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192100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历史线索,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魏晋南北朝(220589),东床袒腹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江郎才尽皮里阳秋中流砥柱闻鸡起舞东山再起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南柯一梦步步莲花黄粱一梦骑虎难下,你知道哪些与这个时代有关的成语故事?,魏晋南北朝(220589),花木兰梁祝驸马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陶渊明九品中正制淝水之战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少林寺齐民要术说文解字文心雕龙,魏晋南北朝(220589),对这个时代,你还知道些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时代特征,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景。“马背上得天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可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孝文帝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呢?,鲜卑族拓跋部:,1、发源地:2、建政权:3、统一:,大兴安岭北段,315年建代国,为前秦所灭,386年拓跋珪复国,改号魏,都平城。,439年灭北凉,统一黄河流域。,一、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2、鲜卑族经、文落后;3、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推动;4、社会矛盾激化;5、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早期鲜卑族拓跋部的游牧生活,东汉,羌,匈奴,鲜卑,羯,氐,随着胡人入驻中原,民族融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胡人与汉人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民族间的混战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惨景。诸胡同汉人一样,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认识:严重的政治危机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缓和社会矛盾。,冯太后与孝文帝,冯太后影响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467499)出行。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献文帝之子,冯太后之孙。,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二、改革的内容均田制,奠定基础,必要性,可能性,请阅读课文,思考: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推行均田制后,官吏和地主的利益有没有受损?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露田男:40亩女:20亩,桑田男:20亩,禁,国家所有,农民所有,请阅读课文,思考: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推行均田制后,官吏和地主的利益有没有受损?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改革的内容均田制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目的:保证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作用遏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整顿吏治,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推行土地私有制,请阅读课文,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非常重视对官吏的治理?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顿吏治?效果如何?颁行俸禄制度能否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对于今天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薪养廉”的主张。你认为这一主张怎么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改革的内容均田制整顿吏治原因:吏治腐败,影响经济收入,激化阶级矛盾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影响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北魏贵族墓志,颁行俸禄制度不一定就能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配合,使制度、执行与监督三者相互结合才可能有效地防止官吏的贪污受贿。,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改革的内容均田制整顿吏治原因:吏治腐败,影响经济收入,激化阶级矛盾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影响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迁都洛阳,请阅读课文,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最终达到目的?迁都的作用是什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改革的内容均田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原因军事:北方柔然威胁地理: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作用:为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革除旧俗,孝文帝不仅发布改革的命令,而且也很注意检查实施的情况。499年,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有不少妇女仍穿着鲜卑服,就责备尚书没有尽到职责。任城王拓拔澄辩解说,现在穿胡服的人已经不多了。孝文帝不满地说:“你是不是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服,才满意啊!”,孝文帝废太子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改革的历史作用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改革的历史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洛阳的繁盛政治民族关系,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改革的历史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洛阳的繁盛政治民族关系,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改革的历史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洛阳的繁盛政治: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巩固统治民族关系,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改革的历史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洛阳的繁盛政治: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巩固统治民族关系: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友好交往。,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它是第20窟的主佛,为释迦坐像,高13.7米,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云冈石窟十五窟北壁雕像,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洛阳龙门石窟,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弱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请你对这种史学观点做出评判。答: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基于上述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先进文化的吸引民族矛盾尖锐A、B、C、D、,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B、鲜卑贵族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D、汉族地主阶级,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B、迁都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D、恢复和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均田制B、宗主督护制C、三长制D、整顿吏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减少变法的阻力,、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