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3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5513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3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3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3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雄州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好。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封建礼制2、三字经写到: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是()、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 B、商周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 D、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3、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4、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5、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读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观点前后矛盾 B、反映了皇权至上 C、体现了皇权的独裁 D、文字材料不足为信6、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D、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7、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他受到众生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这表明苏格拉底的思想是( )A、歌颂直接民主 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赞扬社会道德 D、追求人的自由平等8、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此处“最为持久的征服”主要是指( )A万民法内容 B、成文法形式 C、民主选举制 D、自然法思想9、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领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10、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颁布了航海条例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11、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 )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C、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D、联邦权利与州权划分12、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总体制13、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二世政见不和而辞职,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宰相对议会负责 B、宰相对皇帝负责C、实行责任内阁制 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4、1879年,法国共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赦免巴黎公社参加者,宣布新闻、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实行发展教育和保护关税等措施,1884年共和政府进一步修改宪法,规定共和制度永远不动摇,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担任总统,这些措施在当时法国( ) A主要针对复辟势力的威胁 B实践了共和宪法的内容C认可了巴黎公社的正义性 D确保了共和政体的巩固15、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甲午战败引发了中国人的政治激进。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16、马关条约签订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17、学者马勇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1819世纪60年代,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折 B统治者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C地主阶级阻碍近代化进程 D权力结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19、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谴责小说于20世纪初先后问世,小说界形成了以谴责社会为主题的风气,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矛盾激化,小说家谴责列强侵略B、西方文化涌入,小说家凭弃传统文化C、革命思想传播,小说家投身革命事业D、政府昏庸无能,小说家不满社会现实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 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2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务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因地制宜22、明代农民越来越深入地卷入了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种植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3、战国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这表明( )A、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 B、商业发展影响国家收入C、各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 D、农业经济出现衰败困境。24、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近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地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 )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25、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美洲新航路开辟 B、金银大量流入 C、货币购买力下降 D、世界市场的形成26、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西非洲南部的黄金和桐,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的流通 B “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 西方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27、英国国会于1806年通过国会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违背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28、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的雾描绘成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 )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美术作品C、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揭示了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29、1930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B 、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 政府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B、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C、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D、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31、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A、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3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3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34、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35、“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36. 下列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 思想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 的改变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社会的进步A B C D 37、从计划到市场说:“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对生产进行集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资源。”这是指( )A、美德等国实行罗斯福新政B、苏联等国实行计划经济模式C、英法等国实行福利国家制度D、中国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38、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被罚而成为笑谈,他鲁莽的经济举措是A、恢复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B、创办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C、1963年苏联推广玉米种植D、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39、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年份年均增长率1948196067%1961196580%19661970104%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40、随着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加强,经济全球化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下列属于全性问题的是( )全球环境恶化,黑烟弥漫、水源污染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降低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南北差距拉大恐怖组织活动猖獗、能源危机A、B、C、D、4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4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43、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诗 书 墨子 春秋A、 B、 C、 D、44、“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45、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46、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7、2012年是王夫之诞辰393周年。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48、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 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 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 )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49、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50、.梁启超在自励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 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含义是 ( )A、设议院,定宪法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C、兴民权,易旧俗 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51、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52、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5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D、实行新三民主义54、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体现这种“成熟”的理论成果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55、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56、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57、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 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58、“它使几百万人改变了信仰的形式和对命运的认识,它提出了百家争鸣和信仰多样这两个问题;它培育了一种新的国家感,它提高了方言的地位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通过促进向海外新世界的移民使西方和西方文明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展。”文中的“它”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59、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60、自由引导人民是世界名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是(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C、巴黎公社,现代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二、材料题6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人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惟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选官制度的演变。(3分)(1)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异同。(5分)(2)根据材料,说明钱穆得出“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这一结论的依据。(7分)6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合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斯塔夫阿里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叙述正确吗?为什么?(5)(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次战争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2)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7分)6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只找那些急于上进的新人。这些人不仅缺乏经验,而且把变法作为进身之阶,参与变法动机就不纯。王安石的重要支持者与助手,如吕惠卿、章敦、曾布、蔡卞、吕嘉向、蔡京、李定、邓绾等,都属于人品不正者,其中绝大多数以后进了宋史的奸臣传中,其中蔡京之臭名,大概没人不知道。用一些人品不好、胸怀私心的人进行变法,再好的设想也没用。 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载南方周末2006年2月16日材料二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都是宋徽宗的年号本书注)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王安石传,转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材料三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清)张彦士读史矕疑,转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请回答:(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2)你认为影响改革变法成败还有哪些因素?(4分)雄州民族楚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ABDB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DBAAD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BABADDC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DCBBBCDC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CDCCCDDADB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BCDBCDABAB61、(1)、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代)-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3分)(2)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门第,后者靠才能;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前者自上而下举荐后者自上而下考试。(3分)同: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选拔之列(2分)(3)依据: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官吏的来源,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7 分)62(1)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制度。(5分)(2)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3)原因: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的新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7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63、答案(1)材料一:用人不当,没有严格贯彻新法的官员,政治腐败。(2分)材料二: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使社会动荡,甚至导致金兵南下。(2分)材料三: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的一面;性格粗暴。(2分)(2)改革的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的措施是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改革是否稳步、有序地进行;是否有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一批严格执行、科学贯彻变法措施的改革者;改革者的心态对改革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