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32490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芝麻油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芝麻油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芝麻油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芝麻油修订说明 一、 工作概括 (一)标准修订的 意义和必要性 1、芝麻油 及制油工艺 芝麻( 名胡麻,是一种重要油料作物,其主产区集中在中国、印度、苏丹、缅甸四国,该四国产量之和约占世界总产量(约 300 万吨)的三分之二。中国作为芝麻主产国之一,拥有 4000 多个品种,种植范围广、面积大,占世界种植面积约 15%,占世界芝麻产量 20%以上,年产量 60吨。 芝麻在我国的种植以河南、安徽、湖北最多, 产量占 我国芝麻 总 产量的 3/4,其中河南省芝麻年产量 20 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 。其次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及江西等地。中国芝麻种植面积约 100 万 产 75 90 万吨,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 15%和 20%。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农业展望公布的信息, 2012 年我国芝麻总用量 110万吨,其中 60%用于芝麻油生产, 40%作食品用。按 2012 年芝麻油用芝麻 66 万吨计,芝麻油产出率按 46% 49%计算,年产芝麻油 30 32 万吨。 芝麻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不同类型芝麻籽的组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显著。皮占芝麻重的 15% 20%,其中含有 2 3%的草酸和 1 2%的钙及其它矿物质和粗纤维,皮有很大的苦味,因此用作食品时最好把皮除去。近年研究的利用冷榨芝麻饼制取食用蛋白的工艺中,也需要将 皮脱除干净,以提高蛋白产品食品加工特性。芝麻 籽完全去皮,草酸就能从籽重的3%降到 芝麻油在许多化学、生物和生理特性方面与其他植物油显著不同。 芝麻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 油酸、亚油酸 含量占 70%以上 。芝麻油含有独特的芝麻木酚素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生育酚成分,这两类成分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和药理价值。 目前,芝麻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 种: ( 1)水代法制取芝麻小磨香油 芝麻经焙炒后直接用石磨研磨、水代法提取的芝麻油产品。水代法制油主要 1 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差异,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将油脂与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磷脂等亲水成分分离,从油料中制取油脂的生产工艺。此工艺纯粹是一种物理制油工艺,无高温、高压和化学加工助剂使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芝麻中独特的营养成份。 水代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油方法, 有悠久的 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使在现在,与其他制油方法相比,它仍然是一种操作条件温和、无加工助剂使用、卫生环保的优势制油工艺 技术,小磨香油产品也仍然以香味浓郁纯正为芝麻油中的上品。 ( 2)榨油机压榨制取芝麻香油 芝麻经焙炒后用液压榨油机或螺旋榨油机压榨提取的芝麻香油。压榨法主要是借助高温和机械高压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这种过程主要属于物理变化,但在强力挤压提取油脂的过程中,受高温高压作用的影响,也会产生某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使一些营养成份被破坏。 ( 3)浸出法制取芝麻油 以芝麻饼或干燥芝麻渣为原料,利用溶剂萃取将其中油脂提取出来,再将浸出毛油经脱酸、脱色、脱酸、脱臭等精炼得到的成品芝麻油。这种方法制取的芝麻油因精炼过程烧 碱、磷酸、吸附白土和水蒸汽蒸馏作用,其中营养成分如芝麻木酚素、维生素 E 较大量损失,芝麻油香味丧失,长时间高温脱臭过程还造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升高。 ( 4)芝麻冷榨工艺 芝麻种籽既含较高的油脂 (46% 62%),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20% 25%)。提取油脂后的芝麻饼粕的蛋白质含量更是提高至 40% 46%,但传统的高温炒籽制油工艺使芝麻饼粕的蛋白质发生很大程度的变性和破坏,使 得芝麻饼粕只能作为饲料应用,造成芝麻蛋白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采用 芝麻脱皮 低温( 45 55 ,不超过 80 )压榨 制油工艺,不仅可以得到蛋白 质低变性的芝麻饼粕,还能有效保存芝麻油中的营养物质和天然风味及色泽,得到清香的 食用芝麻油,甚至可以作为 化妆品级和药品级的芝麻油,大大提高芝麻的综合利用价值。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由于冷榨芝麻油中得到含有丰富的内源性抗氧化剂的芝麻油,因此它有抗病毒、抗菌、抗真菌、抗炎症、抗氧化等五大功能。经常使用 ,可以使皮肤 2 更加有光泽、柔软、富有弹性,有利于缓解皮肤的老化。 而芝麻脱皮冷榨饼中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而且氨基酸平衡,富含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蛋白,经超微粉碎,可以作为各种食用蛋白产品,国外更 是将其作为婴幼儿食品添加剂应用。 2、芝麻油标准修订的意义 芝麻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其质量品质关系着消费者健康以及产品市场信誉度,也体现我国油脂工业技术水平。 芝麻油 8233 233我国不同时期芝麻油的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提供了 重要的 质量技术依据,对促进芝麻油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食用油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油脂加工技术的进步,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向着安全卫生、营养健康、芝麻油和芝麻蛋白联产加工等方向发展,例如芝麻 脱皮 冷榨生产技术 , 芝 麻香油生产过程中芝麻籽适度焙炒 对多环芳烃的控制技术,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对芝麻渣霉变、油脂酸败、再生色素形成的控制技术,采用适度合理的精炼技术有效 脱除芝麻油中有害成分、避免和减少反式脂肪酸形成 以及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的 生产技术 。芝麻制油和精炼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芝麻油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逐步实现了芝麻油生产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食用油需求量和食用油品质安全和质量要求也随着提高,尤其是作为我国居民喜爱的高端食用油的芝麻油,其品质更是受到市场关注,近年油 脂科研工作者和 油脂 生产企业对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以及芝麻油品质安全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以及开发出新的芝麻油产品种类。譬如, 芝麻香油生产中多环芳烃控制和脱除技术 ,低温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 判别技术, 等等。因此,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原有芝麻油标准进行修订是很 十分 必要的。 233麻油标准是 2008 年制修定的,在 2008 年至今的 8 年当中,中国油脂工业发生了迅猛发展,油脂工艺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消费市场对产品需求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根据目前芝 麻油生产工艺 改进、 芝麻油 产品种类增多和 品质 提高 , 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 修订原有芝麻油国家标准 非常必要。 ( 二 ) 工作简况 3 1、调研和意见汇总 , 形成标准修 订 征求意见 稿 2012 年 5 月 ,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武汉工业学院等单位联合提出了对芝麻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的申请, 2013 年 4 月 23 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提交了“关于申报 2013 年度粮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函”,其中包含了对芝麻油标准的修订。 同时,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向 各粮油 标准工作组发出通知,公布了 2013 年度粮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接到通知,油料油脂标准工作组高度重视芝麻油标准的修订工作, 及时 成立了 芝麻油 标准起草工作组,迅速启动芝麻油标准的修订工作。 根据标准制修订的要求,标准起草工作组首先收集查阅了大量的 有关芝麻油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等 相关 文献和 资料, 掌握 芝麻油市场以及科研 进展情况 ,同时深入到芝麻油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芝麻油生产和产品经营的现状。 ( 1) 查阅到的有关芝麻油的标准 233芝麻油 ; 11761麻 ; 1595麻中芝麻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924麻油纯度的测定 比色法 ( 2)查阅到的芝麻油生产及品质的有关文献 1 刘玉兰 ,陈刘杨 ,汪学德 ,宋健康 J): 62 刘玉兰 陈刘杨 汪学德 ,等 机械学报 . ):1503 刘玉兰,陈刘杨,汪学德,等 J 2011,27(6): 3824 刘玉兰 ,陈刘杨 ,汪学德 J35 陈刘杨 ,刘玉兰 ,马宇翔 J2010( 7): 156 钟雪玲 ,刘玉兰 ,汪学德 ,马宇翔 J2011( 32): 437 汪学德 ,王合宝 ,刘玉兰 芘含量工艺参数的研究J2010( 10): 188 刘玉兰,刘瑞花,杨忠欣 . 芝麻油生产工艺对细辛素形成的影响研究 J2016,31( 1): 659刘玉兰,王丹,刘瑞花,杨忠欣 J2015,28( 3) :5110 刘玉兰 ,季怀锐 ,刘双艳 ,汪学德 ): 5611 季 怀锐 ,刘玉兰 ,汪学德 ,彭茗辉 J2012( 15) : 3412 刘玉兰 钟雪玲 汪学德 马宇翔 J 12): 513 赵欢欢 刘玉兰 张小涛 汪学德 J4): 2315 张振山 刘玉兰 钟学铃 J ): 41 16 刘玉兰 彭茗辉 J ): 417 刘玉兰 ,张小飞 ,张振山 ,等 J18 刘瑞花 ,刘玉兰 ,王丹 ,等 影响的研究 J2013,38(10): 19 张小涛 ,刘玉兰 , 赵欢欢 及色泽最佳条件研究 ,中国油脂 ,2013,38(12): 1020 刘玉兰 ,彭茗辉 中国油脂 ,2013, 38(9):421 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 . 超声波辅助 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中国油脂, 2014,39(2):8622刘日斌,汪学德 . 低温制取芝麻油的研究进展,粮油食品科技,2012,20(6):4123 黄维,刘国琴,汪学德,张羽霄 . 温度和时间对芝麻油沉淀物形成的影响及成分分析,中国油脂, 2014,39(3):4724刘兵戈,汪学德,黄 维,胡华丽 . 原 料脱皮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4(6):3225彭金砖,汪学德,管军军 粮油食品科技, 2013,21(6):3826 刘兵戈,汪学德,彭金砖,刘日斌 . 芝麻湿法脱皮和芝麻仁热风干燥工艺研究,中国油脂, 2014,39(2):7827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姜坤 . 芝麻油亚临界流体低温萃取工艺及品质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5(1):3028梅鸿献 , 魏安池 , 刘艳阳 ,等 . 芝麻种质资源芝麻素、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异及其相关分析,中国油脂, 2013,38( 4): 8729刘日斌,汪学德,鞠阳,马素换 .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工艺及其品质分析研究,中国油脂, 2014,39(5):130魏安池 , 杨玲玲 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32( 5) :212 31 尚小磊 ,侯利霞 ,刘玉兰 ,等 J2012,18: 3732 任小娜 ,毕艳兰 ,杨国龙 ,汪学德 ,刘玉兰 2012,17: 317( 3)到芝麻油生产企业的调研 调研走访的芝麻油生产企业有:山东 瑞福 油脂有限公司 、 安徽燕庄 油脂有限公司 、 天津大华油脂有限公司、 河南省驻马店顶志 公司 、 驻马店平舆县康博汇鑫油脂公司 、河南省淮阳丰源醇 油脂公司 、河南省今日油业、安徽宝鼎 芝麻油 、青岛益海嘉里 公司 、上海富味香 油脂公司、武汉 益海嘉里 公司, 等 知名的 芝麻油生产企业进行 调研 和座谈 ,其中山东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水代法小磨香油的生产企业,青岛益海嘉里 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机榨芝麻香油生产企业, 安徽燕庄是国内芝麻油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比较齐全的生产企业,河南康博汇鑫是较大 规模的液压榨油机生产芝麻香油的生产企业,驻马店顶志是 较大 规模的预榨、浸出、精炼生产芝麻香油和芝麻油的生产企业,其中安徽宝鼎、康博汇鑫 、今日油业 还是生产冷榨芝麻油的生产企业 。 深入了解芝麻油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对芝麻油标准的修订意见。 并与 2014 年在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油料油脂标准工作组主持、在安徽 合肥 召开的芝麻油标准修订研讨会上做工作汇报,并提请参会的有关粮标委委员、 高校、科研院所和芝麻油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对芝麻油标准的修订进行充分研讨 。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 标准修订工作组 经 认真讨论, 数据分析汇总 ,并根据近年来对芝麻油加工和品质 的 研究成果,撰写完成该标准的修订 征求意见稿,以及标准修订的编制说明 。 2、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的广泛征求意见和意见汇总 2014 年 12 月完成芝麻油修订征求意见稿,向国内 近 20 家 单位 广泛 征求意见, 收到 反馈意见 15 份,对反馈意见进行 汇总 、 研讨 和处理 , 形成 征求意见稿 的修改稿、编制说明的修改稿,以及意见反馈的汇总处理表 。 3、完成标准 送审稿 提交粮标委 审核 2016 年 7 月,完成 了 芝麻油 修订 送审稿,以及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表。 提交给粮标委 ,请 粮标委组织专家评审,根据粮标委和专家的意见对本标 3 准 送审稿 进行修改和完善, 计划 2016 年 10 月 完成报批 稿上交粮标委。 二 . 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标准的编写规则是按照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的。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包括芝麻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 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储存和运输等。 1、有关术语和定义 ( 1) 将成品芝麻油改为精炼芝麻油,因为“成品”一般指预包装以后的产品 ,易造成一定的误解,而且原来的“成品芝麻油”的英文翻译“ 是精炼芝麻油。 ( 2)增加了冷榨芝麻油的产品分类。因为近年来低温压榨制取芝麻油已经有 一定量的 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 ,而且冷榨芝麻油在质量指标和内在品质方面与炒籽后制取的芝麻香油及浸出毛油精炼后的成品油都存在差别,因此增加冷榨芝麻油品类 。 根据原有标准按照制油工艺特点分类的方法 ,将低温压榨制取的芝麻油定义为“冷榨芝麻油”。 2、有关 产品分类 将芝麻油的产品分类 修改为: “芝麻油分为芝麻香油、冷榨芝麻油、芝麻原油和精炼芝麻油”。 3、有关芝麻油特征指标 ( 1)保留了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含量等特征指标,删除了折光指数的指标。 并 从 调查和研究的结果看,不同制油工艺得到芝麻油样品的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含量等特征指标均在原国标的指标范围内,因此未做出修改。 ( 2)保留了原有的 脂肪酸组成指标。并且未作出修改。 ( 3)是否增加芝麻酚、芝麻素作为芝麻油的特征指标。 在调研时及合 肥会议上有不同的看法,标准修订组所做的研究发现,若将芝麻酚、芝麻素做为特征成分,可将芝麻酚含量确定为 00g,芝麻素含量确定为 300 00g。 表 1是标准修订组所做的芝麻中芝麻油的脂肪酸组成的检测结果。 4 全国主要芝麻产区的 46个芝麻样品 中 脂肪酸组成 ( 质量分数 ) 测定 结果 棕榈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酸 二十碳一烯酸 编号 样品名称 产地 16:0 18:0 18:1 18:2 18:3 20:0 20: 1 1 八筒白 辽阳 汾芝 2号 汾阳 舆芝 19号 驻马店 晋芝 3号 汾阳 皖芝 5号 合肥 襄州区鄂芝 7号 襄樊 冀芝 9014 石家庄 皖芝 8号 合肥 漯芝 21号 漯河 0 老河口豫芝 11 襄樊 1 无标签 辽阳 2 辽芝 7号 辽阳 3 都昌黑芝麻 南昌 4 青麻先掉 南昌 5 丰城白芝麻 南昌 6 豫芝 11 南阳 7 鄱阳黑芝麻 南昌 8 豫芝 10号 驻马店 9 樟树褐芝麻 南昌 0 驻芝 19号 驻马店 1 密荚霸王鞭 辽阳 2 漯芝 16号 漯河 3 漯 12 漯河 4 冀芝 3号 石家庄 5 驻芝 14 南阳 6 郑芝 98科院 7 小籽白 阜阳 8 豫芝 11 阜阳 9 青麻晒后掉 南昌 0 豫芝 4号 驻马店 1 皖芝 1号 合肥 2 舆芝 18号 驻马店 3 豫芝 11 省科院 4 皖芝 7号 合肥 5 郑芝 13 省科院 6 宛芝 16 南阳 7 鄂 6 襄樊 8 郑 98水 9 皖芝 1号 阜阳 5 40 晋芝 1号 汾阳 1 郑 98阳 2 中芝 11 武汉 3 中芝 13 武汉 4 冀芝 1号 石家庄 5 豫芝 4号 合肥 6 中芝 15 武汉 、有关芝麻油质量指标 ( 1)芝麻香油质量指标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建议 将芝麻香油质量指标中的“ 水分及挥发物,一级 级 改为“ 水分及挥发物,一级、二级 均 理由: 对芝麻油进行稳定性试验,用 包装的芝麻油成品,贮藏 3 个月左右,水分会由 到 现行标准未考虑到塑 料瓶有透气性,导致油脂吸湿,水份升高,现在大包装以 为主,应该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 ;同时应 参考食用植物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水分及挥发物 芝麻香油特别是小磨香油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有水的加入,水分及挥发物的限制造成生产上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来降低水分,从而造成风味的损失。 芝麻油本身的氧化稳定性好,水分稍高不会对其储存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为一级油和二级油均要求澄清、透明,程度一致,因此水分含量指标也应 一致。 酸价 有生产企业提出, 将芝麻香油的 酸值放宽,将原有的 “酸值, 一级 级 改为“酸值,一级、二级 , 均 ;或“ 酸值,一级 级 ; 或修改为“一级 级 理由: 近几年,原料芝麻的酸值有一定上升,特别是国产芝麻收获时普遍水分较高,不利 于芝麻的储存,导致酸值上升;黑芝麻油的酸值普遍高于白芝麻油酸值。 我国种植的夏季芝麻较多,春季芝麻较少,秋季收获, 气候较好时,原料芝麻籽粒的酸值一般在 候变化较大时,原料芝麻籽粒酸值在 2麻香油的酸值较原料更高些。 6 芝麻油酸价要求过严,引起行业内普遍添加精炼芝麻油 来降 低酸值 ,导致芝麻香油的质量降低。 也有企业 建议 , 将二级芝麻香油的酸值 由 由是 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规定 ,食用植物 油 酸价 3,原油 4,因此 一级 芝麻 油的酸值应 与国家卫生标准一致。 过氧化值 一些生产企业提出,因 芝麻油本身的抗氧化性就很强,过氧化值范围定的太大,建议修订为 过氧化值 (g): 一级 级 一级 级 色泽 根据对之前其他油脂标准色泽的评判方法,将原有用 罗维朋比色 数值表示的色泽 修改为感官评定。芝麻香油的色泽应为 橙红色至棕红色 。 将 芝麻香油色泽评判放宽,也有利于企业灵活掌握工艺条件,避免过度焙炒形成 苯并芘 。 透明度 有企业提出,将原有标准中要求芝麻油透明度 ( 20 ,24h) “ 澄清、透明 ”改为“总体澄清、透明,允许在包装容器底部有少量的沉淀物”,或者不作要求。理由是芝麻油在货架期 有沉淀物产生,这是产品本身的特性。由于芝麻油绝大多少用于调味而不是炒菜和煎炸,存在的少量磷脂不会对 使用 造成影响。为了防止芝麻香油的风味损失,一般不进行太多精炼,因此, 完全澄清、透明不容易做到且难以客观评价。 表 2 从 生产企业 取样的 小磨香油中芝麻木酚素检测结果( 00g) 序号 样品 芝麻素 芝麻林素 芝麻酚 1 埃塞大粒芝麻 458 144 2 莫桑芝麻 639 222 3 埃塞小粒芝麻 571 175 4 坦桑芝麻 734 276 5 河南芝麻 608 149 6 湖北芝麻 636 173 7 江西黑芝麻 337 95 7 表 3 从 生产企业 取样的 小磨香油中芝麻木酚素检测结果( 00g) 芝麻批次 维生素 E 芝麻素 芝麻林素 芝麻酚 201301 463 184 01302 46 264 01303 68 185 201304 726 286 201305 624 149 201306 45 173 201307 24 195 01308 530 183 4 从 生产企业 取样的 小磨香油 反式脂肪酸检测结果 批次 原料产地 T T 总量 % 1 湖北 安徽 马里 乌干达 马里 埃塞 乌干达 乌干达 - 多哥 0 湖北 1 湖北 0 2 埃塞 3 埃塞 4 乌干达 5 埃塞 均 2) 精炼芝麻油和芝麻原油 质量指标 色泽 8 根据对之前其他油脂标准色泽的评判方法,将原有用 罗维朋比色 数值表示的色泽修改为感官评定 : 精炼芝麻油的色泽应为 浅黄至橙黄 。 芝麻原油 的色泽 应为 棕色 ,因为有些企业用严重霉变的芝麻 渣进行芝麻油浸出,得到色泽很深、品质很差的浸出毛油,对毛油做出棕色的色泽要求,对控制毛油质量有利。 气味、滋味 去除“口感好”,因口感好没有标准,不好统一标准进行评判 。 烟点、加热试验、冷冻试验 增加了精炼芝麻油的烟点、加热试验、冷冻试验等指标。因为精炼芝麻油是利用芝麻饼或芝麻渣浸出毛油经过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脱臭等工艺精制得到的,为了使芝麻油残留溶剂达标和风味达标,必须进行很好的脱臭,而脱臭深度与胶体杂质残留量、游离脂肪酸残留量等有关,也即对烟点、加热试验指标产生影响,因此用加热试验、烟点指标可以调 节脱臭程度。为了避免过度加工,控制烟点 190,而不是通常一级油的烟点 210 对冷冻试验做出要求, 是为了与透明度的澄清、透明对应。 ( 3)冷榨芝麻油 反式酸含量 冷榨芝麻油是将芝麻籽脱皮后再低温压榨制取得到的风味清香、色泽很浅的芝麻油,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也可以作为医药用油、美容按摩用油等,是一种高端芝麻油。但由于与精炼芝麻油在感官指标方面不易于区别,容易被精炼芝麻油所混淆,以次充好销售 ,或在冷榨芝麻油中掺入精炼芝麻油销售 。因此,冷榨芝麻油与精炼芝麻油除在通常的质量指标有别外,还增加一项反式酸指标。根据实验研究成果,冷榨芝麻油中很少产生反式酸,而浸出毛油经过脱胶、脱色、脱臭 等一系列的精炼过程,会形成较多反式酸 。 冷榨芝麻油因压榨温度 60,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基本检测不到。水代法小磨香油和压榨芝麻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通常在 未经精炼加工的芝麻油反式脂肪酸含量 1%,而浸出芝麻油经过全精炼后,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1%。 因此,规定冷榨芝麻油中反式酸含量 可以标识为零反式酸),或 9 检测不出。 酸价、过氧化值 对多个冷榨芝麻油样品研究检测结果显示,冷榨芝 麻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较其他芝麻油明显降低,为此确定酸价 氧化值 溶剂残留量 冷榨芝麻油中是不会含有溶剂的, 为避免 浸出精炼芝麻油掺入冷榨油脂中,规定溶剂不得检出。 特征指标 为避免精炼芝麻油掺入其中,是否可以规定 细辛素不得检出。 5、对芝麻油真实性要求 为避免 芝麻油 在运输和销售环节 掺 入 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 ,提出“ 零售终端不得销售散装成品芝麻油,不能脱离原包装销售 ”的要求 。 6、 检测项目及 方法 较原有标准增加了 食品安全指标 检验的要求 :按 T 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检测方 法 、 T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 T 品中铅的测定 、 T 品中黄曲霉毒素 、T 品中苯并( a)芘的测定 或 22509动植物油脂苯并( 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法 执行。 7、检验规则 在检验规则中增加了 “当检测结果与本标准 用生产该批产品的芝麻原料进行检验,并佐证”的追溯要求。 8、 标签标识 将原有标准中 标签标识 “ 符合本标准相应要求的产品,可分别标注芝麻油、芝麻 香油、成品芝麻油、芝麻原油 ” 修改为“符合本标准相应要求的产品,可分别标注为芝麻香油、小磨 芝麻 香油、冷榨芝麻油、精炼芝麻油 、 芝麻原油 ”。 问题:企业关心的如何防止掺伪,建议增加“掺有芝麻浸出油的芝麻油不能称芝麻香油或小磨香油 ” ,但需要有客观的评价方法,譬如,掺入浸出精炼芝麻油后是否 能用特定指标鉴别出来,譬如是否可以用细辛素含量作为评判指标,从目前研究结果可知,芝麻浸出毛油经过活性白土吸附脱色处理后,其精炼芝麻油 10 产品中可以检测出细辛素,白土添加量 3%时 其含量 00g , 但 活性炭脱色芝麻油中未检出 细 辛素。该项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中。 此外,较原有标准增加了采用 转基因原料加工而成 的芝麻油 产品 应按 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的要求 。 三、 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近年, 我国每年 加工芝麻油所用的芝麻量超过 60万吨计,年产芝麻油 30多万吨。 芝麻油是高端的食用油脂, 是消费者关注度很高的油脂产品。同时,芝麻油的生产工艺多样化,近年的制油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根据芝麻油生产工艺的改进及产品种类的增加,及时修订芝麻油产品标准,对指导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都有积极意义 ,对油脂工业的健康发展和食用油安全 也有重要 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四 、 参考 的国际标准 10( 003, 2005) 五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为产品标准, 建议将本标准作为 推荐性国家标准。 本标准 内容 符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 以及国家、行业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本 标准中对芝麻油食品安全要求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必须符合 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及 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这三项标准为 强制性标准。 六 、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首先应在实施前保证文本的充足供应,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得到文本。这是保证新标准贯彻实施的基础。 2、发布后、实施前应将信息在媒体上广为宣传。 3、实施的过渡期宜定为 6个月。 芝麻油国家标准修订起草组 2014 年 11 月 6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