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05静力学基本公理练习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7105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05静力学基本公理练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筑力学05静力学基本公理练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筑力学05静力学基本公理练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 第一章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练习,1,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2,一、知识回顾,1、二力平衡公理的“八字真经”,等大、反向、共线、同体,2、二力杆判断条件是什么?,受力物体为杆件,只受两个力而平衡,3,FB= -FC,不计重力 ,确定B,C两点受力方位。,BC杆是不是二力杆?,FB,FC,步骤: 1)确定端点 2)连线 3)力在线上,方向相反,4,一、知识回顾,3、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使用条件,若其中两力汇交,则第三力也相交于此点,4、力的三角形法则,两力首尾想接,F1,C,B,A,F3,F2,O,5,一、知识回顾,3、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使用条件,若其中两力汇交,则第三力也相交于此点,4、力的三角形法则,两力首尾想接,合力是三角形的第三边。,6,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7,1、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 ) (A) 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 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C) 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D) 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B,8,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因此这两个力( )。 (A) 平衡; (B) 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C)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D) 合力为零。,B,9,3、力的可传性原理,( ) (A) 适用于刚体 (B) 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 (C) 适用于所有物体 (D) 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A,10,4、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指( )。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时必汇交于一点 (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D)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A,11,课堂练习: 力的图示,12,力的图示步骤,1、画单位线段(标度),并标示所表示力的大小,4、标方向(箭头画在线段末端),5、标力的字母和大小(例如:F=60N),6、辅助线用虚线(有角度要标记出来)。,2、在受力物体上标示作用点,3、以作用点为起点画线段(单位线段整数倍 2倍),13,例题:小车受到一个向右上方且与地面成300角的力,该力的大小为80牛。,20N,300,F=80N,14,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1、按照力的图示法画出以下几个力(标度选10)。 水平向左 30N 的力F1; 竖直向上 50N 的力F2; 与水平方向成450角向上 40N 的力F3。,15,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如果下面的刚体保持二力平衡,补充它们的受力。,16,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3、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下列五个图的力的合力。,F1=40N,F2=40N,600,图1,图3,图2,17,F1,F2,90,F1=30N,F2=40N,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3、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下列五个图力的合力。,F3=30N,F4=40N,图4,图5,18,A,B,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4、不计构件自重,画出AB杆的受力图。,19,1、空间一质点A受到3个力的作用,F1=30KN,F2=45KN,F3=60KN, F1沿着X轴正方向,F2与Y轴正方向成逆时针60角,F3与Y轴负方向成顺时针30夹角,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这3个力的合力FR?(画图,用尺子和量角器测出合力的大小、方向),作业,A,X,Y,20,60,30,G=100N,2.如下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为了防止小球滑落用一根与水平面成60角的绳将其固定,试着画出小球受到的所有力,用力的图示法将其表示出来,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它们的合力,21,谢谢合作!,再见,谢谢大家!,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