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5713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违法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会给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损失。按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B逆向骑车,闯红灯C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D持刀抢劫他人财物2 . 下列能体现“对自己负责”的是A小陈总借口作业多,不做任何家务B小明总在眼保健操时间赶做作业C小华每次活动爽约,总说临时有事D小东经常向老师请教学习的难题3 . 某餐厅收到了这样一份外卖订单(如图),餐厅店家将订单备注晒到网上,随即引来一片点赞。很多网友直呼,己经被这“暖心备注”暖哭。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店家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买家替送餐小哥着想,对他人充满尊重与关爱网友点赞,是对卖家与人为善品质的赞扬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ABCD4 . “路怒”是近期媒体的热词,路怒易引发不理智行为。2016年5月,成都一男司机将女司机打成轻伤。男司机的打人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是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既不道德,也违反法律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ABCD5 . “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偏远地区工作,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承担责任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应尽责任ABCC、 D6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用法治代替人治坚持法律至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ABCD7 . 梁启超曾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尽责的乐趣在于( )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肯定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单纯的物质回报ABCD8 . 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公益广告词,理解正确的是(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帮助别人,能体验生活的快乐多替别人着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快乐ABCD9 . 九年级的我们已经长大了,那么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是指A强烈的虚荣心B强烈的责任意识C强烈的自尊D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10 .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诚邀人民群众参加“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下列名言警句符合这一活动要求的是A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 . 下面漫画信用污点的寓意是A银行记录信用污点是侵犯客户人权的行为B银行的行为将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C诚信的核心是善,我们要与人为善D诚信是立身之本,不讲诚信将付出沉重代价12 . 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古代信奉廉耻观的官吏,总能守身如玉地砥砺前行,换得一身清白。“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树立底线意识ABCD二、填空题13 . 基础知识填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学校,我们与周围的学生形成同学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属于_。网络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但网络上信息太多,我们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_”。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告诉我们_是相互的。请你列举一项“独立适用”的刑罚: _。_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而应该看他_。三、简答题14 . 2018年3月28日,是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对青少年来说,生命就像一棵小草,期待人们用心浇灌;生命就像一朵鲜花,渴望人们精心呵护。我们周围不时闪现以下镜头:镜头一:张三入室抢劫,屋主李四奋起反抗,打伤张三后将其制服。镜头二:小红乐于当“义务交通员”,常常护送低年级同学过马路。镜头三:小花考试不及格,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跑到楼顶欲跳楼轻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哪一个镜头所反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2)综合上述三个镜头,请你谈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5 . 感悟生命。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其目的是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必要性。(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礼让行人的司机的行为作出评价。四、分析说明题16 . (法不可违)材料 仅仅因为几句口角,就把同学殴打致伤;只是因为“看不惯”,就纠集一帮人对同学进行长时间的虐待、凌辱近年来,发生在未成年人之间的校园欺凌案件,让社会公众为之痛心。为此,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要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正确看待、理解、实施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刑事政策,在坚持法律原则的前提下,不能不教而罚,也不能不教而宽,真正做到宽容而不纵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2)为防范欺凌,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五、综合探究题17 . 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社会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生活日记)以下材料是学习小组成员张乐在暑假的日记,据此回答问题。日记一:7月6日今天我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日记二:7月25日今天我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锄菜园里的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我感到很快乐。日记三:8月3日今天我在小区里参加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1)在这三则日记中,张乐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据此完成下列表格。(1)身份社会关系日记一哥哥日记二同学日记三小区一员(2)张乐的日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生活视角)2017年12月2日,庐江中学实验初中155名同学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研学旅行。在本次研学旅行过程中,同学们分别参观了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闻名中外的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博物院等景区。(3)结合我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中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有何意义。(活动天地)(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提供几种活动方式。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