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3207100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的利用,视频,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问题探究一】列举生活中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例子?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能为人类提供能量?这些例子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只有放热反应才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煤的燃烧、汽油的燃烧、铝热反应、即热饭盒等,如何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一组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探究一】,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无任何现象发生,锌片质量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上升,Zn+2H+=Zn2+H2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铜不与硫酸反应,Zn+2H+=Zn2+H2外电路有电流形成,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引:上述原电池装置中电流是如何产生的?,2、原电池工作原理,1、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子的移动方向:。,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阴离子:。电极反应式:锌极:反应类型,铜极:反应类型。,总反应式:。,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锌极出发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极,Zn+2H+=Zn2+H2,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的回路,换成铜片无现象,换成铁片有电流产生,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练习:下列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B,你能解释在铜锌原电池中,在锌的表面也看到了气泡吗?,因为锌片不纯,含有其它金属杂质,锌片本身也构成了很多微型原电池。,上述反应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从能量和电流产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反应才能实现这种转化?,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人们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制成了多种多样的电池,目前市场上有干电池(又称一次电池)、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生活中的电池,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车,这些电池大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由于其放电时间短,废旧电池数量大也对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当前研发高能量电池以及对环境无害化电池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例如:现在应用于神州飞船的氢氧燃料电池就是其中一种。,实际上,能量的转化都是相互的,,你达到目标了吗?,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转化形式,记住原电池的定义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会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分类。,1.如右图所示,将镁条和铜片隔一定距离插入一个半熟的橘子中,用导线将二者与蜂鸣器连接,即构成一个水果原电池,可以听到蜂鸣器发出音乐声,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为原电池负极,铜片为原电池正极B电流方向:从镁条出发经过外电路到达铜片C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Mg2D铜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AC,【当堂检测】,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正极D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铁片,浸入氯化铁溶液中,锌片的质量会减小C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B,C,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