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管理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538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幼儿园课程管理 自问1、幼儿园的第一产品是什么?课程幼儿园课程质量是衡量一所幼儿园水平的重要指标。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育人目标的载体。幼儿是在消费课程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发展的,课程也在幼儿参与消费的过程中得以完善的。2、幼儿园课程到底指什么?一日活动皆课程 行动1、搭建完整而清晰的幼儿园课程结构(见新幼课程设置结构)建设宗旨:课程结构变中求稳,课程实施稳中求新,做到“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规范丰富拓展型课程”。2、组建清晰而有效的课程建设组织(1)组织机构课程领导小组年级组(兼教研组)、课题组主题承包人、学科组直接实施者(2)有效运作策略: 主要策略之一明确职责、相互合作具体职责:园长全面负责、把舵、调控;业务园长负责指导学习板块、游戏板块、做中学板块的组织与实施,负责保教秩序、课程建设常规的落实;教科室主任负责指导拓展型课程的研发,保证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的有机整合;保健主任负责指导生活板块、运动板块的组织与实施;年级组长的“三权”“三为”,负责把握年级组课程实施的容量与质量;主题承包人全员全程质量管理责任;学科组负责指导本学科教材特质分析、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组负责关注研究方向与动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的有效组织与实施。群体组合后,保证本课程每个板块、每类活动、每个环节都有人具体负责,能有效组织与实施。同时还邀请市区幼教领导、教研员成为课程实施的专业指导者,阶段性参与课程审议,帮助教师清晰课程理念、指导规划与实施、给予教育理论的辅导,参与阶段或终端评价等。另外还有家长也会间接、非正式地参与课程活动,如支援幼儿活动材料,担任编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分层要求:园级管理,主要是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的架构、课程实施人员的配备、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价进行管理。年级组管理:课程计划的制定,主题招标方案的撰写,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班级管理,主要与实施相交融,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管理。它涉及周日活动计划、一日活动的组织管理、具体的课程资源的管理、家园联系工作的管理等等。教师进行的自我管理,根据班级的工作计划和常规,教师管理自己的课程实施行为。 主要策略之二课程管理上的统整期初,对课程计划、课题计划、学科计划的统整,在每个主题实施阶段,各相关责任主体能对课程内容、课务安排做结构性分析:常规课程与拓展课程,主题内容与非主题内容,传承部分与突破部分 3、形成规范的新幼课程管理办法(见附件) 4、积累翔实的课程实施资料。(1)总纲类:新幼课程实施方案小中大各级组课程计划【其文本框架主要有: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六个部分。】(2)过程性资料(即主题资料包):有三类。文本资料,主要是孩子的学习记录类;电子资料,主要是老师工作记录、相关背景材料;音像资料:主要是孩子活动的照片、录像,研讨课、特色活动的录像等。【资料包的文本框架有:主题名称、主题思路或前言、主题目标、主题网络图、主题活动安排(最后一周在常规性游戏活动下面增添“快乐大本营”一栏)、环境与资源(包括主题墙、区域设置)、主题反思与评价(第一责任人主评,教研组长把关)、主题管理(教研组长执笔)。】一定要搜集所有的过程性资料。由主题第一责任人负责,主题结束后一周内完成。并签署第一责任人的名字(质量管理三部曲中的第三步:署名制)。 5、探索有效的园本管理策略(1)课程审议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我园开展的审议形式有如下四类: 班内审议:随时进行。 班际审议:以同级组为主,与上届级组成员一起进行也十分重要。同级组分随时展开、周五集中进行两种;与上届级组的审议更多的是考虑课程设计的可行性与实际成效。与此同时,同研究组、学科组或领域组内的审议也会出现,一般针对性更强更细更具体,如新生适应班结束后、巧手节结束以后等。园际审议: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议、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如,上学期我们就与三井、湖塘中心幼儿园分别展开数学启蒙、“手的主题”等专项审议活动。专家参与的审议:我们每学期都请专业指导人员至少一次(教研员、幼教研究人员、市区幼教精英等)来园参与审议,他们给我园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新的资源,也带来新的挑战。我园比较多采用班际审议。 从审议内容看,有一活动一议的,有一主题一议的,也有一阶段一审的,如新生适应班课程、巧手节课程等。 从审议时间看,有课程前审议(主题及主要活动核心价值定位、主要内容的适宜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课务安排的合理性)、实施中审议(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微调)、实施后审议(目标达成度的分析、实施资料的统整、修正、积累)。(2)“保质控量”改革项目2007年2月提出,意为“减少课程容量保证课程实施质量”。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孩子学得快乐即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条件快乐地参与参悟知识点的活动过程,从而使发展需要得到真正满足;其次,是为了从根本上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每学期都有不同的工作重心。(见计划表) 如何做才能保证这两大改革目标的达成呢? 每个教师要做主动的思考者。首先进行价值判断,如,是否有效?是否合适?其次,要思考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形式,要创设什么样的活动情境?第三,再考虑孩子的有效学习行为是什么?(“这是此项改革对老师最大的挑战”。) 一个活动中的知识点不可以多,但围绕知识点的相关信息量要足够。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们非常想知道的时候。所以,如何把孩子的胃口吊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某一知识点或具体的活动内容,可以形成多个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充分表现表达。当然,这些系列活动有各类学科集体教学、各类游戏、动手制作以及劳动等多种类型。所以,我们必须对一日活动、一周计划甚至一个主题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体现“一日活动皆课程”、“处处有教育、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制定计划时,每周、每个主题留30%的生成空间很有必要。 集体备课的关键:吃透教材,掐准目标。 感悟:1、一所幼儿园的课程相对稳定、留有弹性空间。幼儿园一定要搭建完整的固定中有弹性空间的课程框架。其中的固定是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幼儿发展的核心评价。而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育行为的优化、课程评价行为的完善、课程管理方法的创新上需要留有弹性的空间。 2、衡量课程水平的第一评点教师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统筹安排能力 3、课程管理者必备的精神坚守与坚持。坚守教育理想和信念,耐得住寂寞和艰辛,理性接受暂时的不理解。 4、对课程实施者的培训跟进必不可少。主要内容有:本园课程支撑理论、如何解读孩子等教育教学技能、课程的合理安排和组织、教育核心价值判断与个人心智模式重构主要方法是“专题研训”+“岗位锻炼”两大类。 5、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循序渐进 例举,本学期的重点工作:第一,管理重心下移(1)年级组长的“三权三为”落实到位。(2)主题承包人的全员全程质量管理锻炼:意识第一、行为达成第二。(3)具体执行者:突破点为“孩子预计表现与实际行为的一致性”,每周对2个活动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要求也是:意识第一、一致性第二。第二,在“适宜、有效”的质量要求下,重点抓好三项工作:(1)核心价值判断下的“选择与重组”工作。(2)正确处理主题网络的逻辑关系(划分合理、表述统一)。(3)园本化实施中“化”的点:动手做特色在课程中的闪现。每个主题网络中的专门分支;主题实施中“动手表现”、“快乐大本营”活动的融合性安排;主题环境中“巧手区”、“展示空间”等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优化“动手做”教育活动模式。 基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教研组管理与建设一、游戏互动、导入主题游戏:十件最浪费时间的事件1、请每位听者说一件对于管理者来讲最浪费时间的事件。2、小结:l 打电话l 没有预约的访客l 不会拒绝l 拖延l 槽糕的计划安排l 私人的干扰l 差劲的委派l 缺乏自律l 试图做的事情太多l 忧虑二、幼儿园课程管理背景介绍(一)课程管理之核心课程领导力& 角色:“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形成需要构建一个共同体,其中:l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主体的核心;l 幼儿园教师则是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主体的组成部分;l 业务园长作为园长与教师(包括教研组长、教师、后勤等)间的桥梁,是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主体的纽带。“幼儿园业务园长课程领导能力”是指在国家课改的要求下,幼儿园业务园长在园长领导下全面指引与统领课程改革在幼儿园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l 教研组长则是业务园长与教师间的桥梁,既有教师角色(具体实施)、又有教研组管理角色。& 侧重: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要素是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决策力、设计力、执行力、评价力。l 幼儿园园长决策力最为重要;l 业务园长则更应注重设计力,将上位的决策设计为下位可操作的方案;l 教研组长侧重组织与实施课程的能力,将业务园长设计的方案带领教研组落到孩子身上。(二)业务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1、目前本区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课程领导方面发展需要分析(1)有意识、欠清晰业务园长对幼儿园课程管理有意识,认为幼儿园课程领导的第一责任人是园长,而业务园长则是幼儿园课程领导最为直接的责任人或者说是第二责任人。但对于业务园长在课程领导中具体该做些什么,与园长的区别与联系大部分业务园长不清楚。因此,对于本区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课程领导方面有意识,欠清晰。(2)有需求、欠引领本区幼儿园业务园长对于课程领导能力提升的需求迫切,并且许多新手业务园长更提出了需要相关研训以提升自身能力并带动幼儿园发展。而围绕以上方面的培训有针对的研训项目并不多,在本区中只有一些如案头工作管理、观课评课等缺乏系统性的短小培训活动。(3)有经验、欠梳理针对课程领导方面本区各幼儿园中还是有众多经验的,如泗泾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发展历程,很好地反应了该幼儿园如何明确课程发展方向,从课程方案的制定入手关注课程园本实施中的引领与决策;荣乐幼儿园从“教师监控用表”出发,关注课程管理中的问题处理,加强课程管理;实验幼儿园关注创设适合孩子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加强课程建设等。(详见附件二)在众多经验中,本区缺少将上述经验进行梳理与分享,以更好推动区域中各幼儿园、业务园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提升。2、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课程领导方面所需能力课程领导能力涉及具体内容引领、决策课程的能力课程方案:& 研究和拟定本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制定本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 本幼儿园课程的完善和发展管理课程的能力课程管理:& 本幼儿园学期业务工作计划& 本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管理& 本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质量(包括一日作息)管理& 园本研训工作管理(教研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实施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一日活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课程的能力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质量自评机制& 帮助教师评价课程& 幼儿发展评价& 各类活动评价(三)教研组长的课程领导力& 教研组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管理)& 教研组实践(幼儿园课程环境实践、一日活动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三、基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教研组管理与建设1、关于教研计划的制定计划管理(1)计划前:现状分析了解情况、传承优良、发现问题& 了解情况(思考列表如下)为什么要了解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什么情况(体现管理)关于人& 基本情况(年龄、教龄、专业背景、个性特点等)& 教育教学能力(优势与弱势)关于事& 教研组专题研究情况(经验与问题)关于物& 教研组已有资源(物质资源方面)怎么了解从不同对象了解上级领导、相关人员、老教师等 从不同方式了解& 正式(问卷、访谈等)& 非正式(各种场合等)了解后怎么办梳理与分类值得传承的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 传承优良(思考方式如上)关键分析经验在哪些方面、如何结合新研究或活动进行传承& 发现问题(思考列表如下)不急需且不重要暂且搁置在日常中留意急需但不重要简单解决与上级达成共识后直接布置不急需但重要后续关注渗透于日常活动与后期思考中急需且重要研究重点可作为教研重点& 寻求支持:与业务园长交流与沟通将本教研组的问题(重点)与幼儿园重点相契合。(2)计划中:预设精细、留有空间教研计划制定要点:l 情况分析:意识上加强情况分析,认识到分析的重要性;内容上以问题发现与分析为主(包括优势分析),问题源于幼儿发展、教师发展、研究实践等方面;整体上关注背景,其中有区、园等各级工作重点的把握等。l 指导思想:与幼儿园整体发展一致。l 工作目标: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可测性l 主要工作与措施:条块清晰(分块应合理)、围绕重点工作、措施与工作重点(工作目标)相匹配。l 具体安排:简单明了、体现时间结点、具体安排等(3)计划后:征求意见、达成共识2、关于教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管理& 一次教研活动如何设计预设方案、全面关注(1) 精心预设目标:目标的定位清晰、明确,凸现价值。案例:教研活动目标是:1、引发教师对低结构材料对低结构材料的来源、设计等的深层次思考,帮助教师理顺有关低结构材料的理念内涵。2、激发教师的积极思维,培养教师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建议:首先将整个学期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与教师目前发展的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的价值。其次在目标的表述中,要清晰明确。“清晰”是指文字组织要简洁、指向要明确,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明确”是指要把握各层次教师的特点,考虑到教师的最近发展区。(2) 精心预设环节:环节的设置层层递进,凸现逻辑。案例:大班教研活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第一个环节分组小游戏,即每位教师选择一块积木,然后按照积木某一特征进行自由分组。有的是根据积木颜色的相同分成一组,有的根据积木形状,还有的是根据积木的大小。其实,这个小游戏就是让教师在游戏中感悟体验低结构材料一物多玩的特点,为下一环节打下了伏笔。第二环节头脑风暴,组长提出了“什么是低结构材料?为什么要用低结构材料”这两个问题引发教师的思考,得出了“材料玩法幼儿的表现材料的结构程度”的公式,起到了梳理认识的作用。第三环节运用辩论,组长拿出了一份区角活动材料让老师辩论,这是否就是一份低结构材料?教师运用在第二个环节中刚刚归纳的理论武器学以致用,在碰撞中捍卫、调整自己的观点,达成了是否是低结构材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的不同结构化程度对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的都有着不同价值的共识。起到了一个提升认识的作用。建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体现逻辑性(3) 精心预设方法:方法的设计合理,凸现碰撞。案例:大班教研活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方法:第一个环节运用了游戏体验法;第二个环节运用了头脑风暴法让教师在问题中产生了多方碰撞,运用了参与式研讨法,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最后运用了辩论法,对低结构材料有全面、独到的分析。建议:合理的方法能够引发教师积极思考的、能够使教师之间的思维进行碰撞的,就是合理的方法。(4)精心的预设要留有空间。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必定是组长经过深思熟虑的,其预设也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的。其中一方面包括预设的内容不要过多过满,留有教师的生成空间;另一方面还包括预设回应。即考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可以做那些回应?只有这样充分预设,才会有当场回应的精彩。& 一次教研活动该如何组织回应与调整根据现场教研的不同情况,进行适时、适当的回应与调整,才称得上是“机智”。而现场的回应与调整就与教研组长的经验、现场的观察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情况一:当教师的研讨偏离方向时。对策:直接回应,做把握方向的掌舵人。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研讨有时会进入误区,所以,教研组长发现这种情况就应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把正研讨的方向。情况二:当教师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时。对策:间接回应,做照亮智慧的点灯人。情况三:当教师的观点发生碰撞,争论得不可开交时。对策:提升关键,做抽丝剥茧的牵头人。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教师会就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教师发生争论的原因,大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教研组长就要善于站在高处,找到争论的焦点,在现象中挖掘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如抽丝剥茧般,将教师的思路理理顺、理清、理明。情况四:当教师的生成与预设发生冲突时。对策:调整方法,做另辟蹊径的引路人。另辟蹊径的前提是心怀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误入歧途。3、 评价管理教研中涉及的相关课程监控的内容提示l 案头资料的检查与评价l 一日活动中相关的环节的监控l 幼儿园环境的监控等四、结束语(延伸思考)教研组是幼儿园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也是幼儿园实施课程领导的有效形式之一。快乐是一种心情,而心情是可以调整的;快乐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快乐是一种方法,而方法是可以学习的;快乐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附:整理一:关于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一、为什么要编制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1、基于课改发展的需要l 是上海市新课程、新教材园本化实施的需要(纲要指南教材幼儿园的园本实施);l 是幼儿园(内涵)自主发展的需要(基础与特色)。2、基于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需要l 目前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中的问题:缺少整体性、系统化问题一:四类活动的时间配比不均衡;问题二:基础课程与特色活动(课程)的关系不明确;问题三:课程难以监控。3、基于幼儿园管理者、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l 幼儿园管理者对于课程领导力提升的需要;l 幼儿园教师对于课程执行力提升的需要。二、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摘自周鸿飞撰写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三、如何编写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整理于市教研室黄琼组织的幼教教研员集训)1、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l 幼儿园发展现状(包括幼儿园概况:创办时间、地理位置、规模、空间、条件等;幼儿园课程发展条件的分析:如课程基础、环境、资源条件、课程方面的经验、问题等)l 课程理念和办园特色l 课程目标l 课程结构与设置l 课程内容(包括教材的选用)l 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等内容l 课程实施的管理与保障(包括人员与组织、经费、资源保障等)2、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几个基本要素(1) 课程目标l 课程目标与办园目标l 共性与特色(2) 课程结构l 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3) 课程安排l 幼儿园一日(周)活动的安排及作息时间安排l 幼儿园大型活动以及专用室活动等安排(4) 课程实施l 教材选用l 课程资源等(5)课程评价l 以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为依据(6) 课程管理l 保障机制l 管理网络l 培训机制l 监控机制四、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1、取向正确2、要素齐全3、适宜本园4、操作性强整理二:关于制定学期业务计划的思考一、如何理解新课改背景下业务工作计划的制定?l 在价值上:(三个转变)转变一:由原来的作为一项常规程序工作转变为作为业务工作问题解决的重要方案;转变二: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工作布置转变为业务整体工作发展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转变三:由原来的作为工作落实与检查的依据转变为作为反映幼儿园业务发展的轨迹的重要实录。l 在操作上:(三个关注)关注一:更关注计划制定前的分析与思考强调连续与发展,而非为定计划而计划;关注二:更关注计划制定的整个过程强调交流与沟通,而非一份书面的计划;关注三:更关注对计划的管理强调自主与规范相结合,而非只计划少落实。二、学期业务计划制定中应考虑哪些方面?l 如何实现园所计划的分解?l 如何体现自身计划的承上启下的发展性?l 如何与教研组等计划形成一个整体?三、学期业务计划中应包含哪些内容?l 情况分析:意识上加强情况分析,认识到分析的重要性;内容上以问题发现与分析为主(包括优势分析),问题源于幼儿发展、教师发展、研究实践等方面;整体上关注背景,其中有区、园等各级工作重点的把握等。l 指导思想:与幼儿园整体发展一致。l 工作目标: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等。l 主要工作与措施:条块清晰(分块应合理)、围绕重点工作、措施与工作重点(工作目标)相匹配。l 具体安排:简单明了、体现时间结点、教研组具体安排等。四、学期业务计划如何成为教研组、全园教师的工作计划?l 与教研组长的沟通与指导形式:教研组长例会、日常交流等内容:完善修订业务计划、分解园业务计划至教研组计划、指导教研组计划的制定l 与教师的沟通与指导形式:大教研活动、教研组活动等内容:完善修订业务计划、完善分解园业务计划至教研组计划、指导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整理三:关于幼儿活动作息计划的制定与操作一、幼儿园园一日作息安排的类型l 根据年龄段设置不同的作息安排l 根据季节设置不同的作息安排二、幼儿园作息计划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宗旨:有利于每一个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2、关注重点:平衡、有效l 四类活动的平衡l 日平衡与周平衡l 不同年级与班级的平衡l 同一班级不同孩子的平衡3、每日作息中的要素l 每日作息中相同元素是:来园与离园、点心与午餐、午睡与休息、如厕与喝水、室内与户外活动,建议将这些要素大块面安排,并有弹性。l 每日作息中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平衡: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平衡、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的平衡、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的平衡、自己选择的活动与教师安排的活动的平衡、生活活动与游戏、运动、学习等类型活动的平衡等。l 每日作息中应关注的方面:两餐间隔在2小时左右、保证每日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日至少1小时的游戏时间等。l 每日作息在执行中应关注以下差异:孩子间的差异、季节的差异、活动空间的差异等。4、每日作息环节的衔接l 必须对每天的作息安排与内容烂熟于心,这样就能清楚自己就下来要做什么,对每个环节的活动有所准备。l 准备好每个活动的材料,不要让孩子等待。l 在每个环节转换之前给还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l 在某些环节时(如如厕、洗手等),可以将孩子分组,让他们等待时间减少。l 在过渡环节中,您可以组织孩子念儿歌、唱歌等,建议内容最好与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如在做餐前准备时,可以与孩子一起念念洗手的儿歌等。整理四: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l 为啥为什么创设环境?宗旨: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讨好领导不是为了自娱自乐阶段发展课程实施为了孩子的发展思考: 引发思考 下位思考l 是啥环境创设些什么?1、户外环境:运动场地、种植园地2、室内环境:公共区域、班级活动室、专用活动室3、班级活动室环境:空间、区域、墙面活动室空间 海地面 陆桌面、橱面等 空上空(垂挂等) 扬长 补短 需求 楼梯 走廊 大厅 空间 区域 墙面 室内环境 公共区域 班级活动室 专用活动室 活动室区域 学习与游戏区域(平衡) 生活区域 活动室墙面 主题墙(包括已经开展的主题、正在进行的主题、将要开展的主题) 非主题墙(其它功能墙,如天气预报、自然角、值日生、生活活动内容等) 午睡 盥洗 进餐、整理等 个别化学习 游戏 学习游戏融合n 怎么干怎样创设环境?幼儿意识(从孩子发展出发、换位思考)课程意识(关注游戏与学习的平衡)审美意识(关注色彩、布局、造型等)专用活动室创设:明确定位(在本园课程中的价值)凸显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安排到位(关注各班级的轮流使用等)操作有效(每一次活动对孩子发展的作用)整理五:关于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管理在案头工作管理理念上确立一个核心,以课程为核心,将案头工作管理至于课程管理之中,使其真正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疏理三对关系:l 质与量的关系在质与量的管理中,幼儿园的管理者往往会出现关注量而忽略质的问题。当然对于两者而言,量相对较易管理,因为其易检测,质相对较难管理,因为其不仅需要管理者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更需要管理具备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在这两者的管理中,量是基础,需要管理者对资料的种类、撰写的频率、数量等进行规范;质是关键,需要管理者不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指导教师在资料的质量上不断提高。在具体的管理中,应更关注质,而量的规定应注意应园应人应资料的类型而易,不应刻板而教条。l 自主与监控的关系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管理中,一些新手管理者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两难的问题:给教师自主却担心质量与数量难以保证;采用严格的监控手段质量数量得到保证却担心过于高控制而未能体现教师的自主。在自主与监控的两难选择中,反映出对案头工作检查与评估管理上的不足。首先,自主不等于自由。一方面,管理者在给与教师自主空间的同时应思考教师是否具备了自主的能力,如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另一方面,管理者在案头工作的管理中需对“自主”有明确地认识与要求,使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自主选择写什么、什么时候写等。其次,监控不等于高控制。在案头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检查与评估,关键在于监控机制的建立。例如,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类案头资料的监控机制包括:(一)在教育教学计划执行前检查各类计划是否齐备、合格这是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前的检查工作,主要看教师是否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各类计划是否符合总体幼儿教育的目标、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可行等。(二)在教育教学计划执行中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是执行教育教学计划过程中的检查工作,可定期与不定期进行。主要看计划的落实情况,原则上要求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工作,使每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能得到落实。在此项的检查与监控中就应处理好执行计划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在客观条件需要或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或修改。但有一点必须强调,计划的调整与修改是依据幼儿的需要和利益进行的,而不是成为不完成某些工作理由与借口。(三)在教育教学计划执行后检查计划执行后的反思与调整这是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后的检查工作,主要看记录反思类资料是否记录客观真实、分析准确专业、反思到位有效,而反思后是否在后期的计划制定中有调整与措施等。在把握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再思考监控的频率、方式、方法等。l 人与事的关系在案头工作的管理中,应处理好人与事。人是指完成案头工作的教师,而事是泛指幼儿园中的一些会议、活动、学习等工作。进行合理进行安排,使人与事不发生冲突与矛盾是关键,其目的是确保教师案头工作的时间与精力,以减负增效。以下问题应引起关注:(一)关于幼儿园各类会议的精简将各类会议整合,在会议的召开频率、时间长短、召开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尽可能精简与高效。(二)关于幼儿园各类研训活动的整合建立在对全园研训工作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大、小组教研与各种培训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人员重复、频率过高、活动时间过长等问题,多从教师角度换位思考,并对每一位教师承担研训的任务、参与的频次等情况了解清晰,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三)关于外出学习活动的适宜在对外出学习对象、地点、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管理者应全局思考,并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相联系,避免人员重复。一方面,在外出学习内容与人员的选择上思考:为什么选择此项外出学习的内容,其对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有何促进作用,派选何人参与最为适宜等,不盲目、不盲从。另一方面,外出学习资料的积累应关注成效而非“有”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如思考外出学习反馈的形式、资料积累的方式、数量、如何共享等,在不增加外出学习教师负担的基础上,不仅使其成为促进教师学习与思考的手段,更应成为交流、分享的平台。(四)关于环境创设与材料制作的智慧在前期的调查分析中,有44%的教师认为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案头工作的原因在于环境创设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对于环境创设这一问题上为什么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呢?其一,某些幼儿园在课程管理中对教育环境的管理十分重视却又缺少科学的认识与方法,造成以频繁的检查为手段致使教师忙于应付;其二,目前一些教师由于受专业技能的影响,环境创设的能力较弱,又不会巧干,因此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建议在处理案头工作时间与环境创设时间冲突的问题方面,作为管理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其一,将案头工作与教育环境创设工作相联系,有时两者可合而为一,如环境创设的设计即可成为案头资料之一而替代其他一些计划类资料等;其二,改善关于环境创设方面的管理行为,尤其在检查评估等方面多元进行;其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在环境、材料设计与动手制作等方面;其四,尝试利用幼儿园资源,在环境创设与材料制作等方面开设交流、共享等平台,以减负增效。2、在案头工作管理内容上加强一个疏理,重视四个环节。加强一个疏理:幼儿园管理者应加强案头资料种类的疏理,避免重复。总体上来讲,教师的案头资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l 教育教学类资料:是关于教师在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资料,主要有计划(总结)类与记录反思类两种。其中,计划(总结)类资料(保底)包括保教工作学期、月、周日等;记录反思类资料(保底)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行为的记录与反思,如专用活动室使用记录等。l 班级工作管理类资料:是关于教师在开展班级工作管理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资料,主要有班级资源网络资料、班级各种(家园)联络资料等。l 其它个人资料:是教师在个人专业成长中的一些资料,主要有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外出学习资料等。以上三类只是一般教师案头工作资料中所涉及到的常见资料,具体在幼儿园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灵活性,有些资料很难十分清晰地划分到哪一类中,因此资料种类的疏理只是为了方面管理,引发管理者对该项工作的思考,更为推进教师、孩子的发展。重视四个环节。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管理环节大致可分为:(1)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计划)的思考(制定):即对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有一整体思考,即思考本园在教师案头工作上应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并关注园长(业务园长)在其中的引领作用。此项思考是管理的前提,不一定规范成文,但一定应明确。(2)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目前,在实施中无纸化办公已成为趋势,如何利用幼儿园局域网发挥优势、避免不足是目前应思考与关注的。同时,应人而异开展此项工作是分层管理的体现更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3)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在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案头工作的检查时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而检查的目的不在于简单的看教师是否完成,而在于把握教师课程实施的过程,并为指导教师更有效、全面地实施课程成提供信息。(4)幼儿园教师案头工作的反思与调整:依据原有的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参考检查的成效,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引起关注与反思,如教师撰写的质量如何,关键问题何在,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等,在反思中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3、在案头工作的管理方法上关注差异,体现发展。目前,本区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新手教师激增的现象,同时在众多的新手中还存在着专业毕业与非专业毕业的差异,因此在案头工作管理方法上应关注差异、体现发展。 关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管理是指有关人员对幼儿园课程活动、课程文本、人员的管理。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我园在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层面、五个阶段的课程操作模式;遵循了四个结合、三个转变的课程实施原则;实践了两个提高、四个加强的课程管理手段,由此,多角度、全方位地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从管理机制上来保障了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有效的课程操作模式三个层面、五个阶段 三个层面: 1、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课程发展远景与课程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学期目标确立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年级组层面根据幼儿园总的课程规划,结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组内教师特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具体研讨课程中的核心主题,并组织实践观摩和问题研讨等,着重解决课程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达到对课程动态管理的目的。 3、班级层面班级教师结合班内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后,融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将课程计划分解在班务计划和月、周、日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年级组审议:主题活动开展前,年级组集体对教材进行审议,结合本园实际以及本土文化,删减极少数不适合我园实际的内容,并调整主题目标(如农村孩子动手能力相对强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弱些,与此相适应地提高或降低目标)使,主题目标落到我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然后设计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方案、讨论家庭、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集体制定出一份主题活动计划。年级组内分教师设计好主题中的每个活动。 第二个阶段班际审议:班级开展主题活动之前,拿出第一次审议后的主题活动计划,结合班级实际,考虑幼儿已有经验,作适当调整,对主题中的每一个活动也同样作相应调整,并写出调整理由。 第三个阶段交流调整:年级组内交流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进展及效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活动方案。 第四个阶段小结反思:一个主题结束后,各班总结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写出主题的反思调整,在年级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年级组找出共性问题,明确下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个阶段资料整理:在一学期主题活动全部结束后,将所有资料按规定的要求整理成主题课程文本资料,供其他年级组参考和创造性使用。 二、有效的课程实施原则四个结合、三个转变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因此,我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遵循了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原则,进而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多元、从预设到生成的三个转变。 四个结合: 1、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刚开始构建园本课程的时候,教师们普遍习惯了服从的课程管理方式,对于开放、自主的课程模式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我园在规范课程总的培养目标、课程时间安排比例等大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创造性地选择与使用教材,真正做到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2、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要统一把握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各种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课程内容的四种形态(即游戏、生活、学习和运动)是否平衡等问题。而教师可以在追随幼儿的过程中,灵活调整活动计划,更好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3、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既要重视预设活动,又要引导生成活动,在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过程中,满足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各种经验得以整合。 4、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多途径地协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个转变: 1、从静态到动态 课程的实施由原本的静态过程转变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幼儿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的,当我们的计划与幼儿的兴趣、关注热点发生矛盾时,教师就不能按照计划逐条进行,而是追随孩子的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可以说,计划是静态的,调整是动态的,课程的实施就是在静态的计划中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作为管理者,就要把决定权交给教师,让教师决定活动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教师则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以满足幼儿个体发展差异的需要。 2、从单一到多元 课程的实施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员都能成为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他们所具有的特殊技能是教师无法取代的。例如,在中班的“过生日喽”的活动中,教师请来了一位在蛋糕店工作的家长,这位家长带来了做蛋糕的工具和材料,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家长熟练地制作起蛋糕来,从牛奶到奶油,从无色到有色,再从简单的奶油到玫瑰花、花球,当一个色彩鲜艳、香气扑鼻的生日蛋糕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有了强烈的操作愿望。幼儿在动手把牛奶变成奶油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 3、从预设到生成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首先面对的是预设和生成活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预设活动的能力,更要有灵活生成活动的能力。预设活动是教师根据原有的计划以及教育目标实现设计的,它主要来源于对完成近期教育目标的把握,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考虑以及对幼儿兴趣的设想。生成活动是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在幼儿的活动中产生的。它来源于各种活动、细节、情景。生成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它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动力。正确处理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关系,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调整,是新型课程实施的特点之一。我园在预设到生成的转变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教师从生成一个活动到生成两个活动,再到生成多个活动,最后到生成主题,这样循序渐进的转变,使教师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目生成。 三、有效的课程管理手段两个提高、四个加强 两个提高: 1、提高管理者的服务意识 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有效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否支持教师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其专业能力。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转变观念,只有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课程管理效果。 首先,幼儿园课程管理者要给予教师相应的课程决策权,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状况、能力水平,自行研究、设计合适的弹性计划,允许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活动状况调整活动的进程,根据活动的需要布置和更换教育情境,并允许教师自行选择课程资源与课程评价工具、方式,等等。 其次,在软件资源配置中给予教师支持和服务。管理者在增强幼儿园硬件资源配置的同时,也要加强幼儿园软件资源的建设。比如增加幼儿园书籍资料、网络资料途径等,为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新思路。社区、家庭等一切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都是可利用资源,为了使这些资源能充分地利用在课程设计中,管理者也有责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力量,使之为幼儿园教育服务。 再次,为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服务。幼儿园课程管理者的另一项重大任务就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应创设各种机会让教师走出幼儿园,接触多种外界信息。同时,建立园本培训网络,开展丰富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首先,管理者应引导教师将自己的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参考其他教师发展的一般路径,不断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将此作为自己专业进一步发展的行动依据。 其次,强调教师不仅是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人。一名懂得自身发展的教师不仅仅依赖正式的教育来获得发展,而且能将发展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最近想解决的问题,设法收集有关资料,而后确定包括学习目标、资源和学习方法在内的系统行动计划,寻求对同样问题感兴趣的合作者,寻求可能的学习策略,安排专门时间阅读有关资料、反思和写作,在自学过程中,自觉地从幼儿或同事那里获得信息反馈等等。 四个加强: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学管理,主要体现了四个加强。 1、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重在实效性和再构性。 2、加强主题计划执行力度,加强听课记录、评析等资料检查、反馈、调整改进,重在适宜性和反思性。 3、加强一日活动各环境质量、教师组织行为的检查,重在严谨性和投入性。 4、加强随机听课力度,重在“三看一听”。一看:活动设计是否符合新纲要理念,有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二看:准备是否合理、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三看: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能促进差异不同幼儿的均衡发展;一听:听你对活动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你这样处理的依据。 我园在实践与反思、继承与发展中,努力构建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相适宜的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但我们相信,新型课程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把追求“更好的管理”为己任,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在开拓中进取,在创新中发展。 习惯养成,首先要记住两条基本要领:一曰“规”而“范”之,即要以某些“规矩”指导、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二曰“习”而“惯”之,习惯习惯,先“习”然后才能“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加习练,难成习惯。这是铁的规律。具体做法有以下四条: 一是“讲”,即向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有所认识,知道“为什么”和“怎样做”。例如:要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必告,返必面”等等习惯,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说理教育,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操作,课程中的动画情景剧就是最生动的范例。 二是“练”即反复习练,这是十分必要的一条。人的习惯总是通过反复不断的习练而后成为习惯的。所以不能期望一次完成,需要经常督促,逐步巩固。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说一下,练一次是决难成为习惯的。 三是“鼓”,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例如“爱打招呼”“帮助小伙伴”等等良好表现时,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充分发挥情感对习惯养成的动力机制作用。 四是“范”,即给孩子树立榜样,让榜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作为榜样的人物也是很多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比如:老师、同伴、父母、亲朋、邻居等等,也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等等。 从养成性教育模式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情境教育 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有效的行为对策。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判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典型教育 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行为练习 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一、背景 纵观我国幼儿园课程,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丰富的发展过程: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先生针对当时幼儿园课程洋化、奴化的现状,提出举办中国化幼儿园的十五条主张,并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以整体教学法为指导思想的单元教学;20世纪50年代,我们学习前苏联的分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幼儿园课程研究、教育创新形成多元化发展局面。这种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单一、教育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性和生命力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根据纲要,从本地、本园、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也明确要求,贯彻实施纲要,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制定本地贯彻纲要的实施方案,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切忌搞一刀切。此外,伴随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国际间交流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除前苏联以外的多种教育理论与实践,这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改革、幼儿园课程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幼儿园及其广大教师积极地置身于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热潮之中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也是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然而,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活动形式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课改之路是在学习、借鉴、承传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过程,是一个艰苦而漫长、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为,更不是做秀或昙花一现。 二、现状 现状一:务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一些幼儿园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是脚踏实地,而是沽名钓誉、盲目赶潮流。其主要表现是朝三暮四、囫囵吞枣,什么新潮学什么,什么流行跟什么,从分科课程到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区角活动、蒙氏教学、瑞吉欧,没有落下的;看到别人进行英语教学,自己就敢挂双语幼儿园的牌子;没有新潮可赶就自己移花接木地自造,组合几个活动设计就成园本课程开发了。整个过程就像小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结果一事无成。 这类幼儿园信息渠道畅通、灵活,具有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并知道学习及其重要性,但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