的类,从而转化为100个数分配在剩下的99个类中。 (二)单色三角形问题 抽屉原理的应用多么奇妙,其关键在于恰当地制造抽屉,分割图形,利用自然数分类的不同方法如按剩余类制造抽屉或按奇数乘以2的方幂制造抽屉,利用奇偶性等等,都是制造“抽屉”的方法。抽屉原理的道理极其简单,但“于无声处听惊雷”,恰当地精心地应用它,不仅可以解决国内数学竞赛中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 例617名科学家中每两名科学家都和其他科学家通信,在他们通信时,只讨论三个题目,而且任意两名科学家通信时只讨论一个题目,证明:其中至少有三名科学家,他们相互通信时讨论的是同一个题目。 证明:视17个科学家为17个点,每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表示这两个科学家在讨论同一个问题,若讨论第一个问题则在相应两点连红线,若讨论第2个问题则在相应两点连条黄线,若讨论第3个问题则在相应两点连条蓝线。三名科学家研究同一个问题就转化为找到一个三边同颜色的三角形。考虑科学家A,他要与另外的16位科学家每人通信讨论一个问题,相应于从A出发引出16条线段,将它们染成3种颜色,而16=35+1,因而必有6=5+1条同色,不妨记为AB1,AB2,AB3,AB4,AB5,AB6同红色,若Bi(i=1,2,6)之间有红线,则出现红色三角线,命题已成立;否则B1,B2,B3,B4,B5,B6之间的连线只染有黄蓝两色。考虑从B1引出的5条线,B1B2,B1B3,B1B4,B1B5,B1B6,用两种颜色染色,因为5=22+1,故必有3=2+1条线段同色,假设为黄色,并记它们为B1B2,B1B3,B1B4。这时若B2,B3,B4之间有黄线,则有黄色三角形,命题也成立,若B2,B3,B4,之间无黄线,则B2,B3,B4,必为蓝色三角形,命题仍然成立。说明:(1)本题源于一个古典问题-世界上任意6个人中必有3人互相认识,或互相不认识。 (2)将互相认识用红色表示,将互相不认识用蓝色表示,(1)将化为一个染色问题,成为一个图论问题:空间六个点,任何三点不共线,四点不共面,每两点之间连线都涂上红色或蓝色。求证:存在三点,它们所成的三角形三边同色。 (3)问题(2)可以往两个方向推广:其一是颜色的种数,其二是点数。 本例便是方向一的进展,其证明已知上述。如果继续沿此方向前进,可有下题:在66个科学家中,每个科学家都和其他科学家通信,在他们的通信中仅仅讨论四个题目,而任何两个科学家之间仅仅讨论一个题目。证明至少有三个科学家,他们互相之间讨论同一个题目。 (4)回顾上面证明过程,对于17点染3色问题可归结为6点染2色问题,又可归结为3点染一色问题。反过来,我们可以继续推广。从以上(3,1)(6,2)(17,3)的过程,易发现6=(3-1)2+2,17=(6-1)3+2,66=(17-1)4+2,同理可得(66-1)5+2=327,(327-1)6+2=1958记为r1=3,r2=6,r3=17,r4=66,r5=327,r6=1958,.我们可以得到递推关系式:rn=n(rn-1-1)+2,n=2,3,4这样就可以构造出327点染5色问题,1958点染6色问题,都必出现一个同色三角形。 (三)抽屉原理的其他形式。 定理2:把m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mn) (1)当n能整除m时,至少有一个集合含有m/n个元素;(2)当n不能整除 m时,则至少有一个集合含有至少m/n+1个元素,(m/n表示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 定理2也可叙述成:把mn+1个元素放进n个集合,则必有一个集合中至少放有m+1个元素。 例79条直线的每一条都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梯形,而且它们的面积之比为23。证明:这9条直线中至少有3条通过同一个点。 证明:设正方形为ABCD,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设直线L把正方形ABCD分成两个梯形ABGH和CDHG,并且与EF相交于 P.梯形ABGH的面积:梯形CDHG的面积=23,EP是梯形ABGH的中位线,PF是梯形CDHG的中位线,由于梯形的面积=中位线梯形的高, 并且两个梯形的高相等(AB=CD),所以梯形ABGH的面积梯形CDHG的面积=EPPF,也就是EPPF=23 .这说明,直线L通过EF上一个固定的点P,这个点把EF分成长度为23的两部分。这样的点在EF上还有一个,如图上的Q点(FQQE=23)。同样地,如果直线L与AB、CD相交,并且把正方形分成两个梯形面积之比是23,那么这条直线必定通过AD、BC中点连线上的两个类似的点(三等分点)。这样,在正方形内就有4个固定的点,凡是把正方形面积分成两个面积为23的梯形的直线,一定通过这4点中的某一个。我们把这4个点看作4个抽屉,9条直线看作9个苹果,由定理2可知,9=42+1,所以,必有一个抽屉内至少放有3个苹果,也就是,必有三条直线要通过一个点。 说明:本例中的抽屉比较隐蔽,正方形两双对边中点连线上的4个三等分点的发现是关键,而它的发现源于对梯形面积公式S梯形=中位线梯形的高的充分感悟。 例8910瓶红、蓝墨水,排成130行,每行7瓶。证明:不论怎样排列,红、蓝墨水瓶的颜色次序必定出现下述两种情况之一种:1至少三行完全相同; 2至少有两组(四行),每组的两行完全相同。证明:910瓶红、蓝墨水,排成130行,每行7瓶。每行中的7个位置中的每个位置都有红、蓝两种可能,因而总计共有27=128种不同的行式(当且仅当两行墨水瓶颜色及次序完全相同时称为“行式”相同. 任取130行中的129行,依抽屉原理可知,必有两行(记为A,B)“行式”相同。 在除A、B外的其余128行中若有一行P与A(B)“行式”相同,则P,A,B满足“至少有三行完全相同”;在其余(除A,B外)的128行中若没有与A(B)行式相同者,则128行至多有127种不同的行式,依抽屉原则,必有两行(不妨记为C、D)行式相同,这样便找到了(A,B)、(C,D)两组(四行),每组两行完全相同。 (四) 函数的性质应用一、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1)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值域为正实数(0,+),从而函数没有最大值与最小值,有下界,y0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从而存在反函数-对数函数。4)单调性是:当a1时为增函数;当0a0,a1),f(x+y)=f(x)f(y),f(x-y)=f(x)/f(y)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1)定义域为正实数(0,+)2)值域为全体实数(-,+)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因而有反函数指数函数。4)单调性是:当a1时是增函数,当0a0,a1),f(xy)=f(x)+f(y),f(x/y)=f(x)-f(y)二、例题例1若f(x)=(ax/(ax+a),求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 分析:和式中共有1000项,显然逐项相加是不可取的。需找出f(x)的结构特征,发现规律,注意到1/1001+1000/1001=2/1001+999/1001=3/1001+998/1001=1,而f(x)+f(1-x)= (ax/(ax+a)+(a1-x/(a1-x+a)=(ax/(ax+a)+(a/(a+axa)=(ax/(ax+a)+(a)/(ax+a)=(ax+a)/(ax+a)=1规律找到了,这启示我们将和式配对结合后再相加:原式=f(1/1001)+f(1000/1001)+f(2/1001)+f(999/1001)+ +f(500/1001)+f(501/1001)=(1+1+1)5000个=500(1)取a=4就是1986年的高中数学联赛填空题:设f(x)=(4x/(4x+2),那么和式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的值=。(2)上题中取a=9,则f(x)=(9x/(9x+3),和式值不变也可改变和式为求f(1/n)+f(2/n)+f(3/n)+f(n-1)/n).(3)设f(x)=(1/(2x+2),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可求得f(-5)+f(-4)+f(0)+f(5)+f(6)的值为。例25log25等于:( )(A)1/2 (B)(1/5)10log25 (C)10log45 (D)10log52解:5log25=(10/2)log25=(10log25)/(2log25)=(1/5)10log25 选(B)例3试比较(122002+1)/(122003+1)与(122003+1)/(122004+1)的大小。 解:对于两个正数的大小,作商与1比较是常用的方法,记122003=a0,则有(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a/12)+1)/(a+1)(12a+1)/(a+1)=(a+12)(12a+1)/(12(a+1)2)=(12a2+145a+12)/(12a2+24a+12)1故得:(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例4已知(a,b为实数)且f(lglog310)=5,则f(lglg3)的值是( )(A)-5 (B)-3 (C)3 (D)随a,b的取值而定 解:设lglog310=t,则lglg3=lg(1/log310)=-lglog310=-t 而f(t)+f(-t)=f(-t)=8-f(t)=8-5=3说明:由对数换底公式可推出logablogba=(lgb/lga)(lga/lgb)=1,即logab=(1/logba),因而lglog310与lglg3是一对相反数。设中的部分,则g(x)为奇函数,g(t)+g(-t)=0。这种整体处理的思想巧用了奇函数性质使问题得解,关键在于细致观察函数式结构特征及对数的恒等变形。例5已知函数y=(10x-10-x)/2)(XR)(1)求反函数y=f-1(x)(2)判断函数y=f-1(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分析:(1)求y=(10x-10-x)/2的反函数首先用y把x表示出来,然后再对调x,y即得到y=f-1(x);(2)判断函数y=f-1(x)的奇偶性要依据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定义,看当XR时是否有f(-x)=-f(x)或(f(-x)+f(x)=0)或f(-x)=f(x)恒成立。解:(1)由y=(10x-10-x)/2)(XR)可得2y=10x-10-x,设10x=t,上式化为:2y=t-t-1两边乘t,得2yt=t2-1整理得:t2-2yt-1=0,解得: 由于t=10x0,故将舍去,得到:将t=10x代入上式,即得: 所以函数y=(10x-10-x)/2)的反函数是(2)由得: f-1(-x)=-f(x)所以,函数 是奇函数。例6已知函数f(x)=loga(1+x)/(1-x)(a0,a1)(1)求f(x)的定义域(2)判断f(x)的奇偶性并给以证明;(3)当a1时,求使f(x)0的x取值范围;(4)求它的反函数f-1(x)解:(1)由对数的定义域知(1+x)/(1-x)0解这个分式不定式,得:(x+1)(x-1)0,-1x1故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2)f(-x)=loga(1-x)/(1+x)=log(1+x)/(1-x)-1=-loga(1+x)/(1-x)=-f(x)由奇函数的定义知,函数f(x)是奇函数。(3)由loga(1+x)/(1-x)0loga(1+x)/(1-x)loga1,因为a1,所以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知(1+x)/(1-x)1,考虑由(1)知x1,1-x0,去分母,得:1+x1-x,x0故:0x1 所以对于a1,当x(0,1)时函数f(x)0(4)由y=loga(1+x)/(1-x)得:(1+x)/(1-x)=ay应用会比分比定理得:(1+x)+(1-x)/(1+x)-(1-x)=(ay+1)/(ay-1)即:(2/2x)=(ay+1)/(ay-1)x=(ay-1)/(ay+1)交换x,y得:y=(ax-1)/(ax+1),它就是函数f(x)=loga(1+x)/(1-x)的反函数f-1(x)即f-1(x)=(ax-1)/(ax+1)例7已知x2-2x+loga(a2-a)=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求实数a的范围。解:方程有一正根一负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oga(a2-a)0 由a0,a1,a2-a=a(a-1)0,可得a1 ,从而由loga(a2-a)0=loga1得:a2-a1,a2-a-10,解得: ,由得:例8设y=log(1/2)a2x+2(ab)x-b2x+1(a0,b0),求使y为负值的x的取值范围 解:(1/2)1,要使y0,只要a2x+2(ab)x-b2x+11,即a2x+2(ab)x-b2x0b2x(a/b)2x+2(a/b)x-10(a/b)x2+2(a/b)x-10 . 1当ab0时,a/b1,;2当ba0时,0a/b1, 3当a=b0时,xR。 (五)数 列方法总结1.数列an前n 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式:an=2.求通项常用方法作新数列法.作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叠加法.最基本形式是:an=(anan1+(an1+an2)+(a2a1)+a1.归纳、猜想法.3.数列前n项和常用求法重要公式1+2+n=n(n+1)12+22+n2=n(n+1)(2n+1)13+23+n3=(1+2+n)2=n2(n+1)2等差数列中Sm+n=Sm+Sn+mnd,等比数列中Sm+n=Sn+qnSm=Sm+qmSn.裂项求和: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n=f(n+1)f(n),然后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错项相消法并项求和法例题1.等差数列an的前m项的和为30,前2m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的和为_.解法一:将Sm=30,S2m=100代入Sn=na1+d,得:解法二:由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知,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即Sn=An2+Bn(A、B是常数).将Sm=30,S2m=100代入,得,S3m=A(3m)2+B3m=210解法三:根据等差数列性质知:Sm,S2mSm,S3mS2m也成等差数列,从而有:2(S2mSm)=Sm+(S3mS2m) S3m=3(S2mSm)=210解法四:令m=1得S1=30,S2=100,得a1=30,a1+a2=100,a1=30,a2=70a3=70+(7030)=110 S3=a1+a2+a3=2102.已知函数f(x)=(x2).(1)求f(x)的反函数f-1(x);(2)设a1=1,=f-1(an)(nN*),求an;(3)设Sn=a12+a22+an2,bn=Sn+1Sn是否存在最小正整数m,使得对任意nN*,有bn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设y =,x0)(2),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1=1,=+4(n1)=4n3,an0,an=.(3)bn=Sn+1Sn=an+12=,由bn,设g(n)=,g(n)=在nN*上是减函数,g(n)的最大值是g(1)=5,m5,存在最小正整数m=6,使对任意nN*有bn成立.3.已知an是各项不同的正数等差数列,又lga1、lga2、lga4成等差数列.设bn=,n=1,2,3,。()证明bn为等比数列;()如果数列bn前3项的和等于,求数列an的首项a1和公差d.。解:()lga1、lga2、lga4成等差数列,2lga2=lga1+lga4,即a=a1a2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1+d)2=a1(a1+3d),这样d2= a1d 从而d(d- a1)=0 d0 d= a10 a2n = a1+(2n-1)d=2 n d bn= 这时bn是首项b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b1+b2+b3=(1+)=,d=3, 所以a1=d=34已知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求q的值;()设是以2为首项,q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当n2时,比较Sn与b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由题设 ()若当 故若当故对于5.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证明解:(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即d=1.所以即(II)因为,所以6.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Sn+1=2Sn+n+5.(nN*)(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II)令,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解:(I)由已知Sn+1=2Sn+n+5,两式相减得 即,从而.当时 .又,从而.故总有.又,从而,即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由(I)知,。从而=-3n2n+1-(2+2n)-=3n2n+1-2n+1+2-=7.若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1且满足an=(n=3,4,)()求c的值;()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Sn.解:()由题设,当n3时,an=c2an-2 an-1=can-2an=.由题设条件可得an-20,因此c2=,即2c2-c-1=0.解得c=1或c=-()由(),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c=1时,数列an是一个常数列,即an=1(nN*)这时,数列nan的前n项和Sn=1+2+3+n=当c=-时,数列an是一个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an=(-)n-1 (nN*).这时,数列nan的前n项和Sn=1+2(-)+3(-)2+n(-)n-1. 式两边同乘-,得-Sn=-+2(-)2+(n-1)(-)n-1+n(-)n. 式减去式,得(1+)Sn=1+(-)+(-)2+(-)n-1-n(-)n=所以Sn=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n=1,2,3,求:()a2,a3,a4的值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值.解:()由a1=1,n=1,2,3,得,.由(n2),得(n2),又a2=,所以an=(n2),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由()可知是首项为,公比为项数为n的等比数列,所以=.9.假设某市2004年新建住房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以2004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2)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解:(1)设中低价房面积形成数列an,由题意可知an是等差数列,其中a1=250,d=50,则Sn=250n+=25n2+225n,令25n2+225n4750,即n2+9n-1900,而n是正整数,n10.到2013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2)设新建住房面积形成数列bn,由题意可知bn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